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规家训的当代价值
作者:施立业、张小平
来源:《安徽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二月初六日戊申
耶稣2019年3月12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讲究修齐治平、注重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营养,对于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涵育优良家风乃至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具有重要意义。
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家风则整体体现了这一家庭的道德风貌。家规家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以儒家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体现。从安徽各地的家规家训来看,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与特色:
一是注重家风建设。重视教育,如徽州宗族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向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读书风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副楹联就是徽州家风的鲜明体现。尊祖敬宗,如绩溪《梁安高氏族谱·家政》云:“维木有本,维水有源,敬祖宗既是从孝子推上去,常寸(存)善心行善事,此敬祖宗之心也;修祠堂、省墓、奉祭祀、谱牒,此敬祖宗之事也。”道德教化,如《休宁宣仁王氏族谱·宗规》载:“今俗教子弟者何如?上者教之作文取科第功名止矣,功名之上,道德未教也。”意思是教人作文,更要教人道德。勤俭持家,如绩溪《章氏家训》认为,“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二是遵守国家法律。敬畏国法,如光绪绩溪《梁安高氏宗谱》在祖训“畏王法”条指出:“王法者,朝廷所设以治吾民者也。无王法则天下乱。苟平日不畏王法,恐一旦犯法而不自知,及遭刑戮,悔之晚矣。此君子所以怀刑也。”家法要服从国法,“民不告,官不究”,但若罪大恶极,超出宗族家规的规定,那就要交给官府运用国法来处理。按时交纳赋税,很多宗族把完成朝廷赋税写进了家规族法,体现了自觉的社会责任。
三是培育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祠规劝诫族人,“朝廷尚有敬老之礼,乡里可无尚齿之风”。和睦邻里,黟县环山余氏宗族“家规”劝诫族人,“邻里乡党,贵尚和睦,不可恃侠尚气,以启衅端”。济贫救困,歙县名医“张一帖”的家训中就有“乐善好义,济困扶危”的条规。禁止赌博,安徽各地的家规有很多关于禁止赌博的规定,宗族还鼓励族人相互监督。
四是劝导廉洁奉公。志在国家,徽州婺源《新安武口王氏统宗世谱·王氏家范》记载:“天下之事,莫不以勤而兴,以怠而废……子弟辈志在国家者,固当奋志向上,自强而不息。”做事光明正大,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家训》规定:子弟“如有出仕者,又当早作夜思,实心办理正务,以报国为务”。“办理正务”就是办理正大光明的公务。勤廉为民,寿县程氏“庭训”记载:“无论崇卑内外,总皆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如诸葛武侯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汲取传统家规家训的合理性因素,需要促进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发挥传统家规家训在当代的积极价值。
涵养时代家风。古代的家,往往指的是家族和宗族;今天的家,多是小家庭。根据家庭结构的变化,需要构建新时代的家庭文化。要培育新的家国情怀,古代的报效国家,基本上是指报效君主,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对此应进行辩证分析,科学扬弃,择善而从。要从家规家训中学习借鉴“忠孝友恭”的品格,忠于党,忠于人民,孝亲爱友,恭敬待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推进优秀家训进课堂,遵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要求,“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要对宗族修谱活动加以引导,摈弃封建宗法意识,培育新的家国情怀,树立时代新风,激发建功立业热情。
汲取治理智慧。当前,农村多地在开展传统家规家训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制定新的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在推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规约制定后重在监督和执行,因此,要强化规则教育,树立规则意识,并依托农村自治组织等,进行依法督促。同时,侧重以劝导、感化的方式,从修身、报国、勉学、伦理、勤廉等方面,教育村民或晚辈如何做人和成才。通过汲取治理智慧,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助推反腐倡廉。“廉洁齐家”是传统家规家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因此,在遵崇党章、严守国法的前提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廉洁自律,讲究修齐治平,善于吸收传统家规家训中孝敬长辈、待人以诚、勤俭节约、戒贪止欲等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正定文庙举行己亥春期释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