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召开,主题为"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11-27 01:19:19
标签: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原标题:两岸学者齐聚筼筜 纵论"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月廿八日乙丑

          耶稣2019年11月24日

 

何为“国学”?国学经典何以在当代语境下被诠释?新时代国学何以发展与创新?2019年11月23日-24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筼筜书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厦门筼筜书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海峡两岸共66所高校、研究所、书院等文化机构的百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是两岸学者的年度盛会,由厦门筼筜书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等共同主办,并得到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自2009年起,论坛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核准,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每年深秋时节,海峡两岸百位学者相聚厦门,交流切磋、同台论道,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平台之一,对增进两岸文化认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忘初心,再度启航,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论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科学应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精神,发时代之先声,本届论坛邀请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这一主题,探讨国学经典的现代诠释,国学研究的现代转型,国学新思维、新思考,国学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及当代书院的探索与实践等议题,展开多维度交流讨论,解读新时代国学发展之貌,为新时代国学的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这些议题与国学论坛成立之初“以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初衷相契合,也是这些年有志于“以君子之道济世”的筼筜书院所关注的焦点。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现场

 

2019年,是筼筜书院建院十周年,亦是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的第十一届。筼筜书院十年如一日,秉朱子“培养新知”之志,膺“新时代新作为”之命,以经典为凭依,商量旧学,在国学复兴历程中,往来于筼筜书院的诸多君子,留下他们培养新知的印迹。一直以来论坛都重视承传经典、诠释现代,以达其经世致用的目的。

 

当前“中国之治”的文化力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支撑,也开启了文化兴国的新局面,对于更好的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产生深远影响。过去的十年,也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十年,两岸学者交流切磋,提供了世界良性文化欣欣向荣的图景,所扎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将继续为世界全球化贡献智慧方案,下一个十年必将是国学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

 

名家会讲,聚焦传统文化历新时代之“新”

 

第十一届论坛邀请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都是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卓有成效的代表。其中包括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福建省宣传部原副部长马照南等,以及来自台湾知名学者、国际易学联合副会长朱高正,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台湾咸临书院刘君祖山长,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孔孟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董金裕,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陈福滨教授、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郑卜五教授到会。本次论坛收录两岸学者论文共71篇。

 

 

 

台湾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先生在论坛上致辞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现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传统文化深厚饱满的内在智慧,提供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积淀,论坛学者从多维度多角度探讨了新时代国学的现代转型和未来发展问题,特别是对国学新思考、催生国学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包括如何面对现代化过程的危机、全球背景下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渗透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编审罗传芳教授提出在中西文化对比背景下、在会通和转换的时代要求中,在中国文化与西方哲学的对比中,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化,首先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和人的思维观念的转化问题,但也不是不能简单回到自身的传统“自己讲”“讲自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张亚群教授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拐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系统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经学教育变革为国学教育的历程,并就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观照当下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了真知灼见;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刘君祖先生就近两年国际时局的剧烈动荡,形势多变,以及冲击到两岸以及香港境内的政治秩序,提出为国族深谋者仍需敬慎明辨,高瞻远瞩以期文明昌盛、国泰民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谢清果教授、董熠博士对人类文明传播视域下的“中国”观念做了重新的探视,认为“中国”观念缔造过程中,孕育出以“中”致“和”的理念,从而在空间与时间上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树立了典范,也成为“文明型中国”建构的主流意识,因此,在当代阐扬“中国”观念中的文明交往观,高扬可沟通的“中国”形象,理应成为传播学者的应有责任与担当,也是建构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话语体系的内在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研究》编审罗传芳教授作主题发言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潘朝阳教授就《儒家的知性与科学》,依儒家经典,并举中国科学家和大儒为例,彰明儒家除了宋明儒强调、首出的“本心之德性”之义以外,也同时、同等重视“本心之知性”之义;厦门大学哲学系朱人求教授,论析中国哲学的认知与悟道,以朱子的思想世界为切入点,指出格物致知并非西方意义上的知识论,而是一种工夫论,是为学的起点、为道的起点、成圣的起点,也是朱子理学建构的起点,格物致知最终所达到的事物的表里精粗、内心的全体大用的彻底认知,本身就是一种彻悟性的认知,即达到对最高天理的心领神会,进入悟道的境界;

 

 

 

厦门大学哲学系朱人求教授发言

 

以史鉴人,可以正衣冠;以史论道,可以知进退。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孙艳红教授,以苏东坡为人格范例,论述苏东坡超然的人生观、恬淡的价值观和彻悟的处世观,其符合意义在于向现代人彰显高尚品格追求和认真生活态度,在于能帮助现代人战胜物欲诱惑,使之心灵恢复平静而忘却“营营“,并且也给现代人的生存提供新的方向,安慰、激励、成就者一个又一个处于困境中的求索者。

 

名家对话,探讨国学的核心和发展

 

新时代国学的传播方式呈现与新媒体融合之势,23日晚上举办的“两岸名家会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韩必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小健等四位著名学者同台论道,围绕“国学的'核心'“”国学的思维”“国学发展与融汇中西”“国学的传播”展开,纵论国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发展,此环节由王维生山长主持,凤凰网国学全程直播。

