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那些不识字的文化老人,快绝迹了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9-01-16 20:11:30
标签:不识字的文化老人、绝迹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原标题:《收藏不识字的文化老人》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腊月初八日庚戌

          耶稣2019年1月13日

 

 

 

我越来越庆幸自己的年龄,使我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能接触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农村的老年人。这些被我称为可以收藏的老人,有两个表面特征,一是年龄今天大都在80岁以上,二是大都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在我看来,他们是不识字、没读过书的文化老人。

 

我们收藏历史物品,因为藏品是记载文明、承载文化内含的文物典章。其实,人身上更多地携带着那种活着的文化、活着的文物典章。

 

老家邻居奶奶87岁了,她是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由于身型重,老人多年前就柱着两根拐杖,行动迟缓,眼睛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效果也不是很好。老人在自己家族排行十一,于是本家和外人都简称:一奶奶。一奶奶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我奶奶活着的时候,跟一奶奶坐在一块儿聊天,一奶奶只有听和笑的份儿。一奶奶现在每天没事,就坐在门前的槐树下面和一些比她年龄稍小的老人聊天,自然是聊些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儿。

 

我近年来每次回老家,礼貌地要去看看这些老人,后来,看望这些老人成为我自己的内心需要,很想走到这些老人中间,听她们说话。听着听着,常常令我暗自感动甚至惊悸。她们所议论和事儿,太琐碎,故没必要写出来。但是她们谈话的状态、对待事情的态度,我明显感到,比她们年龄再小十来岁的人都没有、或者很少有了。我恭敬亲热地称呼她们,她们惊喜地站起身来迎接,一奶奶一口一句“好亲人哩!”问长问短。其他老人个个都笑着看着我们俩,仿佛一奶奶就是她们的代表,一奶奶问的就是她们要问的,个个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都很生动,像花儿一样绽放着。

 

我坐在她们旁边听她们说话,老人们因为我在旁边,突然有了点儿羞涩,她们个个都很注意自己的体态、坐姿、会很快检查自己的衣着是否没扣好扣子,头发乱不乱,甚至连拐杖放的位置都要重新挪一下,声音是那种明显地收敛了的。你能感到她们很注意自己,虽然我不是外人,但是她们突然表现得会管理自己。我将老人这种羞涩的表情和动作以及流露出来的那种心态,理解为文雅,一种来自于中华传统礼仪的文雅。

 

我想起她们平常居家的那种几乎相同的表现,无不是俭朴、勤劳,忍耐、与人为善,爱体面,懂得做人的本分——一奶奶的本家妯娌,早已去世的七奶奶,有个女儿跟随丈夫到北京居住。女儿将七奶奶和自己婆婆同时接到北京,七奶奶待了一个月就回来了。老人们问:咋不多住些日子?亲家母也回来了?七奶奶性格开朗,说:亲家母还没回来,女婿对我很好,可毕竟是女儿家么,那是人家家里么,咱在那儿箍扎得很!旁边人问:自己女儿家,有啥箍扎的?七奶奶说:咿!你说的!亲家母跟我坐在那儿,她腿伸得老长,我就不行么,得把腿蜷蜷着,那是在女婿面前么!不是在咱自己儿子面前么!众人听了,都笑了!

 

这些老人,家里有点好东西,自己绝不安之若素地享用,即便自己家里种瓜果,她们吃一个瓜果,都显得很奢侈地、有点迟疑地,带着若有若无的罪过和羞惭;逢年过节,好东西都尽量留给客人,亲友之间,四时八节,人来客去的礼节断不能少,年轻人将端午送粽子、元宵节前送灯等等这些常礼,要么匆匆地走过场,不重情敬,要么疏忽忘记了,但是老人们会记得很清楚,反复唠叨叮嘱不能拉下任何一家该走的亲戚。红白喜事,该给亲戚怎么随礼行门户,她们能将几十年前的先例记得分毫不差。敦亲睦族于琐碎的、婆婆妈妈的唠叨中。年轻人常常感觉不出来,等到老人过世,亲戚们依礼上门奔丧行礼,年轻人才恍然感觉老人给儿孙积修下了多少深厚的亲情。

 

这些老人有一个特点,从来不知道焦虑是什么,她们常常会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也似乎不知道忌妒是什么,对他人的好事儿,表现出来的高兴就跟自己的好事儿一样。

 

有很多文学作品、影视,将这种老人要么表现成很粗犷的所谓粗野的豪放,要么将她们表现得愚昧鄙陋,有的受了什么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影响,将老人表现得不像老人。我从来都看不下去,更不接受。在我看来,这些老人身上,深刻地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明、礼乐文明,她们虽然不识字、即便不太懂得忠鲠孝义,但是,却深深地懂得因果报应,懂得珍惜一个人活着的脸面,她们没读过书,但是却能随口说出很流利的俗语,这些俗语不是《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出自《太上感应篇》,或者类似《了凡四训》等等。这让我觉得这些将先贤圣哲的深奥义理,稀释化解为民间精神的甘露的传统蒙学读物,在传统中国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些老人,不识字、没读过书,但是分明是懂得礼义廉耻的,即所谓“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也因为有了这些老人给我的感受,我一直对学界那种反对读《弟子规》等的观点,持保留意见。

 

旧时所谓高低雅俗,不像现在这样是对立的,而是上下呼应,上有所行,下必风从的,即读书人和不识字的人,因为相同的文化,统一在相同的价值框架内,区别只是不同程度而已。

 

我觉得这些不识字的老人是那种被旧文化所化之人,是一种旧时代留给我们的活着的文物。对这些文物,要说收藏,就应该是多接触她们,感受她们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旧时代的气息。

 

我将这些零星的感想说给一位比我年长的仁兄听,他沉吟片刻,点头说:你说的这种现象,等过20年再想想,就更有感觉了。

 

2012年5月31日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