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作者简介:康晓光,男,西元一九六三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著有《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阵地战——关于中华文化复兴的葛兰西式分析》《中国归来——当代中国大陆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研究》《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NGOs扶贫行为研究》《法伦功事件透视》《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等。 |
原标题:今天,公益领域最需要的是理想主义!——在《2019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发布会上的发言
作者:康晓光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六月廿九日己巳
耶稣2019年7月31日
康晓光发言
一、《观察报告》的第二个十年将更加精彩
感谢各位朋友出席《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9)》新书发布会!
之前,为发布会做了一个中规中矩的PPT。但是,经过思考,临时决定调整一下。各位手里已经都有这本书了,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浏览,我就不再介绍了。刚才,文奎秘书长说,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走过九年了。九年来,我们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的非常好。这个项目不像其他项目,先做一年,试试看,然后再说后续的事情。当初,我和道峰商量此事时,不约而同地都认为,观察报告,只做一年两年没价值,要做就做长期的。于是,就有了这个十年之约。
九年走下来,总的来看,项目做的还算及格,比较满意。明年就是第十年了!怎么撰写第十本报告,我们非常慎重。同时,也在思考第二个十年应该怎么做。这方面,文奎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安排,邀请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华民慈善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四家兄弟单位,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五家单位,共同资助这个项目,另外请基金会中心网来做中介管理机构,人民大学公益研究院和公域合力负责实施。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安排,足以保障未来十年项目做得更好。这是非常富有智慧的安排。道峰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文奎又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可谓“更上层楼”。我们这个团队,将尽心尽力把项目做好,不辜负所有支持我们的人和机构。
二、九年“观察”的回顾
九年连续的观察,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大家说说呢?
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个领域越来越繁荣了。其实,说“繁荣”不太准确,应该说是“热闹”,确实越来越“热闹”了。
从业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可支配的钱越来越多了,活动领域更广了,专业化水平更高了,技术手段更丰富了,内部合作也更多了,也就是说,整个慈善生态系统在逐渐地完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越来越“多元化”的同时,“碎片化”也在发展,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十年前或十五年前,你要让我说一说公益领域或第三部门是怎么回事,我还能说得清。现在,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的时间越来越长,反倒说不清了。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整体感、结构感、中心性、秩序性都在下降,非常多元,非常破碎,而且未来的趋势愈来愈模糊。
最近十年,政府对第三部门的态度、认知、政策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十年前,把住登记关,再加上对具体活动的“底线控制”,就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了。最近十年,政府对第三部门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看到了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积极功能。最近四五年,在扶持方面,力度空前增加,在管控方面,力度也空前增加,民政部门越来越有作为,管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有效,真是“两手抓,两手都硬”。
第二部门对公益领域的参与越来越深入,不但出钱,出力,还发声,话语权越来越大,实际影响也越来越大。十年前,如果说公益部门有需要面对的外部力量的话,那就是政府部门。现在,在政府部门之外,又多了一个商业部门。商业部门的渗透和影响更加深入,更加隐蔽,更加温柔。“看不见的手”似乎无所不在。如今,“公益商业化”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最可喜的、最显著的变化是公众对公益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出钱出力,而且思想和行动充满了创造性。技术革命,如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渠道,使每个人都能够便捷地参与公益事业。今天,公益已经成为个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的生活方式,公益成为了时尚。外部的元素大量地渗透到公益领域,公益领域的价值观、思考方式渗透到各行各业。跨界的交流,广泛的互动,也是前所未有。这一切真是可喜可贺。公益不再是一个专业领域,一个边界清晰的部门,各种边界正在逐渐被打破,广泛的互动、跨界、融合正在发生,而且日趋深化。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人类向善,则是贯穿这场革命的中轴线。
发布会现场
三、今天的公益界缺少什么?
比较十年前和最近十年,有值得高兴的东西,也有值得担忧的东西。我总觉得当下的公益领域缺少点什么!
那么,缺少的是什么呢?
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今天的公益领域缺少的是如火的激情,是动人的梦想,是高扬的理想主义,是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的担当!激情越来越少,梦想越来越少,对家国天下的担当越来越少,越来越务实,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功利。不是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成立一个组织,然后借助组织运作去实现理想。更多的是看到了一个机会,然后成立一个组织。或者,当初为了理想组建一个机构,而后逐渐初心淡忘,朝九晚五,只是为了让机构活下去,为了让员工的待遇福利更好一点。这就是公益机构的使命吗?这就是公益机构应有的功能吗?这就是公益机构要求全社会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理由吗?
