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
——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 110 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来源;“Tsinghua哲学系”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九月廿七日乙未
耶稣2019年10月25日
2019年10月20日至21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及其现代开展——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张立文、陈鼓应、陈来、郭齐勇、刘笑敢、宋志明、李存山、张学智、李景林、吴震、向世陵、朱汉民、景海峰、王杰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张岱年的人格风范和学术思想以及各期中国哲学、中国经学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美国著名汉学家田浩先生、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先生向大会发来寄语,表达了他们对张岱年先生的深切怀念,并祝大会圆满召开。此外,王中江代表中华孔子学会向与会代表赠送了《张岱年先生手迹》,张尊超先生表示将向与会代表赠送《张岱年画传》。
20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接待厅举行,清华大学彭刚副校长、北京大学王博副校长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万俊人院长致欢迎辞。彭刚代表校方对此次会议的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与会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彭刚指出,张岱年先生为清华大学哲学系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辩证唯物论、逻辑分析方法和中国哲学的优良方法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新唯物论体系,张先生的思想和学术在今天是值得高度重视并加以发展光大的。他还肯定了清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成绩。王博代表北京大学及北大中国哲学学科对于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回忆了自己与张先生相处的往事以及张先生对他的深刻影响,高度赞扬了张先生的人格风范,高度评价了张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研究与传承的重要贡献。万俊人介绍了张岱年先生在清华哲学系的复建与人才引进方面的重要贡献,回忆了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肯定清华中国哲学学科已经成为了国内研究中国哲学的学术重镇;他高度评价了张先生的学术自觉性、自主性以及他关于传统、学统以及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国学院郭齐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存山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向世陵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张岱年先生哲嗣张尊超先生作大会发言。
张立文回忆了自己与张岱年先生的往事,赞扬了张先生深厚的学识与崇高的人格。他指出,张岱年先生在做人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治学上主张“六经注我”、敢于怀疑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致力于提携后学。
陈鼓应指出张岱年先生超绝的学问、精神、人格不仅是属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而且是属于大家的。陈鼓应教授回顾了张岱年先生对他在易传研究上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张岱年全集出版的进展,并提出了对张岱年先生著作进行翻译的建议。
郭齐勇展示了他与张岱年先生来往的书信与照片,赞扬了张先生对青年后学的厚待、鼓励与支持。郭教授进一步总结了张先生在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研究方面的贡献,指出张先生全面讨论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利弊,肯定了中华民族的“良根性”与精神价值,推动了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
李存山总结了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他认为在哲学思想方面,张先生创立了一个解析与综合的哲学创新体系;在文化观方面,张先生提出了解析与综合的文化创新论,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张学智对张岱年先生早期思想中的哲学、理想与解析等观念做了总结,认为张先生在当时文化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势下,主张综合运用指向个别的、基础性的逻辑解析法与指向一般的、归宿性的慧观综合法,提出了一种鼓舞国人精神的哲学。
向世陵对张岱年先生关于孔子“仁”概念的解释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张先生将孔子的“仁”分为较深和较浅层次,又提出了有超过仁和未达到仁的上下两端的情形。向教授认为,张先生从承认人的独立人格和人的主体性的角度解说孔子的“仁”,凸显了注重人的权利和意志品质的现代性立场。
王东对张岱年先生的学术精髓、贡献与地位做了总结。他认为,张先生以好学深思的治学方法与综合创新的理念目标做出了中国哲学史论与中国哲学理论、综合创新论和民族精神论、新道德论与新价值论六大创新,可谓是“当代中国最大哲学家”。
