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之象胥 《尚书》之解人 ——读程元敏《尚书周诰十三篇义证》
作者:虞万里
来源:“燕园礼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正月十八日甲申
耶稣2020年2月11日
尚书周诰十三篇义证
近世颖悟如王静安(1877〜1927)先生,自言于《尚书》所不能解者十之五,以至学生杨筠如既已「博采诸家」、「时出己见」(王静安〈序〉语〉)而撰《尚书覈诂》,犹云可通者仅十之四五。乃师云不解者五,弟子即使已专攻深研,犹不敢踰越而谦言四五,亦足见前辈宅心诚实敦厚也。王氏师棣所不能解者何所指?未尝有说。昔韩昌黎(768〜824)云:「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及吕东莱(1137〜1181)说《书》,亦先解〈周诰〉而后释虞、夏、商书,杨简(1141〜1226)又作《五诰解》,专释〈康诰〉以下五篇也。近年复有曾荣汾《康诰研究》、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所以萃精力于此,皆与〈诰〉文佶屈聱牙与史实纷乱有关。殷〈盘〉周〈诰〉所以难解,厥因有二:一与其用当时口语有莫大关系,夫文言之所以能穿透时空,使千百载之下,仍能与作者声气相应者,以文字有本义与引申义可循也,而口语则受制于时空,时过境迁,即成难解之语。二则殷、周之际文献大多亡佚,后世追述又多歧出,片言只语,难以弥缝难解之文辞。
五四以后,经学解构,尽管此后接续传统、普及经典之风此起彼伏,出版大量译注、选注和研究之作,然译注、选注之作,大多在普及层面,其训释语词文字,多因仍前人训诂,求其通顺而已,少有发明以达精准之解说;而研究专著,又多偏重「史学」与「文献」层面,先秦经典之《尚书》自不例外。《尚书》之译注、选注至今无虑数十种,而各种研究专著,或究心于辨伪,继续其真伪议题;或着重于文献梳理,汇集《尚书》问题,整合诸家学说观点;或描述其语法,作纯语言研究;或结合出土铜器、简牍,就某词某句作考释印证;而更多是就宋、元、明、清某一《尚书》专著作一番检讨,总结其优劣,此偏向于《尚书》学「史」之范围。其中固不乏精粹可观者,然能兼顾多种途径,对《尚书》作较爲全面研究者,置之座右之程元敏先生《尚书周诰十三篇义证》(下简称《义证》),即其一焉。
程元敏先生
《尚书‧周书》二十篇,其中〈文侯之命〉非周初之文,〈费誓〉、〈秦誓〉时代亦晚,且作者先已有《尚书周书牧誓洪范金縢吕刑篇义证》行世,所余自〈大诰〉以后至〈康王之诰〉十三篇,即本书之内容与命名所由。然书名「义证」,复又附入五篇长文,似与常例异途,实因周〈诰〉文字诘屈,史事纠葛,仅用义疏,难以表述,必如作者所言,「义证合专论,解字析义,疏通证说,既以注经,又以述史」(页4),两相结合,方称完璧。予拜读之后,谨撮其要,分以下几方面略述其梗概得失。
体例谨严,注释详尽
一部五十余万融典制、训诂、史实于一炉之艰深专著,若无谨严之体例,将使人无从阅读。作者既深明古来义疏、正义之体式,又能因应当今注释常例。每篇之前先作一「题解」,将与此篇人事、史地相关内容作一清晰之梳理交代,并提示与他篇之联系,俾读者阅读正文与释文能顺畅而无滞碍。
《尚书》古注汗牛充栋,各家因理解不同而断句各异,训释亦不同。如何在前人浩瀚而是非、真伪夹杂之古注中,择取自己认爲符合经义的正确训释,此牵涉作者对《尚书》浸润之深浅与小学功底之札实程度。如何在一本专著中,既让读者最直接领会作者解释意图,又能大略了解前哲时贤各种说解是非,确实需要悉心设计安排。作者将每一条释文分爲训诂和辩证二部分:前者称「义」,表达作者理解之词义经义,有案断之意;后者称「证」,则包涵诰文名物度数、微旨奥义、错简佚文,乃至诸家异同,旁征博引,辨证是非,阐明作者意图蕲向。
