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篪作者简介:张钰,字凤篪,男,西元1988年生,甘肃庆阳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毕业(2010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学术及晚清民国学术史的教学研究,致力于国学普及推广,兼任湖北省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 |
疫中杂记(十三)
作者:张凤篪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二月十八日癸丑
耶稣2020年3月11日
2020.02.27,怎么会这样
这几天已经基本断菜,即将进入仅有主粮和肉食的阶段。所以每天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都是看天气预报、看各个采购群的消息。看天气是要判断是否适合出门,因为出门的话就需要拿很多物资回来,注定是要反复跑两三次甚至更多,还得考虑打伞的事情,即使只是从小区门口到楼上这一段距离,也会因为下雨而造成很多的不便。看采购群是要看看物资供应的情况,虽然新闻上一直在传达利好的消息,但我自己这一个月的经验已经告诉我,物资情况各区各社区都有差别,而且很可能隔一天就会存在某种商品缺货或者涨价的情况。
果不其然,小超市的老板说了:从今天起,估计以后进货会很难,因为之前的通行证是社区签发的需要更换,换成武汉市的通行证。而办理这个的手续程序复杂,要通过武汉市的指挥部。老板今天才去了白沙洲市场,被警察拦回来了,说通行证需要重新办,现在这问题靠社区都很难解决。所以明天休息一天停止供货,大米、面粉、鸡蛋已卖完,争取进点货源,保障民生。我在群里跟老板说,我上次就没有买到面粉和鸡蛋,她非常热情地说,要不我把我自己家留的十几斤面粉分你一点,我想想,还是算了,一个人的日子怎么着都可以凑合的。
2月19日,《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火车站里打地铺吃了十几天泡面》,这似乎是封城的政策公布一个月来,第一次有主流媒体关注到这群特殊的人。昨天的时候,《南风窗》又发了一篇《我在武汉街头入睡,请别对着我的被子浇水》的文章。我无意再次复述这两个新闻及其他类似的报道里所提到的各种凄惨情况,但这让我想起一个月前,《南方人物周刊》发的那篇《回不了家的武汉人》。就是在1月26日报道发出的当晚,我的一个几个月没回过湖北的朋友,被各种酒店以各种理由拒绝。他是湖北人,但是长期在西藏工作。春节的时候工地放假,他原本计划从武汉转去桂林,在我的劝阻之下,从重庆转去了南宁。节后,因为没有直飞的航班,他只能是先飞重庆再转机。但是到了重庆之后预定好的酒店就爽约了,他联系了各种酒店,包括网上公布的所谓专门接收湖北人的酒店,一家两家三家也都不愿意接纳他。我记得那晚12点的时候,他在吃饭,我打电话过去他都不敢接,生怕餐馆的人听出他的湖北口音,令人觉得颇为心酸。最后,他打车去机场的德克士坐了一晚上。但即使是在德克士这样的地方,他也同样不敢点餐,第二天到点就离开飞回了拉萨。
今天上午,武汉市发布了第19号通告,详细说明对于原来不在武汉居住、工作,来汉办事、弹琴、旅游、求医、过境、务工农民等各类滞留在汉外地人员的救助服务举措,并公布了各区对应的电话号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在移动、电信两个手机号上都收到了这条近1000字的消息。不得不说,这样及时的回应、多元的渠道、详尽的举措,虽然来得迟了些,但毕竟让人看到了政令的温度与细致,充分照顾到了各方面的诉求。
有人困在湖北武汉出不去,有人长期不在湖北却饱受歧视,也有人可以在封城一个月后顺利地从武汉回到北京去。对于刑满释放女子为何能离汉入京?政府已经成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个调查组。我所看到的是,从昨晚开始,各大传媒平台全部出动了,微博热搜第一,抖音开窗推荐,媒体质问不断。《人民日报》公众号更是破例在发完《夜读》之后又发了一篇已经开始调查此事的新闻,这一点我是从来没见过的。因为《人民日报》的微信号很久以来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天最后一篇是《夜读》栏目,每天早上第一篇是《来了!新闻早班车》。
我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一方面我们的监狱系统在应对此次疫情时已经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全国多个监狱累计550多病例,多个地方的相关负责人被免职警告就是最好的说明。一个社会里,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黑暗,越是没人关注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整个信息同步、措施同步显然是有问题的,应当失当也就不可避免,只是是否曝光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各地严防死守,但就如我之前一直讲到基层一样,基层的压力、其对于信息的理解透彻程度等等,都让一级级通关看起来似乎不可完成,实际上难度也并不高,方法也很多。毕竟路网发达,各管各的,可能还有权力和金钱的加持,以及人人都拍出事又怕惹事的心态。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社会,一定会有一部分特权阶层的存在,我们生活中已经见到、遇到过太多以权谋私、以钱谋私、以势压人的案例,我们自己经常不也会有“找个熟人帮帮忙”的心态甚至举措么?所以,早些承认少部分特殊人群的存在,对大家其实都好。这个不是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的事情。这次也就是刚好去到了北京,又刚好被主动报道了出来而已。若是去了其他地方还好些,事情可大可小,问责免职都好说。但是北京毕竟是首都,之前已经属于政策里特别强调、三令五申的单列项,这才是麻烦的点,很有点“顶风作案”的意思。
当然,也有朋友表示:这事有一个好,说明我们的体制还是可以救药的,它仍然具备自我纠错和调节功能,还没到病入膏肓。这让我想起之前的大理事件,新闻一开始报道出来之后的紧急处理意见是通报批评、责令返还,大理方面的表态是道歉、反思、检讨、退回、补偿、补齐。23日,云南省发布公告自24日零时起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省级三级。24日中午,云南省纪委监委就发布公告,决定对大理相关的5个单位、8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免职、撤职、警告、诫勉、书面检查一个不少。
