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波作者简介:邓洪波,男,西元一九六一年生,湖南岳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中国书院史》《岳麓书院史略》《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制度》等。 |
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二辑)出版暨序
书名:《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二辑)
主编:邓洪波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01
【简介】
《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二辑)全书共计100册,收録了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等馆藏单位的书院文献140种,涉及全国约18个省区,近百所书院。书院文献以明清两代居多,有书院志、课艺、试卷、学规、章程、同门録、讲语等种类,有稿钞本、石印本、木刻本、活字本、铅印本等类型。每种文献均撰写提要,介绍作者、版本、内容、藏馆及其所属书院等信息。附有著者索引及书名索引。
此书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丛刊提供了有关书院的大量基础性文献,对书院学、目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作者简介】
邓洪波,湖南岳阳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工作,兼任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丛刊《中国书院》副主编,《中国四库学》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书院文化数据库》首席专家,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以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依托,学术研究以书院文化为主,兼及历史文献、科举制度,涉及历史、教育、哲学、图书馆、文化事业等领域,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人称“邓书院”。
主要心血凝于《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湖南书院史稿》《岳麓书院史》《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全三卷)、《中国书院文化文化丛书》(全五册)、《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全二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全二册)等著作。
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全国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优秀辞书奖三等奖。
【郭齐勇序】
吾友邓洪波教授是著名的书院研究专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洪波兄及他带领的团队视野宏阔、功底扎实,其成果将成爲新一轮书院文化研究的基础。
存世的中国古代书院文献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分散于各处,经史子集四部都有,研究者难于查找。比如,一些书院讲义见于经部;一些书院志见于史部地理类“古迹”、书院藏书目録见于史部目録类“公藏”、书院碑记则多被收録进史部金石类“石类”;一些书院讲録、语録则被列入了子部儒家类;还有一些关于书院的记述,散见于集部的诗文集中。《四库全书》之外与《四库全书》之后还有不少有关书院的原始文献。此外,民国时期大量的书院研究文献散见于各种报章杂志。要把这些文献整理个头绪出来,殊非易事。
邓洪波教授很早就用心于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早在一九九七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谷嘉教授与他合著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书末有一个附録《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共着録文献三百七十余种,按省区编排,并作提要,是较早汇録书院文献提要的重要成果,实开汇编撰写书院文献提要的先河。此次以重大项目爲契机,邓教授进一步扩大规模,对中国书院文献做穷尽性的整理。他立志竭泽而渔,把不爲人知的书院资料最大限度地从“冷宫”中解放出来,摸清并亮出全部家底。
据课题组调查,历代书院专书(整本)文献总量近两千种,其中亡佚五百种左右,存世一千五百种左右。通过检索、查閲等手段,课题组对存世的约一千五百种文献进行普查,对作者、版本、流传、体例等爬梳、董理,将编制成一部大型的《中国书院文献版本目録》。在此基础上,将选择较有价值的书院文献约一千种予以影印,汇爲《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然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意义重大或者较爲少见的书院文献约一百至一百五十种作点校,做成《中国书院文献荟要》。除了对原始文献进行整理,课题组还将对数量庞大的书院研究论著予以编目,着成《近百年书院研究论著目録》。如此大规模地对书院文献进行整理,在学界当属首次。除了大规模的文献整理,课题组还将在此基础上,陆续推出《中国书院志史》《中国书院文献总目提要》《中国书院文献研究论集》等专题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整理与研究,功德无量,必将嘉惠学林,促进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走向新的繁荣。
