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和谐”: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余敦康教授访谈录》
受访者:余敦康教授
采访者:路强
来源:《晋阳学刊》2014年第2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六月十三日癸丑
耶稣2019年7月15日
导语: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呼声高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化了。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提出,使得“和谐”这个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概念,引起了思想界的广泛关注。从思想源头上来说,“和谐”一词源于先秦时期,而其内蕴的意义则可以追溯到上古的思想中。与此同时,“和谐”又是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和谐”具有着一种纵贯古今的价值。那么如何理解“和谐”的起源与内涵,乃至如何真正进行“和谐”的实践,都成为当代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作为一种价值,同样具有一定的普世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定位这一价值,并真正发挥其作用呢?对此,我刊访谈了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余敦康教授,为我们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和谐”这一价值。
余敦康教授简介:余敦康,男,湖北汉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代表著作有《何燕王弼玄学新探》、《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史》(合著)、《中国哲学论集》、《易学今昔》、《周易管理学》等。
采访者:路强(以下简称路)
被采访者:余敦康教授(以下简称余)
访谈时间:2013年8月
访谈地点:北京大学
一、中国文化特色的核心就是“和谐”
路:余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刊的访谈。据我们了解,您在《周易》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我们都知道,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极高,从目前来看,周易的流传版本非常多,那么您是否能够先谈谈周易中的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启示是什么?
余:2012年,我在社科院历史所思想史组进行了一次座谈,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现在既然提到民族复兴,那么究竟中国5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东西?这个座谈的内容被总结成了一篇文章,后来《炎黄文化辑刊》又把我两年前的_篇访谈发表了出来,这两个都是从不同角度谈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一百多年来,中国人自己都说不清楚,大体上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意见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道统”,其中没有民主,没有科学。“五四”以后基本上是这种看法。既然没有民主,没有科学,那么就需要把西方产生的“民主”、“科学”,也就是我们说的“德先生”、“赛先生”请过来。在当时,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越批判越革命”,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当时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个样子的。要反传统,因为觉得反传统才是革命的,要民主和科学,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使我们现代化。传统文化在这里就没有价值了,传统文化在这时候叫做封建专制主义。那么,从现在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封建专制主义,这个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是”,还是“不是”,这里就产生一个争论。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民主和科学。另一位导师就直接指出说,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王权主义,王权主义就是专制主义。当时就引起了一场争论,这也是当时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我看来,现在就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解释,重新认同。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绝对没有民主和科学,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因素,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就是有问题的,或者说也就谈不上复兴。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传统文化中就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了。
这个问题应该从改革开放说起,文革期间破四旧,反对“封资修”,其中所谓的“封”就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最极端的就是当时的批林批孔。粉碎“四人帮”以后,国门渐渐打开,西方人来访问中国的时候,想看看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态度,第一个访问的不是北京,而是山东,孔孟之乡,想看看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李先念是副总理,就说可以把曲阜的孔庙、孔陵都清理一下,因为外国人要来参观了。这是打开国门的一步。那么对孔子就应该做一个新的评价了,因为以前对孔子的定位是:“孔子是一个复辟奴隶主反动统治的思想家”。当时的《历史研究》有个副主编,庞朴先生,写了一篇文章为孔子平反。他说,首先可以不谈孔子是否是一个思想家,或者政治家;但是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孔子是一个教育家。这可以说是对孔子的第一次平反。
