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明书院第四期理学班会讲,以“朱子及其后学的《大学》诠释”为主题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09-05 00:51:42
标签:理学班、钦明书院

原标题:钦明书院第四期理学班会讲综述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八月初四日壬寅

          耶稣2019年9月2日

 

西历八月二十六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由钦明书院、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四期理学班顺利开展。此次会讲活动邀请到了来自清华大学、贵州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以及四川大学的十余位师生,围绕“朱子及其后学的《大学》诠释”这一主题,展开了为期六天的学术交流。

 

 

 

会讲活动共分六场,每场由上午的文献导读与下午的文章讲论组成。第一场由贵州大学的李秋莎老师主讲《“格物致知”与“致知格物”》,论文对于“格物”、“致知”与“物格”、“知至”之名义进行了细密的分疏,从而认为“格物致知”与“致知格物”代表了两种工夫路向,前者是到物穷格在物之理以尽吾心知,后者是致吾心所知到物而穷其在物之理,二者皆不可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首重“格物致知”才能免于流入空寂,通过“闲时格物”充实心知,而后方能“致知格物”。

 

第二场由山东大学博士生张传海主讲《物之表里精粗与心之全体大用》,论文从“物之表里精粗”的三种理解方式出发,试图解释“才明彼,即晓此”之可能。一方面,事物都可以说一个表里精粗,其中,理之粗者、表者乃理之在事者,可与朱子所说之“所当然”对应;理之精者、里者乃理之在心者,可与“所以然”对应。另一方面,心之体用元未相离,其流行发见处乃物理之粗与表者,其发用之骨子则是理之精与里者。从而,穷极事物之表里精粗即达成对心之全体大用的醒豁。

 

第三场由西南石油大学的郑超老师主讲《试论<大学>所穷之理和科学之理的关系》,论文认为,格物致知所穷之理包含所当然、所以然两个层次,二者皆是形而上的天理,自然科学是形而下的规律。在格物致知过程中必然会带出见闻之知,因此天理不排除科学研究,儒学与科学也并非对立。但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应用要接受天理的支配,才能够消除弊端。

 

第四场由清华大学博士生孟少杰主讲《至善与仁体》,论述种种“至善”说及其背后的依据。他认为,与人性论的争议相比,“至善”说是为所有儒者共同接纳的,但对“至善”的理解仍是多样的。如胡五峰认为性不可以善恶是非论,而以好恶为性;朱子则批评其为“无善无恶”,主张本然之性固浑然至善、不与恶相对,然善恶相对之善即是本来之性;阳明则以至善为心之本体、为性,是无善无恶的。在阳明,心体、性体之说建立在万物一体论上;在朱子,论性则必从仁义礼智来说,有仁体的丰富内涵。

 

 

 

第五场由中山大学博士生闫雷雷主讲《<大学>与敬》,论文从小学、大学对“敬”的倚重中谈出“敬”之工夫成始成终的意义,进而在《大学》之三纲八目,尤其是“明明德”与“格物致知”中探讨敬与《大学》的关系。在对“敬”之本义的阐释方面,又从“主一与主理”、“专一与精一”、“主一与正心”三个角度层层深入,认为敬是心的专一不走作,使心主于理;除此之外,敬不能包办义,须是“敬义夹持”。

 

第六场由西南政法大学的董卫国老师主讲《略谈朱子格致论中的“心-性”与“物-理”关系——从几种误解说起》,论文认为,欲破除思想史上几种对朱子格致论的误解,关键在于认识其中“心-性”、“物-理”关系与穷理和主敬关系。朱子之格物重视由分殊见理一,其中“心之知”并非空的认识能力,而是性理的自觉;“物”是与人心之理相应的价值事实,格物穷理是在心物之间显现、充实性理。主敬工夫乃格物之本,二者是一本互发的关系,并非断成两橛。董老师主讲的内容于前五场所论之话题皆有涉及,对于本次会讲活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收摄与总结。

 

丁老师与曾老师全程参与了论文会讲专场,谈出许多见解与感受,成为每场会讲的点睛之笔。如在第六场中,丁老师提出,理学是价值与事实的融洽,基于这一点去理解格物致知,方不会产生历史中存在的误读。对于学者来说,首要的并非破除或接受某种可能的“误读”,而应先端正一己之见识,见识正则彼我之说不谋而合;于不合处亦不可过分自信,当先看其说得好处。先贤之语不是一场闲话,后学者应当尽心体味,以见新知识、新思想。在第三场与第五场中,曾老师提出,儒家所要承担的并不是与科学的对立,而是去思考:面对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现象,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以及,科学所得出的基于数据的结论,是否能够成为人的生活价值?在“敬”的话题上,他认为现代社会也讲“理”,但却缺乏“敬”,这和传统中的主敬、穷理交相并进很不一样。

 

 

 

本次理学班在炎炎暑热中开班,临近尾声时的一场秋雨,收敛住了今夏最后一丝烦闷。大家的心境亦如这夏秋交替一般,最初满怀着对于圣贤与圣学的热情来到这里,一番切磋琢磨之后,这热情终将收摄凝聚为一片清明的敬意,伴随依依不舍与句句珍重,期待着来年的再会。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