如今,市民组织越来越少了,服务组织越来越多了。原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悄无声息地改成了“社会服务组织”。名字是很重要的,名字是定义,也是暗示,告诉你,你是谁,你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名字用久了,潜移默化,也就认同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社会服务组织完全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拾遗补缺”的工具。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期待是“多帮忙,少添乱”。这没什么好惊讶的,也不必遮遮掩掩。所有的政府都如此,只要它能办得到。今天,这个“理想”离实现越来越近了,添乱的确实越来越少了,帮忙的确实越来越多了,而且帮忙的还沉醉其中,自得其乐。
澄清一下,我不是说,捣乱就好,帮忙就不好。绝没有这个意思!我要表达的是,从国家的整体状况来看,从公益领域的整体状况来看,当今中国社会最需要的那部分公益,恰恰是公益界提供的最少的。不是说大家现在做的不是分内的工作,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工作,而是说社会最需要的那些事情我们没有做,或者说,做的越来越少。当然,责任也不能都算到公益组织头上,这也是大环境使然。
四、我们的榜样——高攀龙的慈善思想与实践
今天我想讲一个人的故事,高攀龙的故事。
也许大家早已知道,他是晚明的大学问家,大政治家,赫赫有名的东林党领袖,但是,也许没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大慈善家,超越时代的大慈善家。《明史》对高攀龙的评价是“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为一时儒者之宗。”
高攀龙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末期,表面上看,经济很发达,城市很繁荣,人口也获得了大幅增长,但是,贫富分化严重,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此起彼伏。
高攀龙的家庭亦儒亦商,既有诗书传承,又很富有。高攀龙从小就在祖父的教导下系统学习儒家经典。年轻的时候受到顾宪成的影响,后来与顾宪成一道,复修东林书院,汇聚同道,讲学其中,讽议时政,震动朝野,时人称为“东林党”。
高攀龙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自幼饱读诗书,27岁中进士,一生忧国忧民,知行合一。面对深重的危机,高攀龙没有逃避,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济民救世,匡正时弊。对他来说,儒家的信条,不是写在书本上的,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落实到行动中的,所谓“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为官则尽职尽责,辞官则造福一方。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不但捐钱出力,还创办慈善组织,组织慈善活动,参与地方公共治理和社会建设,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当之无愧的先驱。
明末时的忧国之士多有改良社会之志,他们制定策略,采取行动,一方面是为了因应新的社会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持传统的价值。根据《高忠宪公年谱·居乡》,高攀龙的活动覆盖了诸多领域:“亲友以生计相托者,则极力代筹,至捐资践约”,亲朋好友因为生计求助,他基本上是来者不拒;“于宗亲,有养之终身者,有及其再世者”,对于大家族内部,有的人他赡养终身,有的下一辈他都帮忙抚养;“于师,生养死殡之”,对自己的老师,他是养生送死全包;“于友,赡其贫,恤其孤,推毂寒士,不遗余力”,不仅在亲友陷于贫困时进行帮助,甚至孤儿寡母他都会接济;“乡绅宦游者,谆谆以爱民好士、砥名砺节相劝勉”,对于有志于向道的人,他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地方有大是非,得先生而定,有大利害,得先生而伸”,地方上有大是大非纠纷时,他都乐于参与,做是非评判,把事情处理好;“至设通区役田、通邑役米、苏粮里之困,举同善会恤远近之鳏寡孤独,为德梓里,又其余矣”,超越个人的亲朋好友、家族、师门范围的事务,面对普通的陌生人,他发起了同善会。
无锡同善会是1614年,即距今400年前,高攀龙等人创办的。这是发起于地方的、地区性的,既不依赖宗族、又不依赖宗教、服务整个地区的,非常符合现代定义的一个慈善组织。《同善会规例》是同善会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主会者是轮值制、有固定的集会日期和场所、有自己的劝善宗旨、需交会费、必要的时候有专门的募款;会费的用途、资助对象优先级、按道德选择资助对象的标准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扶贫办法、操作流程、丧葬时的助棺办法、风险防范、财务的公开等方面做的非常好!而且,同善会特别注重道德教化,以“劝善”为同善会会讲的重心,以“济贫”为途径,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把自己的“仁民爱物”的价值观落实到现实的实践当中,通过慈善,特别是组织化、常规化的慈善造福乡里。