但是这一次平反还不够,复兴传统文化,或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什么东西,必须在对孔子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评价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能进行。这个问题在当时就很有争论,也正是这个问题就与我们刚才说的那个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东西相关。后来到了1989年10月,就在北京开了一个国际的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会,这在当时打破了外国对中国的封锁。这个会当时开得很成功,来了200多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见了这些会议代表,并代表国家公开做了演讲,表态说中国要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儒学。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儒家思想,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很好的一个形象,这当然是一个政治上的结果。所以说经历了反反复复的争论,那么究竟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是王权主义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这个不会因为国家领导人的表态就有了定论,大家还在争论,或者说作为中国人也应该去讨论这个问题。
从1989年以后,儒学,或者说国学,就渐渐恢复了信誉,虽然它的内核是什么还在进一步讨论,特别是说是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民主和科学,以至于构成对现代化的阻力。这_讨论就到了世纪之交,这个时候有一个事件,就是中国对抗东南亚的1998年那次金融危机,并且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这时候,全世界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就开始讨论,中国经济崛起背后的文化的支撑到底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问题,当时好多学者就指出,这是得益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后来党中央就做了一个决定,也就是在十六大的时候,就提出了以“和谐”作为中国的一个核心价值观。中国在未来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的崛起应该是一个和平的崛起。世界的发展应该是和平的发展,而不是革命和战争。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在国内应该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应该和所有的国家一起来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这两个字就是来自于“周易”的思想。有些学者研究,就发现周易的思想有这个价值。用周易的几句话就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我们可以看到,在故宫里就是根据周易的思想建设了3个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可以说,中国的五千年文化,说起来很多,但归结起来就是个“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可以说这是党中央把和谐思想提得很高了。这也体现了周易思想与当今时代的密切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兴起了一股国学热,而国学热的核心就是一个和十皆观在起作用,而学者们就应该在这个范围内来做很多事情。在21世纪,应该将和谐价值观进行进一步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道统”,也就是它一脉相承的东西,并不是专制,而是和谐。五四以来的近百年,中国的文化曾受到一种怀疑,这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一种现象,因为,当时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就需要以一种反传统的方式来促使中国复兴。那么,在现在这种情况,国力已经强盛了,和谐的提出就是对世界有所贡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学的核心价值是和谐,而周易则是这个和谐的价值的重要载体。尽管中国历史上很多典籍都提到了和谐这一理念,但是将之提升到哲学这个高度的,最为主要的就是周易。
路:那是不是就是说,和谐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同时又是世界文明的未来的方向呢?
余: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说起来很长。在同西方文化接触以前,中国文化自成一格,它与西方、与印度都不一样。五四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看法,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分为3派,一派是反传统,一派是维护传统,还有一派是重新认识传统。对传统进行新的认识的这一派以梁漱溟为代表,他在当时写了—本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按照他的看法,存在着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从现在来看,这3种文化各有各的好处。这3种文化基本上是世界文化几千年来的主要构成要素。在3方碰撞之后,中国的文化今后会有怎样的走向呢?他说中国的文化是中和的文化,西方的文化是向前的文化,印度的文化是向后的文化。西方文化偏重于科学,印度文化偏向于宗教,中国文化在科学和宗教之间采取了折中的态度。梁漱溟这个说法也不错。将来的发展一定是3方文化各取所长的一个融合。中国的文化在“五四”以前,乃至1949年以前,都是与西方文化采取一种斗争的态度。在1949年以后呢测是全盘的“苏化”,走苏联的道路。但是,走了几十年之后又和苏联闹翻了。由此看出,无论是西方道路还是苏联道路,我们发现都不适合自己,最后才提出了中国特色这么一条道路。这里所谓的中国特色就是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我认为,这个路是可以走通的。
二、中国文化要凸显自己的解释方式
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并不缺乏一种解释的传统,但是我们似乎很少将这种特有的解释方式抽离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那么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梳理,并进一步确立自己这一独特的解释路径呢?
