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忠】儒学教育若干基本理念辨析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19-03-22 16:21:37
标签:儒学教育

儒学教育若干基本理念辨析

作者:邵雅忠

来源:“春耕园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公元2017年12月02日

 

儒家的理论,无不是教育,且涉及面甚广。然其核心思想是新民,新民在正人心,正人心在礼乐教化,化人在正己。

 

欧风美雨百年后,中国重新兴起了其固有的传统文化,相应的,也产生了不少儒家文化教育学校和向往儒家文化教育的家长,然,观念上存在不少误区,今试辨析之。

 

1.读经问题

 

经是一定要读的,但读经不是儒学教育本身。儒家教育是复性教育,即回归本性的教育。德性教育不同于外在知识的学习,这和现代教育区别很大。但若只知读经,不管是读诵还是吟诵,都和现代知识学习无多差异,甚至更有弊端生焉。

 

所谓复性教育,通过经典的学习,体会经史中各种情况,各类人之得失,学的人自己体会,纠正自己之偏,自我教育,自我修正,各人不同。修德行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不是读经背书能完成的。

 

2.知识问题

 

以为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其他什么知识都不用学。外在知识重要不重要呢?它在一个具体的事上非常重要,且各科知识的认真学习,本身就是格物功夫,本身就是德行。

 

3.说教问题

 

以为德行教育就是道理说教,或者一味严格的规矩要求。

 

孩子本性皆善,用外在的条条框框衡量评定孩子,很可能把本来天真的心带向虚伪。

 

童蒙时期,贪欲少,杂念稀。天生丽质,犹如一张白纸。此时对老师之教导易接受,故更易施教。这个时期的教育,关键在养其本来之善,不使受污,是为养正教育。以存养为主,以修正为辅。

 

儒家学问,主涵养德性。涵养之法,重在顺乎人情。故对学生管理,张驰有度,御之以宽。导而弗牵,不拔苗助长。强而弗抑,使不生逆气。开而弗达,使进德不止。学生以轻松愉快之心情,与老师和大同学相处与交流,以自然养成真诚平和之态度,自然做到师长呼,应勿缓;当进则进,不胆怯;当退知退,有眼色。此其所谓应对进退之小学功夫也。

 

领略不了这个教育理路,说教和死规矩无法起到养正和复性的作用。

 

4.讲经问题

 

只读经不行则倡导讲经,然若把讲经看成是老师依据注疏照本宣科、或学生背诵注疏、或只重字词训诂,皆有词章之学之危险,与儒学为己之学、义理之学相去甚远。

 

我们学习五经,是用心去体会五经的义理,用五经辨识万事万物的理,来提高自己的德行,然后用我们的德行治理现世万事,而不是直接用教条应事。如此,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经典里没有,比如,同性恋问题等,我们也能通过学经典,修自己的德行,贯通先王之义理来判断。万事都是如此。

 

学习经典重在自己体会。老师灌输不了。老师讲的是义理,学者能通得义理,才是自己的。这是为己之学,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必须自己体会出来。所以学经文,老师首先要有所得,然后引导、启发,让学生摄入心中,体会进去。“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这不是知识,是德性的。

 

5.习礼与礼貌问题

 

现在人重文,不注重养孩子的质朴。所以太看重一些外在的礼貌,而忽略内心的真诚和敬意。

 

宋范淳甫(讳祖禹)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行这样的礼,心中要有这样的敬。存养敬心,可以用于其他任何事。学礼的目的不是为获取别人的肯定,而在存养自己心中的敬。

 

培养学生见人即行礼,既不一定有真诚的敬意,也不一定是谦虚,还有虚伪的可能,故当谨慎。真正的谦下是内在很深的东西。《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学习,真正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心才能真正谦得下来。

 

内在的敬通过研经和习礼来存养,如祭礼、射礼、冠礼、笄礼,及行住坐卧等常礼。如此习礼涵养,与直接教礼貌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6.因材施教问题