这些方面,高攀龙等人当时完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同善会不但是组织化的、制度化的、超越宗族的,许多做法还很现代,与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为程颢和程颐的弟子杨时创办。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程门立雪”,说的就是杨时的故事。杨时拜二程为师,学成南归之日,程颢说了一句话——“吾道南矣”,对杨时将理学向南方传播寄予了很大希望。程颢去世,杨时非常难过。几年后,又回来跟着程颐学习,“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跟从程颐学习的时期。学成之后,杨时再次回到南方,创立了东林书院,开坛讲学。1604年,当时被贬官居家的顾宪成,不忍坐看时局沦落,想通过讲学汇聚天下读书人,在朝廷之外通过议政来影响朝政。顾宪成与高攀龙一拍即合,一起重建东林书院。顾宪成为东林书院写了一副千古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士人,汇聚书院,切磋学问,砥砺气节,针砭时弊,荡涤乾坤。他们的政治对手是魏忠贤及其死党。魏忠贤是个什么人?魏忠贤可以说是个邪恶的天才,他不识字,但记忆力非常好,40岁左右,为求腾达,竟然自宫,当上了太监。他专断国政,也是特务组织“东厂”的控制人,被称为“九千岁”,在活着的时候全国各地就为他建了几百所生祠。东林党挑战的就是这样一个权势滔天、狠如蛇蝎的人。但是,东林党人毫无畏惧,1624年,高攀龙抨击阉党被贬。一年后,1625年,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六君子”,被魏忠贤被关进诏狱,残害致死。
尽管高攀龙已经被贬回家里,魏忠贤仍不放过他。高攀龙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魏忠贤派来抓他的锦衣卫铁骑已经上路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高攀龙很淡定,他和学生一起去东林书院祭拜了杨时;告诉自己的孙子要好好做人,不要给祖先丢脸;给皇帝留下一封信,说大臣不可辱,他要效法屈原。锦衣卫到达的前一天晚上,高攀龙与家人一起吃过饭,独自留在庭院中,第二天早上,家人在自家院中的池塘里发现了高攀龙——衣冠整齐,仪容恬淡。
高攀龙死于1626年。
一年后,1627年,皇帝死了,魏忠贤没了靠山。新皇帝不信任他,他失宠了,当然也活不成了,而且死的也很惨。当然,大家已经料到了,朝廷给高攀龙平反了。
当代政论家、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邓拓,1960年5月,参观东林书院时题诗一首:“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下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儒家如何面对生死?
高攀龙自沉前,非常淡定地对学生说,他视死如归。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死是不可逃避的,问题是怎么活,怎么死。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长短,而在于活着的时候做了什么。儒家士大夫,不奢望身体不腐,不追求灵魂永恒,所追求的是人生的“不朽”。正如叔孙豹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高攀龙说“吾视死如归耳”这句话的时候是有底气的,他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达到了不朽的境界。
中华慈善的独特之处可以从高攀龙的一生看出来,这种慈善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不是为了外在光环和利益,而是内在生命的需要,是将自己人性中的最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而且,慈善之于人是内化的,弥散化的,不是切割出来与其他东西分开的一部分,它贯穿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慈善与个人、家国、天下融为一体。儒家讲“小康”、“大同”、“仁政”的时候,实际上它理想中的社会就是从个人到家庭、社会、国家一个完整的理想的慈善组织,所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高攀龙一生行迹体现出来的东西,正是今天的公益领域所缺失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讲高攀龙的原因。
高攀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我自己的感受是,他告诉我们:
第一,要有明确而坚定的信仰;
第二,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
第三,要让价值落地,使之与慈善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项目运作方式真正地融为一体。
我们在一个“热闹”的情境当中,
我们可能没有能力创造真正的“繁荣”,
但是,我们可以梦想和期望,毕竟人类拥有谁也剥夺不了的思想的自由!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敦和基金会文化项目官员招募启事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