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云】人文始祖——黄帝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1-26 19:13:42
标签:传统文化

 

人文始祖——黄帝

作者:沈长云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月十七日庚申

 耶稣20181124

 

 

  


 黄帝像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首先讲述的就是黄帝,但是这并不太好讲。司马迁就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今天各家对于黄帝的说法也不一致。其中多数人认为黄帝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帝王,是华夏的第一位古帝;也有人说黄帝是古代的一位战神,说他最会打仗;还有说他是一位古代的发明家,等等。这些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看问题的角度却有些不同,我是把黄帝定位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觉得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讲黄帝,才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够把黄帝的身份,以及他作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讲清楚。

 

 

我们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首先因为他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华夏民族的形成,应当是在春秋战国之际。原来黄、淮、江、汉一带的部族,到这时候都逐渐融汇在一起,形成了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华夏民族。而在战国以前,上述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彼此认同的民族。从文献上看,整个夏、商、周,包括春秋时期,都是一个天下万邦的氏族部落结构。邦又称作国,或者再通俗些,称作诸侯国。那时诸侯国上面虽然有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这些政治组织的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天下实际上是一种二元结构,王室只能说是诸侯们的共主,下面各个邦,也就是众诸侯,还都是半独立状态。他们有自己世袭的邦君,不需要中央来任命。有自己的一套官职系统,一套行政系统,也不需要中央来任命。他管理着自己的国土,国土上也仍然居住着各种氏族结构的组织。这和我们习知的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国家不是一回事。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地域关系。经过民族融合,最终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氏族组织逐渐消失了。氏族消失以后,对于自己的治下之民,国家需要采取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用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郡、县、乡、里这么一套行政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称这套行政管理方式为地域管理系统,有了这种地域关系,就意味着国家能够直接对各个地方进行统治和管理了,也意味着过去各个氏族部落间的隔阂,以及半独立状态得以消失。与此相应,各地区的人们在一种共同的管理模式之下,也开始把自己居住的黄、淮、江、汉一带视作他们的“共同地域”。这是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之际得以形成的首要标志。

 

有了共同地域,大家也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甚至文化也都趋同了。春秋早些时候居住在“晋南鄙”的姜戎氏,称自己“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而到春秋战国之际,这些隔阂都被打破了。战国之初,孔子的学生子夏便称其时已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局面。华夏民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形势下,整个中国也开始走向统一。过去我们经常讲到秦的统一,秦是怎样实现统一的呢?其实,这是统一的华夏民族形成的结果。有了统一的民族,就促使战国七雄尽快走向统一,这样,秦的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融合进这个民族的各个氏族,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他们原先只是祭祀各自的先人。那时有一句话叫“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但是现在大家都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过去祭祀的传统又不能丢,怎么办?那就把那些在历史上立有大功的有影响的祖先保留下来,将他们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承认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祖先。这就是我们在《史记·五帝本纪》上看见的这个“五帝”谱系。只是这个“五帝”系统不是司马迁最早提到的,战国时期的《世本》《大戴礼记》,还有《国语》都记有这个“五帝”的系统。也就是说,所谓“五帝”原本都是各地方古老部落和或部族集团的首领,是他们各自奉祀的祖先,后才成为华夏族的祖先。他们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

 

“五帝”中怎么没有炎帝呢?因为“五帝”乃是根据当时各个势力集团的现状,把其时最有影响的部族的祖先编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些曾经著名的氏族,其所建立的国家已经灭亡了,到这个时候就不能编入这个谱系。炎帝是建立齐国的姜姓氏族的祖先,姜姓族在西周中原地区曾经建立起齐、许、申、吕等好几个诸侯国,尤其是姜太公建立的齐国,曾经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就是姜姓的齐桓公。但是到春秋以后,许、吕、申几个国家都走向衰落,申、吕二国早亡于楚,许国在战国初年亦灭于楚。齐国虽存留到战国末年,但是它的统治集团,却由姜姓族变作田姓族,由姜姓齐国变成了田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事件。这件事发生在战国初年。而这个田齐是谁的后代啊?是颛顼的后代。所以在“五帝”里头,它就没有了炎帝,而是把颛顼摆出来。

 

为什么把黄帝排在第一位呢?因为黄帝的后代最多,黄帝姬姓,战国七雄中韩、魏、燕三国都是姬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周王朝这个时候名义上还存在。周是谁的后代?也是黄帝的后代。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还要讲。

 