余:其实,中国的解释学传统是很深厚的,特别体现在经学传统之中,五经之学几乎就是一套解释传统。但是我认为严格地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学”。所谓经学,就是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的最基本的经典,有最基本的核心价值观,有基本的哲学概念,这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民族都有这个东西。
有一个文化轴心期的理论,德国的雅斯庇斯说的,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有3个地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区,希腊、印度和中国,这3个地方形成了轴心区,产生了文化上的突破,也就是由古代的原始宗教过渡到宗教哲学。这3个地区都产生了自己的哲学家,也产生了自己的经典。比如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有佛教、有婆罗门教;在中国有儒家、道家,有老子、孔子。这3个地方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经典和哲学家,同时这些经典和哲学家也形成了自己哲学的核心概念。至此开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以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经典为根据,进行不断的诠释、不断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复古,而是根据解释来返本开新,就是要从原点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这样几千年来一直循着这个路子在发展。按照这个理论来说,我们的文化与解释从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开始形成。而且中国的文化还有个更高的源头,就是“五经”,老子和孔子都是根据“五经”来的。因此经学是不能丢掉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解释传统不会丢掉。
中国否定自己的传统这样一种情况,在过去是没有的,就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刺激之后,才产生了这么一种思想。特别是在近代,两种文化碰撞之后,中国认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为什么西方先进而我们落后呢?这个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解释也相对落后,但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内产生的一个心理反应。这个时候一过,马上就会变回来了。现在就是变回来的时候了。
路:那么在目前这个阶段,随着文化的交融与互通,中西方不同的解释路径自然也会发生碰撞。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如何来看待不同文化所延伸出的文化解释方式呢?
余:以前各种文化都处在封闭的社会中,中国、西方、印度等文化,都走了不同的解释道路。后来有个全球化的时代,特别是在现代,世纪之交到21世纪的时候,是一个网络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西方与东方形成了一个呼应、共生的关系,而不是一个“零和”的游戏。中国和其他国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彼此的利益已经形成了一个连接体。在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西方的文化,还是中国的文化,都没有优劣可言。
前一阵子有这样一个讨论,就是拿欧洲和美国来比较,就是说20世纪是欧洲的思想和美国的思想有所不同。有一本书写到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强调个人奋斗,遵循一种强者的逻辑,它认为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为自己创造幸福。欧洲的文化也一度认为是这样,但是在欧洲大陆上,强者的逻辑很容易。
走到极端,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就是证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发生的。因为在强者逻辑中,会发生强强相斗、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情况。到了二战以后,也就是反法西斯战争以后,欧洲人开始检讨自己的文化,他们认为那种强者逻辑为特色的文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个人奋斗必须建立在团结的基础上,所以欧洲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欧盟。欧洲的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法国和德国的文化,这两个紧邻的国家都很强大,文化底蕴也都很深厚,但是,在几百年之间这两个国家结成了世仇,战争不断。二战以后,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阿登纳就提出,两个国家不能成为世仇,而要化敌为友。所以就首先结成了煤钢联盟。从煤钢联盟为起点逐渐形成了一个欧洲的经济共同体,提出了消除战争,化敌为友,于是由法国和德国牵头,将周围的一些国家渐渐联系在了一起,最后直至发展成为20多个国家形成的欧盟。欧洲联盟的形成就是欧洲文化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过渡的一个典范。如果说20世纪的时候,以个人奋斗为代表的“美国梦”流行于世的话,那么21世纪“欧洲梦”就逐渐显现出它的价值了。
那么相比较于世界,中国的文化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它与“欧洲梦”是相联系的,中国的文化就是要用和谐来取代斗争,这样的一种思想为全世界树立了典范,这是一种具有普世性价值的思想,使21世纪的中国对于世界发展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世界性的团结与合作将使得中国的“和谐”文化成为整个时代的特色
路:那是不是就是说,欧洲是经历了一番自我的内部的斗争和反省来建立团结的理念,而中国的文化本身就内蕴了这样一种价值。那么这种相互的沟通是不是就意味了文化上的中国时代将会来临?
余: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这样说的。
路:那么在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通中,尽管中国的文化表征具有优势,但是同样需要我们去吸收西方的哪些要素?