湖北的情况依然惨烈,朋友说他们医院专门为此次事情建了一个大的垃圾站,南京、常州等地也调运了一批“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和医疗垃圾焚烧炉,为减少二次污染、彻底焚烧新冠肺炎病毒医疗垃圾提供“利器”。实际上,全国十分之一的重症医学专家、3.2万人的医疗团队都在驰援湖北,但是内陆还有另外30个省区,所以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实力到这了,兄弟姊妹已经竭尽所能、有心也无力了。我这两天看《新闻联播》,都是国家怎么重视、湖北怎么救治、各地怎么复工。民间捐赠热情已经过去,医院的朋友说这些天也基本收不到新的捐赠。何况如果大家都不从事生产,哪里来的供给呢?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大概率只能是自产自销、自救自保、自生自灭。
大学的舍友告诉我,他老婆所在的公司已经不发工资了,让湖北无法按时返岗的员工自己请假。他们两人本来都在深圳上班,12月的时候他还和我聊天,说是深圳的房价太高,教育也不好,现在孩子到了要读书的年龄,正在考虑和商量要不要回武汉来买房定居。我和另一个室友只能劝慰他,企业也要先自保,没办法的时候只能是断臂求生、刮骨疗毒。现在的局面就是这样,带上湖北,大家都被动;甩掉了湖北,整盘棋就活了。这个逻辑,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都是一样的,现在已经不是讲大爱、讲情怀、讲责任的时候。
禁闭在家的日子里,读书成了为数不多的消遣时光的好选项。一位我非常尊敬的武大教授今天发了一条朋友圈,他在kindle上找书读,找到艾略特的论文集《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及C.S.Lewis的战时演讲集《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结果,网站弹出提示:此链接分享内容可能因为涉及侵权、色情、反动、低俗等信息,无法访问。这就是这个时代魔幻和有趣的地方,我看不懂这两本书究竟应该归在侵权、色情、反动、低俗的哪一类,也经常不明白有些被删了的文章究竟是违反了《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那一条。
比如今天就有一篇《击鼓传锅进行时》的文章违反了上述规定,我上午还在看,晚上写文章时已经找不到了。当然,引爆点还是《财经》的那篇《专访卫健委派武汉第二批专家:为何没发现人传人?》。事件发生至今,只剩下少数几家媒体还在抽丝剥茧、深入一线,试图去探究事情的真相,找到问题最根源的地方。虽然依旧扑朔迷离,可是我们隐约已经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像。
回看人类进化的历史,回看几百年来人类与疫情斗争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进程最微妙的地方恰恰在于,很多看似不可预测的随机性事件,其实往往都有其必然性的内生逻辑和发展脉络。我想,这就是那些少数的记者,以及无数围观的网民,依然在努力追寻、不断追问的价值所在。
今天朋友圈有篇热文《武汉依然在哭》,我认识的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湖北人在23:55的时候转发了这篇,并附上了一段按语:我一个朋友说他们公司100号员工,一个春节,损耗20来号人,他们永远都上不了班了,财务在医院最后几天还在发工资,但是也没能发完……我看到后先是悲伤,接着又不确定,多问了一句:“一个公司20来号人,确诊还是没了?”小姐姐回复:没了。
我知道她不是会编造故事的人,她是一个善良美丽、多才多艺的优秀创业者。何况,谁会在这种时候编造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呢?1月23日下午的时候,我还和她聊了几句,她当时人在天门,我和她说能走的话抓紧走,湖北已是大灾区,现在就是瓮中捉鳖、大海捞针。24号下午我发消息,她已经坐上了高铁,并告诉我到了之后也是自我隔离,因为前门大街的店子已经闭馆了。而且她前脚刚走,当地政府的4、5、6号令就接连发布,关闭了铁路、高速、公交等。我也是在这次聊天的时候,第一次讲了“武汉已是人间炼狱”。
此时此刻,我呆坐在椅子上,盯着手机和电脑屏幕,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十多分钟后,勉强打出一行字回复:怎么会这样,怎么就这样了,怎么就会这样了呢……
2020.02.27,天下大乱
昨天之前,国内基本已经降温,但昨天的信息量太大,像是一个前后的转折点。到了今天,国外也一下子严重了起来。
意大利政府宣布对11个市镇实施隔离管制。韩国已将预警上调至最高级别的“严重”,还开会修改了《传染病防治管理法》、《检疫法》和《医疗法》。日本宣布全国所有中小学校从3月2日起开始放假,直至春假结束。目前看来最令人忧心的反而是伊朗。伊朗卫生部副部长哈利其前一天刚否认瞒报,第二天自己就确诊了。紧接着的是,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祖努尔确诊,副总统玛苏梅·埃卜特卡尔病毒检测呈阳性,前伊朗驻梵蒂冈和埃及大使哈迪·霍斯罗沙希因新冠肺炎去世……说起来,伊朗这个国家其实也特别有意思,一是相对的封闭和集权,二是也刚好处在中亚地区的十字路口,在交通上有点类似于武汉的地位,三是政府在早期也有隐瞒实情、甚至抓捕散步谣言的人的举措。
媒体报道说,今天,巴西、希腊、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均通报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至此,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均有确诊病例。当然南极洲也不是没有人居住,毕竟还有科考队和旅行团,只是没有病例而已。我突然做了一个脑洞假设,如果南极有人确诊或者疑似了,该怎么去处理呢。
国际邮轮协会(CLIA)0在2月初的时候就发布了通告,暂停从中国大陆出发的船员往来,禁止过去14天内从中国大陆出发或者途径中国大陆的任何个人登船,包括乘客和船员。一位做南极冰川学研究的博士朋友介绍:这些年,很多体制内的考察队员都跳出去做商业旅游了。因为外国公司想抢中国高端旅游市场,会针对中国客户设计行程并配备中国导游,对于有过南极科考经历,具备一些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博士生而言,稍微做几天的培训即可上岗。干这个的学生收入也可达到税后两万每月,旅游公司的成本也因此大大降低。如果是全职,冬季南极夏季北极,除开吃住、税费一年大概可以有35万人民币的结余收入。当然这个事情也很辛苦,最重要的是好几个月基本处于半失联状态。
南极是近些年的旅游热门地,尤其是对于中国高收入阶层而言,这符合成功人士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历险精神。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喜欢驾着帆船纵情大海,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喜欢热气球飞行,万科王石是众所周知的登山爱好者,京东刘强东最喜欢独闯沙漠,信中利CEO汪潮涌则是帆船运动的狂热爱好者。