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愿追溯自己的祖先,今天百家姓中的很多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然后再往上追到黄帝。比如我这个沈姓,就是黄帝的后代。因为沈姓出自周文王最后一个儿子冉季载,冉季载的封地就是沈国。

 

我们的古人,包括像司马迁这样的学者很相信这个五帝系统。问题在于,他们把五帝视为远古大一统国家的帝王,而且相信他们之间具有血缘亲属的继承关系。黄帝作为五帝之首,更是其后几位帝王,包括颛顼、帝喾等人以及夏、商、周、秦、汉各个王室和皇室的直接祖先。这种认识当然是不对的,但是我们又不能说五帝的名号纯粹是伪造出来的。因为各个国族的祖先,谁也伪造不出来,人们也不会随便去给自己乱认祖宗。把他们编织在一起,尊为民族的祖先,是出于共同历史文化的需要,不能与伪造完全画等号。只能说这个系统的先后次序,他们的亲属关系,确实出于人们的某种推理或想象。前面讲了,黄帝排第一,是因为他的后人多,又是周人的直接的祖先。颛顼排第二,也是他后人的阵容强大,不仅齐人、楚人是他的后裔,就是秦人、赵人,也与他有着母系方面的亲缘关系。但黄帝与颛顼之间,以及黄帝与其他古帝之间是否有血缘亲属关系,就难说了。这些,只能用民族形成的理论加以解释。

 

 

那么,黄帝与周人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把黄帝的来历进一步讲清楚。

 

黄帝这个称呼,并不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这个称呼其实本身就蕴含着有黄帝是周人祖先的信息。首先,黄帝的“帝”不是生称,不是秦始皇称自己是“始皇帝”那样的生称。它实际上是古代部族对已故去的部族首领的尊称,或者是三代王室对他们先王的称呼。《礼记·曲礼下》说:“措之庙,立之主,曰‘帝’。”“措之庙”就是把祖先牌位放在庙里头,“庙”就是“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立之主”就是给祖宗立一个牌位,这个牌位就叫作“主”。所以,“帝”实际上就是庙主、祖宗,是后人对祖宗的尊称。根据这个推断,黄帝一定也是某个部族,或者某个建立了自己统治的姓族祖先的称呼。那么,他为什么称作“黄”帝?其中一种解释,说黄帝就是黄土高原上生活的那个部族的帝,是他们的祖宗。虽说是猜测,还是有些道理的。也有从五行的角度考虑,说红蓝黄白黑,黄色居中,黄帝是居住在中央的帝。这明显是拿后世的观念解释早期的事物,不足为训。我们看先秦虞夏商周各族,只有周人曾经在黄土高原上居住过,如是,似乎黄帝的称呼确实应当理解为周人祖先为宜。

 

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史记》及以后诸书有关黄帝姓氏名号的说法进行一些澄清。《史记·五帝本纪》一开始就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以后《帝王世纪》等又说黄帝号“有熊”。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后起的说法,不一定可信。比如说黄帝姓公孙,这一看就不对。公孙就是公之孙,公是一种爵称,有了公,才有公孙这个姓。在黄帝那个时代,国家都没有产生,哪有什么公、侯、伯、子、男这些封爵呢?所以这一定是后人的附会。再说轩辕,大家看轩辕这两个字从车,至少它跟车有关系。黄帝那个时代有没有车呀?大概很难说。我们中国使用车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文献载奚仲作车,奚仲是夏朝之人,已在黄帝之后了。现在考古界研究,马和马车是从中亚、西亚传过来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两千年以后,公元前两千年已进入夏代了,也在黄帝之后。所以这个时期哪来轩辕这个称呼啊!这个说法也不可信。还有黄帝号有熊的说法。查此说出自《史记集解》,就是《史记》的一个注释,《集解》引“徐广曰”有这样一个说法。但徐广是汉晋间人,这就更晚了,所以也难以据信。

 

