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林】儒家是一种“生活”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9-12-29 20:55:05
标签:儒家、生活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出版有《日用常行》。

儒家是一种“生活”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此文系作者在“东亚人文论坛-东方文明与生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腊月初四日庚子

          耶稣2019年12月29日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北京大学“东亚人文论坛:东方文明与生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筹委会主任金勋教授希望我讲点有关儒家文明的问题,恭敬不如从命,我就不揣谫陋,讲一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就顺着自己的思路讲,讲的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多多包涵。

 

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是:

 

儒家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东方文明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是相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才出现的,因为近一百多年以来,西方文明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地位,在中国也出现了“中学”、“西学”的概念,进而还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提法,张之洞这一提法可以说影响了中国近百年。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此有质疑,像冯友兰先生曾经给李泽厚写过一副对联:“刚日读史柔日读经,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对冯先生的用意虽然我们不敢妄加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法需要再思考了。前几年,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点自己的思考,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中学为体他学为用”,其实就是要表达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世界上很多文化都很优秀,不要光盯着西方文化,视野要更广阔些,心量也要更大些;二是自己的体不能丢,丢了“中学”这个体,就会失体成怪,就会找不到北,也就是所谓的迷失了自我。

 

我这里所说得“中学”就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明,其代表就是儒家。关于儒家,有很多提法,先秦称为儒家,两汉称儒教,到了宋明习惯上称儒学,我个人更愿意称儒家。那道家和佛家是不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呢?当然是啊!道家和儒家一样都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就像一只手的两面,是彼此不分的,在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更多的时候是儒家起到主导和支配的地位,但在乱世的时候,道家就会从后面走向前台,表现出它的智慧和价值。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进入中国后经过一千多年的中国化,变成了中国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宇宙精微方面,佛家有它独特的义理和思想。

 

有人说佛家是金,道家是玉,而儒家是稻粱。金玉都很珍贵,而稻梁好像很卑贱。金玉虽珍贵,但可有可无,稻梁虽然好像卑贱,人们却一天也不能离开。也有人说,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处世。我也曾经对儒释道有过这样的思考:佛是最高妙的;道是最令人向往的;儒是最难拿捏的。高妙的东西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领会到的,那是需要缘分的,令人向往的可能想成为现实也不一定容易,最难拿捏的东西可不是那么简单,什么最难拿捏?生活最难拿捏。有句俗语:生命不易、生存很难、生活最难。儒家即有高妙处也有令人向往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儒家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须臾还不能离开。所以虽然儒释道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文化的底色是儒家,应该不是问题。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经典是《六经》,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六经》之迹是文字,《六经》之本却是中国人的心性。《六经》可不是往圣先贤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这些圣人们体会到了广大中国人的心声,所以《六经》不仅仅是圣人的思想,更是广大中国人的心声。有人说中国文化有五千年,而且从没有中断过,这是为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六经》体现的是全体中国人的心声,根植在中国人的心里,流淌在他们的血脉之中,体现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周易》有“百姓日用而不知”,儒家的思想来自中国人的心性,又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写照。所以儒家是什么?儒家什么都不是,就是中国人的生活。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是:

 

太虚法师的启发

 

近现代以来,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也可能是个很好的习惯,也可能是个不太好的思维,就是干什么事情?对什么东西的理解,都要归结成某一类。现在有几个大的分类,要么这个东西是科学的、要么这个东西是宗教的、要么说它是不是哲学的等等。我感觉这样的思维这种思想,用佛家的一个一个语言来表述就“依他起”,或者说是以外在的标准为标准,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不错的一个思维模式,但是我感觉从根本上,是个非常危险的想法,最可怕的是没有了自己的标准,就像一幅漫画画的那样,抓住了别人,丢了自己。

 

比如说我们说的佛教。大家都认为佛教是宗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一般人都是这样也可以说是一种共识。但是民国时期有个大法师。

 

叫太虚法师,他就不是这样认为的。太虚法师说:“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非科学,佛教就是佛教,把佛教看成宗教科学哲学,是把佛教看小了。”我感觉太虚法师这句话,非常了不起,甚至可以说震撼人心的。当然把佛教看成宗教等等,那是一般人的看法。太虚法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已经开悟的人,是高僧大德

 

