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儒家与教育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9-08-07 17:44:24
标签:教育

儒家与教育

作者:夏海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七月初二日辛未

          耶稣2019年8月2日

 

儒家是中国教育的开山祖师,其筚路蓝缕之功永垂史册。按照冯友兰的研究,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第一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藩篱,为平民子弟争取了受教育的权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概念,还把教育视为君子“三乐”之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孔子和孟子都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是“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孟子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在深厚实践的基础上,孔子和孟子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教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不是单纯地就教育论教育,而是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视野中看待教育,认为教育是治国安邦的必要环节,“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孟子总结历史经验,认为教育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内容,夏商周都“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特别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认为只有经济发展,老百姓衣食无虞,才能搞好教育工作,他甚至认为,教育是最好的政治,“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有教无类是教育的价值取向。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有更多的剩余产品来供养教育文化事业,教育只能为王公贵族所垄断,平民子弟没有机会入学接受教育。具体表现为图书典籍藏于宫廷之中,平民没有条件阅读;学校设在宫廷和官府,平民子弟不可能进入学习;以吏为师、学宦不分,为贵族弟子专享教育权利提供了制度保证。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以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另一方面,礼崩乐坏,以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人办学有生长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孔子顺应历史潮流,响亮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即不分贫贱富贵,不分南北东西,不分年龄大小,任何人都有进入学校读书的权利。这就从思想观念上冲决了王公贵族垄断教育的堤坝,为平民子弟争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进而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孔子一生都很谦逊,从不承认自己是圣人或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也感到自己没有达到君子标准,“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是,孔子对自己的教师职业和教书生涯,却信心满满,多次自我赞赏,“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敬。在孔子那里,任何人只要交上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上学读书和接受教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主要方法。朱熹赞扬并概括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却有着丰富的因材施教思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不仅提出了因材施教思想,而且还积极予以实践,对于不同个性和智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论语·先进》有着详细的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孟子则结合学生实际,具体化为五种因材施教的做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还提出了“教亦多术”的概念,与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由此可见,孟子的因材施教做法不是五种,而是六种,这就是对于有的人不予教诲,也是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是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孔子认为,教育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育品行。换言之,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习做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全面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内容,其中文是指知识、学问以及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条理,行、忠、信则是对道德品质的培育。四教中德行教育占了很大比例,说明孔子的教育是培养品行重于传授知识,把育人放在比教书更重要的位置,“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一个人学习知识是容易的,而学习做人则是困难的,“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始终以一种忧患的心情看待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惟恐道德教育不能落到实处,以妨碍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更是强调育人的重要性,他的名言“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像尧舜一样做人做事。在孟子看来,教育虽然具有内外两方面的功能,却都是为了培育人的善性和道德品质。对外是教化和政治功能,教育人们“明人伦”,学习实践社会伦理道德准则,“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内则是要求人们培养和找回人的善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之所以要“求其放心”,是因为人会受后天环境影响和各种利益诱惑,丢失人的善性和良心。孟子认为,在育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教好学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掌握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保证。孔子和孟子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了许多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乏名言警句,实质是教学规律的反映,至今仍然有着积极意义。《论语》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有诚实的态度,“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勤奋向学,“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要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弟子子夏也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要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启发教育,“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可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尽己所能,“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孟子则要求专心致志,不能一曝十寒,分别举了两个例子给予说明,一个是下棋的例子,“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另一个是植物生长的例子,“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要求博之以恒,孟子认为,学习就像挖井,一定要挖到泉水才停止。要求循序渐进,孟子指出:“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尤其要求教师应真学真懂,“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管仲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永远是一件大事情,不仅关乎过去、现在,而且关乎未来;不仅关乎个体成长,而且关乎社会进步和国家强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重视教育。儒家特别是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犹如一座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值得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挖掘开采,为现代教育事业贡献传统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