这些整理与研究,除了大有功于书院学的发展,我想对于古代儒家文化和思想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书院是我国古代极爲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与儒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衆多的学术思想流派中,最重视教育的是儒家。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的内容和理念也主要是儒家的,从书院的学规就可以看出来。朱子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影响后世书院办学数百年,大家耳熟能详,其中规定了书院的目标和学生的守则。它集儒家经典语句而成,便于记诵。它要求学生明白义理,并落实到身心修养上来,按学、问、思、辨、行的次第,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最终实践笃行。由一代名臣张之洞于一八六九年创办的经心书院,于二○一五年在武昌东湖复办,笔者忝爲该书院名誉山长。我对这一书院提出了学规:以“行己有耻、修身立德、知行合一”爲宗旨;以“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爲人生的指南;以孝亲、守礼、笃学、敏行爲条目(步骤):孝亲——爱父母,守礼——懂规矩,笃学——读经典,敏行——做公益。座右铭:“儒有忠信以爲甲胄,礼义以爲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爲宝;不祈土地,立义以爲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爲富。”“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我认爲,最重要的是,书院运行一定要在这些义理的指导下进行。总体上是要贯彻孔孟仁义之道,提升办院者与学员的人文道德素养,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儒家不仅仅重视学校教育,同时也重视家庭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通过文化传播的方式实现社会教化。社会教化的基本内容和理念依然是儒家的。儒家之所以有那麽强大的生命力,能成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与它重视文化传播和社会教化是分不开的。两宋以来,历代大儒多依托书院面向社会大衆讲学。他们的学术功底和人格魅力,非一般教书匠可比。他们凭着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所过之处,化民成俗,雅称“过化”。他们使得儒家理念在社会大衆的日用伦常中生根发芽,从而使儒家思想落地,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古代儒释道三教相辅相成、相互支持,儒生书院也往往有赖于佛寺、道观而生存。
古代的书院是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机构,是在致力于解决官学教育种种弊端的基础上産生的,它反对功利主义,反对仅仅把教育当作科举考试的手段,反对把教育仅变成记诵之学。书院的教育强调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养成。毫无疑问,这有赖于对儒家义理的讲明。在讲明儒家义理的过程中,书院的学术讨论形成了。所以,书院也是一个学术机构。书院里的学术讨论既服务于教育,亦致力于学术自身的发展。这里的学术主要还是儒家的。比如,南宋时期的湖湘学派是理学南传之后最先成熟起来的一个理学流派,而岳麓书院正是当时湖湘学派的基地。一一六七年,朱子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赶来长沙,就是爲了与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岳麓书院主教张栻讨论儒家理学上的一些问题,史称“朱张会讲”。朱张会讲开书院会讲之先河,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是不同学派的争鸣,爲书院成爲儒家学术研究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据邓洪波教授的统计和研究,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大小小的书院七千五百余所。这些书院是中国文化与儒学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和基地。它们把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带入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个角落。它们自身亦成爲儒家和儒学的载体,成爲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们目前对于儒家思想文化,主要还是通过儒家的经典文本来了解它的思想理念,通过史书记载来了解它的社会影响,通过分析当时民间的思想观念来了解它的传统魅力。然而,我们对于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过程和传统的形成,其实还停留在比较抽象的层面。现在,邓洪波教授开始了对书院的综合研究,无疑爲我们了解这方面的情形打开了一扇大门,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深入而具体地了解书院的组织架构、制度、理念以及儒家思想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所占有的地位,以及儒家思想文化的世俗化过程和儒家传统的传承。对于书院文献的综合整理和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入而具体地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对周边国家的传播过程。明代以后,中国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形式,大量地传入东亚各国、各地区,对于以中国爲中心的儒家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书院文献的内容相当丰富,借助这些文献,我们也能对历史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有更加深入而具体的理解。