受太虚法师的这一段话的启发,我的认为,儒家也不是宗教。

 

也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甚至也不是所谓的学问学术。儒家就是儒家,如果勉强要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表达的话,那就又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儒家就是一种生活,一种中国人的生活。只有用“生活”两字,才能很好的体现儒家的生生不息和无处不在。

 

2017年,我出了一本书《日用常行》,一位校友看后写了这样一段话:

 

“儒家不是学问,而是一种生活”,这种提法我第一次听说,感觉很好,我以前也从来没想过人们经常谈论的“儒家”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失,一般人很少去考虑“儒家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自动会认为,“儒家”肯定是很高深的学问,而经这本书中的“点拨”,才恍然反顾,本来嘛,儒家当然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以及生活实践,只是我们不去反思静观而已,其实儒家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儒家不是学问,是要践履笃行知行合一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家的真精神。

 

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是:

 

儒家不是宗教

 

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历史上有很多讨论,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了中国,拜访和会见了很多文化名人,其中就有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他俩会面后,对儒家是不是宗教,有个比较深入的讨论。

 

泰戈尔认为中国的儒家不是宗教,因为凡是宗教,都是从人类生命的灵魂深处着手,所以能够很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不过他所知晓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似很详尽周全,方方面面都照顾到,有很多条条框框,伦理纲常都在其中,是一种中庸的思想,但是离人类生命的真谛似乎远了,所以儒家实在不能算是一种宗教。可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儒家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儒家却起到了和其他宗教一样的作用,给人类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还有更高妙的地方,同时还消解了宗教本身带来的负面的东西。这一点泰戈尔不能理解,向梁漱溟请教。

 

梁漱溟说,您说儒家不是宗教是对的,但是儒家孔子的东西不仅仅在纲常伦理,那只是社会的一面,儒家恰恰关注的就是生命最本真的地方,梁先生讲了三点。

 

第一,《论语》里有一句话:“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这句话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这说的不是别的外在的东西,这说的都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或者说就是孔子自己的生活。孔子一生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他自己搞明白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儒家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学问,也可以说是“自己学”,就是要把自己每一天搞明白,一生一世搞明白,时时刻刻都要明白。

 

第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孔子最欣赏的得意门生。他有两个优秀的品德,就是“不迁怒,不贰过”,这也是所谓的“孔颜之乐”,这可是几千年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人一生追求。“不迁怒”就是遇到问题了,不怨天尤人找外在别人的原因,而是找自己的原因;“不贰过”就是能够自我反省,不犯同样的错误,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的这种品德,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也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说得也是他自己,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

 

第三,儒家对中庸的思想很重视,这是宇宙社会人生的大规则。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一人一事上,孔子还有一句话:“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志向很大,很豪放的样子,什么都不在乎;狷者,有所不为,给他官给他钱,理由不充分,他是会拒绝的,这种人看上去有点孤傲,但对里面很是认真。狂者狷者都不是太妥当,可取之处就在于从生命真处发出来,没有什么敷衍迁就,是一种生命的向上自强。相反,对“乡愿”就特别的不愿意看到,“乡愿”在社会上方方面面都应付的很好,大家都说他是好人,但是没有自己的真东西。所以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说,“乡愿,德之贼也”,德之贼,就是文化的破坏者,大家想一想,在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文化泯灭了,道德沦丧了,这是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孔子对这样的人评价非常差。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做人做事,这样的人就是好。所以梁漱溟最后对泰戈尔说,“狂狷虽偏,偏虽不好,然而真的就是好——这便是儒家的真精神真态度”,泰戈尔听后非常认可梁漱溟的说法。

 

我想讲的第四个问题是:

 

儒家不是科学

 

科学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社会,科学的东西或者技术的东西是不受推崇的,甚至把很多技术的东西成为奇技淫巧,认为有了这些所谓技术的东西,就会产生“机心”,有了“机心”人的欲望就会增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欲望还往往表现在对大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上,中国古人有一个大的智慧,就是“大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认为人与大自然,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应该和睦相处,都是平等的。像人造卫星原子弹等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现在的高铁地铁虽然方便了人类,其实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所以中国人对技术层面的东西是不崇尚的。最关键的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最高的追求,就向内用功,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科技的东西就是向外驰求,要搞清外在的物质世界。

