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笑非】私塾的反省与前途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19-03-28 23:23:55
标签:私塾
吴笑非

作者简介:吴飞,字笑非,号太常、经礼堂,男,辛酉年(西历1981年)生,山东济南人。业郑学,尊周书院(网站)、道里书院(网站)管理员。出版有《汉学读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4月)《礼学拾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私塾的反省与前途

作者:吴笑非

来源:“春耕园文化”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二月廿二日甲子

耶稣2019年3月28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近年来私塾、国学班之负面报道迭出,政府(教育部)近日乃明确其反对态度,可见政府用心之审慎,取舍之艰难。故在此应做一理性反省,以志诸君数年之心血,亦俾来日之远谋。

 

第一、读经运动的发展有各级政府的默默支持。

 

这是我们要承认,感激,和纪念的。同时的汉服运动也是如此,政府从未表态,但总能保驾护航。即便几年前某些国学班搞出大事件,引起大争论,各级政府仍然采取不干涉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1、这是一种共同的民族情怀。大家看到私塾兴起,读经兴起,也许细看充满问题,但平常人首先还是给与一种默默地温情的,因为无论如何,见人鞠躬,过节祭祖,是能触动人心的。

 

2、这是对群众,对人民的自发性的尊重。毋庸讳言,这些年由于教育市场化、青少年缺乏法律责任、乡村空壳化、教育资源不均平等原因,大家看到了教育的问题,有了许多困惑。

 

所以看到有人有勇气拿自己的孩子去找一条出路,是乐见其成的。百姓的选择也许幼稚,也许缺乏法律观念,但这是本能的探索。本质上,是人民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天经地义的。

 

3、这来自对教育探索的期待。探索就要允许人试错,就要允许人打破条条框框去尝试。只在体制内,靠专家谋划,能够产生真正的改革吗?改革开放来自农民的血手印,教育探索未必不需要农民们压上儿女的前途。

 

第二、读经教育、国学班没有得到资本的支持

 

1、在他们名誉正佳的时候,在国学掀起热潮的时候,他们没有得到资本的青睐。在资本的眼中,这不是他们要的市场。

 

2、当他们陷入传销模式,当他们试图融资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得到资本的支持。

 

3、这些年资本投入神剧,投入娱乐网站,投入电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资本轨迹。是他们情趣高雅,一眼就看破国学班的假冒伪劣吗?不,是资本无情。

 

4、这几年大资本开始教育布局了,他们不会打国学、读经的旗号,但他们也不会不自异于体制。教育部对私塾的否定,相关当于为他们清理了初级市场,但他们有这个情怀,又将创造什么样的中国软实力呢?如果软实力不来自体制,也不来自民族的经典的传统的,连张皮都不用贴,那将是谁的实力呢?

 

 

 

王财贵先生

 

第三、读经运动实非古代传统。

 

古代蒙学包括背诵、俗语说书、覆讲,也包括算学、歌咏、礼仪等学科。

 

一、说书,是对六岁以上儿童用当时当地方言解释该年龄段听得懂的经文(如春耕园安排小学一二年级讲解论语),目的是经文与生活日用的联系,尤其侧重洒扫应对的引导。

 

1、今之私塾,或强调纯读经,以背诵字数为标榜,或鼓吹《弟子规》,以形式化落实为圭臬。貌似传统,却割裂经典与生活。

 

2、说书也不是今体制学校内的文言阅读。第一,强调俗语,也就是浅显易懂,而不是训诂,也不是字义记诵。第二,内容倾向选择日用伦常洒扫应对,更接近今日道德教育,只是以经文为依托,并不可以分门别类,只是随着经文情景的代入而加展开。第三,经典是完整的,文义和日用的展开式即兴的,是更自然的教学。

 

3、古今最大的区别在于:说书的是秀才,他理论上受过充分的经学教育,懂得古注,关心孩子,是合格的教师。当然,古代现实远非理想,社会上也充斥着对坏塾师的嘲讽。

 

但这种社会价值标准,正是古今之别的所在。今天所谓读经运动,教师根本无需经学素养。体制内语文教师,也只需要理解字面意思。这种低诉求,让我们的经典(或文言文)教育远远落后于英语教育。

 