回顾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它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未知的领域挺进:科学、技术、艺术、政治,人类的方方面面都因此而得以突破与超越——如今我们已然将触角伸向太空,那是更为广袤无垠的未知之境。而正是这种探索和冒险精神,才激励与孕育出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与思维变革,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走向商业文明。
但是冒险也有冒险的代价,尤其是与大自然之间的博弈。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的反噬,物种的灭绝、生态环境的恶化。就这次的新冠肺炎而言,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一步步走向臣服自然、顺应自然的历程显然还很漫长。我们需要经历一个从“以人为主”到“以天为主”的成长历程,需要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进化到“利人”“利他”,从“以身为主”进化到“以心为主”。
饥荒、瘟疫、战争是大自然的天然组成部分,是从远古时代就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像钟南山院士在今天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保障专题新闻通气会上所说:吃野生动植物原本就是人们的恶习,21世纪早已出现三次冠状动脉病毒感柒,第一次是SARS,第二次是MERS,第三次是此次的新冠病毒,这是全人类的病,不是一个国家的病。
今天的通气会上信息很多:一是说,对疫情的预测,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一是说,这次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假如我们在12月初,甚至是1月初能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我们的病人将会大幅减少。我们曾经估计过,要是25号再实施的话,我们将会增加到十几万人。
“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嗯,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2020.02.28,文明你我他
小区封闭以来,周边对口的超市都改为一对一模式,本来我周围有一个武商量贩,一个中商平价,都还算规模比较大的超市,分到我们小区的是武商量贩。2月24日的时候,武商对我们社区开放了一次下单的窗口,据说每个小区分一天开放的方式是因为商超要对接服务多个小区,运力有限,这样也便于管理和配送。可是24号下单的人,等了很多天都没有送货,昨天的时候,社区在业主的多次催问下电话联系了武商,那边给出的答复是客户下单后最快三天,最慢五天才能取货,还请大家耐心等待,货到会在群里通知大家!今天上午11点半的时候,社区终于通知可以去门口岗亭取货了。
这些天加油助威的声音小了很多,不和谐的消息也少了很多,用网上几天前的一篇文章来说,《武汉人已经不发朋友圈了》。我不清楚大家都在做什么,是习惯了适应了,还是无奈了沉默了。但我总觉得沉默不是一件好事情,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别人都感同身受。说实话,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真的很艰难,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管控措施越来越严格,我们也基本上都遵照了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主动把自己都隔离起来。可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毕竟已经过去了快要40天,我们需要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正常的社会活动。
晚上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我很担心3月之后,老百姓的状态会不会从恐惧、理解变成怨恨、愤怒,这里毕竟有着6000万人口,这6000万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五讲四美,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人对于时间的敏感,往往是因为某些特殊的节点,那么3月就可能是一个节点。再加上全国其他省市都已经逐渐恢复生机,前些天甚至爆出了香山堵车、西湖人山人海的消息。湖北又是中部交通枢纽,是全国的劳动力大省,这里不像我的老家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流动性弱,除非开放流动性,否则真的是很大的社会隐患。
我想起我刚到湖北的那些年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情。在我一路从小学读书到考入武汉大学的过程中,我的很多同学都掉队了。比如小学的时候,班上就有好几位留级的学生,且越到小学高年级留级生的占比就越多,因为累积起来了嘛——对,那个时候留级还是一件被认为不光彩的事情,不像这些年,义务教育阶段你几乎没有任何留级的可能,那时候都是些学习跟不上的人会被要求留级。所以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部分小学同学就不再继续读书了,数量不多,但是是有的。到了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又有一些同学没有考上高中,也或者上不起、不想上一些私立高中,等于是又少了一部分学生。高中到大学的情况要稍微好些,但这不代表我家乡的真实情况。因为我的高中母校在庆阳市是常年的第一名,在整个甘肃省甚至都小有名气。我记得初中考高中,大家的普遍说法就是,能考上我那所高中,基本上一只脚就踏进大学了。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黄晓明所扮演的成冬青在一场演讲里面说: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学生里最容易失败的,因为你们面临的是全世界最残酷的考试。我无意去标榜自己在考试方面的成功,我想说的是,我成长的那个年代,那些掉队了的我的同龄人,基本上最后的选择就是务工一条路。男性多半选择进入了建筑行业,在工地里从搬砖学起,好一些的后面可以学点有技术的活儿,比如砌墙,那样收入会高一些。女性则多半进入了餐饮服装行业,做服务员、售货员、导购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小学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就要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我印象中最热门的目的地是广东东莞,去一些电子厂之类的。所以在我的老家,外出务工的基本是我的同龄人及弟弟妹妹,父母辈的反而大多都在家,尤其是母亲,或者就近找些事情干,但一般都不会出地级市。所以我到了湖北之后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很多我的同学的父母,我们都是来自农村的,但他们的父母大多也在外地工作、谋生、做生意等等。
