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网综合 德国儒学学会成立于2009年,是欧洲唯一一家儒家思想研究的公益性学术团体,其宗旨是推动儒学的研究,促进中国与欧洲间的文化和科学交流以及相互理解。
根据这一宗旨以及为了实现上述长远目标,德国儒学学会把儒家思想的研究与普及相结合,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一)单独或与其它组织或机构(比如德国大学和孔子学院)合作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比如学术会议、讨论会、讲座和讲习班。一方面,传播有根有据的儒学知识、促进儒学研究者与各界人士的交流,另一方面,促成欧洲与中国学者之间的学术和思想交流活动。
(二)在会员多的地方组织读书会,不仅让会员一起共同研读儒家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荀子》等),而且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人一起学习,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自己的实践经验讨论自己的学习心得。
2019年,是德国儒学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为此,协会与“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Universität Trier—Fachgebiet Sinologie)和“德国文德书院(科隆)”(Akademie für Chinesisch-Deutsche Kultur und Bildung e.V. in Köln)合作,在 6月22日举行了一个持续一天的题为《儒家思想——自始至今》的系列讲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对当代的影响进行一个梳理。
孔子第75代孙、福州市文儒书院孔海钦院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暨杜维明院长助理、长江商学院人文与商业伦理研究中心王建宝主任和朱熹第29代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儒学研究会朱杰人会长专程来到这里祝贺,并做了精彩的演讲。(原计划以 “董仲舒”为题讲“儒家的制度化、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曾子73代孙、山东大学曾子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曾振宇教授因病未能成行,非常遗憾!)
报告会早上九点开始。首先,德国儒学学会会长杜崙代表学会热烈欢迎与会人员,并特别感谢专程来自中国的客人。在随后的开场白中,他说,“儒家思想集伦理、政治和宇宙论为一体,不仅兼具西方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和宗教的成分,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和行为模式”。然后,他从以下五点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先秦时期的发展做了入门性的概述。
1)产生背景:“天下无道”、重建“礼制”;2)社会理想和正确的行为模式:道(人道、仁道、王道);3)道德概念:核心价值(仁)、最高原则(义);4)道德的来源和基础:天命、善性;5)道德人格:圣人、君子。
之后,孔海钦院长以《孔子与儒学》为题对“儒家的产生和初建时期 (先秦)”进行了概述。孔院长从孔子的身世开始讲他的“十五而志于学”的经历。他认为,孔子集古代圣王之闪耀光芒的智慧,发展成为儒家系统思想,所以,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共同的文化智慧。在讲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体系(礼、乐)和孔子的生命价值观(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言行以仁义为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获得生命的真正自由)后,孔院长介绍了孟子性善论的四端(仁义礼智)和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道”。
午休之后,朱杰人教授以“朱熹”为例对“宋明理学”(Neo-Konfuzianismus)进行了梳理。报告的题目是《“理”与“礼” ——朱子的形上哲学与现实关怀》。首先,朱教授简介了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认为朱熹真正完成了“儒家对道统的回归”和“儒学转型”。之后,他从“太极论”、“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和“理一分殊论”几个方面介绍了朱熹庞大和严密的“理学体系”。“礼乐文明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它的特质是:重人伦、重伦理、重秩序、重和谐、重个性的修养和修养的内化。”朱熹认为,“礼是让天理对世俗社会进行影响和干预的最有力的手段”。朱教授重点介绍了朱熹对“礼”在宋代发生“巨大变革”中的角色,特别是《朱子家礼》的产生和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
二十世纪初产生的所谓的“新儒家”无疑代表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另一个高潮。为此,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教授暨系主任苏费翔(Christian Soffel)介绍了“20至21世纪的儒家思想”。
和前几位学者一样,也先介绍了“新儒家”(Neu-Konfuzianismus)/“当代新儒家”(Moderner Neu-Konfuzianismus)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中国挑战的内外因):清代改革运动失败、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和西方的冲突及中国外交的衰败。他认为,儒家传统地位高;因此,中国问题皆成為儒家问题,“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努力,就和“打倒孔家店”相连。
苏费翔教授以梁漱溟和熊十力为例开始讲“儒家哲学的重新探讨”。之后,在老一辈中,不仅谈到了冯友兰和钱穆学术上的贡献,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等人对哲学的发展,也提到了这些学者(特别是张君劢)试图把儒家思想和现代自由、民主思想结合的努力,以及1958年的《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在介绍了当代新儒家“李泽厚”和“杜维明”后,苏费翔以“目前的状况与挑站”结束了他的报告。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即是个人修身的“君子之学”,也是治国安邦的“经世致用”之学。同时,儒家思想包含很多领域,比如教育、音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经济。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学习和传播儒家的“经济伦理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所以,会议特邀长江商学院人文与商业伦理中心主任王建宝博士讲述“儒商”问题。
在介绍了当代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之后,王博士进入“儒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Rushang(Konfuzianischer Unternehmer): Geschichte, Gegenwart und Zukunft)的主题。他认为,“在四大轴心文明中,只有儒家有富己、富民、富国、富天下的思想”,并把“儒商”定义为“在追求现世的圣贤人格而不是来世的超越的过程中,以商业行为来实践这一思想的人”。他认为,“历代都有儒商典范”,比如先秦的子贡、“宋明理学”时代的陆象山、明清之际的“十大商帮”和工业化时的张謇、荣氏父子,当然包括日本的涩泽荣一(Shibusawa Eiichi)和韩国的俞吉濬(Yu Kil-chun)。在简介了这些人物后,他指出,“在未来,儒商精神可以为更有效率和更有伦理的新商业文明提供源头活水,用良知理性来克服经济人的不足,建立文化人的认同,实现生态人的信仰,做到三者合一”。
虽然大家以中文、德文和英文等不同语言互相交流,讲座的气氛十分活跃,演讲人和听众的交流和讨论也十分热烈。大家都盼着下次再举办这类活动。
(主办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