4、将来无论以私塾还是以体制小学为主搞经典普及教育,都应当以当代英语教育为师。因为那真是独一份的尽心尽力,渗透日常的教育。经典教育要想不是负担,而成为有效的教育,而不是虐待儿童,就要有当代英语教育的资源和热心。

 

否则并不是取缔了国学班,或者大学开了经学院,或者中小学教材加入些古文就能解决问题。英语学什么?学英语国家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啦什么,这就是生活,且是满满的向往,由口语好的教师甚至外教讲给学生的。

 

5、说书需要的教师:接受过充分的经学教育(按照古注治过四书,五经治过一门),对古典(可能是文学辞章,也可以是古代道义)充满热情。

 

二、覆讲,是要求学生复述所学经文和注文。现在私塾或体制内学校,谁能做到?且复述不唯检查记诵,也要求威仪,类似今日演讲口才和礼仪培养。

 

三、古代的私塾教育都是面向当代的,今日的国学班却是逃避当代的。因为逃避,所以今日国学班的热点是琴棋书画,一句话:非实用的,个人修养或者说自我欣赏的。而古人当然要延续经典本身就要求的六艺要求,培养那个时代看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

 

 

 

开笔礼

 

四、既不能接续真传统,便要创造许多假传统,二十万字便是典型,小朋友跟我念也是古人难以想象。又如开笔礼,古代开笔指始作文,亦无仪式,今则鼓吹为一重要人生礼仪,亦无论年幼。

 

如吟诵,古代用方言吟诵,就说明不是上档次的事,仅仅服务于村塾而已。今则以方言为特色,又有鼓吹古音的,或取方言,或取中西学者拟合,徒增负担,既不能帮助学生领悟文义,亦不足为训诂。

 

体制内管用的假传统也有,比如首行空两格,莫名其妙的民国范儿,非中非西,现在居然成了竖版印刷标准。若说窜乱古籍体例,我倒不是很在乎,但看不清经传段落却很恼人。

 

如标准笔顺,至少应当听取书法家的意见,力求自然简便,这不是不可为,是用心不足。词语解释,抛弃了古代训诂风格,变成了同义组词,这是破坏语言文字的事情。

 

五、王财贵先生从未说过接续古典经学,连当代学院派的接续清学都不曾说过。很多时候对家长说的是智力开发,对学术谈的是牟宗三先生。

 

这我无从评判,但我认为汉学(特指汉魏经学而不是清代所谓汉学)、宋学,才称得上古代传统,才是历久弥新,并至今主导者中国及周边国家审美情怀的东西。

 

第四、真正的私塾教师、书院山长,应当在遵守法令同时,不放弃理想,你们要下功夫!

 

1、国学、国学班、读经,所以由盛转衰,乃是泥沙俱下的结果。我们也应当公正看到各级地方政府在若干年中对读经私塾的默默保护。各级政府的本意是大浪淘沙,唯一遗憾的是他们遇上了市场的劣币淘汰良币。我们的理想,被不成熟的市场亦或市场化的必然所挫折。政府的美意也因此难以为继。但政策不是不可变的。

 

2、负责任的教师、校长,应当反躬自问:自己究竟在经典的道路上投入了多少,在学生心智上用心了多少。志得意满,闭塞视听,不是付出,是对学问和学生的漠视。

 

3、自己的学问不足,就意味着在学术层面上失去话语,你们没有在公共领域为自己理想辩护的资格。没有自己的经学体系,没有自己的经学著作,没有自己的学派,面对教育机构就不堪一击。

 

政府是可以商量的,因为他们为人民服务。但教育及学术机构不会商量,因为他们只追求真理。是的,你怀揣真理,但如果不能让世人知道,从而让他们有所触动,那就不是真理,那他们就不会和你商量。还要明白,当政府决策是受学术机构影响的,不止经济学。

 

4、如今大家只剩下教育成年人,需要努力拓展思路,服务于各方面的群众文化需要。但如果整体上陷入市场,而不能在学术上高屋建瓴,那么抱歉,资本也是受学术深刻影响的。

 

5、持续教育,网络教学是国家倡导的,应当关注。

 

6、如果可能,兴办正规中小学,也就可以体制、古典两不误了。

 

7、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衡量教育的标准。创立学术,是教育的归宿。

 

8、人秉此性,无论他多大,他在哪。

 

9、提供文化创意,指导文化创意,通过文化产业积累资本。国家多一分软实力,教育就多一分宽松。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