先训诂字义,所训若爲常见义,或前人无注者,则径训其义。所训字义若出自《尚书》古注,则多注明所本,不没古人、时贤之功。如〈洛诰〉「厥若彝及抚事」(注四一)云:「厥,其也;犹『应该……』。若,顺也。彝,常道也(竝伪《孔传》)。及,与〈盘庚〉『朕及笃敬』之及义同,犹汲汲也。抚,按治也(《尚书释义》页九八)。」(页535)前者出自《孔传》,后者出自乃师屈万里(1907〜1979)《尚书释义》,作者仅增补「与〈盘庚〉『朕及笃敬』之及义同」一语以佐证师说。若需串讲词义句意者,则往往在训诂之后用「全句」、「谓」、「言」等词领起,贯穿词义句意。如〈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注十八)既指明三宅谓前文宅事、宅牧、宅凖,继之乃云:「全句:意爲如此则量人爲常任、常伯、准人三官,无有邪恶之人幸进也。」(页838)如此串讲,既是作者绾合训诂、理解经文意图之再次表白,也使读者能完整理解经义。
尚书释义
训诂、串讲之后以圆圈「○」隔开,然后辩证异义异说。如上述前一条训诂既从《尚书释义》解爲「汲汲」,后复云:「诸家多训及爲与共字,且以『如予』连上读(引按:此指下句「如予唯以在周工」中的「如予」),谓顺常及抚事当如予(周公)(《尚书集注音疏》,《经解》卷三九六页十七),其说若可通,然下文『唯以在周工』,则无所施,知非经义。抚,《书疏》曰抚循,苏轼曰镇抚,说皆非经义。」辩证江声(1721〜1799)「如予」连上读法,就前半句而言,亦可通,然后文「唯以在周工」半句,无法落实,故不当从。至于孔颖达(574〜648)「抚循」、苏轼(1037〜1101)「镇抚」,皆非句义,则间接表达出乃师《尚书释义》释爲「按治」之确。如上述后一条(〈立政〉),将义读爲「俄」,训爲邪,与《孔传》训「义民」爲「无义之民」不同,于是在○后辩证其所以失训之原由。引王引之(1766〜1834)《经义述闻》爲据。进而指出,阮元(1764〜1849)《校勘记》云「古本义作谊,下『义德』同」,以及足利本、内野本、敦煌本伯二六三○、《书古文训》义并作「谊」,「疑后人妄改而诸本从之」(页838)。此类既能别择精微,又能推衍裁断之说,在书中随处可见。
融会诰文,独出机杼
千百年来,《尚书》著作浩如烟海,解说纷繁歧出,使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作者耽玩《尚书》数十年,于《孔传》、孔《疏》,以及宋、元、明、清如苏轼、林之奇(1112〜1176)、吕祖谦、朱熹(1123〜1200)、蔡沈(1167〜1230)、金履祥(1232〜1303)、吴澄(1249〜1333)、江声、王鸣盛(1722〜1797)、孙星衍(1753〜1818)、段玉裁(1735〜1815)、皮锡瑞(1850〜1908)之名著皆浸淫深味,咀嚼其精华,审察其利弊。而于经文文义更能融贯前后,兼顾史实,故其案断、辨证,多能体味经义,观照前后,史、文互证,不受古人成说、时贤新说之束缚。如〈君奭〉「君!告汝朕允,保奭」、「予不允惟若兹诰」二语,二允字,三体石经皆作「兄」。章太炎(1869〜1936)、于省吾(1896〜1984)见新出石经文字之可贵,翕然从之。前者作「兄」,遂将「君!告汝朕兄保奭」连读,据《白虎通‧王者不臣》谓召公爲文王子,《论衡‧气寿篇》谓召公爲周公之兄,似乎信而有征。后者作「兄」,不得不通假爲「况」,读爲「皇(遑)」,意谓不暇多诰也。此从字面上串讲亦甚通顺,但作者却不盲从,仍作「允」(页674)。因作「兄」则牵涉召公身份,召公爲谁?