有关黄帝姓氏的最可靠说法出自《国语》。我们讲先秦古书的史料价值,除了《尚书》《诗经》以外,就是《左传》《国语》了。《国语》里面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它说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因为他们分别居住在姬水和姜水。这个说法我以为是可信的。因为过去的姓,一般都是根据你居住在什么地方而得来,所谓“因生而得姓”。尤其古人一般都居住在水边,说黄帝居住在姬水边、炎帝居住在姜水边,也很近情理,所以黄帝姓姬这个说法没有问题。刚好,周人也是姬姓,无论文献还是铜器铭文都可以证明,毋庸枚举。除周人以外,其他中原各族还有谁是姬姓呢?没有了。夏是姒姓,商是子姓,秦是嬴姓,楚是芈姓,唐人也就是尧的后代为祁姓,舜所在有虞氏属妫姓,所有中原著名氏族,只有周人属姬姓。所以我们说,周人的祖先一定是黄帝。这是黄帝作为周人祖先的第一个理由。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黄帝和周人,文献记载他们都起源于陕北。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距榆林不远的神木高家堡发现了巨大的古城遗址,时代与黄帝所处的年代相当。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石峁古城当作黄帝部族活动的居址,并且是黄帝部族活动的中心。从石峁古城的规模来看,黄帝部族当时非常兴盛。据称,这个石峁古城的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分作内城和外城,上有宫室,称作皇城台,全用石头垒成,同时期的中原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古城。黄帝和黄帝族当年就应当活动在这一带,也就是今天陕北榆林和延安地区。这里不仅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发源地,也是我们华夏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起源地、发祥地。

 

一些学者认为,周人属于华夏族,不应该居住在自来被视为戎狄之居所的陕北。确实,先秦时期陕北一直是犬戎或白狄族的居所。但是他们忘了,周人实际上就出身于白狄,黄帝实际上也是白狄族的祖先。单就血缘关系来看,我们的华夏民族实际上是有很多很多来源的,并且也不是所有构成华夏族的族群自来就居住在中原。古代地广人稀,周边的少数族和中原部族往往互相迁徙。秦人从东边迁到西边,他在东边的时候叫作东夷,迁到西边以后,人家把他看作西戎了。楚人最早也是居住在东方,后来迁到南方,周人就把他视为南蛮。羌人,也就是姜姓族人原来居住在陕甘一带,后来随周人的分封大量迁往中原、海岱。周人的祖先就是白狄。我们中国先秦史学会的前会长、原四川大学副校长徐中舒先生,就提出过周人起源于白狄的观点。他列了很多证据,其中一条是,在先秦时期记载古帝王和诸侯世系的专书——《世本》一书中,明确记载了周先公的世系,这个世系完全不像我们华夏族的名字,而多像戎狄族人的名字。如记公刘以下八代周人祖先的名字,我不妨给大家列出来,叫作庆节、皇仆、差弗、伪榆、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亚圉云都、公组绀诸,这些一看就不像华夏族人的名字,而明显杂有戎狄族语言的成分。

 

文献方面,《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山海经·大荒北经》也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犬戎也是白狄的一支,白犬就是白狄;黄帝是犬戎的祖先,也是白狄族的祖先。《山海经》这个说法得到了其他古书的印证。汉王符所作《潜夫论》有一篇专讲古族姓氏的《志氏姓》,那里面便记载有犬戎和白狄的姓氏,其中很明确地说:“隗姓赤狄,姬姓白狄……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左传》《国语》也有不少地方记载白狄族属于姬姓,还记载白狄族居住在秦国所居的雍州范围,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黄帝和他的部族生活在什么时期?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大家习惯了“黄帝五千年”这句口号,所谓五千年,其实只是一个约数。真要谈到黄帝的具体年代,恐怕没有几个人这么说的。过去孙中山建立民国,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这是以当时一些学者的考订为基础算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制定的中外历史年表,则是以黄帝在公元前2550年。最近的一个说法是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李伯谦老师提出来的,他说黄帝应当是在公元前2500年到2300年。这个年代大概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前期,我很赞同这个说法。

 

黄帝氏族的后裔都到哪里去了?周族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后来迁徙到今天的渭水流域,就是关中地区。实际上黄帝氏族还有很多支系,这些分支有的留在了原地,有的则因为各种原因东迁,或者南迁,其中东迁的数量最多,这就是文献上所记载的白狄东迁。例如春秋时期活动在今山西北部的一支叫作无终的部族,是当时群狄之首,就是由陕北迁过来的。铜器铭文写作亡终,现在这件商代制作的铜器已在陕西绥德被发现,古文字学家裘锡圭揭示了这件铜器铭文。我们河北省北部也有一个地名叫作无终,说明这支部族一直迁徙到冀北地区。还有一支著名的白狄族后裔鲜虞,也是黄帝族的一支,春秋后期见于文献《左传》和《国语》,后来东迁到太行山的两麓。开始是在太行山的西麓,即今天山西昔阳县一带,然后继续顺着太行山的山口迁到河北省的西部山区,到战国之初在河北行唐、定州、灵寿、平山一带建立了著名的中山国。还有肥、鼓、仇由这些小国族,也都是白狄的后代,他们在春秋战国之际都早亡于晋,唯中山一直存在到战国中期,是除战国七雄外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这些白狄族裔都参加了当时的民族大融合,也为华夏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黄帝一开始是周人的祖先,为什么后来却又变成华夏族的祖先,而且是华夏族第一位祖先了呢?