张尊超先生首先回顾了张岱年先生与清华大学的渊源,张先生四进清华,其著作《天人五论》便是在清华写的。张尊超先生对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论与解析唯物论做了总结,指出张岱年先生的一生是努力探究真知、不懈追求真理、弘扬中国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生。
20日下午21日上午,学者们在清华大学近春园第二会议室和甲所第一、第二会议室举行了共十五场分组会议,发表论文近七十篇。
一、张岱年先生及其学术与思想
河北大学哲学系程志华教授从“一本多级”的物本论、“真知三表”的经验论、“充生以达理”的人生论与“文化综合创新论”四方面总结了张岱年先生的哲学体系。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运辉教授通过张岱年先生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的评价揭示了张先生中马对话、融通创新的思想脉络。内蒙古大学哲学系郭晓丽教授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与宇野哲人《中国哲学概论》为对象,指出二者有同有异,均为时代问题的缩影和前瞻性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高度评价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范畴研究,认为张先生实现了对传统“字义”学的继承与超越。衡水学院董子学院金周昌教授论述了张岱年兼和哲学的和平论构想。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金鹏副教授总结了张岱年对中国文化转型发展的理论贡献。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分析了张岱年先生《道德之“变”与“常”》中“新唯物论”思想与方法的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金刚副研究员发表了《张岱年先生的张载诠释》一文,思考了张先生的研究方法与哲学建构。
二、各期中国传统哲学
(一)先秦两汉
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指出《齐物论》中“物论”的辨析只是前提、过程、媒介,而真正的落脚点在于回到万物本身与实现万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清华大学丁四新教授通过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周髀算经》等文献对“数”的哲学观念与早期中国的宇宙论数理进行构建,指出“数”具有本身的哲学思考、宇宙论视角与象征的思维方式三个层次的哲学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从梁武帝由儒入道又至佛的思想发展出发,对其晚年过分佞佛导致三教关系失衡酿成恶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孔德立教授对《中庸》“诚”与“诚之”的特征以及从“诚之”到“诚”的过程做了分析。复旦大学哲学院林宏星教授通过荀子“好利欲得”的人性论论述探讨了荀子政治哲学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安徽大学哲学系王国良教授发表了《〈诗经〉与民族精神及其儒道思想渊源之关系》一文,指出《诗经》中的忧患与自然意识分别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源泉,二者相互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王威威教授对《齐物论》和《秋水》中的“齐物”观念做了比较,认为《秋水》中的“齐物”未上升到“通而为一”的层次。衡水学院魏彦红教授发表了《董仲舒论君子》一文,对董仲舒的君子观做了总结。首尔大学哲学系郭沂教授发表了《从西周德论系统看中国哲学之建立》一文,对殷周之际的德论系统进行了探讨。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李春颖副教授从恻隐之心入手分析了孟子的人性论。北京大学哲学系孟庆楠副教授对早期《诗》学视域中以德配天的观念做了分析。曲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功进副教授对《参同契》中的“黄老养性”进行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王楷副教授讨论了荀子的人性观念。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白延辉讲师分析了东汉的儒道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夏世华讲师探讨了《老子》中“光”这一隐喻的哲学意涵。河南科技大学闫利春讲师从三方面分析了董仲舒的人性论。华侨大学哲学系张华勇讲师以《应帝王》为中心对庄子哲学的政治意蕴做了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时婧博士对《论语》中的为政形象与理想人格进行了梳理。清华大学哲学系陈群遥博士对荀子的“圣人制礼”说进行了讨论。
(二)宋元明清
同济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分析了刘宗周通过对物、事结构的分析所建立的个体性伦理,指出蕺山解决了四句教伦理困境。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教授指出潘平格破除了宋明儒学中的“玄虚”因素,恢复了“德行”与伦常践履的关切。中山大学(珠海)哲学系邓联合教授通过分析“浑天”视域下的重要思想观念,指出王夫之《庄子解》中存在重构与逆构两种相反却相辅的诠释向度。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从命论这一问题切入理学的自然思想,指出张载、二程等人阐述命论的共同之处在于扬“义”抑“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强昱教授通过对卢重玄“神识”论的分析,指出盛唐时期的道教哲学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对佛教的扬弃。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王新春教授发表了《张载新三才视域下的易学重建》一文,对横渠易学的思想背景、话语系统与厚重底蕴做了诠释。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仪明教授讨论了儒家心性哲学的生态学意义,指出阳明学将人的先验性道德属性赋予了自然界。北京大学儒学院张广保教授发表了《〈易〉、老会通与北宋易学哲学》一文,认为《易》、老的创造性融通乃是推动北宋易学哲学发展的原动力。
