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峰】雷神、火神信俗简述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0-02-08 10:20:04
标签:火神、雷神

雷神、火神信俗简述

作者:王东峰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正月十四日庚辰

          耶稣2020年2月7日

 

最近,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名称一出,社会议论纷纷、各种解读,在此不做赘述。笔者田野调查中,也经常遇到雷火崇拜信俗现象。在此,以历史文献为主,佐以笔者田野调查中拍摄到的图片,草就一文,略述雷神、火神信俗的源头与流布。

 

大自然的震撼力量在原始先民心中无疑刻上了最强烈、最普遍的印记,使得人与自然对话的语境中,不得不产生拜物的文化因子。当人类刚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时候,主体意识的难以确证往往使他们视自己为自然的附属物,并将意志置于自然力之下,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精神上的适应,对风雨雷电、日月盈仄等自然现象产生了崇拜心理,进而产生了祭祀等早期民俗。

 

雷电作为民众最常见、最震撼的天象,神话传说也是自然现象中最多的。雷神崇拜源来极早,《山海经》中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皷其腹。”同时代的文献中,己经有了人格化的雷神丰隆,西汉《淮南子》中记:“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东汉高诱注称:“丰隆,雷神”。东汉《论衡》中也记载了另一种雷神形象:“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皷相扣击之意也。”与早期简单地记载相比,后世雷神形象、内容逐渐丰富,并衍生出了许多神话传说、民俗事象。

 

古人以北极为帝星,道者也视北极为尊,列为“四御”之一。北宋《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称:“北极紫微大帝,统临三界,掌握五雷”。南宋白玉蟾《武夷集》自称:“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驱邪院”,而北极驱邪院奉紫薇大帝为主神,这也是北极紫微大帝主掌雷霆的论证。

 

 


北宋时期,在神系中设置雷部,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主神,掌管庞大的雷神系统,总部为神霄玉府,诸司中有三十六名雷公,代天打雷,均听雷尊号令。北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之功能不仅在于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称,要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尸,使之崩裂,在民间则被形容为“天打雷劈”,如清代袁枚《续子不语》卷七《雷击两妇活一儿》中,接生婆偷盗雇主银钱,反诬雇主冤枉好人,赌咒新生儿必死,暗地让女儿害死新生儿“应验赌咒”,结果雷击两妇,新生儿复活。

 

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商朝太师闻仲忠义节烈,两朝元老,亦是截教金灵圣母的得意弟子。他生有三目,骑坐墨麒麟,使雌雄双鞭,领兵征伐西岐,在绝龙岭被通天神火柱烧死。闻仲死后一灵不昧,径往鹿台向纣王托梦,才肯入封神台,受封“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据南宋《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记载,雷部有五雷、十雷、三十六雷等,而有三十六神,最有名的是邓、辛、张“雷霆三帅”,即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其中邓伯温名声最著,明初《道法会元》称邓伯温:“凤觜银牙,朱发蓝身,左手持雷钻,右手执雷槌,身长百丈,两腋生翅,展开则数百里皆暗”。明清小说中的雷公多姓邓,当源于此,《封神演义》中,周文王义子雷震子和闻太师部将辛环都是这种形象。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岳飞之子岳雷也为雷部神将降世。

 

雷公常与电母相配,东汉张衡《思玄赋》称:“丰隆軒其震霆兮,列缺阵而照夜”,即是以丰隆为雷,列缺为电,明代张岱《夜航船》即记“电神,名列缺。”雷法典籍中有“雷公电母”“电母神君”之名,北宋邵雍《梦林玄解》是解梦的专著,其中讲如果男子梦到电母,则可得贤内助。道教将雷电之神人格化,称电母名叫秀文英,“凤冠青发,玉女状,朱衣金带,朱履仗剑,遍身流火光。”雷公电母之外,也有风伯、雨师、云童等相助,如西晋陈寿《三国志》中有“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之名。

 


相比于雷电,火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当人类学会支配火时,对火的崇拜就不再局限于单一地崇拜自然火。当火逐渐人格化为火神时,民间也从祭火的形式中转化为祭祀火神,从而获得庇佑。火神祭祀的时间范围一般是正月初七至正月二十九,正值春季,是火灾事故多发时节,也是每年防火的重要季节。在难以预料的火灾面前,民众假借祭火(神),以此希望避免火灾,从而保护财产,庇佑家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民众在正月祭祀火神这一行为可以被认为是预防火灾的心理需求。

 