伴随着国学热,书院热也持续十多年了。可以说,国学热在今天也表现爲一定程度的书院热,各地的民间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出。有人粗略估计,近几年全国出现了几千所书院,但良莠不齐。正如我们对国学热予以肯定并提出批评一样,我们也对书院热予以肯定并提出批评。传统的书院,包括嵩阳书院等有名的书院在内,现在一般衹是文博单位,成爲文物、博物馆或旅游景点,不再具有古代书院的职能。老书院焕发青春的唯一典范是岳麓书院,该院得天时、地利、人和,结合传统与现代,使千年书院获得新生。今天的书院,就主办方而言,大体上有官办、商办、学者办、民办,或官学商,或官学,或商学,或民学合办等多种。但是由于历史经验不足,存在许多问题,还是要从传统书院吸收精神营养。而传统书院的办学经验、精神营养具体都有哪些,离不开对古代书院文献的深入研究。
可见,无论从传统还是从现代来看,中国书院文献的综合整理与研究都有着巨大的意义。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邓洪波教授身处岳麓书院,长期从事书院研究,并且有着亲身的体验,我们相信在他的主持下,这项整理与研究一定能结出硕果,一定能极大地推进书院学的研究,也一定能爲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奠定新的基石。
是爲序。
郭齐勇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西元二〇一八年六月于武昌珞珈山麓
【朱杰人序】
书院,是儒家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化与教育现象。从唐代出现的雏形开始,它在长达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非常独特和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与核心——儒学及其研究者、传播者——儒家的道场。书院是儒家的首创,在其发展过程中,成爲儒学寄生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所以,它的命运始终与儒学和儒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儒学兴则书院盛,儒学衰则书院败。清末民初,废科举、办新学,书院也就走进了它的低谷。但是,历史总是爱和人类开玩笑,没有人会想到,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后,书院竟然又焕发新生了。在新时代,它的勃兴居然如雨后春笋般“疯狂”与势不可挡。
书院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官方和民间的双重性质,它既借助于体制的资源和模式,又有游离于体制之外的自由讲学和办学的精神,它一直被视爲官方主流教育体制的一个补充、补缺。所谓“补充”,是说它弥补了体制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官学无法覆盖的,书院弥补了。所谓“补缺”,是说它补了体制内教育以应试(应科举)爲目的之缺:书院教育以成人、成贤爲目的,以传道(儒家的道统)爲核心。实际上,从明代中后期以来,官学越来越流于形式,书院却以“补充”“补缺”之身而真正承担起国民教育的责任。放眼人类教育史,古今中外,中国的书院,恐怕是一种絶无仅有的与功利不搭或少搭的教育形态。而且这种与功利保持距离的教育形态在中国的民间一直很好地被呵护并发展着。书院的办学资金部分来源于官方的筹集,部分来源于民间的捐助,官员、商人、士绅是这种捐助的主体。中国的书院绵延千年之久,民间捐助者的贡献居功至伟,官方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爲书院一定程度游离于体制之外,正因爲它与功利保持距离,所以,能看到体制的弊端,能不受羁绊地思考与研究。于是,中国的书院成了生産新思想、新学术、新理论的工厂。而这些新思想、新学术、新理论又对社会、人心发生了反哺,从而影响了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朱子是第一位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中国书院的制度建设,理论建构,办学目标、方针、方法等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他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一篇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爲中国书院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基石。直到今天,这篇文献依然是新时代书院实践的“源头活水”。而他在岳麓书院的一系列教育实践,则爲后人留下了健康与科学的教学与科研生态的典范。中国的书院之所以有着那麽强劲的生命力和生机活泼的内生动能,不能不说与朱子有关。
中国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中,爲记録其历史、教学、经济、学术、考课等,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各种文献,包括书院记、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会録、同门谱、藏书目録、刻书目録、山长志、学田志、日记等。这些文献不仅对研究书院至关重要,对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学术、政治等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随着书院的没落,这些文献也随之散佚。国力的强盛与传统文化的复兴,终于使书院文献获得了一个新生的机会。以邓洪波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起对中国书院文献的整理,实在是一件对民族文化功德无量的好事。我参加了本课题的可行性论证,拜读了全部课题报告以后我意识到,这是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整理,课题完成,也就意味着完成了中国书院文献的集大成。这是一件值得所有关注书院的学者高兴和期待的学术盛事。
当然,讲到这件盛事就不能不讲到邓洪波教授。邓洪波并不是最早关注和研究中国书院的学者,但他却是一位始终不渝地专注于这个领域而默默耕耘的学者。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书院还处于一个被人遗忘和被絶大多数人冷落的年代,他始终没有放弃。他以一己之力,搜罗钩沉,爬梳剔抉,考镜源流,排比论列,终成一家之说。现在书院研究成了“显学”,洪波并不被“显”而空疏、好高求远的世俗所裹挟,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他的抱负和执着不能不令人感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成果就要出版了,它包括书目、影印、点校、研究几个系列,这是一件盛事。洪波兄要我写一个序,但是我对书院没有研究,真是不知道这个序该从何说起,衹好谈谈自己对书院的一些基本认识,以塞文责,也算是不负洪波兄的一片美意。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荣誉会长
