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圣人有情有私论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9-11-19 00:22:20
标签:圣人有情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余东海】圣人有情有私论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月初九日丙午

          耶稣2019年11月5日

 


尝闻人言,圣人无情或忘情。《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自然无情。《三国志·钟会传》裴注曰:“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世说新语·伤逝》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又闻人言,圣人无私情。“圣人把自己的感情都献给了天下苍生而没有私情的余地了”、“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云云。

 

两说皆似是而非。

 

首先,圣人最多情。《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天道流行,赋予本性。天命和本性本来无情,“冲漠无朕”。但情感会从本性中生发出来,此即“情生于性”。率性之谓道,遵循本性指挥,喜怒哀乐就可以发而中节,其人就有道,此即“道始于情”。可见,情是天性的作用,道德的肇端。

 

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又说“回也不改其乐”。怒和乐都是情。与众不同的是,圣人之情深而正,发而皆中节,虽怒不迁,其乐不改。

 

其次,圣人有私情。《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有个体性即私己性。圣贤君子不能免。公私相对而言,孝悌舐犊,亲亲相隐,为父绝君等等,都属于私的范畴,都有人情之私。

 

公私两域不能同等要求,门内之治与门外之治应该有所区别。政治上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礼所当然;在私域中强调大公无私,则非礼亦悖理,很容易滑向墨家。杨朱“唯我”, 有私无公,固然错误;墨家“兼爱”,有公无私,同样反常。

 

孔子说圣王三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这是说圣王为政公正,不偏不倚,公私分明,戒绝私情偏爱、假公济私和以权谋私,但并非取消私域、戒绝私情。

 

圣贤君子贵在超越,有私情而不为私情所限,而是“推私以及公”,将自利与利人、自爱与爱人、私情与公心圆满统一起来,将对父母子孙的情感推展扩充开来,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圣人有情而无累,有私而无邪,为政无偏私。如果一定要说圣人无情或无私情,必须作出特殊解释。如程颢所说: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二程集-定性书》)

 

”程颢所说的无情,是指“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所说的自私,是指“人之情各有所蔽,不能适道”而言,并非否定私人必要的私域和正常的情和欲,“把自己的感情都献给了天下苍生而没有私情的余地了。”

 

本文开头提及的《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影响很大,是“圣人无情论”的经典依据。借此机会略驳之。天地当然无情,圣人岂有不仁,岂能无情?圣人德位相称,居于百姓之上,就必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尽文化启蒙、道德教化、制度约束、法律制裁等责任,岂能一切不管不顾,任凭百姓自已发展?天地之性人为贵,岂能等百姓于刍狗?

 

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为之解释说:

 

“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已发展。这就是“自然无为”思想的说明。“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陈鼓应这段话首先是曲解,为老子否定仁爱而粉饰辩护。仁即仁性、仁爱,并无偏私之义。其次,不偏私也不是不敬天保民、仁民亲民的理由。天地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可以;圣人任凭百姓自已发展,则不可以。

 

张载指出:“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是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则异矣。圣人岂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则何意于仁?鼓万物而已。圣人则仁尔,此其为能弘道也。”(《张载集-横渠易说》)

 

然哉,圣人不仁,焉能弘道?不仁之人,何足称圣?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绝乐弃礼、绝学无忧的道家人物,何足以允执厥中、建设王道?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