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答问:宋朝真的“积弱积贫”吗?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19-01-28 18:45:51
标签:积弱积贫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答问:宋朝真的“积弱积贫”吗?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腊月二十日壬戌

          耶稣2019年1月25日

 

本文为答新浪读书之问

 

 

 

问:在传统印象中,宋朝的军事政治很长时间都被金兵压制着,但从您作品中的宋朝却十分有格调,您是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这种不协调的?或者说,您为什么对这个朝代如此感兴趣?

 

答:一直以来,许多人对于宋代,是存在成见与偏见的,比如一说起宋朝,马上就会联想到“积弱积贫”。但我认为,这个评价是相当简单粗暴的。首先,宋王朝并不“积贫”。我估算过宋代的财政岁入,自熙宁变法之后,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如果折成缗钱的话,基本已达到一亿贯(可参见我发表在澎湃新闻的新文章《宋朝的财政收入到底有没有一亿贯?》)。

 

而且,在这一亿贯岁入中,工商税与禁榷收入占了大部分,农业税比重不足30%。宋朝的这个岁入规模,是汉唐、明清的好几倍。我们当然可以说宋代的苛捐杂税多,但靠苛捐杂税哪能征收到比其他王朝多好几倍的税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宋代工商业非常发达。

 

再从国民收入水平的角度来看,有历史研究者统计过宋代工薪阶层的日收入,我自己也收集过不少宋朝城市平民日工价的样本,可以有把握地说,宋代一名城市中下层市民,不管是摆个地摊做点小买卖,还是受雇于官私手工业作坊当工人,还是在大户人家当佣人,日收入大约都是100文钱。

 

而从明初到清中期,同样阶层的日收入大约是20文。扣除物价因素之后,一个宋朝平民的收入水平还是要高于明清时期的平民。那为什么人们不说明清“积贫”,反而认定宋代“积贫”呢?显然是成见与偏见。

 

对宋朝的“积弱”评价也不是很公允。虽然宋王朝的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不那么强悍,但也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弱。要知道,宋王朝碰上的对手,都是当时最强悍的敌手,从西夏、辽国,到金国、蒙元帝国,它们的动员能力、军事整合能力都不是从前的草原部族可以比拟。蒙古骑兵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但南宋还是能够抵御半个世纪。我觉得这很不容易。

 

就算宋朝的军事力量不如人意,但这也只是宋朝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从政治、司法、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角度来看,宋代中国都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文明成就。日本、欧美的汉学家将宋代定位为“文艺复兴的时代”、“近代化的开端”,肯定不是信口开河。我对宋朝感兴趣,主要也是出于对宋代中国所取得的文明成就的欣赏,出版的几本关于宋朝的小书,基本都是从政治、司法、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角度讲述宋代的文明成就。

 

 

 

问:简单介绍下《风雅宋》这本书的内容?

 

答:写这本《风雅宋》,有一个缘起:我上一本书《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交付出版社之前,整理书稿时,为了让读者读到一个在视觉上更为赏心悦目的宋朝,找了近百幅宋画(含局部图)作为书的插图。在检索宋画的过程中,我有了意外的收获——那些历史图像就如纪录片一样,在我眼前一一展开,让我看到一个可视的、活着的、文字难以摹状与形容的历史世界。因此,我当时便定下一个新的创作计划:从宋画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同时参考和借鉴前辈的研究成果,来呈现宋代中国的若干侧面。

 

现在,读者看到的这本《风雅宋》,就是我尝试运用宋画等图像史料解读宋朝社会生活与文明成就的小小成果,全书分为六辑,第一辑讲述宋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辑讲述宋朝文人的雅玩与雅趣;第三辑描述宋代的社会百态;第四辑介绍宋代的城市公共设施;第五辑侧重于呈现宋朝的商业繁华;第六辑则考证了宋代政治生活中的礼仪问题。

 

问:《风雅宋》试图用宋画呈现大宋文明,您可以跟我们谈谈画作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吗?您又是如何解读这些作品中隐藏的秘密的?