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二日于海上桑榆匪晚斋
【杨忠序】
书院以及乡村的义塾、义学,使中国儒学传承的血脉贯通而达至社会底层,从而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最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绵延不绝,书院有其莫大贡献。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文化机构。邓洪波教授认为书院是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所谓独特,我以为大概是因为它既非官学,亦非纯粹的私学,但又与官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得到各级官府的支持和资助。例如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阮元创诂经精舍、学海堂,张之洞建尊经书院、广雅书院,都是任官期间的事。许多官员也将创建书院、讲研义理学问视为一种可以自豪的政绩,希望以书院长育人才、开启民智、移风易俗。比如汤显祖贬任徐闻典史时创立贵生书院,亲往讲学;任遂昌知县时,建相圃书院,拨寺庙道观部分食田归书院收租,以作修葺房屋之费及诸生膏火之助。他自己亦在书院中“与诸生讲德问字”“陈说天性大义”而不疲。但书院又非官学,书院的科目设置、讲论内容都由著名学者担任的书院山长、主讲设定与主持,官府干涉有限。书院与官学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故清末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使中国教育由古代迈入现代,便能自然衔接而水到渠成了。
书院与私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春秋以降,学在王官渐变为学在四夷,私人讲学之风渐盛。孔子的讲学活动,既有与弟子讲论六艺、切磋琢磨的谨严与认真,亦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散淡与闲适,与书院自由讲学的精神一脉相通。两汉经师讲学,受业者不远千里而至,讲读之所则“讲堂”“精舍”随意立名。马融“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设绛纱帐讲学,“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是最气派的一家。魏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但讲学之风不息。上述讲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对后来书院的出现有着深刻影响。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东西二都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有着国家藏书、校书、修书及由此而辨彰学术的深厚传统,它标志着书院之名得到官方认可和提倡。其实,最先出现的还是民间书院,有唐代文献与地方史志为证。《全唐诗》中也提到过13所作为士大夫私人读书治学之所的书院。也就是说,书院源出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官、民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唐五代之际,开始出现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江西的桂岩、东佳与燕山窦氏皆是其佼佼者。而书院的大繁荣则要进入到宋代,著名的“濂、洛、关、闽”四家,既是学派,也是讲学团体,且师生传承,历久不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参与过书院的创建和讲学活动,通德鸿儒,发幽阐微,风雅相续,辉映坛席。元代书院数百所,明清书院各数千所,是书院的鼎盛时期。
书院讲求敦励品节、探研经义,以求知行合一,长育人才。主持者往往以自身风范声望言传身教,并不刻意传授系统知识。尤其是宋代书院批判继承了两汉的讲经之风,注重阐释以《四书》为中心的儒家经典义理,理学借书院讲学得以光大。此后,随着时代的需要和地方学术风气的浸润,书院讲学内容各有侧重,或义理、或实学、或训诂、或辞章,而书院的教学方式也不拘一格,讲论、问答、辩说、切磋,形式多样,效果显著,颇有百花齐放之势。当然,书院的根本任务是养育人才,故与唐宋元明清各代科举密切相关,讲论经义、草拟试策、熟记帖括、习练论说,自然也是书院学习的重要内容。一些著名学者掌教书院,往往能形成学派,光大学术,引领学风。不同学派学者在书院的论辩驳难,也使书院成为交流学术、推广宣传学派主张的方便场所。书院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仅以清代为例,著名学者如黄宗羲、汤斌、张伯行、杭世骏、齐召南、全祖望、姚鼐、卢文弨、王鸣盛、程瑶田、钱大昕、章学诚、洪亮吉、孙星衍、阮元、陈寿褀、顾广圻、陈澧、刘熙载、俞樾、张之洞、王先谦、缪荃孙、皮锡瑞等,这些在清代学术史上闪耀的群星,无一不在书院任过山长或主讲,将他们在书院讲学的学术贡献稍作整理,便能勾勒出清代学术史的梗概。可以说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实有赖于书院的繁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乾嘉汉学、晚清新学的产生与兴盛,都与书院密切相关。书院以及乡村的义塾、义学,使中国儒学传承的血脉贯通而达至社会底层,从而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最坚实的社会基础,中国文化绵延不绝,书院有其莫大贡献。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深深影响着唐宋以来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学者往往将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比照考察,研究书院的论著日积月累,颇为可观。