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主讲“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克服之道”,南京大学东林学术讲坛第二期举办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05-30 21:53:54
标签:中国哲学
林安梧

作者简介:林安梧,男,西历一九五七年生于台湾台中,祖籍福建省漳州,台湾大学首位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慈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鹅湖》社主编、社长,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元亨书院创院山长,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副院长。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之研究》《中国宗教与意义治疗》《儒学革命: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源》《当儒家走进民主社会:林安梧论公民儒学》等。


原标题: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克服之道

作者:林安梧 

来源:“南京大学哲学系”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廿六日丁卯

         耶稣2019年5月30

 

 

2019年5月27日晚,南京大学人文基金校庆系列讲座暨东林学术讲坛第二期,邀请林安梧教授以“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克服之道”为主题,于哲学系401室进行学术讲座。

 

首先,林教授以筷子与叉子为例,说明中西哲学的区别,由此引出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探讨,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即中国哲学的正当性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更牵涉到话语与权力的深层问题。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研究处于西方哲学话语的支配下,很多中国哲学的研究问题都是西方哲学视域下的问题,如儒家的知识论问题、道德的公共性问题等等。而中国哲学自身,主要涉及宇宙人生、万有根源及知识、价值何以确立的问题。对于中国哲学领域内的知识问题,我们应该追问的是,中国知识论的特质是什么,而非仅仅以西方知识论话语来重构中国版的知识论。

 

进而,林教授由中国哲学合法性、话语与权力的问题引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这一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典阅读的缺乏,二是学术话语的贯通问题。就经典阅读而言,林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哲学界对中国传统经典的阅读不是很充分,缺乏对经典文本的系统、深入的阅读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是一个生活世界,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源头活水,若对经典文本缺乏阅读与体会,则中国哲学的研究便会缺乏根基与创新。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哲学界存在着“薄发”而不“厚积”的状况,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之一。就学术话语的贯通而言,林教授认为,在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古典汉语、现代话语与现代西方学术话语三种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割裂。当前中国哲学研究多采用西方哲学的学术话语,如何贯通中西哲学话语是一个问题,贯通中西哲学话语的前提以中国哲学话语本身的理解为基础。中国哲学的话语存在古今之别,如何将中国哲学的传统的、生活化的话语,与我们当前所使用的、现代的哲学概念的话语相贯通,这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贯通古今中西的学术话语是中国哲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之二。

 

接着,针对研究困境,林教授点出了克服之道。这两种困境实际上均导源于对经典文本阅读的不足。也就是说,系统、深入地阅读、体会中国哲学经典文本是克服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为我们的中国哲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同时,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亦是贯通古今中西学术话语的基础。以“道”为例,林教授指出,用中国哲学的话语来说,道为根源,德为本心,仁为感通,义为法则,礼为规范。所谓“道生之,德蓄之”,是从生长、涵养的角度谈道德。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一个总体根源存在的律动,是生命氤氲的律动,人是参与在里面的。如果按照西方哲学的话语理解“道”,则不可能揭示出道的这种意义。这种中西哲学话语的沟通,需要我们首先在中国哲学语境内把握诸概念的涵义,在准确理解中国哲学概念之后再与西方哲学进行沟通,才能做到有效的交流融会。在贯通中西哲学话语方面,林教授认为唐君毅先生作了很大贡献。

 

最后,林教授还谈到“主题”与“主体”的问题、经典诠释的问题、国学教育的问题等,并就中国哲学与现象学、经典文本的阅读与教育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学术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