北京大学儒藏研究中心甘祥满副教授论证了戴震“心”理学的思想性质。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郭园兰副教授分析了朱熹对离爱言仁的批判与重建仁爱关联的努力。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李卓考察了徐梵澄对陆王心学的诠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增光副教授对陆象山的《洪范》学做了分析,指出陆象山以《周易》“太极”解《洪范》“皇极”,强调皇极根乎人心,主张“无有作好,无有作恶”的政治哲学。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孙宝山副教授分析了论阳明学宗旨的阶段性变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田智忠副教授对朱子慎言德性之知做了解释。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李攀讲师对俞琰行《易》的思想与精神旨趣做了论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邹啸宇讲师对胡五峰的外王思想及其建构逻辑做了探析。
(三)跨时期研究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殷慧教授发表了《汉宋礼学视野中的气性论》一文,通过郑玄、朱熹和戴震对“气”的讨论展示了汉宋礼学思想中气性诠释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研究员对原始儒家的性情论到理学本体论的转变做了探讨,指出这一转变使得性情关系从一本转变为二本,导致了儒家工夫形态的转型。河南大学哲学系冯鹏讲师对四库馆臣的“两派六宗说”与“汉儒言象数”做了考论。清华大学国学院王硕博士后对“五伦”中的“友”关系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做了剖析。清华大学历史系曲祯朋博士对儒家道统的内外维度及其问题做了探讨。
三、近现代中国哲学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鹏教授通过总结“清华哲学学派”的哲学创作意识,说明了哲学的方法自觉、方法意识与哲学创作之间的紧密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许宁教授发表了《张申府对罗素哲学的研究与诠释》一文,指出张申府从文化改造的层面对罗素哲学进行了吸收与创新。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发表了《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一文,对陈来《儒学美德论》一书进行了评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魏义霞教授对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十二个空间进行了阐述。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翟奎凤教授发表了《康有为、梁漱溟的儒佛观与人类终极存在之想象》一文,对晚清民国各家的佛学观做了论析。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允熠教授发表了《毛泽东与中国哲学史》一文,对毛泽东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态度与影响做了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陈群副教授分析了徐复观儒学诠释中的生命之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巧生副研究员对熊十力形上学的性质进行了论析。北京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谢伟铭副教授回顾了近代历史中人的革新。武汉大学国学院谢远笋讲师辨析了牟宗三的政治哲学与社群主义、自由主义的异同。
四、儒家经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以敖继公的《仪礼集说》为中心,分析了其复原《仪礼》的工作过程以及敖门相关的经学研究,呈现了理学的知识考古。清华大学陈壁生教授发表了《郑玄的“法”与“道”》一文,指出经学从“法”的角度来理解六经,而寻求“多元化的圣人之法”背后共同的“道”成为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新思想的基本动力。中央党校哲学部讲师曹润青分析了康有为的《论语》观。
五、中国整体文化、中国哲学学科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霞研究员对重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方式做了探讨,指出我们应该融通各种资源,从哲学史转到哲学,从而将中国哲学发展成具有现代性的知识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对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伦理做了区分,指出道德处理的是性分问题而伦理处理的则是位分与职分问题,主张从思想上贞定二者的分际。北京大学儒学院干春松教授通过梳理由“帝”到“天命”、“天道”的思想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早期宗教和政治文化发展的“理性化”等特征。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龚建平教授分析了礼乐作为建构传统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制度保证的重要性,并从限制言论、人身自由等方面对礼乐进行了反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总结了中国文化的“此岸取向”、“关系本位”与“团体主义”三重预设,从文化心理机制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中的秩序问题做了分析。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出版部主任彭彦华研究员发表《心学与国人的信仰哲学》一文,对中国“心文化”与个体的修行工夫做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正副研究员对今天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1日下午,在近春园宾馆第三会议室举行了又一场大会报告和闭幕式。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宋志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刘笑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景林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以及深圳大学国学院景海峰教授作了大会报告。