特别是近十数年来,书院研究更有日渐兴盛之势。许多研究已涉及书院的各个方面,如书院制度及其组织形式,书院的课程设置、讲会制度和开讲仪式,书院的学规章程和管理模式,书院的经济活动和经费开支,书院的藏书与刻书活动等,涉及面虽广,但研究似乎尚不够深入全面。究其原因,自然与目前学术界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例如,仅清代书院即有五千余所,而迄今许多论著所涉书院仅百余所,眼界和格局便受局限。大量书院文献散藏各处,许多文献甚至不为人知或少人问津,研究自然不够全面,也难以深入。材料的缺失严重阻滞了书院研究的进程,因此,比较齐全地搜辑目前存世的书院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影印或点校出版,对于书院研究而言,事莫大于此,更莫急于此。现在邓洪波教授主持的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工程即将出版几种专题丛书,使此大事急事终获成功,必将为中国书院研究的繁盛带来新局面。
邓洪波教授及其团队的成果,对于书院研究及与书院相关的研究,至少有三大贡献:
其一,为书院研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资料。他们编纂了比较完善的书院文献总目及总目提要,第一次揭示了现存书院文献的全貌,在此基础上又将现存近1500种书院文献中的1000余种影印出版,成《中国书院文献丛刊》,进而又择其中尤为重要者约150种点校出版,成《中国书院文献荟要》。学者研究实践证明,书院研究赖以深入和发展的基础是书院文献的全面搜求与系统整理,邓洪波教授的团队完成了这项工作。他们的书院总目及有选择地影印、点校的占总量七成的书院文献,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也为一般读者了解中国书院指出了门径。大量过去未被发掘、利用,而又相对完备、系统的资料,经他们网罗放失,搜剔丛残,使遗编剩稿,显晦并出,吉光片羽,终免湮没,而流风余韵亦可相因而不坠。相信今后的书院研究一定会有许多新发现、新视角和新课题,也必将产生许多更近于史实的新结论。
其二,整理与研究高度融合,产生了系列成果。他们的工作使书目、《文献丛刊》《文献荟要》、研究论著等互相呼应,是将整理和研究结合得比较好的范例,也为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如何互相促进提供了经验。《书院文献总目》揭示藏馆和版本,大大提高了书目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书院文献总目提要》本身便是研究成果,它不仅指引门径,也为进一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供了基础和方便。而《中国书院志史》及其他研究论集,既是书院研究的新收获,也是书院研究深化的表现。他们的整理研究系列成果,不仅大大促进了书院研究自身的深入和发展,还旁涉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等各领域,从而也必将有利于上述领域的综合研究别开生面,以至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三,是大型专题资料丛书的新收获。大型专题性资料丛书对于相关专题学术研究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建立后,学术界一直有编纂大型专题资料丛书的传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史学会主持编纂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等十余种专题资料丛书。这部近代史资料丛刊,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中外学者的必读资料,也成就了一批国内外的教授、博士,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后,一些出版机构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凤凰出版社等也组织或出版过许多大型专题资料丛书,一些专题档案也陆续刊布。专题资料丛书提供的材料比较全面、系统,使用方便,学者在比较研究中更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避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弊端,故颇受学者欢迎。邓洪波教授主持的书院文献整理研究工作产生的几种大型资料丛书,是近年来专题资料丛书的新收获,也必将会为中国书院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邓洪波教授是较早注意整理书院文献、研究中国书院的学者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书院研究的名家。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和执着追求,使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有很好的影响。现在他又主持完成了这样一件嘉惠学林的大功德,实在令人感动和钦佩,故不避浅陋而为之序,以表达对邓洪波教授及其团队学者的敬意。
【凡例】
书院起于唐代,千余年来,因爲记録其发展轨迹,形成了有关教育、学术、思想、文化、民俗、经济等各方面的书院文献,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书院文献,按照其存在形式,大致可以分爲两类:专书文献(包括成本、成册、成卷的文献)和单篇文献(散见于其他专书中的单篇诗文)。《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的编纂遵循以下原则:
一、本书爲大型丛书,以《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爲名,辑録、影印各种成本、成册、成卷的整本书院专书文献。
二、收録文献时限,原则上起于唐朝,下至民国时期,以南宋到清末爲主。
三、本书编排,原则上以省区爲单位,依现行行政区划的顺序排列,各省区之下,以书院为单位,按文献的成书时间先后爲序。
四、爲便于閲读,依仿《四库全书总目》成例,凡辑録各书,皆撰写提要,除着録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存缺卷数、馆藏单位,以及书院名称、院址、历史沿革等基本信息之外,或提要,或解题,或辨证,意在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式的学术提升。