史多歧解,范甯(339?〜401)《谷梁集解》谓「周之别子孙也」,惠栋(1697〜1758)因之谓是周文王之长庶,孙星衍则谓是文王从子,王鸣盛犹疑或出太王,或出王季之别。作者从《尚书》中寻求,〈金縢〉召公欲爲武王疾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程先生谓:「似召公与三王血缘不若周公亲近,惠氏长庶、孙氏从子、王氏或出太王王季之别之说,恐皆未必得其实。不如从《史记》、《汉书‧古今人表》祗作周之同姓爲宜也。」(页644)既非其「兄」,自以作「允」释「信」爲宜,故批评章、于「说经好立异论,不可轻从」(页674)。至于后文「予不允惟若兹诰」句,作者指出:「『兹诰』,谓如上所诰也。上既诰矣,此又不暇诰,绝非经义。予不惟(若兹诰)……予惟曰:犹云:予不复如此(多)诰,……予祗告汝以要点。盖当时成语,周〈诰〉多有之。〈酒诰〉『予不惟若兹多诰』,本篇下文曰:『予不惠若兹多诰。』」(页675)此不唯字通文顺,且有本证、他证,可谓确凿无疑。参稽前后诰文,融会西周成语,非长期浸润于《书》者所不能道。书中于于省吾《新证》多所引证,盖于书多征引甲金铜器铭文爲证,新义迭出,爲世所重。作者虽多引之,仍衡以〈诰〉文语脉,是则肯定而信从,非则引而辟之,虽名家亦无所假借,一以〈诰〉文语脉、孤鸣独发爲著书之旨。
又如开篇〈大诰〉题解之定三监所指,罗列〈殷本纪〉、〈周本纪〉、〈鲁周公世家〉、〈管蔡世家〉、〈卫康叔世家〉、《书孔传》、孔《疏》之云管叔、蔡叔与武庚,以及《诗‧豳风‧东山》疏引郑玄(127〜200)《书序注》、《逸周书‧作雒篇》、《商君书‧刑赏篇》之指管叔、蔡叔、霍叔,更佐以「监」即诸侯之称,武庚受封爲诸侯,故得称监,而后断之云:「〈大诰〉所诛讨者必有武庚,……霍叔未尝与管、蔡同谋,故书无从纪其罪实。」再引《左传》但言管、蔡,证以管、蔡封地在河南郑县、蔡县,而霍叔封地在山西霍县,两地悬隔,故排除霍叔爲三监之一。虽不免辞费,而证据确凿,脉络清晰,自非一般《尚书》笺注者所能做到。
征引广博,别择精当
作者向以博览群书,搜讨遗逸爲其治学之基础,凡论证一问题,于相关资料咸能竭泽而渔,审辨是非,征采逸说,酌加评述。《义证》一书,亦可见作者一贯之学风。若〈召诰〉起首「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之「步」,训爲步行是常识。然因丰、镐两地相隔五十里,要成王一朝而行,未免有乖常理,故郑玄以「爲父(引按:爲武王)恭也」释之。作者则引于省吾《双剑誃尚书新证》以甲骨文以证,此常人所取;然其复又取清崔应榴《吾亦庐稿》引字书「辇行曰步」爲证(页485),乘车而行,故一朝可达,甚得其义。笔者于《清经解》稍有涉猎,日常读书,绝少见有人引及崔书者,足见作者阅读搜采之广。书中曾征引晚清抉经心室主人赵氏之《清儒书经汇解》,赵书所收清儒书说有出于《清经解》之外者,然此书系石印,蝇头小楷,通栏直行,颇伤目力,由此足见作者检书之勤勉。
〈康王之诰〉首段「惟周文、武,诞受羑若」一句,作者直训「羑」爲「厥」之误,「若」爲「善」。而此训释皆经别择,非漫从人说者也。此句《孔传》云「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顺之」,似将「羑」字释爲「道」,马融(79〜166)、王肃(195〜256)从之。后世又有诱、牖之训。「若」字亦有以爲语词者。作者以爲:「上文皇天已改殷命,下当继以周人继受天命,盖天命不可一日中絶,若此际天仍诱道周人,不免迂缓矣。」所以他从蔡《传》和于省吾说,认「羑」爲「厥」之讹字。