网上公布的数据,湖北省属于全国前列的劳务输出大省,有超过1000万的外出务工人员,深圳、广州和东莞是主要输入地。所以现在流动性不放开,这些人即使想要先去外地隔离14天也不具备条件,那么受影响的就不只是湖北人。与之情况相类似的,还有河南、四川等地,都属于劳务大省,这么几千万的人口流动不起来,一二三产业都会受到影响,全国一盘棋也会受到影响。
晚上的时候,省内发了通知,开始部署必需返岗人员流动工作,纳入统一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可是这条政策在我看来,基本上还是只能理解为:第一,省内的其他地市的可以流动到武汉或者省内其他城市,也就是只能在本省范围内流动;第二,武汉市依然是只能进,不能出,因为客观上也需要有人进来顶岗、换班、复工,充足劳动力;第三,全省启用健康码的下一步,最理想的结果就是逐个城市解封,但其一至少需要半个月,其二武汉肯定还是最晚的。
当然,我也提醒我在省内的朋友们,一是要随时关注动态,如果有条件,想办法早点离开,我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允许离开武汉,让我到了目的地自费隔离一个月我都乐意;二是保持和村委会、所在社区以及熟悉的政府公务人员的联系,提前了解政策、熟悉流程、对接关系。
关在武汉的我,已经有种永无出头之日的感觉。《南方周末》发了一篇《武汉的九百万种心碎》,我读过之后,感觉是最近这一个月以来写这类问题水准比较靠前的一篇。在这篇文章里面,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说:“哀伤是我们的权利,哀伤是治愈心理创伤的一种情绪宣泄,我们要痛哭,要发泄情绪。”还有一段我印象非常深,托尔斯泰说的:把死置诸脑后的生活,和时时刻刻都意识到人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生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文章结尾说:所有心理援助者都清楚,疫情终会结束,但武汉人内心的安宁不知何时到来。好在我属于心理比较强大,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强的人,我在23日的时候就写了《向死而生》。而且,相比于《我在武汉街头入睡,请别对着我的被子浇水》里的人,我还有被窝、冰箱、热水器;相比于那些住进了医院的人,我还健在、健康、健全。
微观层面的悲伤对于当事人而言是百分百的,宏观层面的欣喜对所有人而言也是逐渐提高的。新闻里面说,目前已经组织了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5万多人、社区干部3万多人、志愿者5万多人下沉到社区,开展拉网式的逐步排查。新闻上还说,武汉已经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000多张,方舱医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现在还有空余床位5600张,实现了“床等人”。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里讲:世界是在进步的,前途是光明的,这个历史的总趋势任何人也改变不了。我们应当把世界进步的情况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传,使人民建立起胜利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告诉人民,告诉同志们,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设想过许多困难,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
最近,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看看这些共和国缔造者的文章。他们的身份决定了那些文字在文学性、艺术性,甚至思想性上都要稍逊一筹。但是他们厉害的地方在于,这些文章往往都很质朴、纯粹、贴地气,所讲所说的也都是最常见的道理和最普遍的常识。读史使人明智,我记得大学时代,我的导师杨华教授有一段话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他在跟我们讲《中国文化史》的课程的时候说,不要总是想着做出什么创新的、新鲜的研究来,你每一个研究都能找到相关的前人成果。还有一句是,同学们你们要读书啊,不读书将来怎么跟人交流?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具体的原话未必如此,因为是课堂讲授。后来,我也很喜欢他的《为什么学历史,怎么学历史》以及《文化与“有文化”》两篇文章,前一篇是对大一新生的开学演讲稿,后一篇是为一本同人刊物写的后记。
他的那篇《文化与“有文化”》,大约两千多字,我曾经是可以背诵的。他在文章里说:物质丰富,衣食无忧,并不能算是“有文化”。脱离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根脉,即使出将入相、锦衣玉食,大概也不能算作“有文化”。这不是个人情感上的怀旧思古,而是一种执着的文化态度,如果再大以言之,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国力博弈。我记得2011年,我在主持湖北省大学生公益国学特训营,有一次邀请他去授课。那天武汉下着小雨,我们在路边等了许久,都等不来一辆出租车。最后无可奈何,眼看就要迟到,我只能委屈我的老师跟我一起挤公交车。在车上,我和老师谈起这篇文章,他说,他这篇小文章自己也很喜欢,但是他的硕博士大多不太感兴趣,倒是自己的岳父等老一辈人都很喜欢,还互相转发着传阅交流。
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2015年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汉市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每3年评选一次,此次是武汉市第四次申报。一晃五年时间就过去了,不知道还有多少朋友记得2014年,那些被支配和调侃的日子。反正我自己,基本上已经快要把24字忘得差不多了。那就重温一遍吧,温故而知新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20.02.28,教育行业的危与机