 

 

 

两岸名家会讲(从左至右依次是:王维生、王子今、潘朝阳、韩必霁、朱小健)

 

兴办书院,弘扬国学,致力乡村振兴

 

古代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在知识传播、文脉传承、人格培养和社会教化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近年书院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论坛在第一天下午的分组讨论里也集中讨论了现代书院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十年来,筼筜书院也提供现代书院的良性发展思路。

 

 

 

 

 

分组讨论现场

 

论坛邀请了两岸数家书院负责人,在现代书院的发展理论方面,厦门大学杨玲教授从新时代传统书院公共文化供给的角度,讨论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下,传统书院如何供给优质的公共文化,承继历史使命,提出首先需要厘清“新时代”给传统书院带来的机会、挑战与新的要求;其次,梳理“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与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新需求。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讨论传统书院公共文化供给的目标及其路径。

 

在传统书院的历史研究方面,兰州交通大学杜华伟副教授通过实地调查和系统研究,将当代书院划分为十六种类型,在总结当代书院多样化文化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古典教育是当代书院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当代书院存在的价值所在;厦门理工学院的王元珍副教授,在考察蓝田书院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复办以来的运营模式和经验启示,以期对当代书院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主题发言现场

 

在现代书院的实践和探索方面,来自各书院的专家各抒己见。台湾鹅湖书院吕荣海院长简单报告鹅湖书院的成立缘起、发展状況及未来展望。包括编书及宣传鹅湖会讲精神、也致力于融汇中华文化与现代法治,从古文中找到有助于现代法治的元素;也提及学田式经营,有若干房屋出租,以及在2019年11月间在彰化院设太阳能发电,以卖电收入作为现代学田收入。台湾文藻外语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湖南石门逸迩阁书院学术顾问邓文龙博士以自己所参与的逸迩阁书院的典籍收藏(宗教文化书籍、器物3万多种,其中道教图书有8000余种,含手抄、抄本、印本、复印)为例,希望一方面让整理的初步成果为学界了解,吸引拥有古籍文献的地方收藏家加入民间古籍整理分类,同时也希望有关单位能积极的收集古籍与整理古籍,建构古籍网、分享民间古籍;唐少阳文化研究院杜艳妮院长谈及唐少阳院积极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方式,构建文化资源开放业态平台,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专家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也依托高端智库和专家导师团,向政府、企业、学校等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的规划设计和落地执行等服务;复旦大学孙燕华副教授在推动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书院建设中,充分意识到兴办书院是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开展和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基础,既而在老家乡村兴办枫下书院,并逐渐认识到兴办乡村书院乃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刘克兵副院长,以湖南攸县石山书院为例,结合其发展现状,由此及彼、由个性而共性展开探讨国学传播背景下民间书院的发展路径;台湾两岸书院赵丽娜院长,从贤人影响力角度,略述南方儒宗言子传道的时代背景,言及他个人修身立命的抱负,引领着南方吴地两千年来的性格形成和生存价值趋向,奠定了一个荆蛮之地的富庶走向,后世文明所崇尚的礼仪、小康、礼乐、惠教等无出其右。台湾宏远经典书院的赵美玲院长谈及经典诵读为高度语文能力的奠基,和人生智慧的熏陶启蒙,是人类两千多年来历史文明的共同特征。不论中西,凡是有高度文化发展的民族,经典给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中华文化的传承,全靠全民族普遍爱好经典读诵之教育传统,她在论文中列举了经典教育中诵读经典著作的一些方法。

 

《筼筜书院文库》相继出版,现代书院助力“中国之治”

 

十届论坛,两岸学者;人次千余,论著千篇;商量旧学,培养新知。如琢如磨而转深沉,如切如磋益加邃密。这是筼筜书院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是从往届论坛千篇文章中精选的文集《国学新知》和汇集筼筜书院创办和运营经验的山长文集《其命维新》相继出版,并于论坛开幕式进行新书发布,以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筼筜书院开院10周年。

 

筼筜书院创办和运营15年来特别是书院开院10年来,对当代书院的创办、运营、管理、目标定位、时代使命以及海峡两岸国学交流等方面实践与探索一直处于海峡两岸翘楚的地位。

 

其中国学论坛的诸多文章振聋发聩,历久弥新,从中亦可看出这十几年来国学与书院的发展轨迹;山长文集中包括书院创办的“初心与愿景:当代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文化张本:媒体访谈报道”“言为心声:重要论坛活动的致辞”以及“日新其身:筼筜书院及所获得的荣誉”等五方面内容,体现了作为一个中国当代书院先行者对书院事业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对当下当代书院的创办与运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国学新知》发布仪式

 

两本文集都属于筼筜书院开院之初规划的《筼筜书院文库》系列,传承书院自古以来的出版功能,《筼筜书院文库》将继续秉持初心—“汇百家文萃,修筼筜文库,藏名山述撰,务期学术昌而文化兴,文化兴而风教修明”,系统编辑出版更多的论坛专辑,持续关注学术动态,希冀对于当代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有所启发和帮助。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