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著《〈周礼〉史话》出版暨自序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9-09-17 23:47:05
标签:〈周礼〉史话、彭林
彭林

作者简介:彭林,男,西元一九四九年生,江苏无锡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等。

彭林著《〈周礼〉史话》出版暨自序

 

 

 

书名:《〈周礼〉史话》

作者:彭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月

 

内容简介

 

《周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是一部通过官制体系展示治国理想的皇皇大典,体例独特,结构奇巧,体大思精,宏纤毕贯,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之作。本书作者从《周礼》成书谈起,分《周官》与周代官政之法、《周官》面世、官制体系、理想国典制、治国思想、注疏与版本、历代研究述要、关于《冬官》与《考工记》、《周礼》的社会影响等九章,介绍了《周礼》一书的缘起、成书、体系以及影响等方面内容。本书对《周礼》一书相关问题的讨论深入浅出、系统全面,使读者易于理解、接受,从而对《周礼》一书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

 

作者简介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儒家经典的教学与研究,主攻“三礼”之学。在校内开设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两门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华传统礼仪概要》《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礼乐人生》《〈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三礼研究入门》《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彭林说礼》《家教与门风》等,曾在《考古》《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序

自 序

第一章 《周官》与周代官政之法

第一节 周公制礼作乐

第二节 周礼与《周官》

第二章 《周官》面世

第一节 言人人殊的发现经过

第二节 聚讼不已的成书年代

第三章 官制体系

第一节 框架结构

第二节 职官爵秩

第三节 官职官联  

第四节 六官规模

第四章 理想国典制

第一节 《周官》是周天之官

第二节 政区规划

第三节 民政民生

第四节 沟洫系统

第五章 治国思想    

第一节 儒家思想

第二节 法治思想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思想

第六章 注疏与版本

第一节 《周礼》郑注与贾疏

第二节 孙诒让的《周礼正义》

第三节 阮元的注疏合刻本

第七章 历代研究述要

第一节 汉唐的《周礼》研究

第二节 宋明的《周礼》研究

第三节 清人的《周礼》研究

第四节 近现代的《周礼》研究

第八章 关于《冬官》与《考工记》

第一节 《考工记》目录

第二节 关于“冬官不亡”论

第三节 历代研究述略

第九章 《周礼》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社会改革

第二节 都城布局

第三节 官制与文教

第四节 《周礼》在古代朝鲜

附录:《周礼》序官总表

治官之属

教官之属

礼官之属

政官之属

刑官之属

 

自序

 

《周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书,是一部通过官制体系展示治国理想的皇皇大典,体例独特,结构缜密,体大思精,宏纤毕贯,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之作。国家治理的核心要素,说到底有二:资源与人。资源包括土地,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自然之物。对于人类而言,土地是祖祖辈辈耕耘的热土,是家乡,是祖国。执政者的任务,在于有效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家园,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筹谋划的问题包括:政治中心的规划与营建、各级行政区的设定与运营;安置、组织、教育、管理四方万民的生活与生产;开源节流,保护、利用、再生山川百物等自然资源;良性地运作物资与商品的流通;组建、训练、校阅、指挥军队;划定社会生活的底线,公正地仲裁各类民事纠纷、狱讼等等。此外,整个治国方案如何与人的精神世界契合,使之更具人文色彩,也是不可忽略的主题。凡此,《周礼》作者以博大的胸襟与睿智卓识,提交了一份独特而精彩的答卷。

 

《周礼》的六官体系,从空间上说,象征宇宙六合,无远不届;从政务上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从思想上说,以人法天,熔铸儒法、阴阳五行于一炉,乃是在理想中构拟的建国蓝图。两千多年过去,尽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甚至说是天地翻覆,日新月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永恒的,所以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周礼》提出的许多治国理念至今犹在,并且或隐或现地提醒或者影响着今天的世人。此外,面对《周礼》的博大与浩瀚,学者犹如煮海为盐,铸山为铜,无论是研究政治学、文献学、历史学,还是研究经学史、职官史、科学史、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的人,都可以从这部著作中找到用之不竭的资料,以及感兴趣、有价值的课题。但凡形成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作品,几乎都有这样的魅力,读者都会折服于它们的睿智卓识,从中得到教益。

 

《周礼》一书的真伪及其年代,自西汉起即有争议,学者的见解极形分歧。四库馆臣说:“古称议礼如聚讼。然《仪礼》难读,儒者罕通,不能聚讼。《礼记》辑自汉儒,某增某减,具有主名,亦无庸聚讼。所辩论求胜者,《周礼》一书而已。”读者诸君毋须为此感到不安,类似的现象在上古学术史上,可谓司空见惯。书成之后,往往不署作者姓氏;或者为了高远其说,而将自己的作品托诸古圣先贤的名下,流传至今的《黄帝内经》《管子》《鬼谷子》等书的作者,大多扑朔迷离,后世学者见仁见智,各抒己见,这是学术研究之深入所必需的,毋须匆忙作结论。坦率地说,这些争议无损于《周礼》的价值,无论如何,它至迟也是汉代的作品,仅就这一点而言,它在世界文明史上就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值得世人珍视。《周礼》一书,古称难读,笔者在三十多年前即属意于此书,深自喜好,心知其价值难以比拟,理应成为大众的文化财富,故多年来一直希望将自己的点滴心得与文史爱好者分享。如今承蒙国家图书馆抬爱,将本书的撰作下赐于我,然动笔之后,益知学识浅薄,文笔拙劣,虽黾勉从事,谬误定然不少,若蒙读者朋友指正,则幸甚幸甚!

 

 

彭林

2018年6月30日

于清华大学荷清苑寓所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