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勇于担当的文化传播者
——访周景耀老师
作者:全琪( 2018级 人文与传媒学院 古代文学专业学生)
来源:“宁大编委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廿九日乙未
耶稣2019年12月24日
“宁大编委会”微信公众号编者按
周景耀,男,1981年6月生,安徽省颍上县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先后在《南京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清华大学学报》、《中国学术》、《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著有《文学政治学的建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论争研究》,主编《斯文:张栻、儒学与家国建构》。目前主要致力于诗学、儒学与跨文化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国家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当自觉弘扬传统文化。当大部分人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性时,已有部分人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这些人离我们并不远。周景耀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凭借一腔热情,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奋发勇为的儒家精神
笔者眼前的周景耀老师,笑容恬淡,音色亲和,性情豁达而随和,让人在这炎炎的夏日里一下子放松下来。他没有任何架子与傲气,展现出来的满是温和与淡然,很难想象,这位青年学者曾做过区教育局副局长。当谈到喜爱的传统文化时,他的眼神便会陡然明亮起来,流露出让人难以忽视的激情。
周景耀老师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外文学情有独钟,书籍陪伴着他一路前行。2014年夏季,走出清华校门的周老师作为选调生,加入了公务员队伍。周老师在工作期间坚持阅读,仔细阅读了当地大儒张栻的著述之后,深为张栻坚守儒学的精神所感动。张栻本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却未能得到大众足够的重视。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张栻,并欲以其为切入点去推动当地的文化建设。那么该怎么做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城市附近的东山散步,发现山上有一家书院,内心非常惊喜。于是进入书院,与院长言及推广张栻与儒学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先召开一个张栻研讨会,借此机会聚集专家共同研究儒家思想,传播传统文化。说干就干,院长“游说”政府相关部门筹集经费,周老师则负责邀请学者。为此,他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内外的学者信息,给数位素不相识的专家写信,诚挚邀请各地的专家参与会议。最终,在两人的努力下,筹资50多万,邀请到100多位海内外专家,研讨会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通过这次机会,当地文庙(被称为西南第一文庙)被利用起来了,各种讲座与幼儿国学班也不断兴办了起来,当地政府也将张栻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进行推广。
对周老师个人来讲,这次活动让他与儒学有了切实而深入的接触。他说,由张栻进入儒学时,通过大量阅读弥补了知识的不足,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宽度,开阔了视野,这是此前在校园里读书不可能发生的事。有朋友说,他那两年的经历比读一个学位收获还大,此言不虚。更关键的是,他更坚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必定根植于自己的传统,儒学不仅对我国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也必将对世界史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个影响或许也是根本性的。此外,这次经历也让周老师清楚地意识到,安稳而体面的公务员工作并非是自己真正的追求。他决定离开,省市领导一再挽留,他依然义无反顾回到高校。对他来说,公务员的经历更像是一次社会实践,走了一程之后,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的人选择安稳而闲适的生活,有的人选择探索与追寻生命的价值,他最终选择了去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教书匠。
批判反思的学术精神
王国维、钱锺书、朱自清等人的名字我们都不陌生。他们的著述被置于极高的位置,成为学界的标杆与言说的起点。周老师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细致的思考后,认为一直以来学界把王国维等人当作不可置疑的学术大师对待,把他们设置的一系列范式与议题当作不可逾越的真理,而在他们建构的理论体系内部采用西方理论对中国诗词做出的“反向格义”解释,会脱离中国传统的“阐释共同体”、对传统构成某种遮蔽。也就是说,他们借助西方理论重构传统之际,也意味着对传统的“解构”。
“这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吗?不是应该融合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我们的传统吗?”笔者不由自主地反驳着他的观点。周老师说,他并非要否定王国维等人的成就,但我们不能全然“照着”他们的话说,必须要转移学术的范式,进行学术反思,即“反着说”。只有站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重新出发,探寻传统的真面目。周老师的态度是开放的,并不否认学习西方的重要意义,但开放不意味着主客颠倒,失去文化的主体性。我们需要守护自己传统文化,寻求与西方文化在普遍性意义上的义理会通,这样方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知、文化自信。
在学界,不同的思想碰撞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挑战”权威也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批驳。周老师坦诚地说道,“受到质疑也要勇于向前啊!”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与王国维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上,有学者对反思王国维等学术大师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与批判,周老师主动对此做出了回应。他说,反思现代学术范式不是“挑战”,更不是挑衅,而是对先贤的尊重与对其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发展,文化才能进步。
此外,他在多篇文章中对二十世纪以西释中的做法进行了思考,甚至在《在时间之外——王国维论宋诗》这篇论文的结尾写出颇为动情“激愤”的话,他当场把这段话拿给笔者看:“时至今日,当年那些源自西方的深具革命性的思想观念未曾随着革命的时代远去,反而通过各种渠道植入我们的意识之中,进而构成我们的政治无意识,成为我们共有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在我们理解和阐释传统时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将这些观念作为观看世界的不言自明的前提,却未能真正的省思、质疑、追问这些观念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如此,我们仍将迷失于自我他者化的虚幻之中不能自拔,王国维设置的范式与议题仍将构成我们无尽言说的真理与起点。若不能挣脱于此,转变视角,更换义理系统,传统将依旧与我们相向而行渐行渐远,无论我们的论证多么周全严密,构筑的体系多么高大宏伟,传统依然是虚构的,它依然沉默不在场,依然漂泊于时间之外,与你我相见不相识。”随后,他就钱锺书、朱自清的研究继续进一步地阐述他的观点,这些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而对于这些成就,周老师并未感到自满或得意,他认为,若是他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反思,那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传承文化的担当精神
随着研究的深入,周老师愈加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的文化值得骄傲,我们必须要有文化主体意识。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思想及中国文化的独创性,理解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真精神,才能走出历史的迷茫,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那作为一名老师,除了通过学术研究去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外,怎样才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呢?周老师表示,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用心去培养更多的人才。他意识到,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干力量,正是这些茁壮成长的学生,只有人才多了,力量才会壮大起来。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文化建设与基础理论的工作中。一个民族无论多么广土众民、体量庞大,无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盖了多少高楼、修了多少马路,若无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若无精神的高度与思想的深度,若无一些超越性的追求,仍然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巨婴,势必成为任人摆布的没有创造力的行尸走肉,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生命力也必将萎靡不振,无法走得更远。
当有学生问他考公务员有何建议时,周老师常说:“我是失败者,没有任何建议,唯一的教训或建议就是不考”。他并不会反对或干预学生的选择,但是,当发现大部分学生群趋考公务员时,他猜想社会导向与价值观一定出现了问题。这中间除了无奈,还掺杂太多功利的色彩,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试想,当国家最优秀的青年都对公务员道路趋之若鹜,还有谁甘于寂寞,能进行清苦的理论研究与文化探索?没有自己的理论、文化与精神,我们凭什么屹立于世界呢?周老师坦率地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希望有更多愿意做实事的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希望青年不要轻易为安逸、权势、物质等世俗价值观所俘获,不必太算计太功利,而要有一定的使命感与承担意识,要怀着更为高远的理想。活“虚”一点又何妨呢?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