开不了学的日子里,学生只能上网课。最近看到很多篇讨论网课利弊的文章,也有人从疫情的角度分析我们的教育下一步应该从哪些地方着手改革。我想说的,是我所关注到的,我知道的一些身边的故事。
今天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参加了,所以出来了好几条有关教育的新闻,比如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同比增加18.9万人。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3万人。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为毕业生提供24小时、365天就业服务。说起来,扩招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在持续增加,这次当然主要是为了对冲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压力。能不能对冲掉,效果有多大,还需要看整个疫情的发展态势,包括国内及国际。我想到的是补充三个旧闻,一是去年5月份的时候,国务院成立了一个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二是2018年12月的时候,国务院公布了一个《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三是2018年的11月、12月的时候,网上就已经出现了诸如《2018全球资产大盘点:寒冬席卷全球》《2019年才是真正经济寒冬的开始,失业潮不可避免》等多篇文章。我们国家的特色是,越是高度重视和强调什么,越说明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之前在和一个已经工作了的朋友聊天时跟他说,一是要从被动996变成主动007,二是学习理财知识加强睡后收入,再就是个人技能提升了。
还有一个昨天的新闻,教育部近期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要求历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说实话,职业教育、中专高职,过去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弱项,蓝领工人太少、技术骨干太少。在过去,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师傅带徒弟,传统社会里是这样的,所谓匠人、手艺人。师傅带徒弟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不仅教技能,还要管生活,学艺先做人,德厚艺才高,这是职业院校不具备的。现在除了语文和政治,也要求多学点儿历史,无论如何,这是个好事儿。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大冶服务的幼儿园开不了学。说起来,幼教领域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从2018年开始就危机四伏、发展势头急转直下。2018年11月15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上市公司收购幼儿园和幼儿园上市提出限制,对幼儿园加盟连锁行为提出更高要求,重申了到2020年80%普惠覆盖率要求,目标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政策公布第二天,红黄蓝的股价就下挫了超过50%,博实乐跌了30%,还有一大堆相关的公司跌了10%-20%的。
我自己接触学前教育差不多十年了,直接为幼儿园服务也超过了五年。这个领域前些年主要是资本介入,尤其是二胎政策公布之后,几乎都是全面看好。可最终的结果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2016年,全国新出生人口1786万,比2015年多了131万,并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但在2017年,新出生人口即降为1723万人,2018年又降低200万至1523万人,2019年接着下降了58万,全年新出生人口仅为1465万人,比政策出台前的2015年甚至还少了190万。
预期中的“猛生”没有出现,但2015年之后的新入局者又越来越多,本来,大家都在等着2018年之后这些孩子到达幼儿园的入学年龄,可是又遇到了《意见》出台。如果复盘一下,会发现政策的时间线是:2015年10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1月,新《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并于2017年9月正式实施;2018年11月,《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2019年1月,《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出台。2015-2017的三年,都是利好的政策和消息,于是各路人马入局;2018、2019两年,又都是利空的消息,但这时候很多人已经进来了,想出也出不去了。
民办幼儿园属于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成长天花板低、政策不确定性大的一个行业。我们的老园是2013年开园的,且一开始就定位国学特色、高端人群,所以到了2018年底政策出台时,基本上已经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在当地也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园没这么幸运了,新园2017年11月启动装修设计工作,2018年暑假前装修完毕,9月份正式开园,所以还处在爬坡上升的阶段。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距离我们原定的全体教职工正式上班时间只差2天,但是当时的疫情情况已然不允许,于是只能要求老师们每日报备有无发热等健康异常情况、有无接触外来人员、有无外出等,并安排办公室全部登记在册,为可能的开学做准备,保证所有人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健康状况可倒查可追溯。1月31日正月初七,我和领导们说,要组织主配班团队在微信线上开会交流下,研究是否具备开网课的可能性,因为幼教行业不同于中小学,孩子太小,所以需要综合考量。
