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雅欣】传统文化论价值观——和谐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8-12-06 21:04:24
标签:和谐

 

 

传统文化论价值观——和谐

作者:曹雅欣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月廿六日壬申

         耶稣20181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第四个价值目标,是和谐。

 

(一)和谐文化

 

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这几乎可以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是各家各派的共同主张、是万事万物的最高追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的文化心理、政治信条、艺术准则、智慧要求。所以,和谐的信念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根基。

 

儒家经典《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和”是天道的追求,是世界之所以成立的本源。如果达到了适中的、和谐的状态,天地万物就能各自恰如其分、生发有序。

 

道家《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发散来看,是在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面,世界规律就包含着万物的必然对立。若能够将这些对立面统一调和起来,就是至高的和谐境界。

 

而佛家对和谐的强调,更是随处可见,甚至直接提出了“六和敬”的思想,要求: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而很多人甚至认为,“和尚”这个词,就喻示着“以和为尚”的精神。

 

儒释道三家思想,连同其他各家理论对和谐的追求,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内的行为方式。所以,中国的茶艺推崇和静怡真,中国的琴道要求中正平和,中国的建筑名称里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的医学讲究五脏调和、七情调和、气血调和,就连进行博弈对决的中国围棋都在寻求制胜里的中和平衡之道,而追逐商场赢家的中国商道也在盈利中信奉和气生财。

 

可以说,和谐,在中国文化的意识中,是一种皆大欢喜的状态,是一种全面胜利的智慧。

 

(二)身心和谐

 

对于个人来讲,想达到守中致和的理想境界,就要从三个层面上去修炼、去实现人生中的和谐。

 

首先是,身心和谐,也就是人与自我的和谐。修身为本,这是传统文化里一再强调的重点,《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要把修身作为人生根本,其他的作为只是末节,如果人生根本没修好,却想把末梢的事情做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本末倒置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进阶路程是一种修己达人的人生顺序,先修养自身、再治理家园、再服务社会、再报效祖国,这是一个人的辐射力由近及远的过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都有本末之分、都有从开始到最后的正确顺序,能够把握住何为本末、何为先后的运行规律,就是近乎于“道”的人。因而,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修身,都是最初的基础,也是最固本的根基。

 

对于社会也是这样。每个人自我先修炼成一个和谐的、安定的人,再融入集体,才能组成一个和睦有序的大家庭。如果每个人本身都是焦虑的、浮躁的、叛逆的,就不可能构建出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氛围。

 

那么,一个人如何修身才能达到自我的和谐呢?就要对内修心、对外修行。修心,是指内在心性的修为,正心诚意、戒性和情;修行,是指外在行为的修炼,言行有度、举止有礼。《中庸》告诉人们,一个自我修养好的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人,也就是说,喜怒哀乐种种藏于内中的情绪,当它们外化发散出来的时候,如果是能是合理合度的、恰当其分的,那就是达到了“和”的标准。所以,对情绪的处理,是检验一个人修为高低的最好衡量。如果,情感藏中,能和情养性、不过分,情绪外发,能和而有度、不过激,那么,就是一个身心和谐的人。

 

(三)社会和谐

 

一个人的自我修炼达标了,就要再去处理和影响与他人的良性关系,这就是“和”的第二个层面:人际和谐,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会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还会碰到更多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正是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与调和、冲突与融合、碰撞与交流、对比与映衬,才交相辉映地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无限张力与无穷活力。

 

一个成熟、文明的社会,因为包容了多样性,所以构成了生命力。

 

那么,如何使思想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彼此安和相处,甚至彼此欣赏促进呢?中国文化给出的答案是,“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真正有修养的君子,既能够维护好人际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又不必在具体意见上去苟同于人、勉强自己或他人必须屈从彼此。国学里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说,君子能够亲和他人而团结合群,却不会与人勾结而拉帮结伙。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这些文化准则,都是承认了个体的可贵精神,而又尊重着他人的差异、保持着彼此的空间,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促进和美之态、维持和谐交往。所以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自保持自身的美感,又能欣赏他人的美,彼此的美一起和谐共处,就是理想社会的大同境界。其实这句话的应用面很广,无论是对个人交往、还是对民族相处、或是对国家相交,都能适用,它可以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精神的一种推演发散。

