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作者简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政與東亞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民邦政治」。 |
关于孟子“乃若其情”的讨论(二)
作者:林桂榛、刘思禾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初六日丙子
耶稣2019年6月8日
【刘思禾】这两天正在读孟子 关于若乃其情 我同意你看法 从语脉上释作情实更妥 不过 以性情之情来解 孟子体系中亦有依据 我读孟子感到疑惑的就在这里 四端本为情 为什么他不明说 而言心之四端 说实话 我没懂心性情三者的关系 孟荀皆然 朱子之解释至少是一个清楚的模型 我觉得孟之四端受中庸已发未发模型的影响 但他似乎避免以情言四端 什么原因不知道 只是我的感觉
【刘思禾】今天想到一点 孟之言民心民意为政治之根基 确为人所未言者 实在是中国传统论政之精义 可称之为流动生长式之政治合法性论证 不过这个需要一种现代的论证方式加以说明
【林桂榛】刘老师好,读古书就须咬字(就忌囫囵吞枣、望文生义类),孟子“乃若其情”的“其”字正指代前文反复说的“性”,就是“至于性的情况”之类的意思,连着后文就是“性的实际(情况)是可以为善的”意思。朱子等解为“性—情”连说或对说的情感之情,这缺乏读书及语法能力,完全离谱。刘宗周说:“今人读书,只为句句明白,所以无法可处;若有不明白处,好商量也,然徐而叩之,其实字字不明白。”(《明儒学案》卷62)
【刘思禾】你这么说朱子 我不同意 问题不在于语脉 而是孟子的义理类型 我不相信朱子看不出此意 他是从对孟子的整体理解来作解的 自有他的道理 所谓完全离谱 太过分了
【林桂榛】朱子是思想家,他用他们的思想切割孟子,大思想家都有这毛病,从纯学术上言其离谱是“六经注我”。所以是宋代儒学,是“新儒学”,是“道学”。
【林桂榛】至于孟子的“四端”,其实是荀子说的“心知”之类,并非仅是“情”,更非“欲”,而是伦理内容的好的心知。“四端(××心)”类的伦理心知(意识,明觉)是“性”的显现,“性”是“天”的显现,这大概是孟子的基本思路或理念吧。
【刘思禾】大体是的 如果你说的心知是直觉的知的话 不过荀子的知应该不是直觉式的
【刘思禾】恻隐 羞恶 辞让 是非 在孟子都是应机而自然发出的 带着情 也有道德内涵 不过一定是直接发出的 没有思虑和后天培养
【林桂榛】荀子讲的心知是复数内涵的,荀子讲的性也是一样(不是仅限单一情欲),至于是直觉之知与否是今人概念吧?孟子的是非之知,荀子仁义法正之知,当有叠合处。
【刘思禾】他的是非是当下即知的 用心学的说法是第一念 怎么和荀子一样呢
【林桂榛】不过一定是直接发出的 没有思虑和后天培养——那是他性善论、善性论思维的结果,孟子的“四端心”之知当然是“性”的直接流露或显现,孟子思想认识就当是如此,你说的很对,我赞同。
【林桂榛】伦理是非之知实质都是一样,各思想家怎么解释那是思想家的事。一个对象,一个事实,两种解释,两种理论!比如你我关于不偷盗的是非之知,实质一样!
【刘思禾】这个我不同意 没有什么是实质一样的 陆绩怀橘是是是非呢
【林桂榛】哈,一种不得偷盗的知,在两人身上有两个是非及是非知啰。知主体是两个,但所知是非也两个?