然其采蔡、于说亦非轻从,而是有自己对《尚书》前后文例之认识,故云:「诞受厥若,即『诞受厥命』,〈康诰〉曰:『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彼三句与此『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羑若』意义几全同。〈召诰〉曰:『(有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受厥命即受厥若。」揭此前后文例,足证蔡、于字误之判实有理据,而其犹以爲不足,更以日藏内野本、足利本、上图本、观智院本异文佐证(页941),以坚其说。文字与文例双重印证,以确定经义,可谓信而有据。
尊崇师说,多闻阙疑
作者师从屈翼鹏先生,执弟子礼甚恭。屈先生有《尚书释义》、《尚书今注今译》、《尚书集释》、《汉石经尚书残字集证》,「审考汉、晋古注,参酌清人传疏,征广金甲文字,折衷群言,断以己意」,作者推爲「最是善本」(序例)。其凡引屈翼鹏先生说,皆称「屈师翼鹏」或「屈先生」。全书引述屈说者最伙,如〈康诰〉爲武王时命辞而原封地在邟,前人多有论证,屈先生赞同宋儒武王分封说,并将〈康诰〉与〈酒诰〉、〈梓材〉切分;其于封地承孙星衍说,更引述《读书方舆纪要》定爲河南临汝县,而斥汉人畿内国说「殆臆言之耳」。作者之考证,即是循师说而更精细更趋于正确。其于亲近师辈学长,亦以先生称,如「吴璵先生」、「龙宇纯先生」等,于其他学者则直呼其名,如严一萍(1912〜1987)、陈梦家(1911〜1966)、傅斯年(1896〜1950)、杨树达(1885〜1956)等。
屈万里先生
若于前人或乃师之说有不符经义须纠正者,其疏远者直斥其误而正之;若乃师之误,则婉转匡正。如〈君奭〉「予不允惟若兹诰」,屈万里《尚书释义》从杨筠如《尚书覈诂》训爲「用」,《义证》不出乃师之名,仅引而云「似未的」(页675)。又,〈康诰〉「弗念弗庸」,庸,屈万里据《尔雅‧释诂》训爲「劳也」。作者云:「玩上下文及全篇大意,皆非责臣属勤政,而再三告敕,絶多爲刑罪政令,弗用命正系别播敷之申义,师说待考。」(页396)此亦不欲斥师说之非而婉转饰以「待考」了之。予由此想到王念孙(1744〜1832)着《方言疏证补》一卷仅二十条,凡他人若卢文弨(1717〜1795)等之误,多叱名直斥之,逢其与先生戴震(1724〜1777)意见相左,乃直抒己意而不提戴说。此古人求真理尊本师之一贯精神,先生深得其精髓。
作者沉研《尚书》数十年,犹未谓其隐义可凭胸臆说,其有多方参稽,犹未能得确旨者,仍阙疑以待解。若〈洛诰〉末句「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孔传》释「观朕子」爲观我子孙,作者谓「失经旨」,而《大传》观训「示」,作者未审其来历,犹云「待考」(页560)。又〈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九德之目,孔《疏》以〈皋陶谟〉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当之,后之经师多从之。唯宋吕祖谦云:「自皋陶以九德授禹,夏之先后盖世守之以爲知人之法矣。」作者受吕说啓发,乃「疑夏代以九德爲用人考核之依据,其内容周公时人尚熟知之,故于本篇引以戒王。迨战国初叶,周人作〈皋陶谟〉篇,见书本文献着夏人忱恂于九德之行,而其九目已失传,遂因〈尧典〉『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衍爲九德,托皋陶之口以授禹」(页836)。以此知作者并不赞同孔《疏》,故其释文径云:「九德,义未详。」