2月5日,我和吴总通了电话,大概的意见是需要尽快开启网上办公+在线教学。2月7日,园所行政管理团队开了个会,随后又分部门网上开会,制定了各自的阶段性工作计划。我特别和园长强调,要保持和老师及家长的沟通,安抚人心,关心员工,听取意见,加强情感建设,注意团结和凝聚力。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目前线上可以进行的工作都还比较正常。但是,因为疫情,原定的招生宣传计划已经被无限期搁置,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暑假及其暑期招生也会受影响。但什么时候能够恢复,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继续等下去。
我们所在的幼儿园用了我另一个朋友公司的绘本,武汉儒家幼教的“立心国学绘本”系列。武汉儒家文化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营的项目包括了学前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教材研发等等。儒家的熊总是我认识的诸多老板中最不像老板的一个,他爱学习,经常来参加我们湖北省国学研究会的国学大讲堂。平时去公司找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书、喝茶、弹琴。他不参与商务应酬,不抽烟,经常穿个布鞋、背个斜挎包,然后在公交车上出入于各种图书馆、文化场所。年后没几天,我就看到他们公司发布的消息,全线开启网上办公。最近,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朋友圈更新的线上课程,针对园长、幼师、合作伙伴及幼儿的内容都有。我没有细问具体的情况,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一切都在正常推动。
童学文化是另一家总部也在武汉的幼教领域的企业,他们在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二的时候就已经火速开工,是我所熟识的朋友里面反应最快的。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李总给全国的合作伙伴写了一封信,表示“中华文化的启蒙教育,是百年看好的大事业”,“线下教育是主体,线上教育是补充”。近期,他更是亲自下场,在抖音里面开直播课程,讲述、分享、答疑。我悄悄进去围观过几次,人不太多,但是看得出来李总准备的很认真。从我认识他的时候开始,他就是这样一个做事特别严谨的人,很多时候严谨得不像老板反而像个学者。我也曾经在童学文化工作过几段时间,只是天性爱自由,最终只能是辜负了李总三番五次的美意。但我经常和我的朋友推荐童学文化,他们在全国有500多家加盟馆、合作幼儿园。在我们国学教育的这个小小的细分领域里,这是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是头部领域的企业。
我的朋友龙二是做教育装备的,因为疫情,很多原定的展会都取消或者延期了,中小学的开学时间也不确定。但他们很快又找到新的业务方向,因为在装备行业浸淫多年,面对很多企业、学校复工、开学的诉求,借助于已有的供应链资源和营销渠道,开始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热感应测温门、门式测温仪、红外热成像在线筛查测温仪等等。而且,相比于网上的很多“倒爷”,他们可以做到现货现发,提供完整的资质证件,接受公对公转账,提供发票。
学校里面的老师也不容易,王老师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的一个中学里教语文,我看了她发过来的课表,从周一到周五,上午下午都有课,上午上课,下午答疑。而且,因为平台的原因,老师们不仅要备课,还得学习和研究软件和技术,直播的话经常会卡顿,叽叽喳喳,录课的话又没法和学生互动。20号那天晚上十点多,她告诉我学生还在写作业,家长找来兴师问罪,是不是作业特别多。她自己觉得很委屈,因为本来作业布置的也不多,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要抄的,总之就是觉得大家都挺焦虑的。
我在之前的日记里提到过一个做K12的朋友,他的机构叫方来教育,取自陆游的“不妨举世无同志,会有方来可与期”。1月30日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几个朋友,线上课程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准备启动上马。2月中旬的时候再聊起来,他的说法是:我们的线上课以老生为主,因为耽误了春季线下课,基本上都没收钱,抵扣了线下课的课销。对于我们这些做线下课程的来讲,现在来做线上课是纯赔的,因为原来做线上课程的一些巨头,线上成本极低,这个时候都在做免费课。武汉大量的线下机构,为了留住学生,也不得不赔本做免费线上课,赔得更厉害。而且,现在各中小学线上课已经全面启动,我们的授课时间都被进一步压缩了。对我们线下机构来说还有很致命的一件事。疫情结束后,学校将会利用周末和暑假的时间把课补上,我们整个上半年,包括红利最大的暑假,几乎都会处于半停产状态。
在线教育被认为是这次受益的一方,但在36氪出品的一篇《14亿宅在家的中国人,目击了一场互联网流量大迁徙》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也是喜忧参半。超高的并发量不在很多线下及线上教育公司的计划之内,短时间内服务器又一票难求,“这场‘流量春运’里,能弯道超车者寥寥,巨头与创业公司、第一梯队与非头部玩家的差距已悄然拉开。”
我问了一个在武汉本土的在线教育公司上班的学生,他们是2月3日开始网上复工的。用他的描述,虽然免费的流量暴增,但是转化率惨不忍睹。现在家长们的选择多了,到处都是免费的资源,愿意付费的人就少了。他所在的平台,两期“停课不停学”大概有500万左右的流量。本来,线上教育的获客成本是很大一笔开支,现在大环境逼得家长们都去线上了,所以量大了之后,纵使转化率低也会有一定的总量。所以现在公司在大规模的招聘兼职,用于服务那些免费的家长,然后做一下弱转化。他自己也去体验了一下,带了一期群,报名800多,加微信的只有400多,总体加微不超过60%,然后转化8个人,转化率不到2%。而在之前,正常情况一期可以进来1500人,怎么也得招1000人,加微能有650-700人,转化率在6%左右。
不过长远来看,在线教育还是受益的。一方面,很多线下的培训机构,这次受到的影响是寒假、学期内、暑假三个阶段,没有进账,很多企业的现金流恐怕都扛不住。第二,人类有很多习惯都是不可逆的,过去大家不愿意网上上课、网上办公,很大原因是因为学习、熟悉这些软件需要极高的时间成本及技能要求,现在大家不仅被逼着学会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自律性也养成了。何况,即使将来开学复工,因为疫情导致的心理压力,也会让家长及孩子对线下培训那种人群密集空间有所警惕,至少会有一部分家长是不会再回去了的,这个“教育客户”的过程本来是很难的,但是在疫情的助力下很快就完成了。第三,2019年暑假的时候,整个在线教育领域就已经烧掉了40-50亿用于市场营销,这个寒假,各家又因为暴增的流量,省下了千亿元的广告推广费用,获客成本降低了40%,转化周期提升了一倍。上一次是“金元战争”,这一次是“军备竞赛”,两次洗牌不仅将线下机构冲得七零八落,也把一大票中小型的线上公司无情碾压。就跟曾经的千团大战、打车软件补贴战一样,能够活着走出战场的,只能是几家巨头,以及一些区域性、小而美或细分领域的公司。