 

  

周人迁徙到渭水流域,在这里他们和姜族通婚,发展自己的农业,后来又联络了很多别的氏族部落,势力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大概从周文王开始,由于受到东方商王朝的压迫,周人逐渐产生了要灭掉东方商朝的这个心理。因为根据文献记载,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被商王文丁杀死的,文王显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开始暗中纠集一些同样对商不满的部族,组成反商势力集团。到了文王后期,这个势力集团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声势,周人开始自称为夏。周人的早期文献《尚书·周书》中便留有周人自称为夏的记录。其中《尚书·康诰》称:“惟乃丕显考文王……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尚书·君奭》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书·立政》称:“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从这些可靠的文献看来,周人称夏显然是和他们伐商并建立新朝的计划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文王受命”,也是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把《尚书》中这个夏和历史上的夏王朝混为一谈,说周人称夏就是表明周人自认为是夏人的后裔,我们华夏族的夏也是从夏王朝那儿来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夏起源于东方,它跟周朝起源于西方不是一回事。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姓都不一样,他怎么是夏人的后代呀?《左传》中明确记载周人称自己与夏不是一个族类,其实周人是很看不起夏人的,他称夏的后裔为“夷”,文献也有这个记载。那么周王朝为什么称自己这个部落或部落集团为夏呢?因为这是陕西地区的方言。夏,在西方的方言中含有大的意思。夏者大也,大概周人想要张大自己这个部落集团的声势,使它产生号召力,产生影响力,所以他自称为夏!我们看《史记·陈涉世家》讲陈涉起义,陈涉刚建立起自己政权的时候,也是打出这样一个旗号,他给自己立了一个国号,号曰张楚。张楚,就是张大楚国的意思,因为陈涉是楚国人。这与周人称夏是一个道理。后来夏不仅有大的意思,还有了正统的意思,因为周人建立了国家,取得了政权,就是取得了正统。《诗经》里头有“风”“雅”“颂”这三部分,风当然就是民歌,颂是庙堂里歌颂祖先的颂歌,雅是什么呢?雅就是夏,也含有正的意思。雅和夏过去音同通用。雅、夏都是正统,前不久发现的竹简本《诗论》,里面有战国秦汉时期流传的《诗经》古本,其中的雅就称作夏,大夏小夏,雅就是夏,雅、夏都是华夏正声。

 

再往后,周人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为了很好地控制新征服地区,它又搞了分封制。和周自称为夏相适应,他把分封出去的这些国家也称作夏,这就是后来诸夏这个名称的来历。《诗经·周颂》里面就称分封出去的诸侯为“时夏”。再往后,发展到春秋时期,文献里头又对诸侯换了一种称呼,叫诸华。为什么称作诸华呢?因为华、夏两个字也是音同通用。《左传》里面有时候称诸夏,有时候称诸华,都是一个意思。因为当时的蛮夷戎狄对诸华造成威胁,所以有人号召诸华团结起来对付这些蛮夷戎狄。不过称诸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华字还带有华美、文采这样一层意思,并且也才有了后来的“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样的说法,以及“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说法。再发展到春秋后期,文献中华夏这两个字的合称也出现了,《春秋》《国语》《左传》及稍后的文献,都渐渐使用华夏的合称。这就是华夏族称的来历。由周王朝自称为夏,然后分封出去的国家称作诸夏,由诸夏变诸华,然后又华夏联称,这个线索十分清楚,华夏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从实际内容上看,周王朝在各个地方分封了这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整个西周春秋时期无疑都是些融通周围各族的中坚力量。以他们为骨干,吸收夏商旧族及附近的蛮夷戎狄参加民族融合,最终,使诸夏与各族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华夏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周人无疑起到了主导作用,所以后来这个新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追求自己祖先的时候,便很自然地把周人祖先奉作了自己最重要的祖先。黄帝由周人祖先演化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就是这样一种来历。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