五、爲便于查检,每辑编制著者、书名两个索引,作爲附録。
【目录】
第一册
序一
序二
序三
总目録
提要
著者笔画索引
书名笔画索引
学规类编二十七卷(清) 张伯行 撰 清同治重刻本
第二册
缙山书院文话四卷(清) 孙万春 撰 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第三册
潞河书院名册 (清) 佚名 清光绪刻本
乐亭尊道书院録 (清) 陈以培 编 清道光二年刻本
莲池书院课艺不分卷(清) 佚名 清光绪刻本
渖国勉学书院集十五卷 (卷一—三)(明) 朱珵尧 编 明崇祯元年刻本
第四册
渖国勉学书院集十五卷 (卷四—十五) (明) 朱珵尧 编 明崇祯元年刻本
第五册
云间书院古学课艺不分卷(清) 陆梓 顾文鳌 订 清嘉庆九年刻本
第六册
云间小课二卷 (清) 练廷璜 编 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云间郡邑小课合刻三卷 (金 卷上)(清) 程其珏 编 清光绪四年刻本
第七册
云间郡邑小课合刻三卷 (木 卷上—土 卷下)(清) 程其珏 清光绪四年刻本
第八册
云间四书院课艺菁华类编十一卷 (讲义 卷一—策问上 卷一)(清) 姚肇瀛 编 清光绪二十八年石印本
第九册
云间四书院课艺菁华类编十一卷 (策问下 卷一—杂着 算学 卷一)
(清) 姚肇瀛 编 清光绪二十八年石印本
第十册
格致书院课艺丙戌—己丑上(清) 王韬 编 清光绪铅印本
第十一册
格致书院课艺己丑下—辛卯上 (清) 王韬 编 清光绪铅印本
第十二册
格致书院课艺辛卯下—壬辰 (清) 王韬 编 清光绪铅印本
第十三册
格致书院课艺癸巳—甲午 二 (一)(清) 王韬 编 清光绪铅印本
第十四册
格致书院课艺甲午二 (二)(清) 王韬 编 清光绪铅印本
敬业书院新艺精选四卷(清) 林继曾 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石印本
上海仓学书院经始一卷 (清) 孙锵等 编 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第十五册
虞山书院志十五卷 (卷一—卷五) (明) 张鼐等 撰 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第十六册
虞山书院志十五卷 (卷六—卷十) (明) 张鼐等 撰 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第十七册
虞山书院志十五卷 (卷十一—卷十五)(明) 张鼐等 撰 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
第十八册
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卷一—卷七) (清) 高廷珍 编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第十九册
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卷八—卷十二)(清) 高廷珍 编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第二十册
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卷十三—卷二十一)(清)高廷珍 编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第二十一册
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卷二十二) (清) 高廷珍 编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东林书院入祀七贤传 (清) 杨庆征 辑 清刻本
道南渊源録十二卷 (清) 邹锺泉 撰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第二十二册
锺山札记四卷(清) 卢文弨 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抱经堂刻本
锺山书院课艺初选 (清) 李联琇 编 清光绪四年刻本
第二十三册
锺山书院试卷四十二种 (清) 常经文等 撰 清稿本
龙城札记三卷 (清) 卢文弨 撰 清嘉庆元年抱经堂刻本
第二十四册
紫阳正谊两书院课艺合选二集 (清) 游艺轩主人 编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惜阴书舍课艺三卷 (清) 冯桂芬 编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第二十五册
惜阴书院西斋课艺八卷存二卷 (卷六卷八)(清) 薛时雨 编 清光绪四年刻本
惜阴书院试卷 (清) 周承曾 撰 清光绪稿本
选録金陵惜阴书院浙江敬修堂论议序解考辨等一卷(清) 佚名 辑 清钞本
第二十六册
正谊书院课选初集二 (一) (清) 冯桂芬 辑 清光绪二年刻本
第二十七册
正谊书院课选初集二 (二) (清) 冯桂芬 辑 清光绪二年刻本
第二十八册
陶惟坻正谊书院会课稿 (清) 陶惟坻 撰 清光绪稿本
正谊书院课卷不分卷 三 (一) (诗经)(清) 佚名 清钞本
第二十九册
正谊书院课卷不分卷 三 (二) (书经—四书)(清) 佚名 清钞本
第三十册
正谊书院课卷不分卷三 (三) (经总附小学—时务)(清) 佚名 清钞本
第三十一册
奎光书院赋钞五卷 (卷一—卷五) (清) 秦际唐 编 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奎光书院试卷一种 (清) 周人廉 撰 清稿本
学山尊经两书院志不分卷 (清) 李前泮 编 清光绪十九年木活字本
第三十二册
南菁书院课艺一卷 (清) 许樾 撰 清光绪二十三年稿本
南菁书院时务算学课艺五卷(清) 适用斋主人 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铅印本
南菁书院改办学堂章程一卷附南菁学约一卷 (清) 王雅驯 编 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第三十三册
三近书院不分卷 (清) 卞士元 编 清光绪二十五年木活字本
尊经书院试卷五十四种(清) 王苹 董绍文等 撰 清光绪稿本
第三十四册
文正书院试卷二十六种(清) 吕堃等 撰 清光绪稿本
江宁府学堂试卷 (清) 周承曾 撰 清稿本
凤池书院试卷十种(清) 周承曾 鲍文凤等 撰 清稿本
清末江苏各县书院寺庙等经费簿一卷(清) 佚名 清稿本
第三十五册
当湖书院落成诗一卷 (清) 陆培 编 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紫阳书院课余选二卷(清) 屠倬 编 清道光五年刻本