 

答:其实在西方学界,“以图证史”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论,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图像史学。不过在中国史学界,人们对于图像材料的使用似乎并达成图像史学的自觉,要么只是将图像材料当成插图,要么将图像材料当成文献材料的旁证,使用图像仅仅是为了弥补文献材料的不足。我写《风雅宋》,是一次“图像证史”的尝试,试试从宋代传世画作中解读出更多关于宋朝社会生活的历史信息,而不是简单地将这些宋画当插图。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由于宋画对写实的追求,史料价值要远远高于其他王朝所传下来的画作,一幅幅传世的宋画,就如后世的照片与纪录片,是我们打开历史窗口、真切观察宋人生活的珍贵史料。就拿著名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来说吧,我觉得,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史、生活史、民俗史、服装史、建筑史、交通史、商业史、广告史、城市史、造船史的学者而言,《清明上河图》都是一座不容错过、不可多得的史料富矿。

 

 

 

问:谈到风雅的宋朝,总忍不住想到“魏晋风流”,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雅致”有什么异同点吗?

 

答:我并不觉得“魏晋风流”是风雅,有时候甚至觉得它很粗俗,虽然名士之间的清谈看来来非常高雅,像哲学沙龙,但名士的裸裎之风呢,我们也认为那是风雅吗?

 

总的感觉,我认为所谓的“魏晋风流”就由饮酒、服药、裸袒、清谈之风构成,是对自己生命的挥霍和对欲望的放纵,而且很刻奇。宋代士大夫不会这么刻奇,他们的雅致主要表现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品味的追求。一个普遍人效法宋人的风雅,可以接近那种高雅的格调,而如果效法“魏晋风流”呢,半多会被当成神经病。

 

问:您书里提到唐宋人就有冰镇水果吃了,那时候没有冰箱,他们是怎么弄到和保存冰块的?

 

答:宋代并没有电冰箱,宋人又是如何在盛夏时节取得冰块的?很简单:冬季采冰,存到夏季。古人在很早以前就有冬季采冰以供夏用的做法,皇室建有“凌室”藏冰,设立“凌人”掌管藏冰事务。不过,宋朝之前,通常只有皇家、贵族、官宦、豪富之家才有条件藏冰;市场上虽然已出现商品化的夏冰,却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

 

到了宋代,除了朝廷还保留着“三伏日,又五日一赐冰”的惯例,寻常市民也可以享用到消夏的冰块,因为这时候夏冰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进入市场。杨万里有一首诗描写了走街串巷的“卖冰人”:“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诗中的“市人”、“行人”,显然包含了一般市民,他们也是商品冰的消费者。

 

问:史料典籍里总有“茶汤”这个词,古代喝的“茶汤”和我们今天的“茶水”有什么区别?日本人的茶道和宋朝人喝茶有什么关系吗?

 

答:“汤”的古义,其实就是“热水”的意思。茶汤就是茶水。不过,由于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点茶”而不是泡茶,点出来的茶汤要比现在的茶水浓一些。点茶的过程我简单说一下:先用茶磨或茶碾将茶饼研成粉末,再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然后,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筅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击拂数次,一盏清香四溢的宋式热茶就出炉了。

 

点茶的烹茶方式,后来在中国消失了,但还保留在日本的抹茶中。日本茶道就是宋代点茶技艺传入日本后逐渐形成的,日本人写的《类聚名物考》就承认,“茶道之起,由宋传入。”

 

问:您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获得过哪些精神上、生活上的乐趣、收获或者感想?

 

答:创作《风雅宋》首先有一个观察宋画的过程,而在观察宋画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探宝”的感觉。如果从画面上发现一个隐藏着宋代社会生动信息的细节,便会生出“如获至宝”的欣喜。举个例子:我以前读宋人笔记,模模糊糊觉得宋朝时诉讼人上公堂打官司并不需要下跪,但因为懒于翻检文献,于是一时半刻找不到确证。恰好在检索宋画时,从多个版本的宋代《孝经图卷》上看到审案的画面,果然,画中的诉讼人都是站着听审。当时便有“发现新大陆”一般的莫名兴奋。

 

 

 

(《浣月图》)

 

还有一个例子,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浣月图》,旧传是五代绘画,但现在许多学者相信这是宋人的作品。扬之水女士以此图解读古代流行的“掬月”题材的诗画,让我眼界大开;孟晖女士独具慧眼,从《浣月图》的“水龙头”细节讲述“自来水”在宋代的应用,更是给了我一种豁然开朗的启发。

 

在孟晖对《浣月图》解读的基础上,我展开了对宋代城市集中供水设施的考据,从苏轼书信中找到他设计广州城“自来水”装置的详细记录,又从北宋李公麟的《丹霞访庞居士图》发现另一个“水龙头”,为此兴奋了几天。不过,这些收获只是个人感受,不足为外人道。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