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聚焦“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9-12-19 00:51:03
标签:家风

学者聚焦“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十八日甲申

          耶稣2019年12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广禄)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期间,江南大学承办了“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分论坛,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展开了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古人把家风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如“昔称幼学,早训家风”“自童子耳熟家训”“少习家训,长得名师”。当时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风”为要务。唐宋以后家族形态有所变化,但仍重视家风的传承。古今中外众多家庭,都有传世流芳的家教家风,大家族将其编纂成册流传后世,小家庭言传身教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家风家训家教是一个家族教育的圭臬,是一个家庭的门风。推进家风研究和建设,重要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展现当代家族文明风采,凝聚和传递家风美德正能量。当代家风家教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育子女树立自强自立的事业观,建立平等互敬的人际观,坚持公私分明的亲情观,用正确的家庭观、亲情观、权力观来教育感染家庭成员,引导家庭成员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践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风,推动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应当从家风建设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力求更好地发挥家风家训家教的教化作用,促进良好家风的培育和养成。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在主旨演讲中从理论上阐释了“家国同构”与中华传统家风文化、江南家风文化与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关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并就新时代“家国情怀”的家风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他认为,江南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是一笔丰厚而宝贵的伦理道德文化遗产,其在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时,始终坚持将个人的发展追求与家庭的幸福美满、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统一在一起,始终铭记“家国天下”的责任。当下推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推动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家国情怀”的塑造和弘扬为底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知识和力量,为实现中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彭林提出,家训是自家内部的行为准则,各家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家训的形式、内容也各不相同,极其丰富。但是,作为教材,它们必然会有共同的指向,如划定行为底线、教子当严、注重社会公德、强调勉学与慕贤、进行价值观引导等。一个家庭的家训家教一旦确立,人人恪守,代代相传,便可以形成良好的家风和家声。家教是民众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既是出于家庭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整体培养全民道德风貌的社会土壤,有助于确立大众的道德底线。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书录谈到,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潮,玄学南渐,既延续了北方玄学的生气,又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玄学在南朝社会思潮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主要标志之一是玄风蔚为家风。玄学南渐与南朝家风及江南文学的交叉、互动中呈现出时代性、地域性、家族性、哲理性、审美性等鲜明特色,也推动了江南文化在中华南北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玄学渗透到南朝家族文化之中,说明江南文化具有“家(家族)国(南朝)同构”时代性、地域性、家族性和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的包容性;而家族玄学文化与文学交叉、互动,造就了南朝时代与江南文学新的审美风范,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出特色鲜明的篇章。同时,也给人们深刻的启示:“齐家”与“治国”相互为用,个人修身、家风铸造与国家兴衰乃至时代思潮、地域风俗、文风演变等相因相生,相辅相成,应该从“治国”与“平天下”的高度重视与推动家风建设。

 

江南大学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庄若江认为,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因诞生于久远的封建时代而必然遗有一定旧的糟粕,如歧视妇女、束缚人性、封建迷信、盲目重孝等,但许多累世传承至今的优秀文化元素,在今天仍具有正面教化价值。尤其以家训为主要载体的家族文化,在立德修身、治家睦邻、尊规守约、教化敦伦、治学济世、廉洁自律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之后,仍值得借鉴、吸纳与传承。江南家族文化历经世代梳理归纳提炼,多以“家训”为形式载体存于家族谱牒中,在治家睦邻、厚德敦伦、教化修身、治学济世方面蕴含了极其丰富厚重的内涵,不仅是家族承续不断的文化传统,也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梳理其形成过程,探讨其内涵精髓,挖掘其当代意义,对核心价值观构建,匡正教育流弊,完善育人机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