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为什么当今戏曲的角儿都纷纷想出轨?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23 16:02:30
标签:许石林

  

 

为什么当今戏曲的角儿都纷纷想出轨?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月十一日甲寅

      耶稣20181118

 

从事戏曲工作的悠然先生,看了网络上报道某某演出活马上台版《霸王别姬》,给我发微信——

 

我快脑淤血了,别人演还好,这可是某某啊!他一开这个口子,会有一批人跟风,我又想起了你那句话:只需要一心继承就好,不需要你半点的创新转化,真的继承下来了,创新转化自在其中!

 

他现在怎么地也是一个流派的主要继承人,这不是毁了这个流派吗?什么粉脸的霸王虞姬观众会更喜欢,玛的,虞姬要是喜欢一个娘炮霸王,她还死个屁!

 

德国人设计制作的铠甲,笑死我了,京剧铠甲为什么有今天这个样子,那是前辈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这帮●●●(三个字连起来的一句脏话)何德何能!

 

这个,应该当公然破坏中华传统,危害民族文化安全论处。尤其是那个骗子导演,应该枪毙。

 

戏曲这样的人传承,还有好吗?不学无术之徒。

 

太气人了!

 

复悠然兄——

 

某某怎么了?他就不会错吗?你听他视频中的念白,日字没念准,就别说有没有味道和劲头了。弄匹马像个病驴一样呱哒一圈下去了,反而冲淡原本就几乎没有的氛围。

 

再说,活马不上台,成本怎么上得去?

 

德国这个概念,还能唬几年中国的傻观众。再过些年,就唬不了正常人了。

 

这要什么德国制造?天津小巷的小作坊就做得比它好万倍。

 

不信,他这么胡闹,你问不倒他——辩证法附体,任何坏事,都有了理由。

 

  

 

“我又想起了你那句话”——我对悠然兄先前讲的原话是这样的——

 

任何一个艺人,只要他不想盲从,而企图说什么戏曲理论,企图以宣言式的理论为自己清场子,这个人一定要胡说八道。艺人,只有盲从,好好演戏,不要企图手搭凉棚望高瞭远,才能演好戏。一沾上所谓理论并且上瘾,尤其是一思考变不变、创新不创新,必完蛋。

 

其实,平心而论,不是戏曲演员不知道好歹,忘记了戏曲的基本规矩。而是,这个行业太穷了!俗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守传统就跟守贞节一样。世上的事儿,守什么,什么难受、也难守。先是各自有出轨心,无出轨胆,想像舆论环境会很可怕。可一旦被一两个人突破,羞答答地出了轨,先行突破出者即出轨者,会发现舆论环境并没有他出轨前想像得那么可怕,就喜出望外地大踏步放肆淫荡了。

 

其实,简单地说,要振兴戏曲,只需要让各个剧种今天真正的好角儿,年收入人均1000万,就什么也不用说了。人自然会选择好戏,角儿自然会练功夫、磨玩艺儿、出好戏。

 

现在角儿不珍惜行当,时刻想出轨、处处苟且媚人,就是活得不容易。你以为某某不知道牵匹活马上台是上坟读报纸——忽弄鬼呢?他之所以行僻而坚地对着台上牲口唱念,就是为讨好台下的牲口们。假设他年入千万,不依阿随附愚众,只求玩艺儿精湛,必不愿在台上深呼吸猛闻马尿骚味儿,还振振有词说好味道。

 

 

 

——

 

【一】

 

一早看吴小如先生的文章《戏评比书评还难写》。评论道——

 

根本没法写。

 

前日一老兄问我:甲与乙两个演员,路数与弊病皆趋同,奈何对甲之病痛加苛责而对乙闪烁回避?

 

叹曰:某与甲乙皆无私人恩怨,盖甲为剧团团长,掌一团实权而揽一方资源,今日此类人物无不是“走自己的路,让他人无路可走”、“满树的枣只红了它一个”,强势人物也;乙为无权无势之人,勉强排戏,不得不苟且,弱者也。故某愿催豪强,而不忍欺贫弱。况且,责备贤者,乃春秋之义。

 

【二】

 

看某戏曲艺人津津有味地说他的“变”。

 

变不变的,艺人根本无须说——不变,就不必说不变有多好;变,也没必要说,身体是自己的,嘴长在自己脸上,你变你的,别说。你变了,观众自然能看出来,你变得好与不好,用戏证明,别用宣言、别用强词夺理和别的手段。你变是你的事,你非要说你的变有多好,就等于同时说以往前辈和现在别人的不变就不好,如此,就有人会和你理论、较劲。因为你把自己的一变,非说成是整个行当的发展必然方向,有的虽无言辞证据,其心昭昭,仿佛别人不跟你走,不赞同你,就是死路一条。这就不得不让人跟你较真了。你连试验都不试验,就自己宣布找到了新方向并且先行一步了,先行一步还骄矜傲视他人。其实,你可以去死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现在,新戏一上演,还不算成功,必要开“研讨戏”——每天跑场子作孽的专家,獐头鼠目地,拿一点小油水,便胁肩谄笑,极尽吹捧,这场“研讨戏”一过,才妥妥地“出恭”了。

 

20181118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