 

第一个层面,人与自我的身心和谐,要修身养性、修心和情;

 

第二个层面,人与社会的人际和谐,要与人为善、和睦共处;

 

而“和”的第三个层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信条,儒道释三家都有阐述,它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比如,天人合一的观点,影响到中医上,就认为人体本身便隐喻了自然界的组成元素,骨骼象征山脉、血液象征河流、毛发象征草木、穴位象征星斗等等;天人合一影响到了音乐上,人们便认为,一张古琴的部件组成里就代表着天地、山水、年月等自然世界元素,而音乐中重要的美学观点更是提出了“八音克谐”的要求,也就是音乐演奏中的和谐美。可以说,天人合一的理念,遍及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希望,天与物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为一。

 

而从今天的观点看: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人,就是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遵行系统的规律,这就是在精神上、在秩序上、在利益上、在长远上,合而为一致的统一体。这也是人与自然最稳定的相处模式,是供养与建设之间的和谐共处,不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彼此角力。

 

这样的和谐画面,在中国文化里,古人比今人的体会更深。古人常常用很诗意的句子,来描绘人与自然之间结成的美好情谊:

 

比如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他在人的世界缺少知音的时候,能与花香中的一轮明月对话成知己。如果人们不曾善待花间的芬芳和天空的清朗,人与月就不可能有这样适意的彼此相亲。想要人与自然“相看两不厌”,就要把自然当做人类的朋友去善待。

 

再如陶潜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他官场失意的时候,是自然里的一丛菊花、一抹远山,给了他心灵上的无限慰藉。在人情世故里孤独的诗人,却有飞鸟在夕阳西下时与他结伴回家,热闹了他不寂寞的归程。如果人们不曾珍护山间的鸟兽和田园的青翠,人与鸟就不可能有同路而归的自在。人想要与自然成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彼此欣赏,那就要把自然当做自己的心灵一样去爱护。

 

如果说,古人把人体构造,看作是自然界山川河流的象征;那么,今人是否可以把自然界的山川河流,看作是人体骨骼与血液的延伸呢?倘若从这样的心理状态出发,人对于自然,便能以珍爱生命之心,去尊重世间万物。

 

在当今,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就是能够学习古人的一份赤子之心和敬畏之心,也适时地把大自然拟人化,去尊重它的健康状态,而它,将会还我们一份花落花开、云卷云舒的轻安自在。

 

(五)世界和谐

 

和谐,除了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在国家层面,更能代表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精神。中国文化,从整体来看,是中和的文化、是涵容的文化,而不是称霸型的文化、进攻型的文化。

 

儒家思想讲“致中和”,这个“中”字,就表达了一种不扩张、不过分的原则。中国古代纵使是在盛世时期,中华文明培育下的王朝政权也都会恪守中道,并不因兵力过盛就妄图以武力征服他国、开疆扩土,中庸的准则便是一种适度恰当的原则。在北京故宫的皇帝寝宫养心殿里,悬挂着一块写有“中正仁和”匾额,那便是作为一国之君,要随时提醒自己中庸正直、仁爱和谐的证明。

 

古代中国,曾经多次达到过同时期世界范围内的辉煌顶端,然而即使国力鼎盛、兵马精良、粮草充足,中国的本土意识,都从未有过掠夺、侵略、霸占、干预他国的想法。军事和经济的强大崛起只是使外界一时瞠目的表面,思想和文化的强大有力才是使民族长久屹立的内里。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文化,是一种中正平和的、秩序井然的、有礼有节的文化,它维护着国土内外、疆域远近的共同安定,正所谓“天下大同”,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所以,和谐,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承前启后一脉传承的一种稳固的思维方式。面对家国,中国人追求的,是和气致祥、和气生财,是以和为贵、地利人和;面对世界,中国人相信的,是和衷共济、四海一家,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和谐的文化理念教导中国人:

 

自我修养,要养性和情;同道中人,要和睦相处;存异之人,要和而不同;家庭整顿,要家和万事兴;社会秩序,要礼乐和谐;国家治理,要和合偕习;国际相处,要万邦同乐。总之是:守中致和,以和为贵。

 

责任编辑:刘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