【刘思禾】在儒家这里 不偷盗是第二位的 亲亲是第一位的 你的判断不成立
【林桂榛】知体验两个,所知是非实质一个:不得偷盗夺财!我是举例说是非之知,没说诸伦理第几位的问题。
【刘思禾】在孟子的世界里 没有公共的是非 是非是围绕亲缘网络的 这个问题庄子最熟悉了
【林桂榛】不得偷盗夺财涉及的伦理实质只是财产权而已。
【刘思禾】你注意没 孟子论证仁义内在很吃力 更别说礼智内在了 今天可以不同意
【林桂榛】你注意没 孟子论证仁义内在很吃力 更别说礼智内在了——孟子是天机主义天性主义,跟经验主义的荀子有理论差别,孟子有自己一套解释体系,很高级,很可爱。我的理解,孟子思想高级,理论简单,有的人看法与我相反,嘿嘿。
【刘思禾】嗯 是 孟子很简洁 直贯的 高贵而傲慢
【林桂榛】抓住大本,一通百通,普通读书人尤其伦理主义者(相对纯求真的知识主义者)喜欢孟子,一是立意拿道德自雄,二是立说拿派生逻辑自辩(天生天性,天性生心知,心知复天性、达天命)。
【刘思禾】确实 孟子是儒门惠能啊
【林桂榛】喜欢讲伦理的儒派后学,比如朱子,比如牟子,都喜欢孟子;但知识主义者,比如荀子,比如胡适、傅斯年、陈寅恪,就不怎么喜欢孟子(当然也学孟子精神气概)。
【刘思禾】哈哈
【林桂榛】孟子是儒门惠能啊——高!(康有为表达过)。孟子是儒家惠能,惠能是佛家孟子,我也这样看的。
【刘思禾】庄子就比孟子复杂多了 虽说二者义理类型相近二者比较 非常有趣 正相克服
【林桂榛】孟子精气足,精神深邃但头脑简单;庄子博学多知,精神头脑也肯定不简单。
【林桂榛】孟子气胜学,圣也;荀子学胜气,亦圣也。德圣孟子,学圣荀子,故道统都推孟子,学统则推荀子。
【刘思禾】孟庄都是向内走 以心气的开展为特色 而达至天的层面 不过 孟为一元论者 庄为多元论者
【林桂榛】不过 孟为一元论者 庄为多元论者——多元论怎么理解?求教,我不懂庄子,未精读啊。
【刘思禾】孟子言一本 此为其关键 而庄之齐物 乃保留住差异性 所谓多元 借一下而已 孟子辟杨墨 除之后快 庄子则言魑魅魍魉 道通为一
【林桂榛】孟子齐天,是伦理主义;庄子齐物,是自然主义。孟子学说被权力利用后,恰会出现庄子警惕的那种害生情况。伦理中心主义者都很可敬,但也很可怕。和同万物主义者,自然宽容平和些,此是道家之优。
【刘思禾】孟子齐天什么出处
【林桂榛】孟子齐天什么出处——孟夫子老说他知达天与命,我谓之“齐天”,即上溯于天,神达于天。
【刘思禾】哦 这个齐 齐天则圣 哈哈
【林桂榛】就是《乐记》的“齐(躋/隮)”,乃上达之齐,非整齐之齐。
【林桂榛】齐天则圣——高!齐天大圣!!
(2018.12.30微信讨论)
【刘思禾】今天偶尔看到的文章,《孟子“乃若其情”章试解》,梳理很细,不知你看到过没有?
【林桂榛】谁的?我感觉《孟子》这章不是问题,怀疑有问题者恰没懂字义。
【刘思禾】丁为祥,《人文杂志》2013年9期。
【林桂榛】哦,对,有点印象。《孟子》论性最难懂的是“天下之言性则故而已”章,其他没有多少可疑。
【刘思禾】你可能清楚。我看不明白他怎么就觉得孟子驳倒了告子,他觉得他的反诘法很有力。
【林桂榛】如果认为孟子是真理,是真谛,是高深,是高级,是没有任何错谬,不赞成或否定孟子看法就是愚蠢、肤浅、荒谬,那就不好讨论了。查了一下,目前讨论《孟子》“乃若其情”的文章有:
1)岂日好辩 乃若其情——读周炽成著《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 孙海燕 原道 2016/4
2)岂曰好辩 乃若其情——读周炽成教授近着《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 孙海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8
3)《孟子》“乃若其情”章“情”字释义与发微 郑济洲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4
4)孟子“乃若其情”章试解 丁为祥 人文杂志 2013/9
5)多种诠释视域下的“乃若其情” 郭振香 学术月刊 2009/3
其中5、4说“情”对的,3说“情”错了,1、2是借用“乃若其情”。至于孟子的“才”如何解,4可再商榷。(孟子的“才”实并不等于孟子的“材”。)
【刘思禾】好的,我找来读读。做学问,这样挺好,是真学问。
【林桂榛】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还有,荀子的此“情者,性之质也”,这个“质”不能囫囵过去,应该详细考辨,厘清确凿内涵。