余:的确,从全世界来说,应该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距很大。比如美国的文化,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具有一种阳刚之气。个人奋斗,追求个体的强大,在国外取得了很大成就。凭借个人的力量,加之自己的历史负担较少,使得美国发展得很强盛,比较典型的就是形成了所谓的“美国梦”。美国的历史只有3百年,大概是17世纪的时候,一批英国人由于信仰“新教”,在英国受到迫害,才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洲,成为第一批移民。他们由一无所有,凭借个人的奋斗,实现了在美洲的扎根和发展,就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传统。就是说欧洲人如果在当地无法生存或受到迫害的话,就可以来美国,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可以说就是美国梦最初的来历。在美洲十分富饶的地方,他们就形成了一种“牛仔精神”,他们依靠个人奋斗来这里开发、淘金,而且也成功了。他们成功了以后,就感召了欧洲的很多流浪汉,离乡背井去美洲讨生活,美国就逐渐被开发起来了。在美国的土地上产生了一种“美国梦”,这与他们的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但是,这是人类历史上特殊的现象,在美国既没有历史负担,也没有封建的传统,它一开始就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所以,美国梦在当时的全世界都很流行,这种开拓精神在当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从欧洲来看的话,我们说欧洲的文化是经过了一种反思的,如果按照它们传统的思路延续的话,是必然会产生斗争的。他们发现如果继续斗争的话,他们的文化是无法继续的,因此就开始走向团结。这种团结首先是由法国和德国发起的。当然,中国文化的精神也需要重新解释。中国文化一开始与欧洲的文化就不一样,从源头上开始就有差别。从一个现实的例子来看,我过去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中国的56个民族都在一个共同的校园中,相处得很和谐,没有形成民族的冲突、文化的冲突。这种情况是中国独有的。这种现象的文化源头要追溯起来,可以追溯到很早。费孝通有个说法叫做多元一体,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欧盟现在有25个国家,这也体现了这种多元一体。
四、“和谐”文化的源头在于中国的重视家庭的思维方式
路:在您前面的谈论中,包括您曾经的一些著述,我们能够看到您对中国文化中的“和”这一概念极为重视,很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论述。但是,这个“和”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和界定,似乎又很难说清,我们想请您进一步谈谈您对“和”的理解。
余:这个概念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这和中国的思维方式有关。从尧舜开始,中国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家庭的重视,认为家庭很要紧。中国强调家和万事兴,为什么家和就可以万事兴呢?这是从文化的源头上被决定的,道理就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搞好了,国家就能好了,国家搞好了,万邦才能延续。在尧舜的时代,尧帝在将华夏族建立成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就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首先要把家族联系好了,部族就好了;部族好了,万邦就好了。它就是这样推出来的。所以才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之后说的“九族即睦”,“协和万邦”。
既然家族要好、要和谐,那么家中的兄弟姐妹,家族中的很多的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来处理?这就牵扯到如何让家族凝聚。是讲利益、讲财产,还是订契约、协约。这些都不是,而是靠感情。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情很重要,因此注重情爱、仁爱。这个和西方不同,西方更多地斩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而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订条约,形成契约关系。个人意志无论是父母兄弟,都是不能干涉的。如果将这种关系抽象出来的话,我们不妨把人类看作一个大家庭。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情感为主的话,好多矛盾就比较好解决。这种解决既不是单纯的法律的方式,也不是道德的方式,而是一种感情的方式。这种感情就是一种将心比心,这里面没有什么理论好讲,就是作为人,要比心,依靠人的良心、同情心等情感的交流。亲子之间,兄弟之间的友爱,推广到人与人之间,讲求四海之内皆兄弟,化敌为友。这就是中国人解决矛盾的方式。在历代政治中,也是一个政治策略。这一点可以说已经内化到中国人的血缘因素中了,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这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民族界限的问题。因此,中国作为一个有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国家,中国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很多矛盾所以都可以慢慢解决,都得益于此。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宗教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没有宗教战争,一家五口人可以分信5个不同的宗教,但在一个家庭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和为贵”。其中虽然有利益关系,但是它的基点是感情。因此,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可以说也是证明家庭重要的一个事实。以前,我们搞人民公社,斗私批修,搞得不成功,大家都没饭吃。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家庭的力量体现了以后,相应的一些问题就都解决了。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经验是非常有远见的。
五、重建“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