紫阳书院课艺九集不分卷二 (一)(清) 王同 沈寿慈等 编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第三十六册
紫阳书院课艺九集不分卷二 (二)(清) 王同 沈寿慈等 编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第三十七册
五刻瀛山书院志十卷首一卷 (清) 方季和 编 清道光十六年刻本
第三十八册
六刻瀛山书院志十卷首一卷 (首卷—卷六) (清) 方渐鸿等 编 清宣统二年刻本
第三十九册
六刻瀛山书院志十卷首一卷 (卷七—卷十) (清) 方渐鸿等 编 清宣统二年刻本
第四十册
东明书院志不分卷 (清) 郑遵泗等 编 清道光二十四年木活字本
禀创设尊儒书院并各义塾酌议规条等件一卷(清) 刘璈 编 清同治七年木活字本
重浚东湖改建书院记 (清) 刘璈 编 清同治刻本
湖州爱山安定两书院征信録一卷(清) 佚名 清同治光绪间续刻本
第四十一册
龙湖书院志二卷 (清) 何子祥 张南英 初编 余丽元 续编 清同治光绪间续刻本
龙湖书院征信録不分卷(清) 佚名 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第四十二册
学海堂课艺续编不分卷 六 (一—三)(清) 杜联 编 清光绪元年刻本
第四十三册
学海堂课艺续编不分卷 六 (四—六) (清) 杜联 编 清光绪元年刻本
第四十四册
学海堂课艺三编不分卷 四 (一—二) (清) 杜联 编 清光绪五年刻本
第四十五册
学海堂课艺三编不分卷 四 (三—四) (清) 杜联 编 清光绪五年刻本
第四十六册
学海堂课艺五编不分卷 (清) 唐根石 编 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第四十七册
学海堂课艺六集不分卷 二 (一) (清) 陆渔笙 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第四十八册
学海堂课艺六集不分卷 二 (二) (清) 陆渔笙 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第四十九册
学海堂课艺七集不分卷 (清) 陆渔笙 杨文莹 编 清光绪十七年刻本
第五十册
学海堂课艺八集不分卷 (清) 杨文莹 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第五十一册
经正书院小课四卷(清) 徐干 编 清光绪七年刻本
第五十二册
爱山书院课艺不分卷 二 (一)(清) 郭式昌 编 清光绪八年刻本
第五十三册
爱山书院课艺不分卷 二 (二)(清) 郭式昌 编 清光绪八年刻本
第五十四册
诂经精舍课艺五集八卷 (清) 俞樾 编 清光绪九年刻本
第五十五册
诂经精舍课艺六集十二卷 (清) 俞樾 编 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第五十六册
申订诂经精舍规约一卷 (清) 瞿鸿禨 订 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诂经精舍集选钞不分卷(清) 言忠曾 辑 清光绪钞本
诂经精舍课艺七集十二卷 (卷一—卷三)(清) 俞樾 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第五十七册
诂经精舍课艺七集十二卷 (卷四—卷十二)(清) 俞樾 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第五十八册
诂经精舍课艺八集十二卷 (清) 俞樾 编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第五十九册
重建凤梧书院募增膏火全案 (清) 佚名 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重修龙游鳯梧书院征信録不分卷 (清) 佚名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算学书院章程 学规大课程规 (清) 黄绍第 孙诒让等 编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杭州养正书塾章程 规约 课程表一卷(清) 杨文莹 编 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第六十册
广学书院新志四卷 (清) 徐光硡 柳羽仪等 辑 清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第六十一册
寿昌县旧存屏山书院田亩租额总簿不分卷 (清) 杨友声 编 清光緖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浙江求是书院章程一卷 (清) 佚名 清光緖石印本
鸳湖书院小课一卷(清) 锺梁 撰 清稿本
灵峰精舍学规不分卷 夏震武 编 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第六十二册
还古书院志十八卷续编一卷 (卷一—卷十三) (清) 施璜 方允淳 编 清乾隆二十八年续刻本
第六十三册
还古书院志十八卷续编一卷 (卷十四—卷十九) (清) 施璜 方允淳 编 清乾隆二十八年续刻本
经籍举要不分卷 (清) 龙啓瑞 撰 清光緖十九年刻本
中江讲院添设季课示等二种 (清) 袁昶 撰 清光緖十九年刻本
尊经阁藏书章程 (清) 袁昶 撰 清光緖十九年刻本
祀典録 (清) 袁昶 撰 清光緖十九年刻本
中江讲院建立经谊治事两斋章程 (清) 袁昶 撰 清光緖二十二年刻本
中江书院课艺三卷存一卷 (清) 汪宗沂 编 清光緖二十三年铅印本
第六十四册
南溪书院志四卷(明) 叶廷祥等 撰 明万历刻天啓重修本
南溪书院志四卷首一卷(清) 杨毓健 编 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
第六十五册
鳌峰书院志十六卷首一卷 (卷首—卷九) (清) 游光绎 编 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第六十六册
鳌峰书院志十六卷首一卷 (卷十—卷十六) (清) 游光绎 编 清嘉庆十二年刻本
第六十七册
新建鼎峰书院志不分卷 (清) 方亨衢 编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榕城格致书院毕业单 (清) 佚名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致用书院文集一卷(清) 佚名 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鹤龄英华书院章程 (清) 佚名 清光绪三十一年活字本
屏山志略二卷詹继良 辑 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第六十八册
白鹿书院志十九卷 (卷一—卷六)(清) 毛德琦 订 周兆兰 重修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
