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高年】《周礼》《仪礼》的文学意义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1-08 15:20:34
标签:《仪礼》、《周礼》、文学

《周礼》《仪礼》的文学意义

作者:韩高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腊月初三日乙巳

          耶稣2019年1月8日

 

关键词:《周礼》;《仪礼》;文学

 

“礼”原是宗教祭典上的仪程节文,据说夏代即已有“礼”,商代进一步发展,周代的礼是在损益前代礼的基础上形成的。五经中的“礼经”即指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典,据传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后人书其制度所著,即《周礼》和《仪礼》。

 

《周礼》原称《周官》,又称《周官经》《周官礼》。刘歆以来,古文经学家以为周公所作,今文家则以为战国间之书。今本《周礼》详细叙述周代的官制,全书分“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第一部分之下又按照官制为纲,分别叙述其职掌、人数等。据刘雨等现当代学者研究,全书所述内容与史籍及铜器铭文中所见的周代官制颇多吻合,虽不能如古文经学家所说确定为周公所著,但也不能完全视为伪书,客观讲应当是春秋时期史官根据前代遗文编辑而成。

 

《周礼》虽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但其对我们深入了解先秦文学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周礼》详陈周代礼乐制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诗经》及先秦诗歌的创作背景、文体功能等所必需的政治文化背景材料。如《春官·大师》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里早于《毛诗序》提出所谓“六义”的问题。再如《钟师》载:“凡祭祀、饗食,奏燕乐。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貍首》,卿大夫奏《采》,士奏《采蘩》……”从中可以得知《驺虞》等《诗经》中诗篇在先秦时期的演唱方式,使我们对这些诗的理解加深了一层。

 

其次,《周礼》虽然不是文学作品,但其中有的部分也很讲究文采,文章布局严谨,风格典雅,自成一体。如《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橘踰淮北而为枳,鹆不踰济,貉踰汶则死,此地气然也。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箭,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这类文字文采斐然,说理透彻,堪称典范。

 

《仪礼》先秦时称《礼》,汉代人称《礼经》,又称《士礼》,是春秋战国间儒家学者编辑的周代礼仪,共十七篇。内容述及周代成年礼、婚礼、丧礼、祭祖礼、宴礼、朝聘等各种礼仪的具体仪程及其细节,涉及当时社会的家庭生活、政治秩序、宗教祭祀等方面。传统看法以为是周公姬旦所著,孔子订正。实际应为春秋战国间儒家学者据当时流传的西周礼仪和有关记载编辑而成。

 

《仪礼》一书在汉代以来有不同传本,各种传本中刘向《别录》本因有郑玄为之作注,故流传于后世。今本《仪礼》即为刘向传本,其次序为:《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

 

《仪礼》本是记录和叙述各种礼仪节目的文字,无多少文学性可言,但其记载的各种礼仪对先秦文学史来说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仪礼》所述各类礼仪节文虽与金文及其他典籍所载西周礼制有些出入,但大体反映了周代礼乐文明的实际,是我们了解周代文学创作背景的重要文学史料。如《诗经》中的婚恋诗、祭祀诗、宴饮诗等,有的是婚礼、祭祖礼、燕享礼的产物,有的描写了与上述礼仪有关的事象,但诗篇文本的信息量有限,今天的读者要想正确解读这些诗篇,如能借助《仪礼》中的《士昏礼》《士丧礼》《乡饮酒礼》《燕礼》等篇目,就会正确认识上述诗篇中提及的礼仪、器物等事象,从而加深对该诗的理解。

 

其次,因为《仪礼》编成于《诗经》之后,《仪礼》中有些篇章详细记载了《诗经》中某些诗篇在礼仪中的演奏情况,这为我们认识《诗经》诗歌的演唱和传播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史料。如《乡饮酒礼》中记载了《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等诗在燕享礼仪上的演唱情况,还记载了有目无辞的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在燕享礼仪上的演奏情况,由这些记载看,似乎笙诗本身只是乐曲,并无歌辞。此外,《周南》中《关雎》《葛覃》《卷耳》、《召南》中《鹊巢》《采蘩》《采》等诗的演奏情况,在《乡饮酒礼》中也有反映。

 

再次,《仪礼》有的篇目载录了当时用于仪式典礼的祝嘏之辞,这些韵文颇具文学性,形式上与《诗经》诗篇颇为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先秦韵文的发展情况,以及《诗经》四言体形式在当时的影响。

 

当然,除了《周礼》和《仪礼》,相关的礼书还有《礼记》。《礼记》主要是孔子及其后学解释发挥礼经的杂记,作者多为儒者,其编成虽也在秦汉时期,但其中所收的“记”则大多数为先秦旧作。对于其中所收文章的文学性,前贤时彦多有言之,此不赘述。总之,从《周礼》和《仪礼》来看,礼经是了解先秦诗歌创作、传播、演变规律的重要文学史料,同时它们本身也有一定的文学性。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