作者对〈康诰〉篇首「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十八字,究竟是何篇措置于此,未作正面回答。在〈康诰〉之首即云「自『惟三月』至『乃洪大诰治』四十八字,乃它篇文字,错简在此者」(页359)。本段注六引吴汝纶(1840〜1903)「说此段四十八字爲〈大诰〉篇末简,乃记『降大诰之缘起』」,先生谓「失之」,显然不以爲是〈大诰〉错简。在〈召题解题〉中云「〈康诰〉乃武王诰康叔之书,其篇首……等四十八字,爲它篇错简;伏生误据之」(页481)。而在〈周公旦未曾称王考(下)〉亦云「认此四十八字爲它篇错简者,除时贤引述多家外,余考尚有宋张文伯(《九经疑难》)、明郝敬(《尚书辨解》)、清王夫之(《书经稗疏》)」云云,亦不表态爲何篇之文(页191)。此或作者融会前后,暂时不能确定其爲何处错简,故置而不论,不强作解人。
深究史文,傅以考论
周初虽有典册,而多沉埋湮没,史实模糊,经文难解,若欲洞究隐微,絶无可能在尺幅短纸之「辨证」中正本清源,而非得傅以专论不可,此《义证》辅以五篇专论之用意所在,亦爲其不同他书而胜于他书之标志。
《义证》一书前后附文五篇,〈〈莽诰〉〈大诰〉比辞证义〉(下简称〈比辞〉)、〈周公旦未曾称王考(上、下)〉(下简称〈称王考〉)、〈尚书宁王宁武宁考前宁人宁人前文人解之衍成及其史的观察〉(下简称〈观察〉)、〈尚书君奭篇「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新证〉(下简称〈新证〉)、〈尚书多方篇着成于多士篇之前辨〉(下简称〈前辨〉)。五篇文字约占全书篇幅五分之二,系作者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九一年间所作。于此期间,先生撰作〈梓材〉、〈召诰〉、〈大诰〉、〈康诰〉、〈酒诰〉、〈洛诰〉、〈多士〉、〈君奭〉等篇义证刊于杂志,可见五篇论文与《义证》是作者同一时期潜研史、文,相须而成之作,两者关系密切,故《义证》结撰成书,附入论文,俾使经义与史论相得益彰,乃是明智举措。
五篇之中与周〈诰〉诸篇以及西周初年史事关系最大者非〈称王考〉莫属。〈大诰〉是周初八〈诰〉第一篇,其首句「王若曰」是史官或周公转述成王之语,然紧接其后之〈康诰〉有「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一语,封,武王、周公之弟康叔名,称封爲弟,绝非成王,于是必须深究周〈诰〉中「王若曰」之「王」是成王曰,还是周公假成王之命曰,抑是摄政称王之周公曰,从而衍生出周公辅佐成王时究竟称王与否之一大历史问题。古往今来《尚书》学者于此投入巨大精力,始终争执不下。综观学者之探讨,以上各说皆有不能自圆其说之盲点,此〈称王考〉不得不作之缘由也。
周公摄政是一历史事实,其关键在于摄政是否同时摄位而称王。〈称王考〉前六节分别铺陈周公辅相成王、周公摄政、周公归政成王、周公居摄、周公建祚、周公不摄位等事实。第七节提出周公称王始于王莽(前45〜23),然后论证周公仅以成王之命行事,征引《逸周书》、《荀子》、《尚书大传》、《说苑》等文献,证明其在摄政期间,仍然周公称公,成王称王,厘然不混,更以虞舜、伊尹例佐证之。接着再以〈多方〉、〈多士〉之着成时代与其中之称谓,证周公不称王。最有力者,即是分析、论证〈召诰〉、〈洛诰〉之称谓。〈召〉、〈洛〉二〈诰〉皆周公摄政时诰文,今其中称成王仍称「王」,而称周公爲「公」。分析言之:召公呼成王爲王、周公爲公;周公呼成王爲王;史官书成王爲王;成王称周公爲公;史官书周公爲公或周公。作者认爲:「〈召〉、〈洛〉二〈诰〉皆史官所书,爲当时实录,非事后追记。其所记召公、周公及成王语,皆当时口气。……所载成王与周公、召公与周公、成王对话时之称谓,皆指各人当时身份;而史官纪事亦直称周公爲公、成王爲王。」(页152)益可证周公摄政而未摄位。
