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要不要删着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1-01-05
透过《三字经》删节之争,我们需要思考: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是该严苛些,还是该宽容些?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而出的《三字经》开头。一千余字的《三字经》哪些内容去留存废,成了舆论热点。
此事缘于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的一纸通知。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称全省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不健康内容流入了校园,要求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尤其不可要求全文背诵如《三字经》等。同时有媒体报道,此前,湖北已有学校使用删节版《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等语句已经在教材中消失。
《三字经》,要不要读?
陈女士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她觉得《三字经》应该删节:我给孩子讲过《三字经》,但讲着讲着就讲不下去了。比如讲到“夫妇从”、“君则敬,臣则忠”等内容的时候,就很为难。
对于是否对《三字经》进行删节,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三字经》根本不适合进入中小学作为教材。
鲍鹏山解释说,《三字经》是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创造出来的,受到时代环境和作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有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甚至有很多市侩哲学,在今天来看,对小学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鲍鹏山告诉记者,《三字经》即使作为教材,基本上都是做选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不一定要全背下来。在古代社会里要求学生背读的只有“四书五经”。
“《三字经》本来就是很低层次的读本,是孩子们启蒙的时候读的,古代大多是三岁左右的孩童诵读。从未被列为政府指定的教材,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也认为《三字经》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认知水平和道德水准。”鲍鹏山说。
鲍鹏山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类的教育主要有两个目的:价值观教育(即文化历史信仰)、语言训练学(即学会典范的母语)。价值观教育自不用说,《三字经》类似顺口溜,无法承担语言教育的使命。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三字经》都有欠缺,不足以作为教材。
对于当下《三字经》的“走红”,鲍鹏山说:“很多人认为《三字经》是传统经典,学《三字经》能为学古文打下基础。可问题是,用《三字经》来学习古文,根本是走错了方向。这一点也反映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人云亦云。什么东西火,就读什么,缺乏科学的判断。”
“我非常赞成孩子们读经典。但我认为要想加强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完全可以用《论语》替代《三字经》,《论语》这样的儒家经典对孩子们的价值观养成和语言积累有非常可观的作用。”鲍鹏山说。
如果读,怎么读?
汪女士是一位8岁孩子的母亲。她认为没有必要删改《三字经》:就像我们小时候读唐诗,其实根本不明白在读什么,就是机械记忆。我让孩子背《三字经》,就是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梓并不赞成删节《三字经》。“如果删节,就会破坏历史文本的完整性,把一篇经典文本割裂得鸡零狗碎,肢解得面目全非,这绝非尊重历史的态度。学生诵读的是删节本,以为原书本来如此,而在别处看到原本,会因为与所学内容不同而困惑。”如果因为课时原因,不能全文学习,可以在专业教师或者学者的指导下,进行节选,并且一定要说明这是节选本,而不让孩子们有误解。
徐梓告诉记者:“《三字经》自诞生以来,已经流传了700多年。在历史上,它被尊为启蒙第一书,被视为‘蒙学之冠’,主要是因为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包举经史子集四部;从整体来看,它又是一部劝学文献,而较少伦理道德的说教,从而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如果我们以‘知识之学’的态度来看待它,即通过它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它在现代依然不失为一部好的启蒙教材。”《三字经》选取了很多和儿童非常切近的例子,孩子们容易接受。
“《三字经》能够得到广泛而深远的流传,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形式。它三字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为儿童喜闻乐道。并且它的前后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通俗易懂,是儿童理想的诵读文本。”徐梓说。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邓咏秋长期从事阅读学研究,一直关注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她告诉记者,不同的读物可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邓咏秋说:“我们的图书市场上,不可能存在一点负面内容都没有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孩子去认识不同的内容,让他们具有判读读物内容的能力。”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部门在阅读指导上的工作是急需加强的,不能遇到问题就一删了之。”开卷有益“在科学的阅读指导下是能够实现的”。邓咏秋说。
对文化传承多点宽容
清华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彭林在清华校园内开设《四书》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讲解后,他问学生,“你们能告诉我,《四书》里哪些内容是教你们学坏的吗?”底下在座的几十位学生都笑了。在彭林看来,对于传统文化,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即:要理解那些典籍的历史背景,并基于此给予历史的理解。
徐梓也给记者举例说,《三字经》讲“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这样的内容并不是让现在的孩子们去参加科举,这只是宋代科举制度规范化之后、通过科举可以迅速获得政治经济利益的生动反映。同理,《弟子规》有“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也不过是告诉孩子们,古代丧礼有这样的礼制。
“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古代经典,多了解一些古人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认识我们的文化。如果用糟粕的标准去判定读物的话,那么我们两千多年的典籍还有哪些不删改就可以看呢?”彭林举例说,比如提到古代的“忠”,很多人认为忠就是“忠君”、就是“愚忠”。而在《郭店楚简》里,“忠”的解释是“恒言君之过”。
“传统文化经过百年衰微,随着民族崛起和经济发展,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重视。我们今天希望从传统文化上找到自尊自信。这样,我们更应该珍视我们的文化。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宽容,才能把自己的文化继承发展下来。”彭林说。
本报记者 柳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