因为新东方等线下巨头这次也被迫把学生转到线上,所以在线教育的B2C、OMO两大模式其实都得到了发展,未来大概率也会持续存在下去,而且催生孵化了整个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企业。我之前提过盘达学趣,2月4日的时候,潘总告诉我,不少机构都有旺盛的线上教育系统需求,几日前我们已经开始在家办公了,正在赶制在线轻课教学视频的小程序。20号的时候,他跟我说已经交付了一家培训学校的小程序项目,不仅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还帮忙推荐了新的项目。26号的时候,他们又接了两个新的项目,防疫科普主题和野生动物保护主题。不过,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一方面要不停地加班加点为客户赶项目,一方面项目款项的结算及融资计划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也是得一边奔跑一边想辙,以避免资金链断裂。
我楼上一个邻居,最近因为疫情大家经常都必须要在群里冒泡,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他有事找我协助加了好友后,我才得知他在一家做研学教育的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他所在的公司在宜昌有一个1000亩的产业园,涵盖了研学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康养三大模块。虽然是腾讯投资的,但因为刚开始做,还没有盈利,而且钱全部都砸在了硬件上,基地要维护不能没有人,但眼看着半年内又没法开张。所以他们一边像其他程序员一样天天加班,一边还得接受半年期的降薪安排与公司共克时艰。
我的高中校友杨老师现在是龙环教育合伙人、龙环商学院执行院长。2月19日的时候,她们就上线了一门《疫情期间,你真的会快速并正确的做线上工作汇报吗?》的公开课,体现了针对企业客户的教育培训公司极高的快速反应与市场应变能力。因为北京的疫情管控,她现在只能先滞留在西安居家办公,但是每天都要给员工开早会、晚会,督促团队的研发工作。2月16日的时候,她给我发来一份线上课程一览表,我看了下,总共有沟通、管理、职场素养、文学素养、脑洞大开科学解析、演讲口才、职场工具、金融八大模块47门课,而当时距离他们网上复工也不过两个礼拜的时间。
我今天花了这么大的篇幅写《教育行业的危与机》,一方面是因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教育部的领导出席,另一方面是下午的时候给我一个朋友的培训公司做了一点分析和建议。他是做美术教育的,美术教育注重现场的指导性、个性化操作,属于互动性很强的课程,没办法像K12一样走线上教学,所以现在是完全停工的状态,连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没办法。他村里邻居家有个高三的,网也不行,家里也没电脑,手机学习效果太差。艺考的学生联考已经于12月7号结束,部分校考的学生原定于2月份,都已经收了费,年后要上课的,也统一推迟了。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因为艺考生的主要培训期在6-12月份,联考一结束也就回去了,部分成绩还可以,有志向冲击好学校的才会留下来参加校考。
除了艺考之外,他还有一个儿童画室,是去年花了大几万从别人手上转让过来的,儿童画室上半年是非常重要的收费期,关乎一年的学生增收数量。目前接手过来也就半年多,收了几十个学生。所以,现在的困境,一是艺考加上少儿美术,有10多个老师的工资要发。二是两项的房租成本每年几十万。他们的场地是私人房东,又不能享受武汉市“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的租金减免优惠。
他说,我在老家看似自由,实则忧心忡忡。本来上半年有些学生学完美术不回学校上文化课,就在武汉学习,也熄火了。“我可以预见解封以后会有大批破产转让的,我的一些同行已经给我吐露了心声,撑不下去了。很少有培训机构6个月无现金流还能撑住的,有贷款的可能会好过一些。当然,撑得下去也有机会,有些干不下去的,他的学生存量就可以到我这来,因为我们主要做省内外地的学生。”
我想,我朋友的这个案例,绝对不是特殊现象或者个例。这次的疫情,对K12冲击最狠,等到家长和孩子都适应了上网课,自律及习惯养成了,再加上即使解封之后,人心中的恐慌情绪,会大批量地倒闭。另一个问题是,武汉及湖北省这次受到的经济冲击也很大,生产停罢,消费停滞,财政消耗巨大,这种大环境导致的冲击,整个城市严重的损耗,会影响到各行各业。老百姓手上没钱了,教育方面的投入自然也得精打细算,货比三家,能省则省,即使非要花的钱也得想着怎么少花。
听他介绍完情况后,我除了分析形势之外,也给了几条建议:第一,先研究武汉市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21条政策,仔细地做文本的分析,找找看,能够利用到多少就是多少。第二,现阶段开始压缩成本,扣除水、电、人工工资等,按五一之后可以开工复学做现金流储备和财务规划。这里面,裁员、减薪、缓发工资都可以,总之是一定要保住现金流和流动性,预留出辗转腾挪的空间。第三,做好团队建设工作,现在是共克时艰,要么大家都牺牲都付出,荣辱与共同进退,要么那就早点切割、断臂求生。第四,最近多和客户、渠道聊天。你的学生应该主要是通过教育局、学校的领导、老师等入口进来的,把这个部分的客情关系维护好。平时的时候,大家都很忙,只能是生意伙伴的关系,我给你推荐学员,你给我支付费用,你把学生教好了考好了,我们升学率、名校率高了,也会因此受益,是一个互利的过程。但现阶段其实大家都很无聊,心理压力也都很大,倾诉倾听的欲望也很强烈。这时候和渠道保持密切交流,聊着聊着生意关系就可能变成朋友关系了。
最重要的一个,不管是艺考或者少儿,一定要开始线上课,千万不能坐着干等,想办法让自己的事情可以网上做。做线上课程,不指望学生能学到多少或者效果如何,关键是把生源和家长稳住。课程的模式也可以调整下,短课答疑、作业点评,做30分钟的一对一。反正现在老师和学生多的都是时间,一个学生30分钟,一天下来就可以做10多个学生,每周七天,基本上可以做到对所有学员的全覆盖。
当然,这就需要你的老师团队开始线上办公,每天开会、磨课,怎么做一对一30分钟的视频课,怎么做抖音之类的一对多直播演示课。艺术培训这一行,过去主要是“教”,现在线上更多只能是“评”。每次可以布置一点作业、作品练习,过几天学生把作品拍照传过来,一处处的进行点评,必要的地方老师在家直播演示。此外,抖音之类的直播课还可以录制下来,剪辑成小片段再回传到微信、抖音等平台上去,存量学员上课与增量学员营销两不耽误。