佐证先生之观点者,在铜器铭文中亦有新发现。如《禽簋》载:「王伐侯,周公某禽祝。」铭文王与周公同时出现,显然非指同一人,即使主张周公称王者如顾颉刚等以「王」爲摄政之称而「周公」爲私人家主之称,仍不能解释何以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出土于作者撰写此文后之《史墙盘》,历数西周文王、武王、成王等而不及周公,而在后文涉及周公时仍称「周公」,可见西周贵族中尚无周公称王之意识。夏含夷未必见作者此文,仅从铜器铭文分析而所得结论与作者相同。
回到〈康诰〉本身问题,宋吴棫(1100?〜1154)和胡宏(1102〜1161)已疑其爲武王所封,朱熹、蔡沈又加以申说。然若爲武王作,则又与篇首「周公初基作新大邑」四十八字矛盾。于是有篇首四十八字爲错简之说。因爲〈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历来认爲是一组,而〈酒诰〉之首「王若曰」,汉代今古文经师如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及卫宏、马融、郑玄、王肃多作「成王若曰」,故主三篇爲成王作者执此以坚己说。作者首先同意篇首四十八字爲错简,其次将〈康诰〉与〈酒诰〉、〈梓材〉分离,〈康诰〉爲武王封弟叔封之命书,〈酒诰〉、〈梓材〉爲成王封叔之命辞,使矛盾重重的问题不再纠葛在一起。再进而定康之封地在与殷朝歌隔黄河相望之河南临汝县,其地由武王在镐京视之,正在东方,故〈康诰〉有「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语。此一观点,与刘起釪(1917〜2012)《尚书校释译论》所采纳一致。总之,〈称王考〉思虑周密自洽,推进了周初诰文中一个上千年争论不休之大问题。尽管某些细节有待续证,已无碍于此文在《尚书》学上所作之贡献。
古文「宁」之爲「文」字一说,近百年古文字学界皆谓始于吴大澂(1835〜1902),唯裘锡圭先生指出王懿荣(1845〜1900)之说早于吴。〈君奭〉「割申劝文王之德」,《礼记‧缁衣》引作「周田观文王之德」,而汉代今文博士读成「宁王」,已爲历代《尚书》学者所关注。逮郭店简《缁衣》出,更有异文,引发热烈讨论。作者〈观察〉和〈新证〉二文,是对以上两个问题最全面最深入之讨论。宁爲「文」字之误,此从古文字字形上印证,容易认识也容易爲人接受。然要将之诠释《尚书》中诸多「宁王、宁武、宁考、前宁人、宁人」之所指,并非容易。盖自王莽〈大诰〉释「宁」爲「安」,顿失所指,故历代《尚书》学者释「宁王」或爲文王,或爲武王,或兼指文、武二王,释「宁武」爲「安武事」,或谓指「文王」或「武王」,皆淆乱而未有定准。且吴说虽爲多数学者信从,亦非无持异见者,可见但就字形考定「宁」爲「文」并未彻底解决问题,此〈观察〉一文不得不作也。作者先从吴说引发,梳理赞同与驳斥二派意见,而后几乎是网罗所有古文字形,罗列以证吴说。字形考证仅是一个面向,〈观察〉最重要之贡献是在后面几部分,即遍考西周文王事迹,以证《尚书》中八「宁王」皆当作文王。其搜罗之富,论证之密,皆使人无可置疑,不得不信。〈观察〉一文之字形虽爲晚清人所揭示,然作者不停留在字形上作简单的因袭赞同,而是深入《尚书》本文和西周史实去印证,这在当今群起解释字形之后大多便偃然息鼓之学风下,确实可以作爲一种警示与导向。〈新证〉是专就〈君奭〉「割申劝文王之德」一语之古文、今文及博士所读、文献所引作解。前人对此一语之解可谓言人人殊,而其关键在「申」、「田」、「乱」与「观」、「劝」异文之确解。作者结合新出郭店简牍文字,甄考文王事实,断爲「申」与「观」,由此而将「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一语,解作:在昔,上帝何爲再三观察文王之德行?由于将降授灭殷立周之命于其身也(页726)。兹乃迄今爲止最爲允当之译解。