第六十九册
白鹿书院志十九卷 (卷七—卷十六) (清) 毛德琦 订 周兆兰 重修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
第七十册
白鹿书院志十九卷 (卷十七—卷十九) (清) 毛德琦 订 周兆兰 重修 清乾隆六十年刻本
朱子白鹿洞规条目二十卷(清) 王澍 辑 清乾隆刻本
陈文恭公豫章书院学约十则 (清) 陈宏谋 撰 清同治十年刻本
南昌葆灵女书院章程 (清) 佚名 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第七十一册
云门书院随笔不分卷(清) 沈铭彝 撰 清稿本
潭西精舍纪年 (清) 陈秉灼 沈默 编 民国九年刻本
青岛礼贤书院两级学堂更订章程一卷(清) 尉礼贤 编 民国石印本
第七十二册
溯流史学钞二十卷 (清) 张沐 撰 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第七十三册
桧阳书院章程汇刻一卷 (清) 杨炳堃 编 清道光五年刻本
河朔书院志一卷 (清) 刘体重 编 清道光十九年刻本
嵩阳酬和集一卷(清) 窦克勤等 撰 清光绪十年刻本
第七十四册
宛南书院课读经义策论三种 二 (一)(清) 孙葆田 编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第七十五册
宛南书院课读经义策论三种 二 (二)(清) 孙葆田 编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第七十六册
重修墨池书院章程一卷 (清) 程家頲 编 清道光刻本
经心书院经艺不分卷 (清) 刘恭冕 编 清光绪二年刻本
第七十七册
经心书院课程 舆地学不分卷 三 (一)(清) 姚炳奎 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第七十八册
经心书院课程 舆地学不分卷 三 (二)(清) 姚炳奎 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第七十九册
经心书院课程 舆地学 不分卷 三 (三) (清) 姚炳奎 编 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经心书院日程一卷 (清) 佚名 清光绪刻本
第八十册
高观书院课艺不分卷 二 (一) (清) 王景彝 编 清光绪十三年刻本
第八十一册
高观书院课艺不分卷 二 (二)(清) 王景彝 编 清光绪十三年刻本
督部堂张两湖书院正学堂年终大课题一卷 (清) 张之洞 编 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第八十二册
明山书院私志二卷 (明) 张邦奇等 撰 明刻本
长沙府岳麓志八卷首一卷 (卷首—卷四)(清)赵宁 编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第八十三册
长沙府岳麓志八卷首一卷 (卷五—卷八) (清) 赵宁 编 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第八十四册
岳麓书院同门谱一卷 (清) 欧阳厚均 编 清道光五年刻本
岳麓书院一千年二卷 王啸苏 撰 稿本
第八十五册
岳麓诗文钞五十七卷 (诗钞卷一—卷二十)(清) 欧阳厚均 编 清道光十年刻本
第八十六册
岳麓诗文钞五十七卷 (诗钞卷二十一—赋钞卷三) (清) 欧阳厚均 编 清道光十年刻本
第八十七册
岳麓诗文钞五十七卷 (文钞卷一—卷十八) (清) 欧阳厚均 编 清道光十年刻本
第八十八册
濂溪书院兴学编一卷(清) 郑之侨 编 清乾隆刻本
濂溪书院劝学编六卷首一卷(清) 郑之侨 编 清乾隆刻本
石鼓论语答问三卷 (宋) 戴溪 撰 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八十九册
校经堂初集四卷 (清) 曹鸿勛 编 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校经堂二集九卷 (卷一—卷三) (清) 陆宝忠 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第九十册
校经堂二集九卷 (卷四—卷九) (清) 陆宝忠 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第九十一册
研经书院课集一卷 (清) 胡元玉 编 清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求实书院学规续钞不分卷 (清) 黄舒昺 编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第九十二册
端溪书院志略六卷 (清) 黄登瀛 编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大学中庸论文二卷(清) 吴诒沣 撰 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西南书院全图不分卷 佚名 民国十年铅印本
第九十三册
丰山书院课艺二卷(清) 张文翰 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第九十四册
东川书院学规一卷附论文琐语等二种(清) 江翰 景方昶等 撰 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复性书院简章一卷 马一浮 编 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
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一卷(清) 张之洞 撰 清光绪刻本
尊经书院课艺三集八卷 (卷一—卷四)(清) 刘佛卿 编 清光绪刻本
第九十五册
尊经书院课艺三集八卷 (卷五—卷八)(清) 刘佛卿 编 清光绪刻本
第九十六册
文兴书院课士诗一卷补编一卷 (清) 陈模 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陕甘味经书院志不分卷 附藏书目録等三种 (清) 刘光蕡 编 民国十二年刻本
第九十七册
续刻书院原委以补学校之关由一卷 (清) 苏得坡 撰 清道光十五年刻本
皋兰书院古文类钞二十卷存十九卷 (卷二—卷六)(清) 佚名 清稿本
第九十八册
皋兰书院古文类钞二十卷存十九卷 (卷七—卷十一)(清) 佚名 清稿本
第九十九册
皋兰书院古文类钞二十卷存十九卷 (卷十二—卷十六)(清) 佚名 清稿本
第一百册
皋兰书院古文类钞二十卷存十九卷(卷十七—卷二十)(清) 佚名 清稿本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尔雅台】《诗经缵绎》:我的案头书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