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世俊】从“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谈心物关系开始 :程颢心学思想奠定陆王心学基础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7-01 17:04:32
标签: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程颢心学思想

“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谈心物关系开始 :程颢心学思想奠定陆王心学基础

作者:辛世俊(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廿八日戊戌

          耶稣2019年6月30日

 

“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是程颢10岁时写的诗句。这句诗看似简单,却与程颢理学思想有密切关联,在今天仍有重要思想启迪。

 

要坚守道心,使其始终如一

 

这句诗的起因是程颢母亲为其讲述晋朝廉吏吴隐之写的《酌贪泉》诗的故事。吴隐之赴广东上任的时候,路过石门这个地方,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不喝,说是喝了以后就会变贪。吴隐之不但喝了,还写了《酌贪泉》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古人说这水是贪泉,喝一杯就会贪千金。可是要让伯夷和叔齐(商朝人,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喝了这水,也不会变贪。程颢读了《酌贪泉》后,用“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涉及到心物关系问题。

 

古代人所讲的心,是指思想、意识、意志等,当然是对外物的反映,但意志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古代的修身,其实就是修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说人的欲望往往干扰道心,改变道心,因此,要坚守道心,使其始终如一。“不忘初心,方能始终”就是强调心的巨大作用。心这个“主宰”如果不坚定,就会为物欲所困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二程理学在处理心物关系上强调心的作用,这与孔子提出的“君子不器”“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思想完全一致,也与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说法一脉相承。

 

要有与天地同一的心胸,没有私欲

 

程颢不是一般地承认心的作用,而是进一步认为他所要“自固”的心是公心。程颢说:“圣人致公,心尽天地万物之理,各当其分。圣人循理,故平直而易行。”就是说,圣人致力于公义,心就会尽力符合天地万物之理,使万物都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地方。圣人遵循事物规则行事,所以道路平直易行。“至公无私,大同无我。虽渺然一身,在天地之间,而与天地无异也。”至公的人无私心,追求天下大同的人不考虑个人。虽然渺然一身立于天地之间,却与天地浑然一体。程颢说,所谓“天理”,就是天地万物普遍遵循的理,没有公心,是不能有“天地万物一体”这样的“天下观”的。程颢说:“公者同,私者异。同者天心也。”“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廓然大公,就是要有与天地同一的心胸。出于公心,可以使人眼界开阔,登高望远,不为物累,不为情扰,可以明理达道。

 

程颢为官多年,始终把“视民如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在仕途生涯中,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大堂上悬挂“视民如伤”的匾额,意思是说,如果对百姓的疾苦能像对自己受伤那样关爱有加、感同身受,解决百姓的困苦,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程颢在提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的同时,还把“无私”提到“天理”、天德的高度。他说:“理者,天下之公,不可私有也。天理无私。一入于私,虽欲善其言行,皆无礼。”意思是说,体现天下的公理,不可有私意,一有私意,虽然想使自己的言行有善,却都不符合礼义的标准。

 

要不断养心,不为外物所动

 

“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中的“自固”是指意志坚定,而坚定的心是需要不断养护的。程颢在《识仁篇》和《定性书》中都阐述了要以大公之心随顺天理这一人生哲学的重要问题。“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非绝民之欲而强人以不能也。所以防其欲,戒其侈,而使入道也。”有那么多的礼仪、威仪,并非是为了杜绝老百姓的欲望而强制约束人,而是为了节制人的欲望,戒其奢侈,使之进入道德的规范。

 

对于如何约束人的欲望,程颢说:“学莫贵于思,惟思能窒欲。曾子之三省,窒欲之道也。”程颐也指出:“心犹种焉,其生之德,是为仁也。”就是说,心好比种子,养育出来的是仁心。而要养育出仁心,就要使人气正。程颢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妨之有!”私欲、懈怠是人性的弱点,只有与懈怠作坚决的斗争,才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生之理,自然不息,革故鼎新,凡变皆有益。程颢说:“学在知其所有,又在养其所有。”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养心,提升心灵品质,才能保持定力,不为外物诱惑所动。只有立心、护心、养心,定心,开通心路,才能路路畅通,达到较高的境界。程颢开心学之先河,为陆王心学奠定了基础,这是程颢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