“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朱子与古琴及朱子音乐思想学术报告会”在福建尤溪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8-10-28 18:34:43
标签:

“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朱子与古琴及朱子音乐思想学术报告会”在福建尤溪举行

来源:“中国音乐史学会”官方微信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九月十八日辛卯

           耶稣2018年10月26日

 

 

“第十届海峡论坛·朱熹诞辰888周年纪念活动”于2018年10月21—24日在福建尤溪举行。作为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与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朱子与古琴及朱子音乐思想学术报告会”于10月22日上午召开。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南溪书院山长朱杰人主持,朱子学会会长、朱子学专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促进会会长朱茂男,海外汉学家[美]田浩(Hoyt Tilman)、[法]戴鹤白(Roger Darrobers)、[韩]崔英辰等,以及海峡两岸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文化团体的学者代表三百多人出席了会议。

 

  

 

朱杰人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率队一行六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团队成员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终身教授林萃青、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章华英教授(提交发言稿但因故未能出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戴微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康瑞军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黄艺鸥博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杨成秀博士和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李晓梦。

 

 


专题报告会代表合影  

 

他们的发言内容依据视角的不同,分类概述如下:

 

一、宏观学理探讨

 

洛秦《音乐学视角中的朱熹研究》首先对音乐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朱熹的研究作学术史回顾,并从朱熹与古琴音乐研究、朱熹音乐思想研究、朱熹音乐实践与文献研究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其后,从两方面讨论了朱熹对于音乐的主要贡献,一方面通过对朱熹古琴活动的编年梳理、朱熹的《琴律说》的内容分析、朱熹有关古琴乐论的解读,阐述朱熹的琴学成就;另一方面从礼乐中和、雅颂郑卫、诗乐关系、乐律观念四个角度,探讨朱子乐论的主要精神。最后,发言人提出了个人学理思考与构想,认为音乐社会学的“礼乐”研究是一种西方的学术视角,它基本是以个体为主的社会性思考,而从音乐政治学的立场来审视则是学术问题的中国特性,探讨的是国家意志的全民音乐教化论题,在此新视角下,朱熹可谓是奠定了继往开来“礼乐”本质的音乐政治学基础。

 

  


洛秦教授发言

 

[美]林萃青《朱熹诗经谱研究》以其“怀古”音乐理论为视角讨论《风雅十二诗谱》的解读。林萃青教授从“诗乐”“古乐”等概念入手,确定了《风雅十二诗谱》的音乐性质,并强调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认为,首先必须明确我们探索朱熹诗乐演唱的基本动机,可有以下几个角度:1.探索历史真相,以学术研究为目的;2.朱熹是儒家文化的领导者,其诗乐演出的现代演绎具有历史意义,面向现代中国和国际的听众传承古乐,具有特定的历史光环的吸引力;3.朱熹是《风雅十二诗谱》的传谱人,他的传谱是南宋以来中国士子吟诵歌唱诗经歌曲的一种经典范本,听众和读者往往更容易信服经典;4.探索他的诗经唱法是把握诗经音乐传统的一个有效方法,一个承继与发展中国古代音乐遗产的实际途径,是文化遗产的现代应用。最后林萃青阐述了他对演唱《风雅十二诗谱》的几种解决方案,并现场播放了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策划、演出的宋代怀古音乐的视频,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回应和讨论。

 

  


林萃青教授发言

 

二、具象实践分析

 

戴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之涉“琴”诗文探微》对以嘉靖本底本校勘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以琴为题的诗文从文体与内容两方面加以梳理,从而探讨朱熹的琴艺、古琴理论研究与古琴文化生活,指出朱熹的学术人生是由琴乐弦诵、琴书为乐、琴友美酒等共同构成的古琴文化生态环境中自然生发而出的;并探讨亦师亦父的刘子翬对朱熹古琴生活的潜在影响,不过琴律则应是朱熹在刘师琴学传统影响下具有自我开创性的琴学成就。

 

 


戴微副教授发言

 

章华英《鹅湖世泽鹿洞家声——宋代朱熹琴学探窥》在详实史料的基础上,从朱熹古琴的师承与渊源、朱熹的交游与琴、朱熹及其《琴律说》、朱熹古琴美学思想、朱熹文集中的古琴史料五个方面探讨朱熹的琴学世界。前两个方面主要探讨了刘子翚、黄株与蔡元定对朱熹琴学的影响;随后的两部分讨论朱熹的琴学理论成就,一方面从写作年代、版本与内容三方面分析《琴律说》,一方面讨论其以儒学为基础而兼收庄禅的琴乐精神;最后一部分是对朱熹诗文中古琴史料的梳理,展示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三、音乐思想解读

 

康瑞军《朱熹与其师友门人的古乐观》,通过朱熹与其师友门人的书信往来,探讨其古乐思想的思想背景和典型性。具体将朱熹“朋友圈”中的数十封音乐书信,以及韩元吉、蔡元定、楼钥、叶适等人的其他乐论史料相比照,通过横向比较,观察南宋这一时期以朱熹为中心的文人士大夫群体对待古乐的共同心态、理念和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将作为理学家、音乐理论家(音乐家)的朱熹的个案,放在作为文化传承人的特定社会群体、语境中考察,进而为古代音乐家思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参考视角。

 

 

康瑞军教授发言

 

杨成秀《礼书体系下的乐学建构——谈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中乐之相关内容的写作》对《仪礼经传通解》中朱熹亲撰的有关乐的篇章——“学礼”部分的钟律、钟律义、诗乐、礼乐记四篇,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予以分析,探讨朱熹在礼书的整体构架下,为一般知识分子所设定的知识体系中,礼乐之“乐”的学术内涵;同时,通过其“序题”与“今按”的写作,探讨朱熹礼乐思想的古今观问题,并提出,《仪》书是解读朱熹礼乐思想的一把钥匙。

 

 


杨成秀博士发言

 

10月23日上午九时,在昔日朱子诞生地——尤溪县朱子文化园举行了“朱子祭祀大典”,该祭典已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祀仪程按照古礼的降神、初献、亚献、终献、众祭等仪节展开,祭祀用乐则委约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以南宋遗存古谱为素材编创而成。

 

 


祭祀开始


  

四位学者参加终献仪程(左起:朱杰人、陈来、洛秦、朱人求)

 

此次专题报告会不仅促使更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关注朱熹的音乐活动及其思想,再次强调其作为宋代音乐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音乐学者与文史学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国内外朱熹研究专家对此次朱熹琴学及音乐思想的系列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赏,促进了不同学科互通有无的深度思考,很显然,这对中国音乐史学的纵深拓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注:其中一幅图片选自三明网ttp://www.smnet.com.cn/sanming/p/33771.html。

 

责任编辑:刘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