「宁」宁母父丁方鼎商代晚期(左图) 「文」无敄鼎商代晚期(右图)
即如〈多士〉与〈多方〉先后问题,虽顾炎武(1613〜1682)慧眼独识,以爲〈多方〉应在〈多士〉之前,而毛奇龄(1623〜1716)、倪思宽等仍持异见。〈多士〉作于成王七年三月,时周公平定三监叛乱践奄已数年。而〈多方〉之作,亦涉及成王践奄,由此引申出周公是否再次践奄平乱,即奄人是否再叛问题。作者详尽分析经文与史实,其征引文献中记载周公奉成王命伐武庚禄父、管、蔡及淮夷而践奄者二十二例,就其地域、时间而条分缕析之。然后对《孔传》所倡奄人再叛说作一检讨,申论奄人并未复叛。最后从两篇经文用词上予以分析探究,即〈多方〉与〈多士〉辞气口吻近同,并前后相承,〈多方〉之「(今)来」即〈多士〉之「昔来」,且两篇用词亦多雷同,很可能系一人所作。
〈比辞〉一篇更爲独特。〈莽诰〉仿〈大诰〉而作,此历代史家所素晓;汉代今古文有异同以及今文欧阳、大小夏侯有差异,亦《尚书》学者所熟稔,然六朝经师、史家多置之不论。孔《疏》仅引一条,宋林之奇、王应麟(1223〜1296)稍及之,至清儒始加重视,乃资〈莽诰〉以校经证义。作者以爲:在汉代今文学盛行,壁书未亡前提下,〈莽诰〉尽仿〈大诰〉,「遵彼节目,按彼句字,咸秩无紊」,「故无论其録经旧字,或同训相代,近古逼真,迨无疑问」。然即使清儒征引比勘,多是在诠释〈大诰〉时取〈莽诰〉随文证字,而作者则「更以史诰爲主,援经诰以证之;经字史文,备举咸列。比较异同,别白疑似。事有未明,引征史传以疏通之」(页51)。据笔者所知,作者之前,有桐城方宗诚(1818〜1888)后裔方孝岳(1897〜1973)教授作过系统对勘,唯方文流传稀少,作者未必见到。而就对勘之深度与广度言,作者又远较方文详尽。以此比勘工作爲奠基,可以使学者跨入西汉今文经师师法家法之境地,体味当时阅读、理解、诠释经典之语言与思想,其作用与意义非同一般。
五篇专论,充分显示出作者对《尚书》文本体悟之切,对周初史实方方面面掌握之广,对历代《尚书》歧说要点认识之深分析之细,故其开笔推证,巨细靡遗,因爲不捐微小,有误必纠,有歧必判,是以不免冗长,而其结论多经融会史事与文字训诂而得,其有同于前哲时贤者,非苟同也;而有异于时贤前哲者,亦非苟异也。故无论其观点与前人之异同及结论于经义之是非,皆成爲《尚书》学上极具价值之文献,足爲后人参考借鉴。
精粹疏误,白璧微瑕
在昔清儒王怀祖以八六之高龄,犹撰著《读书杂志》,今作者亦以八六之高龄,整理出版《义证》,古今同辉,亦成佳话。先生治学向以严谨著称,本书体大思精,再次证明作者之风格。唯此所集乃四十余年前之旧稿,时间久隔,不免有所不周。又局部细节,作者是否更有新说新见未及一一增补,亦当容有空间。如〈立政〉「其在受德」解释殷纣之名云:「受当是纣之本名,因生于辛日,故称辛(犹汤生于乙日,称太乙,其本名履)。」(页843)此盖从郑玄「纣帝乙之少子,名辛」之生日说也。殷帝王天干名有生日、死日、占卜等十余说,生日、死日两说,张光直(1931〜2001)已在美国调查医院出生数后所否定,第当时作者或未阅见,及至整理旧稿,亦失检寻,致未能衡量新说,以较异同。
其偶有笔误者,如〈康诰题解〉云:「班固以〈康诰〉爲成王之书,其篡改《书序》,以就其意,此不具论。」(页353)按《书序》云:「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是《书序》以此篇爲成王作。既云「篡改《书序》」,意在与《书序》不同。而班固(32〜92)《汉书‧叙传上》云:「《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周公居摄称王之文也。」以此篇爲周公居摄作。则〈题解〉「成王之书」疑当作「周公称王之书」。