路:正像您提出的,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情感很重要,而且这种情感构成了“和”的基础。但是情感的和谐依靠道德良心来维护,而道德良心存在着很强的不稳定性。有很多学者提出,将社会的和谐和有序完全建立在道德良心的自觉上是很天真的,必须建立刚性的秩序。那么如何来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余:首先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严肃的法律和秩序,需要那种丁是丁、卯是卯的规矩,情感是在融合的方面起作用。我们并不是完全不学习西方,西方和东方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情感和契约之间需要一种张力,二者要形成一种更好的平衡,二者也要进行更好的结合。
中国在传统上也有礼乐文化的博弈。中国传统讲的礼乐社会,礼主分,强调上下、尊卑、亲疏;乐主合,强调一种感情、一种联系、一种交融。过去把礼乐社会中的礼乐分为这两个方面,其中乐讲“亲亲”,讲爱,讲融合,讲凝聚力。礼是要分,分出上下尊卑等级,说白了就是社会分工。对于一个社会来讲,需要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对于礼和乐来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以“尊尊”为核心的礼和以“亲亲”为核心的乐都是各自有弊端的,这一点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事实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现实。例如夏代就是亲而不尊,乐的成分太多了,其文化不发展了,就比较原始。商代则是尊而不亲,强调礼,强调分,文化就过于刚性了,人与人之间就容易变得疏离了。周代的时候就把“亲亲”和“尊尊”结合起来,因此周代的社会发展就相对稳定,它的统治时间也比较长。
具体来说,如果取消了亲亲,取消了乐的话,而强调分,用通俗的话来讲就会形成所谓的专制主义,也就是大家长制,凝聚力就没有了。反之,如果只强调凝聚力,强调亲,而不讲秩序,没有个必要的等级关系,那么就会产生混乱了,这也不行。因此,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让它们产生一种张力。西方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西方有两个价值标准,自由和平等,过分的自由必然影响平等,好的就很好,差的就很差,完全自由的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反之,过分的强调平等就会压制自由。自由和平等也是需要一个有机的结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也讲“和”。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单纯说中国文化中的专制主义很多,是不恰当的。这与现在很多宫廷戏所表现的那种对个性的压制,对自由的压制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要确保我们文化中合理的因素不被丢掉。
路:那么在当代,对于我们中国文化的复兴,特别是要重新认识、重新建立我们的礼乐文化,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余:首先,中国人应该有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中国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这些好的地方由于某种不自信,在过去被批判掉了。这是不应该的。但是在自信的过程中,不要导向一种民族主义。最近有两本书我都看了,一本叫《中国不高兴》,一本叫《中国会说不》,这里有一种民族主义的倾向,似乎说中国一定比外国都高。
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中国的一种文化自觉。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说中国文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的,中国应该与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谈中国文化,就是要做到4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一句是各美其美,这就是要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自信,要以自己的文化为美。现在很多人并不以中国文化为美,甚至不愿做中国人,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是劣质的,这是有点过分的。中国人首先应该以自己的文化为自豪,要保持对于自己文化的气节,这是很不容易的。第二句是美人之美,也就是对于别人的文化要欣赏。欣赏中国文化的同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美国的文化、欧洲的文化、日本的文化,吸收他们的优点。这样才能做到美美与共,也就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最终达到文化上的天下大同。
当然,中国目前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阶段,现代化方向还不明确。在现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对于西方的思想而言,它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我们的现代化有益的,另一方面则是具有霸权主义的。我们应该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方面,比如西方的互联网,但要抵制那种霸权主义的倾向。中国人对待西方,还是要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两方面作为一种平衡。首先,我们对中国文化应该是热爱的,并且要将它发扬光大。返本才能开新,我们回到自己的传统文化层面绝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开新,从中发现新的价值。既然要返本开新,那么对于西方的一些优质文化还是要学习。同时,我们要将坚韧、和谐等从我们文化中延伸出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东西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我们要有世界的眼光和世界的胸怀。我们既是中国公民,也是世界公民,应该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路:这也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人所期待的,能够将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优质因素推广到全人类中,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复兴。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谢谢!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郭齐勇】深切悼念余敦康先生
【下一篇】【王瑞昌】悼念余敦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