【刘思禾】今天在手机上看的,没太细看。
【林桂榛】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乃若其情”原文
【林桂榛】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我原认为,孟子这章的“情”是他说的“性”的情,“才”则是他说的性的“才”,意思是性实际“可以为善”,性为不善不是性之“才”的过错(是遮蔽、迷失的过错),因为从上下文来看,“乃若其情”的其字指“性”是说得通的,后文继续连贯着。但是,若再细酌,我觉得这个“其”字更可能是指“人”,接“彼皆非与”句而指前文提到的那些人,也就是前文“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的“彼”这些人,就是这些不善的人实际上是可以为善的,为不善不是他的“才”有问题,而这个“才”还是才能、能力的意思(不是材质、材料的意思)。——我觉得我说的第二解更通(以前我认为是第一解),贯通上下文语气及文义,这个应该比较可靠的。
【林桂榛】情是人情(情况),才是人才(能力),“为善”的承担者或执行者或主体都是人啊;“为不善”的主体也是人啊,就如那章前面说的那些人啊!前文说“文武、幽厉、尧、象、瞽瞍、舜、纣、微子、比干……”,“其”就是指这些人中的坏人,指“彼皆非与”的不善人——他们实际可以为善(性本善嘛),为不善不是他们的才(能)有问题(性的才或能有问题)!
【林桂榛】孟子“乃若其情”章的意思是:都是性善,不善之人为不善不是性的问题,不是性的能力的问题,是为不为的问题,是遮蔽的问题,是迷失的问题,正如王充《论衡》说:“孟子作《性善》之篇,以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乱之也’,谓人生于天地,皆禀善性,长大与物交接者,放纵悖乱,不善日以生矣。”
【刘思禾】回去看书,现在在外面。
【林桂榛】我不同意汉宋时赵子、朱子的解释,“其情”就是指前文那些不善人的“情”(情况、实情),如此而已,没他们说的那么玄,孟子意思再畅白不过了。
(2019.01.01微信讨论,整理时略有文字校补)
【附一】在某微信群内评叶树勋《“心”何以是“良” ——孟子以“良”界定“心”的意义追寻》一文:
【榛评】该文释(孟子良心)“良”为“首”可能有误,唐兰的解释倒是比较可靠的。从成熟金文之“良”字来看(字典说某字金文字形即甲骨文某形未必都对的,如对释甲骨文“樂”字就完全错误),良跟食器有关,跟食物满盛乃至香气腾腾气象有关,故《说文》说良从“畗(畐)”且“甚”义。从古文字来源及孟子“良知—良能—良心—良贵”用法来看,此良字即“本有”、“足满”之义,此良论亦是孟子性善论(善在性里是本有/足满的,无非心觉践现遮蔽与否)的一个内容或例说而已。我写过一篇释良短札涉此,孔子2000网挂过。
天本性本,性天同禀。理义践形,心觉知明。
放逐遮蔽,因欲因情。返心尽性,天命彰呈。
孟学要略,大本列鼎。孟子精神,心天辉映。
(2019-04-16)
【附二】在某微信群内评安金阁转《陆九渊集》三九八页陆子语录:
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隙。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纵横相合即是“十”。孟子纵向言之:“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从心讲到性、讲到天。横向言之则先立乎其大,以四端为基点,推扩之五伦及万物,即“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是也。孔夫子浑然圆成,如子贡说“不得其门而入”;孟子便“十字打开,更无隐遁”,无一丝幽隐、无一丝遁逃,清明朗照。
【榛评】孟子论性,以性(善的)为天之降命、善之流溢,在我即尽反于本、扩充于端。荀子论性,以性(朴的)为天所生赋、材之功能,在我即血气心知(材性知能)、化性起伪。二子论性里共有的修养功夫论未必殊伦,然本源论差异或甚大,此涉他们思维模式、思想体系尤天道论之异也。孟荀二子代表先秦儒学二种思维模式,然朱陆二子论性并不分接孟荀(同宗孟子),如以知觉处论性,陆子昭明;以本源处论性,朱子周备。跟看读感,聊博一笑。
(2019-01-31)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