 

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各有性格上、能力上、兴趣上、天生资质上、性的美恶上等等的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偏的程度、偏的方向进行调整,就要因材施教,不千篇一律。儒家是复性的教育,各纠各的偏,且是各自自己体会得自己的偏,自己纠正自己,才能回复德性。能纠正自己德行上大的偏失,如懒惰、无责任心等,然后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性情爱好鼓之舞之,使各有所学。所以不能以一个外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要求,每个人特点不一样,以后的成就也不一定在哪个方面。

 

但因材施教也不是简单地一对一教学。一对一地根据学生特点传授,大体也只能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若说德行的养成和个人偏失的导正,主要还是通过经学学习,体会圣人依天理所制之礼,体会人道、人性、人伦。学习的过程,不断体会中道、常道,从而使自己性情归正,德行提升。这里的关键还是得有老师把圣人继天立极的精神阐发出来,学者各自归正,皆有所得而各自不同,然后天生我才皆得用,因材施教主要是从这方面讲的。若是老师一对一地去指导学生,告知每个学生的缺失,这种外在的力量,不但不见得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让学生进一步产生逆气。老师的话真正能在学生心中起作用,也一定是学生自己能体会的时候。

 

7.学文与力行问题

 

德行的教育是学文与个人的身体力行结合的。如果不结合的话,还是知识,不能真正体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同样的经文,各人体会的深刻度都不一样。德性不到,读经文也体会不到经文传达的深刻的意义。所以必须在实践当中行。内外交互作用,德性才能提高,对圣贤之言才能理解得越来越深。

 

所谓实践,所谓力行,其内涵绝不是外在表象上的具体一事,如很多学校和家长喜欢的帮妈妈倒杯水,帮妈妈洗洗脚等等,这样从外在事项上去倡导,是本末倒置,易导人虚伪。力行最重要的是正心、担当,外在所行则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习,要有修身正心的功夫。只强调实践,不能真正深入经学,就无以识得义理。传统文化保存在经典里,是必须重视学文的。

 

重视学文并不是学一个词章。文以载道,通过学文真能识得义理,就是知。知道则自己促使自己行,不做心中就放不下,这就是知行合一。

 

8.处罚问题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恶者也。孩童时期,欲望初开,顽劣渐生。此时能收其顽心,导之归正,《易》谓之圣功。

 

而教有多方。有循循善诱者,有春风化雨者,有苦口婆心者,亦有雷吼棒喝者。圣人有曰“扑作教刑”,罚其体而警其心者也。

 

处罚的目的在导人以正,关键犹在为师者自正。师有真诚,则能体会其有效之方法。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说:“子弟聪明有志者,可以责扑骂詈愧耻之,使之激励精进;愚玩无志者,督责之则彼益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机矣,惟故加奖誉,并立赏格鼓舞之,或踊跃向往之心生,未可知也。”聪明有志者责,愚玩无志者奖,可见无有定法。是否处罚,如何处罚,皆在师心而非教条可定。

 

9.德才问题

 

所谓君子,就是圣贤教育下培养出的有德行的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德行,用人亦然。有才能没有德,绝对不可用。五千年圣贤这样教诲,各个朝代都是这样用人。有小智的人,很容易存侥幸心理。存侥幸心理很容易走上行诈的路,走向犯罪。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结果害人害己。

 

然绝不是才能不重要,有德君子临事而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任何事不敢大意,怎敢无能不为,庸庸碌碌?必当更加勤焉勉焉,格物致知,以经济天下。

 

10.爱心问题

 

所谓爱,父母以慈,老师以严。

 

人各有本分,孩子对父母的期待和情感诉求,跟对老师的期待是不一样的。父子责善则伤恩情,然责善却是为师本分,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与父母不同。

 

儒家文化讲物有不齐,人有亲疏,所以不空泛的谈博爱。

 

11.明理与贯通问题

 

