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文天祥竟然都是吃瓜群众?
作者:桃子不喜肉
来源:“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三月十九日庚寅
耶稣2019年4月23日
炎炎夏日快到了,强烈的紫外线迫使不少小伙伴纷纷待在家中当起吃瓜群众。在家煲剧、追番、看综艺的时候,肥宅快乐瓜之称的西瓜必不可少。
不要忘记,夏天还是一个得靠吃瓜解渴的季节,一个大西瓜切成两半,再配套一个勺子挖着大口吃,简直是人间极品啊~
作为夏日必备的西瓜,追溯到宋代,宋朝吃瓜群众又是怎么做的呢?
《清异录》记载,五代时吴越湖州一带夏天吃西瓜,吃瓜群众在一起猜瓜子的数量,猜错者就要请客吃酒。这波操作也是666~
史书记载,嘉靖皇帝非常爱吃大兴的西瓜,为此特意开辟了一处小瓜园。每当瓜熟之时,就派亲信太监到瓜园看守,而其他地方进奉的贡瓜,一概不吃,以防有人下毒。唉,皇帝这个吃瓜群众当的真不容易!
宋代的吃瓜群众就更厉害了,大文豪兼著名美食家苏东坡也酷爱“冰浆仙液”的西瓜,竟然在吃完西瓜后还专门为西瓜撰了一联: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
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
这幅对联的意思是:
边看书边吃西瓜,西瓜吃完了皮就往东边扔,书看完了便翻下一页,生动的描绘了自身在吃西瓜时的恣意,吃瓜都能吃的这么潇洒,不愧是东坡先生。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根据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甩,分析吃瓜坡坡可能是个左撇子。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西瓜“属生冷”,切不可“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
虽然神医李时珍不停地絮叨:
但在被烈日蒸烤得精神和肉体都接近干枯之际,西瓜那种清凉解暑的诱惑,在美味面前,人们不屑的问一句:寒性的?跟我有关系么?
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忧国忧民之际,都不免要腾出手来描写一段夏天吃西瓜的美妙的诗。
文天祥
咏西瓜
入齿便作冰雪声
下咽顿有烟火气
一团黄水晶
千点红樱桃
斫破碧玉瓶
拔出金佩刀
拔出金佩刀就不用说了,砍破碧玉瓶,碧玉就是黑绿色,瓶子那肯定是长的。千点红樱桃就是红瓜子,我们今天很难再看到这种红瓜子儿了,以前我们把这西瓜切开以后,黄瓤红瓜子非常的漂亮。
文天祥写得真妙,西瓜带给人的愉悦,岂止是入口时丰富的水分。
从西瓜被剖开时,瓜皮裂开的“噗噗”声,到扑鼻而来的甜蜜清香,再到那红润欲滴的瓜瓤,从听觉到嗅觉,从视觉到味觉,西瓜带给人的,更是精神上迎接凉爽的欢喜。
文天祥这个吃瓜群众当的,简直到了一定境界了。
宋代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里,史上第一次出现有关西瓜起源的记载。
书中提到,五代时期,中原汉人胡峤被契丹人掳走,在契丹生活了7年,在这里第一次见到西瓜。他向当地土人了解到,契丹原先也不产西瓜,是从回鹘那里引进的种源。栽种时,以牛粪覆盖,表面再搭起棚架。
它象中原的冬瓜一般大小而味道甘甜,又地处西北,故名西瓜。后来胡峤逃回中原,并带回了西瓜种子和栽培方法,中原从此有了西瓜(大概的意思就是,吃瓜群众是从宋代开始的有的)。
在唐朝以前西瓜只能在西域见到。到了唐朝后期,西瓜开始在契丹种植。
到了北宋时期,此时女真人也学会了种西瓜,可是宋人还没学会。别说学,连西瓜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于是每当到了炎炎夏日,宋人只能眼红着金人,契丹人在那吃着西瓜借暑。
宋朝的时候,南方还没有西瓜的种植。南宋建炎三年,礼部尚书洪皓奉宋高宗之命出使金国,但是被金国扣押整整15年。
这15年中他把在金国期间的见闻辑录《松漠纪闻》一书,书中提到,他在金国的时候在漠北见到了西瓜。原文如下:
《松漠纪闻》:“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
就这样洪皓把西瓜推广到了到江南一带。
那时候的西瓜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宋孝宗乾道六年,诗人范成大又一次出使了金国,并写了《揽辔录》来记录在金国见闻的事情。
有一天,他在开封郊外经过的时候看到了西瓜,就以《西瓜园》记录了下来,原文如下:
《西瓜园》:“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亲自品尝了西瓜,感觉味道一般,和葡萄比起来味道淡的就和水一样,让他很不满意。
看来这个吃瓜群众当的并不开心。
但是能吃到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的西瓜实属不易,要知道,吃瓜群众可不是你想当就当的。
参考文献:
宋陶谷《清异录》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洪皓《松漠纪闻》
欧阳修《新五代史》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