 

其实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德山禅师有一句话:“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机枢,似一滴投于巨壑”,人类的智慧再大,在大自然面都是微不足道的。国学大师钱穆是一位很受大家敬重的学者,当他得知美国的人造地球卫星把人送上月球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别说把人送上月球,就是把人送上太阳又该怎么样呢!”钱穆的这句话很是让人震撼,也可以说打破了很多人固有的思维和价值观。人类向外追求最终是没有什么结果的,而且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向内用功搞明白自己,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受钱穆这种思想的影响,又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就谈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光速和声速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90万倍,这都是所谓常识性的问题,在中学课本上都有明确的记载。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受,当大气层有雷电的时候,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光,然后才听到轰轰的雷声。但是,此时此刻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个生物,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它们对光和声音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它们可能先感觉到声音然后才感觉到光。甚至在大气层有雷电的时候,它们还有可能通过一种我们还不知道的物质早已感觉到了,这种物质既不是光,也不是声音,接受的器官既不是眼睛也不是耳朵,大家想想有没有这种可能?我认为有这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呢?就是现在的所谓科学文化知识,都是以人的感觉去定义的,但是人类只是大自然无数个生物中的一种,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我看不一定,可能有一种动植物的智慧,早就超过了人类,只是我们人类感知不到而已。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在有限的世界是成立的,更大的宇宙空间里就有可能不成立。

 

科学就是想搞明白外在的世界,但是过度的向外驰求有可能什么就得不到,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外在的世界看上去好像更加广大,但是佛家有一句话叫“万法唯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心的反映,把自己的心搞明白了,这个世界也就搞明白了,这可能也是国学大师钱穆为什么要说上面这句话的原因。

 

西方文化向外驰求,中国文化向内用功,这也是中西文化最大的不同,这也是儒家不是科学的根本原因。

 

我想讲的第五个问题是:

 

儒家不是哲学

 

为什么说儒家不是哲学?大家知道哲学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它是一种体系一套逻辑规则,但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什么?是零散的一些想法,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智慧。《史记》有句话叫做“述而不作,君子义也。”中国传统经典,除了老子的《道德经》是老子写的,而且还是被尹喜逼着他写的,也就五千字。其他的经典像《论语》,是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把他平常的语言,平常的散说对话,一言一行,整理起来集成册子,这就叫“述”,孔子从来没有特意去写作,特意要著写一本书。所以中国文化它不是讲究体系化的东西,它是“述而不作”的,这一点我感觉非常重要。

 

哲学的东西它是一种系统化的东西,现在拿到中国来,是不是合适?我感觉任何一个东西拿到中国来,都需要中国化。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和现代的西方文化,要完成中国化,必须要具备有几个条件或者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外来文化必须有它自己独特的义理,就是它本身的思想高度、哲学理念要非常高妙,或者说你到中国来,中国在这一块可能很缺。佛家就具备这一点,它对“空”“有”的论述,“荡一切执”、舍身饲虎、燃臂礼佛的精神,在这一块可能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比较缺乏的一点。西方文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义理,有没有中国文化中最需要的东西,到现在还没有看出。

 

第二个要素就是必须顺应中国人的习惯。

 

外来文化要想本土化中国化,必须随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说是顺应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先借用道家,最后又儒家结合在一起,用一千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化。它就顺应中国文化的发展,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最可贵的是佛教文化进入中国的最大特点,它永远把自己当成客人,它不敢反客为主。

 

现在西方文化有一点反客为主的味道,清朝末年西方文化以强势介入,这里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产生很多冲突。绝对不能反客为主,一定要把它当成客人,而主人在哪里呢?主人就是我们自己。

 

所以,外来文化要想本土化中国化,必须随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顺应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第三个要素就是要有一大事因缘的出现。

 

从东汉到唐朝,在佛教界出现了一个大人物六祖慧能,他有一本书叫《坛经》,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佛经,随后还有一大批高僧大德的出现。到了北宋,出现了“北宋五子”,南宋有朱熹陆九渊,明朝有王阳明完成了宋明理学,也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这一千多年出现了一大批的人才,尤其是像“北宋五子”,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事因缘。

 

