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佩】这就是儒家的模样

栏目:儒家网创办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8-11-14 08:08:54
标签:儒家网十周年
胡子佩

作者简介:胡晖莹,字子佩,号知止轩,女,西元一九七一年生,江苏南通人,知止堂义学创办人暨主事。出版有《一体微行:知止堂义学五周年回眸》(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

这就是儒家的模样

——写在儒家网10周年之际

作者:胡子佩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西元2018年11月14日

 

2012年或者是更早,只是某次随意的浏览,突然点进“儒家中国”(后改名“儒家网”)的网站,那时有种直觉——这就是我要找的网站。

 

这里的文章气象严谨,行文朴实,作者不是公众人物,在这里浏览,很有种走进大学校园,听教授们上课的感觉。

 

那时,凭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和几位公益伙伴创办了一所纯公益的儿童国学推广机构——知止堂义学。三四年走下来,感觉头脑被掏空。不是师范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现在站在讲台上带领孩子们读四书,和家长探讨儿童经典诵读的话题,已经力不从心。而“儒家中国”网的出现,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充电站”。

 

在这里,不仅可以“聆听”教授们对儒家义理的阐述,还可以“聆听”他们以儒家的身份对社会种种现象的解读。在学术界众多教授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不仅越来越自信,而且对知止堂义学的发展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在这所“大学”里学习,我还没有缴学费,却得到一笔“奖学金”。起因只是因为我在新浪微博上与网站主编互为好友,从此我们课堂的流水帐也得到主编的关注。2013年,知止堂义学5岁那年,主编说让我把5年的流水帐整理一下,他要给我们出本书。

 

唯一的一次出书经历,让我知道出书有多难:资金的筹集、文章的审核,编辑的沟通,虽然我只是一名旁观者,但是从2013年着手准备,到2015年5月,《一体微行——知止堂义学五周年回眸》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到2018年7月,“儒生文丛”第三辑(十册)出版完毕,此刻,回眸这段路程,我想主编一定会报以微笑吧。

 

  

 

这是一个网站,也是一座桥梁。民间儒学的推动,我们有热情,却不一定有正确的方法;我们想聆听儒家的看法,却不知道哪里去找老师。在儒家网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邀请到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陈明老师两度来通,在社区、在高校举办公益讲座;邀请到唐文明老师、邀请到秋风老师……

 

   

 

(照片说明:2015年4月21日,南通市崇川区儒学文化进校园启动暨和平桥街道“社区儒学”课题开题仪式在跃龙桥小学举办,《原道》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明教授应邀出席。)


有人说我们牛,可以把学术界的大咖请到南通这样的三线城市来办讲座。我听了笑笑,其实不是我牛,是这些老师们听到一个公益组织要面向普通市民介绍儒家,他们二话不说就来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老师和网站,我想那就是“责任”。

 

因为这份责任,他们不远千里而来;

 

因为这份责任,他们不论相识与否;

 

因为这份责任,他们不问是学府还是街道社区;

 

因为这份责任,他们不说你,而是“我们”,因为,他们说我们有个共同的称呼,叫“儒生”。

 

这是一个让我心生敬意的,充满着书香的地方,不是因为得到他们的资助,而是在我知道他们的运营方式后。

 

这是一个公益性网站,主编同我一样“不务正业”,上班、带娃,还带领着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以专业、专职的姿态打理着网站,这里的艰难,没做过公益的人是无法体会,更是无法理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算是“半个同行”吧,所以,很荣幸被主编邀请,成为网站义工团队一员。于是,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如今的儒家网,有网站、还有“儒家网”、“青春儒学”两个微信公众号,特别是公众号,你看过的每一篇推文,背后是团队的热烈讨论、激烈交锋,为了一个标题,甚至是文章的出处,他们不会轻易的放过每一个细节。

 

这是一群由学霸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学习、编辑之余,他们也会在群里“哥哥”“姐姐”“大师”地乱喊一气,也会在不经意时洒一波红包。我有一个心愿,希望将来知止堂义学经馆走出去的中学生也有这般模样,因为,这就是我理解的青春该有的样子,这就是青春儒家的模样。

 

此刻,站在2018年的岁尾,儒家网和知止堂义学都走过10年岁月,就让我们一起为10岁的“成长礼”唱一首歌谣,让我们一起憧憬20岁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