祖先崇拜是普遍性的人类信仰文化现象,心理基础是群体的现有成员相信已故成员能够对生活带来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曾说:“我们看见,在任何国家里,最初的勇士、最古代的英雄、技术发明者、祭师、立法者、宗教的奠基者、占卜者、魔术师,在生时都受到人们的盲目崇拜,从同时代人那里获得自然存在物的光荣,最后,在死后还成为神,并因此成为生时曾受到他现实的或想象的利益的那些人民的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最早的火神为始祖燧人氏,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燧皇”,位列三皇之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同样,上古炎帝发明刀耕火种、祝融发明“击石取火”、阏伯被帝喾封为“火正”、楚国吴回与其子陆终并称为“回禄”,也被后世尊为火神。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南方火德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五方五行五帝之说,南方赤帝为炎帝,离火之属,所以炎帝又代表南方火德,以荧惑星(火星)为祭祀。因此火德真君有炎帝、荧惑星等说法,四象中的南方朱雀也常被认为是火神。

 


北京市什刹海火德真君庙的荧惑殿

 

按《封神演义》的说法,“焰中仙”罗宣被封为火德星君。而与火更直接更密切的,则是小说末尾自焚的商纣王:

 

武王在马上看望,见烟迷一人,身穿赭黄衮服,头带冕旒,手拱碧玉圭,端坐於烟火之中,朦胧不胜明白。武王问左右曰:“那烟火中乃是纣天子么?”众诸侯答曰:“此正是无道昏君。今日如此,正所谓自作自受耳。”……只见那火越盛,看看起上楼顶,那楼下的柱脚烧倒。只听得一声响,摘星楼塌如天崩地裂之象,将纣王埋在火中,顷刻火化灰烬,一灵已入封神台去了。

 

最终,商纣王被封为天喜星。因为纣王自焚于烈火之中,在福州地区也被奉为火帝。



福建省福州市太平街南离祈仙宫的火帝商纣王(原火帝庙已拆,神像存于此)

 

春秋时期,晋国介之推追随公子重耳。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介子推受到冷落排挤,辞官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晋文公醒悟后,赶召介子推受封,绵山蜿蜒数十里,无处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只留一面出口。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由此衍生出了此日不生火做饭的“寒食节”。笔者在陕西五丈原游览时,发现当地民众将介之推奉为“孤魂爷”,掌管横死之孤魂野鬼,而山西介休则奉介之推之母为火神。



在唐代,也有一位忠烈之士被尊为乐神、火神——田元帅。田元帅又称田公、田相公、田公元帅、三田都元帅等,指被誉为“忠烈乐官”的唐代宫廷乐师、福建莆田人(一说南安)雷海青。宋代《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期间:

 

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歔欷泣下,贼皆露刃睨之。乐工雷海青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禄山怒,缚于试马殿前,肢解之。

 

雷海青的忠义之举为他赢得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而著名诗人王维则屈从了安禄山的淫威。得知凝碧池的消息后,王维痛心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雷海青的气节与不幸,使他在由人向神转化中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故事经过不断地流传和神化,也衍生出了许多的说法,如田元帅是玉皇三太子,居于“九天风火院”,其中“火”字倒写寓意火从天降。



福建省福州市元帅路元帅庙的“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匾额


中国古代神话中火神众多,如华光大帝,明代《南游记》中,华光大帝身带金砖、火丹用火降妖伏魔,所以民间又把他视作火神”。道教护法神王灵官,为“玉枢火府天将”。泰山三郎炳灵公,吴地以为火神之祖,《炳灵公宝诰》称其:木火相生,乃化成于本始。乾坤配位,育秀气于灵根。体性炎炎,降福降吉降福祉。正心耿耿,广文广武广仁慈。泰山十太保中的温太保,据明代宋濂《温忠靖公庙碑》记载,其母夜梦一巨神擎火珠自天飞下,说:“吾乃大火之清,将降胎为神。”以及民间灶神,道教称“东厨司命真君”,因掌管灶火而被认为是火神,也有火神祝融即灶神的说法。


 


除本土火神外,一种外来宗教——明教,也在中国留下了鲜明的火神崇拜痕迹。明教原名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创建的宗教,他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佛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的成分,形成了自己的教义。摩尼教的核心教义是二宗三际论,二宗是指世界的二个本原,即黑暗与光明、善与恶,三际是指世界发展的三个过程,即初际(过去)、中际(现在)和后际(将来)。金庸《倚天屠龙记》中,六大派围攻光明时: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大数已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先民在万物有灵的思维支配下,认为雷火不但与其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利害关系,而且无法预知和控制,因此,用各种形式对其崇拜,以祈求自然的宽恕和恩赐,确保生命的平安。历史上的许多信俗,对当下生活必然会产生深刻影响,留下深刻的痕迹。非常时期,将雷火崇拜与人的努力融合到一起,以此寄托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希望,不只是一种心理寄托,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