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朱子有了专属的音乐——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中的乐曲与歌唱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8-11-09 18:45:42
标签:


祭奠朱子有了专属的音乐——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中的乐曲与歌唱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九月三十日癸卯

          耶稣2018年11月7日

 

公历2018年10月23日即农历九月十五日,是朱熹诞生888周年纪念日,朱子的诞生地福建尤溪举办了第十届海峡论坛·朱子诞辰888周年纪念活动。在朱子文化园朱子的巨型塑像前,举行了隆重的朱子诞辰祭祀大典。身着传统祭祀服饰的仪仗队,贯穿全场庄严的祭祀音乐,“朱子祭祀大典”重现了古制敬拜朱子的场景。

 

尤溪县祭祀朱子始于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公祭则始于明弘治年间。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尤溪国子监生林海上《乞朱文公诞辰典疏》,明孝宗皇帝“特允其奏,遂命有司以九月望日(即农历九月十五日,朱子生日)致祭”,并钦颁祭品、祭文。南溪书院首开朱子诞辰祭祀之先河,成为全国唯一于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子的地方。明、清以后,这一传统延续不断,直至民国时期。自2007年起,尤溪县人民政府恢复举办朱子诞辰祭祀大典。本着“隆重,热烈,节俭,安全”的原则和“袭用旧制,结合今俗,借鉴各地做法,突显尤溪特色”的总体构想,每年在朱熹诞生地南溪书院举办这一祭祀活动。

 

自古以来,音乐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音乐是礼的需要,精神的需要。音乐为祭祀活动营造庄重肃穆的气氛,也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媒介。音乐本身就具有美学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陶冶、和乐人之心灵与情感的功能。所以,音乐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由于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录音机发明之前,它无法记录,所以古代的祭祀音乐只有曲名的记载而无声音的留存。再者,考诸文献,我们也无法见到祭祀朱子的专属音乐。历代祭朱子大抵都是沿用祭孔的乐曲。

 

今年是朱子诞辰888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极为特殊的日子,朱杰人教授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场隆重、典雅的祭祀大典。这场祭典,以最大的努力恢复了朱子亲自制定的“释奠仪”,使古礼复活,同时,又特地延请作曲家、音乐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先生专门为整个祭祀仪式编写了音乐,贯穿祭祀全过程。音乐分为开场曲与终场曲两部分,又配以人声合唱贯穿其中。根据朱教授的提议,开场曲歌词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不生考亭,仲尼如长夜”。“仲尼”指的是孔子,“考亭”指的是朱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南宋诗人唐庚于四川某驿站墙上发现,后为朱子所采用而得以广为流传。“天不生考亭,仲尼如长夜”则是清代著名学者的话语。这四句话,形象有力地阐明了朱子的历史地位与伟大贡献。作为开场曲,非常确切而有气势。终场曲的歌词为:“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此为南宋词人辛弃疾为朱子写的悼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后人对朱子的缅怀之情,点出了朱子的学术思想强大的历史穿越性。

 

洛秦教授为编写这首祭奠音乐可谓精研深思,匠心独运。他充分运用自己音乐史家的胆识与造诣,依据历史文献和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作品选用的乐器都是根据史料所记载的宋代宫廷祭祀乐中所使用的,包括青铜编钟、石磬、古琴、筚篥等旋律乐器,祭祀乐必用的建鼓、拍板等打击乐器。为了烘托祭祀乐的音响厚度和丰满,采用了中西乐队合奏配器的形式,在听觉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祭祀合唱的歌曲旋律同样也是依据历史材料和现代歌唱习惯编曲的。而且开场曲和终曲的开头钟声,也都是使用了宋代大晟钟的音高。特别是,祭祀歌曲的旋律素材采用了朱熹所作的《风雅十二诗经》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编曲,并用合唱的形式演唱。为了体现祭祀音乐的仪式性,请了200位小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朱熹祭奠仪式的宏大场景。再者,编曲按照《诗经》演唱传统,一字一音,体现祭祀乐的庄重性。整个音乐实现了宏大、壮美、典雅、古朴又不乏现代感的完美呈现。另外,作曲者构思巧妙:音乐部分和合唱部分是可合也可分的,合则成开场曲和终场曲,分则可使音乐贯穿祭祀全过程。

 

这次尝试的重大意义是:自此,朱子的祭祀活动有了属于自己的专门音乐。

 

汉代的郑玄说:“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祭祀者,上启祖宗,以祭哀思,下达民心,以成教化。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由于有了庄重且富有仪式感的祭祀音乐贯穿始终,更好地实现了祭祀的功能和意义。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