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葱——“一国之政观于酒,一家之政观于齑。”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月十五日戊午
耶稣2018年11月22日
我对葱有感情。
“一国之政观于酒,一家之政观于齑。”在日子最穷困的少时,记忆中也有葱、韭、蒜吃,而葱尤为常见。
通常说葱、韭、薤、蒜,薤,今天的老家人多没见过,见了也不认识。
没有麦面馍,干硬的谷面、糜子面馍,要是能夹上一筷子葱花,也是美味。
有一年在自留地种了很多葱,老家把挖葱叫出葱、起葱,我在已经起过葱的地里,后来还挖出了许多断葱。
看过一个动人的照片:风雪中,一位中年男子头顶着棉被,怀里护着孩子,双目焦灼地在市场卖葱。我一直忘不了这个画面,这就是我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能在集市上看到的类似情景。
老家的葱,多是大葱,冬天买一捆,拆开晾晒,再靠墙摆放,随吃随取,或者用干土埋住葱根,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还有一种割葱,大约在春末夏初,从根部以上像割韭菜一样割下来的小葱,别处我没见过。
旧籍上说有一种格葱,又名隔葱、鹿耳葱,野生,久食益胆气、强志。我没有见过。
生葱不可与蜂蜜同食。一般人大概不会有这种怪异的嗜好,把这两样东西一起食用。又说烧葱若与蜂蜜同食,会拥气而死。对中医的这种说法如何理解?你不能说你试过,将两样东西一起吃了,没死,你就不信。中医说的是食物之性,借药性说理,没有说剂量,为的是让人知之,并不是说这样可以杀人。中医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我看这第一条就能刷下去当今世上绝大多数人。现在的人,普遍“但务卑近而已”,就是自己现在的水平能接受的,就认为是对的,超出自己现有认知水平的,全都是错的,且不应该存在。
秦腔《杀狗劝妻》:曹庄的妻子焦氏在家虐待婆婆,曹庄打柴回来,强压怒火,呼唤焦氏出来问话,焦氏出场,边走边咬着馍,一手举着一根大葱——陕西人说掂着一根生葱,出场念白:“哎呀呀,这是从何说起,今天打了那个老害货,把我打得有些饥了,拿了个馍正吃呢,这谁可叫呢?”——生葱就馍,是陕西人的一种普遍吃法,根山东人卷煎饼一样。有人喜欢将葱切碎,放醋盐酱油,用以佐粥就馍。
可能是天气的原因,在老家吃生葱,之后嘴里没味儿。在南方就不行,吃了生葱,嘴里会有味儿,比吃生蒜略好一些。
老家吃葱,除了炒葱花,做别的也喜欢放葱,葱不止是一种蔬菜,更是一种调料。以至于以葱花命名,炒别的用于吃饭面条,也叫葱花。在陕西,把外地人说的浇头、卤子,统称葱花。
种葱,老家称栽葱。见人栽种大葱,想起教育晚辈、教导生徒之事——
有人说:你怎么老说这不好那不好,明明他们已经很好了……
你有没有发现,人只要有父兄、师父、尊长在,你做事在他们嘴里永远就没好过,你很难得到长辈的夸赞。
想想,你每见师尊、见高僧,与之倾谈,事后一回味:我怎么又错了!是不是?
对你诚意、对你负责、希望你更好的人,都这么说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说实话,季康子“杀无道以就有道”,已经很好很好了,但夫子若称赞他,就是不指望他再上进了。所以,他已经很好了,可他一旦自己也认为自己已经很好了,那些希望他更好的人,就应该给他提更高的要求。
王安石变法,苏氏父子反对,苏洵写《辨奸论》刺之、苏轼写《商君论》斥之,得罪了王安石。及王安石败,司马光执政,悉废新法复旧法,苏轼又言王安石之法未必尽恶,当择其善而用之,又得罪了司马光……东坡,真伟人也!秉持中庸,诚所谓“一肚子不合时宜”,不惜以功名前程作抵押。
就是这样,真儒者永远是“一肚子不合时宜”。
世道常阙,非倚则偏,概天下无无流弊之政、无无流弊之事,故善为之者,纠偏除弊而已矣。纠偏必就于正,正者可道也,亦非常道也,故持中庸者,恒不合时宜矣。
见过农村人种大葱吗?挖沟栽葱,葱白每长出一截,就用土将其掩埋,叫围(也叫淤)土,一遍一遍地围上去,原先的深沟变成垄丘,最后葱白会越长越高。而不围土的葱,产量低且易趴棵腐烂。
世人多悦人谄媚,不喜谏诤指教。俗话说: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世上所有的赞美,背后不是趴着生意,就是藏着算计。清宫太监吴良辅对某亲王说:我手里要不捏着点银票儿,往后哪个畜牲肯上赶着冲我摇尾巴呀!
世事人心,非倚则偏,今人却常指责秉持中正者为偏;偷私盈腔,昏昧怯懦,却常常指责直言切谏者为激。
一声叹息。
责任编辑:刘君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