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土文化塑造现代社区生活——“书院传统与现代社区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绮云书室举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8-11-05 14:07:29
标签:


用本土文化塑造现代社区生活——“书院传统与现代社区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绮云书室举办

来源:“绮云书室”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九月廿七日庚子

         耶稣2018年11月4日

 

  

 

10月24日,“书院传统与现代社区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绮云书室举办。西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更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黄东明,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姚文群,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金宇出席会议。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湖南大学嶽麓书院教授邓洪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壁生,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杨东林作主题发言。绮云书室国学讲堂项目负责人罗辑主持会议。

 

  

 

图为西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更斌在研讨会发表讲话。

 

会上,西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更斌对绮云书室现阶段工作作了总结,他在展望绮云书室未来发展方向时说,从今天开始,绮云书室离街道办所要达到的目标更近了一步。在谈到现代社区建设这一问题时,他分析指出,强化社区治理本领,一是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结合,与新时代讲习所结合,这对经济建设和政治治理工作都很有益处。二是要把绮云书室利用好,把各个社区类似的书院、祠堂修缮好,做到古为今用。三是要把绮云书室新时代讲习所办好,不仅要在书室内部开展培训工作,还可以流动式讲学,到社区中去,到学校中去,到企业中去,发挥好绮云书室蕴含的国学教育、文化传承和人心凝聚的价值功用。最后,他强调各社区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社区内部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推动西乡街道的文化建设工作向前发展。

 

  

 

图为西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黄东明为会议致辞。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黄东明在为会议致开幕辞时表示,西乡作为宝安的历史文化重地,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街道办在绮云书室开展各项文化工作,就是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打造干部职工和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互动交流的文化平台,让新时代西乡文化建设工作更好地接续西乡人文传统。最后,他举《论语》为政篇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句子为例,希望街道公职人员充分利用绮云书室的学习机会,“补习好传统文化中的为政知识”。

 

  

 

图为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金宇在听众席上翻阅会议资料。

 

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分别从“书院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前景”、“中国书院发展史”、“书院是传统文化进入社区的重要中介”、“广东文化复兴与书院传统”、“传统书院与现代社区结合的意义”等多个角度作了深入探讨,现场反响热烈。

 

  

 

图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朱汉民在介绍中国书院的文化特质与发展前景时提出,儒家十分重视教育,儒学的重要宗旨就是教人成为人,成为士君子。书院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教育机构,较好地继承了儒家这一理念。他指出,传统社会,书院既是体制内的教育体系,又承担着教化民众的功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文明传承载体一样,书院在今天依然可以起到推动社群教育的功能。他认为,通过讲习国学,开展传统文化实践,绮云书室将会成为地区文化标识,在西乡街道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好作用。

 

  

 

图为湖南大学嶽麓书院教授邓洪波。

 

湖南大学嶽麓书院教授邓洪波系统梳理了中国书院的历史演变、衰落及其在当代的复兴。他指出,书院起源于唐朝书院,兴盛于两宋,至南宋时,书院已经开始与不同的学术学派相结合,形成了“学术在书院里做”的独特文化现象。元朝时期,随着理学北移,书院开始在北方普及。至明朝时,中国基本每个县都有一座书院。明中后期,更是出现了陈白沙、湛若水这样的实践派大儒,促使书院讲学方式走向体系化。

 

  

 

图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杨东林。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杨东林认为,西乡的文化建设非常有见地,抓住了绮云书室这个关键点。他讲到,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养成人格,书院可以弥补现代学校教育的不足,更能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传统书院中师生共同生活、修身、讲习,这是一种更加直观具体的教育方式。他还特别提到,深圳大学国学班的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在绮云书室完成的,增加了不少仪式感。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壁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壁生的分析颇具现实意义。他结合对岭南地区宗祠、传统组织的调研经历,指出祠堂、书院和传统组织对于团结宗族、传播学问、养成道德和凝聚人心起着重要作用。他还指出,过去的十多年里,民间机构开始参与到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中,部门文物保护单位“活了起来”,这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绮云书室作为这一新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三层积极意义,一是绮云书室的运作,是植根于中国传统、复兴文化的一次新尝试,二是通过重视经典教育、本土文化教育,绮云书室可以成为社会教化的中心。三是绮云书室与各地文化复兴的探索相呼应,可以在社区培养“乡贤”,很有示范意义。

 

  

 

图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明精准地将书院和社区的关系总结为八个字——双向构建,互相塑造。他讲到,绮云书室的运作,意味着在深圳这个标杆性的城市里,传统与现代相遇了。中国的历史,是土地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社会一词,可以理解为会于“社”。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组织。政治的历史,就是人们群居的历史。西乡街道用绮云书室凝聚人民的尝试,就是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他还指出,儒家讲“天命之谓性”,在纯粹知识之外,更重视价值引导。运作绮云书室的过程中,可以系统地把儒家的体系拿来,在公务员教育层面实现与传统的良性接通,在社区层面给群众打开一个精神的窗口、向上的通道,增益人性中的光明。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还宣告了西乡街道绮云书室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并为来到会议现场的两委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据介绍,西乡街道各机关部门、社区公职人员、西乡街道居民代表和青年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