所以我想儒家它不是哲学,哲学这个词还不能很好的表达儒家文化的真正内涵。

 

我想讲的第六个问题:

 

平凡生活验之身心

 

很多人一说到儒家,就认为高深的学问,好像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大儒们才能知道儒家是什么。前段时间,在一次讲座上,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师”的称号。我说首先“大师”不是能培养出来的,真正的“大师”五百年才能出一个,这是在开个玩笑。但是“大师”也确实有一定的特质。

 

首先,要志向远大,这个志向按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就是希贤希圣,按现代的说法就是要为民族、社会、人民谋福祉,而不是自己要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有多高的职称。同时,要有渊博的知识,肯定是要比一般人知道的东西多,可以说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而且对很多东西都要有自己的体会和深刻的理解。

 

其次,不管学问有多大,但是,学问是你自己的,写出来的文章说出来的话,老百姓都能看得明白听的懂,这叫做深入简出。关于这一点,我总是爱讲到朱熹和王阳明,王阳明名气很大,但是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永远不可能超过朱熹,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问题,说得不错。但我更愿意说的是,王阳明讲的东西是给天赋很高的人听的,这样的人一百个里面难找到一个;而朱熹说得事情大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搞明白。谁的功德更大,不言自明。

 

所以,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才是生活的真谛。记得南怀瑾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两个字就是“平凡”,真是让人感动,这是南师生命的写照。在一篇文章中南师有这么一句话:“苟欲为世界上真正之伟人,唯一秘诀,只是平实而已,这是留给我们后生的谆谆教诲,南怀瑾常常称自己为“二一老人”,就是“一钱不值人见老,一事无成何消说”,这就是一个人的伟大之处,感恩南师!

 

再次,所有说教的东西,自己必须能够做到,就是要践履笃行验之身心,自己做不到就没有说服力,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把自己“摆”进去。

 

《孟子》里有一句话:“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很多人都认为,儒家经典中没有教条,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独“反求诸己”这一条可以作为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一个人做事情,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成功就不必说了,失败了怎么办?有人就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较、总结、归纳,找社会的原因,找环境的原因,找别人的原因,但是真正要找的原因,就是找自己的原因。做事失败了,都有怨言,但是以找自己的原因,怨言就没有了,就不会生气。

 

最近十几年我自觉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发现或者说一个体会。现在不是有很多抑郁症患者吗?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没有找到很有效的药物,但是我可以很坚定的告诉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治疗抑郁症的灵丹妙药。

 

儒家既不是细碎的知识,也不是高深的学问,儒家就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是要践履笃行验之身心的,不仅能理解领会儒家的义理,而且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做到。

 

我想讲的第七个问题是:

 

日用常行饶益

 

“日用常行”这四个字,是我近年来一直在琢磨体会的一个词,出处是六祖慧能的《坛经》一书:“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日用常行”,讲的是宇宙的大规则,不在天上,不在宫廷,也不在往圣经典里,那在哪里呢?就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百姓天天用的,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常常做的,像仁义礼智信,琴棋书画等;也包括诗歌辞赋、天文历算、农桑水利、医药百工。

 

在北宋时期,在当时的汴梁,就是现在的开封,来了一批犹太人,北宋到现在也就一千年的时间,在开封的定居下来的犹太人到现在等于说没留下任何犹太人的痕迹,完全被中国文化同化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这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表现吧!这些犹太人,在与中国人长期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谈举止吃喝拉撒,在不知不觉中,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地变成中国人了。

 

太虚法师是一代高僧,受此启发我把儒家不是宗教、不是科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学问讲了一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儒家又是宗教又是科学又是哲学又是学问,儒家就在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上上下下时时刻刻,无所不包无所不藏,也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的集大成是儒家的《六经》,而文化是什么呢?梁漱溟对文化有个最精当的定义:“人们生活的样子”。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样子,就是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你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这体现了你的文化。所以说,儒家是什么?儒家是一种生活,一种中国人的生活。所以,任何定义和概念名词都不能表达出儒家的内涵,只有“生活”一词了。

 

最后,我想到了王安石的一首诗《梦》: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人生如梦,有什么好追求的呢?什么也不追求我心如止水。可是,在一个梦到另一个梦里;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天天用的、常常做的即所谓“日用常行”中,我为人世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2019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