读书明理易,贯通却难。所以没有师承,没有系统深入的治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不可能的,往往只是我们肤浅的一点点感受。而且,只是章句上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不能应事,遇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徒给人以读书无用之口实。

 

故读书当沉下心来,老实踏实,假以时日,然后能有所自得。

 

12.表现与涵养问题

 

今人以为能说会道好表现是教育的成功。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学生学习阶段不鼓励其能言善辩,学校从总体氛围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行动,鼓励学生的真诚,《学记》所谓诱而御之也。

 

知学之难成,故教育不可急功近利;知君子求诸己,故学校不应追求浮华之声誉。学校和老师当以这样的风气和风范,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心之所之。如此而久,坚持不懈,按部就班,循序而进,不大声以色,学生则能朝着沉稳好学、文雅善问、敦厚朴实、真诚坦荡方向发展。新生入学,也自然而化,在不自觉中改变。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也。

 

13.接轨问题

 

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实际上是学习与做事的接轨问题。

 

现行教育的接轨方式是:我要做会计,从小学财务;我要做律师,选择学法律。传统教育首先教人知本分、知道义、有责任,建立一生为人处世的根基,具体的工作方向,则是下一步的事。否则,就不是教育,成了职业培训。

 

所以认为离开体制学校,学生会与社会脱节的观念太短视及功利。学习的目的是提升德行以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仅仅培养人存一个敬心这一德,就能让他终身受益。万事不敢大意,一切事都能做得合义合理,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专注、认真、谨慎、平和、负责,这才是与社会最接轨的。

 

14.教师成长问题

 

儒家教育,以人成人,而不是简单完成一个教育学年或课程标准。教师在学校不能提高,便是学问犹在心外,那又如何使学生动心忍性?故儒学教育的考核不只在学生,更在教师。

 

在缺乏书院体制的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介乎老师与学长之间,不只是管理,同时也是生活的指导和人生态度的传达。所以学校不止要了解老师,还要能够人尽其才。

 

15.学校积累问题

 

儒学是文化的积累,学校需要体现出这种积累性。否则和普通的流水线,或者昙花一现的新型产业没有区别。

 

16.古今问题

 

学习经典是要效法先贤,效法先贤是要通古今,辨然否。也许古代的义理器物在欧风美雨的今天貌似无望,但儒者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欧洲已经没落,今日的中国思想,将决定人类未来在秩序。先贤的理想,在今天或许举步维艰,但在未来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却可以开拓崭新的生活。

 

要看到下一个五百年,这是教育的信心和责任。

 

17.学术与儒学经学问题

 

我们所以不同于现代学术,并不是说儒学或经学的东西不能用现代汉语表达,而只在于我们立足于中国,立足于身在五伦中的未曾过度抽象的人,来展开对现实世界规律的诚实阐述。我们不用数学模型来掩盖对理路的无知,不用西方观念来割裂人的生活,亦不把儒家的观念妄加于四夷。我们强调学者对思想的全局体认,可以从一个个小命题入手,但不会把小小的命题鼓吹成成就。我们承认文献与文物的差距,承认理想与历史,理念与现实的冲突,但我们不会放弃理想,而是去历练分析历史的技艺,和恪守理想的勇气。

 

当然,必须承认,没有有力的儒学经学学术,没有集大成者相应时代和未来的挑战,儒学便无法复兴,甚至会被收编和操控。

 

18.考试、作业、背诵、抄写、做题等问题

 

考试和作业是需要的,但考试难度要适中,乃能起到鼓励学生及查漏补缺的目的。作业应各科老师协调,由班主任一起布置,以免繁重及轻重失宜。

 

背诵、抄写、做题是加深印象的手段,本质是重复,所以需要有,但不能多。背诵过并不意味着不遗忘,更不等于会引用。做题锻炼思路,但并不提高思维能力。对于年龄小或基础差的学生,这些可能是有益的方法,需要因材施教。最好学校对不同班级划定合理的范围,过少或过多要就学生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四至十八来自吴笑非老师)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