〈周公旦未曾称王考(上)〉先刊于《孔孟学报》第二十八期,原题爲「论尚书大诰诸篇『王曰』之王非周公自称」,其下篇刊于第二十九期,题同上。此文上篇小节序次有两个第「十一」,分别是「十一、大诰『宁考』当作『文考』,指周武王而言」、「十一、由尚书多方、多士二篇着成时代证周公不称王」(页141、146)《义证》、《学报》两相斠覈,文字相同,当是《学报》刊发时已误,收入《义证》失校未改。依序次,取〈多方〉、〈多士〉证周公不称王当爲「十二」,顺次而下,最后一节爲第十七。此文上、下二篇标记爲十六,考其文前「引子」自云「于此一史实,蠡测其真象,厘爲十六节说之如后」。推测作者原拟十六节,「结语」当在其外,后误标两「十一」,遂使「结语」序次爲「十六」。又此篇「十二、由召诰、洛诰二篇记事证召诰不称王」节有附注九,专论于省吾《尚书新证》之失,但文中竟无所标注。据文意,此注码应标识于「更有史官书周公爲公或周公者矣」一语所引「曰『锡周公曰』下」(页152),方始前后相应。斠覈《孔孟学报》,亦未标注,可见原刊时已漏略。他如〈立政〉释文九引孔颖达《正义》「惟皋陶谟九德」,「谟」误作「谋」(页836);〈多士义证题解〉末谓〈尚书多方篇着成于多士之前辨〉载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二十二期,而书后著作目录则标注爲「二十三期」,经核当爲第二十三期:诸如此类,亦或偶见,此皆再版时所当改正。
当代伏生,学术楷模
《尚书》之难读,千载共识;《尚书》之解注,汗牛充栋。生于二三千年后之今人,要理解《尚书》文义,不仅其本经文字诘屈难解,更有浩繁注解使人别择无措。尽管历代注解有爲后人指明确义者,有足以啓迪后人者,但亦确有不少误导后人者,诚所谓良莠丛出,是非并陈。今人攻治《尚书》,需要对浩瀚旧注别择取去,其所花功夫要比前人多得多。作者师从屈万里先生,专治《尚书》学与经学史半个多世纪,专心一意,勤勉过人。程克雅教授曾贻我先生手写《中国经学史讲义》油印本,里面字画工整,表谱清晰;先生高足蒋秋华教授亦屡屡向我述说其治学谨严之种种细节:合观其讲义著作,可以想见其治学与爲人。由此牵出我屡屡爲青年学子唠叨而不得不在此形诸文字之感受,即:古来学人,老辈学者,学问全靠目耕笔耘,著书立说,每每先作眉批疏记、短札卡片,综其一生所着,大半精力花于资料准备,动笔著作,占时有限。而今学者,一键囊括所有资料,而后拾遗补缺,却往往嗤点前贤,沾沾自喜。学术之进,览之可喜;学风之衰,闻之堪忧。而先生将此世态人情一切放倒,闭门独处,奋笔疾书,以耄耋之年,先着成煌煌巨著《尚书学史》,所述虽止于五代,却周至详备,巨细靡遗,笔者尝以〈专史研究的空前杰作〉予以推介。时隔数年,又整饬旧着,增益新知,先后出版《尚书周书牧誓洪范金縢吕刑篇义证》及本书,其对《尚书‧周书》之阐释,轶群轹古,一枝独秀,洵可谓周公之象胥,《尚书》之解人。作者近年又有《先秦经学史》、《汉经学史》先后出版,校覈其与旧时教学讲义,所增不啻倍蓰。近更闻其《三国经学史》、《晋经学史》亦已完稿付梓,杀青有日,令人艷羡感佩。艷羡者或以天憖遗一老,天恩浩荡,我却更感佩先生老而弥笃,矢志不渝,孜孜矻矻,爲学术而永不知倦之精神,唯此精神,上贯日月,是以感动昊苍,以介眉寿。
2019年5月初草于台湾中央大学寓所,月末完成于上海榆枋斋。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