陈来通过《易传》中“唯变所适”、“观察变化”、“通其变化”、“成其变化”与“损益乃革”等观念展示了易经中的变易思想,指出中华文明中自古就产生有源远流长的变革思想,这一思想支持了中华文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由此,陈教授驳斥了中华文明与儒家思想保守论。
宋志明指出中国哲学的使命在于为中华民族指示价值取向。他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宗教的民族,中国人的信念靠中国哲学所提供的价值理念来维系。宋志明教授将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归结为真、善、美、圣、群等五点,并指出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
刘笑敢以孟子的人性观念为基础,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他指出,中国哲学传统研究方法以注释为主,而我们今天应区分对象性的诠释研究与主体性的创造构建两种路径。刘笑敢认为,诠释研究应以文本为重心,就此而言安乐哲、牟宗三的孟子研究并不恰当。对于人性论,刘笑敢进一步引用现代神经科学的成果认为人性善有传统与科学两方面的根据。
李景林发表了《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一文,从人性的内容、人性的结构、人性实现的目的论等数个方面对荀子的人性论及其伦理政治学说的理论自洽性做了分析。
朱汉民发表了《宋儒的忧乐情怀与〈四书〉学的内圣之道》一文,指出理学的内圣之道不仅是一套有关身心性命的哲学理论,同时还是一个包含喜怒哀乐的生活世界。朱汉民教授认为宋儒的“圣贤气象”兼容“忧乐”,从而使其达到了忧乐圆融的精神境界与理想人格。
吴震做了题为《朱子学理气论域中的“生生”观》的报告。他指出,从理气论域看,朱子的本体宇宙论含有丰富的“生生”理论。朱子“天命流行”“天理流行”“天理流出”等观点表明朱子学的太极本体具有根源意义上的动力义,而阴阳动静等一切现象必根源于太极本体。由此,吴震认为“太极生阴阳,理生气”可成为理论自洽的一套理论命题。
景海峰发表了《从经学到经学史》的报告,对儒学和经学的关系做了辨析,指出儒学是一种思想流派、学术体系、文化形态,而经学具有鲜明的文献学色彩,同时兼含宋学、汉学。他进一步对经学和经学史进行区分,认为有经学而无经学史,经学史兴则经学已亡,而如今则主要通过经学史来说经学,并指出如今中国哲学学科需要思考如何延续、转换经学的研究。
在大会闭幕式上,曹峰教授、陈霞研究员、唐文明教授就“继往开来的中国哲学及其综合创新”话题作了发言。
曹峰注意到了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大纲》中区别于生成论、本体论的“本根论”的提法,指出我们应该继承张岱年在用词与框架方面的谨慎,进一步注意西方概念语词的边界与局限性,激活中国思想自身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陈霞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做了总结,指出中国哲学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深化了西方哲学的话题,这是中国哲学的独特贡献。对于今天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哲学的创新,陈霞认为中国哲学应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将民族思想国际化、哲学化、普遍化。
唐文明回顾了张岱年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指出我们应当继承张先生的思路,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强调从自身固有问题出发,另一方面也要以西方思想和方法作为参照对象与研究助力,并进一步要求中国哲学不能过分强调文化主体性而使得研究的哲学性变弱。
最后,陈来教授作了闭幕总结发言。陈来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的新材料对进一步推进张岱年研究的作用。对于大会展露的研究面貌,陈来指出中国哲学研究老一辈学者不断开拓新领域,而中年学者也已成为研究的主力军,青年学者开始逐渐进场。对于大会体现的研究方法,陈来认为中西方法比较的深入应用已成为中国哲学研究新的力量与趋势,问题分析式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来自经学热的压力和动力。
另外,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苏州大学哲学系蒋国保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中央党校哲学部乔清举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文博副教授、遵义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袁永飞讲师亦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刘菡、王桃编辑等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是丁四新教授、高海波副教授,丁四新并主持了开幕式和闭幕式。
(清华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王政杰供稿)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郭齐勇】船山哲学的现代意义
【下一篇】贵阳孔学堂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