很多人都觉得绘画、书法这种内容不好线上处理,但我给朋友推荐了一个我关注的做影视制作的抖音号,他们在2019年获得了2400万的播放、70万赞和30万粉丝。我觉得这个行业的特性和艺术培训有点像,也属于普通人理解中的不太好“线上”的,因为都需要操作,需要师傅现场带着你,告诉你怎么构思画面、怎么调试机器、怎么寻找角度,属于那种技能性、手把手、面对面教学的内容。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困难太大,而是我们为了解决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不够。
除了当时给出的这些,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又想到:一是还可以跟房东谈谈,虽然租金已经支付,但能不能请房东也适当地让步一点,虽然这很难,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行。毕竟,房子在武汉,房东也不希望你倒闭,你倒闭了他再要转租,是不是还可以这么容易?租金还能不能保得住?中间会不会有空窗期?现在大家是一条船上的,只要话术得当,放大危机,情理兼备,即使现阶段不能减租退租,多给合同到期后延长几个月的免租期也是可以的;二是接触银行,至少要了解贷款的有关政策,需要的资质、材料等等。过去是银行主动给客户打电话,这个大家都接到过,银行的人对你名下有几套房、几辆车、注册了几家公司等等都很清楚。现在得反过来了,主动去和银行的人聊天。三是接触投资人,因为对于资本来讲,没有比这个时候更适合抄底的了。另一方面,投资人一向都很谨慎,但可以说,没有比疫情更好的帮投资人做风险评估和发展前景预测的事情了。他们也很清楚,只要这次扛得过去的企业,都是值得入局的。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然而,从事教育行业这么多年,我经常被一种无力感所包围,深感我们的国家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尼采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加强大。我记录下发生在我身边的这些教育同行的故事,他们有的顺利,有的艰辛,有的已经是规模化的成立十多年的企业,有些还只是刚刚创业的三五人的小团队,他们中大部分的大本营都在湖北武汉,但也有一些机构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无论如何,我的这些朋友们都在努力自救,努力做更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太相信疫情会带来什么利好,也不太愿意去鼓吹什么“危机就是转机”的励志名句,更不会去写什么毫无凭据、逻辑都不能自洽的“非典成就了电商、物流,成就了马云、刘强东”之类的流量文章。我只是希望,那些真正用心做教育的机构和人,都能够在春暖花开之时活下来,我还想继续观察、聆听、参与、记录他们的故事。
2020.02.29,黑天鹅与灰犀牛
今天是特别的一天,四年一遇的2月29日。湖北省也在这样的特别的日子里首次发布了《湖北省县(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报告》,按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等级对所有103个县(市、区)进行等级评估。低风险的五峰县等11个县(市、区)全部位于鄂西地区,猇亭区等34个县(市、区)为中风险,英山县等58个县(市、区)为高风险。
我回看了一下数据,在26-28这三天,全国、湖北、武汉的新增确诊病例分别是:26日全国433例,湖北409例,武汉383例,省内8个城市0新增;27日全国327例,湖北318例,武汉313例,省内12个城市0新增;28日全国427例,湖北423例,武汉420例,鄂州、孝感、恩施各1例,省内其他13个城市0新增。此外,武汉市昨天开会部署了开展无疫情小区(村、社区、街道、城区)创建工作,湖北省也在昨天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健康码,满足“停不得”企业的用工需求。“绿码”作为返岗通行证明,省内各地通用、互认。综合以上信息,我想大概率“一城一策”很快就要在湖北推行,除武汉之外的人民有盼头了,虽然这个盼头可能还需要一至两个14天。
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昨天,一位意大利“网红”奶奶的“新冠病毒防护指南”在外网刷屏,“你们要听医生的话,或者听我的话,因为医学到不了的地方,文明还会到。”人活着,一定要有信念。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司马迁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希望毕竟是美好的,哪怕只是幻想,也要胜过血淋淋、冷冰冰的现实。比如我这几天已经开始喝茶了。其实我家里一直不缺茶叶,只是平常确实没有喝茶的习惯,以至于我经常需要把茶叶转送给朋友。之所以这几天喝,是因为26号的时候,浙江省疾控中心的专家说,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27号,云南农业大学研究发现,茶叶有效成分强力结合新冠病毒S蛋白并阻断其与ACE2受体结合,具有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力。28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也发表了相关论文,当然这篇要更加严谨、靠谱一些。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前十的省份里,云南第二,湖北第四,浙江第六。这让我想起《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政府说,虽然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是平时的3倍,但还是在联合各方想尽办法努力平抑物价,由政府投放市场的储备冻肉里,精瘦肉15.5元/斤、五花肉18.5元/斤、肋排25.7元/斤,此外还有10元10斤的爱心菜。这些是不是事实呢,当然是的。不过作为老百姓,我们真实的体验是,一是十元十斤的爱心菜数量稀缺,基本上开盘就秒光;二是储备肉也数量有限,虽不至于秒光,但也不甚充裕,且品种单调,因为储备肉只在商超销售,而商超每次只会上线一种,如果要等下一次新品类开放购买,再加上送货,基本上一个购物周期从下单到收获要十天半个月。三是这些都是几家大型商超的价格,可是老百姓买菜、买水果、买生活用品啥的,不能都指望着商超,周期太长,选择单一,还是得靠其他渠道补充。
门口的商店今天进货了,新到的面粉散称10斤35元,此前是28元,涨了7块钱;新到的大米只有桥米王一种3元/斤,此前还有2.5元/斤的苏北大米,2.8元/斤的泰香米;散称花生米由10元涨到了13元一斤,瓜子由9元涨到了13元。琵琶腿9只由30元涨到了33元。另外,老板娘还透露,虽然无法办到武汉市的通行证,但是在白沙洲的市场门口,有专门的兔子在那里等候,他们有证件,专门干这个事情,150元一车。
危机显然还没有到可以解除的时候,原定于4月12日的武汉马拉松也已经被延期。说起来,这是武汉市近些年来着力打造的文化体育品牌,而且确实也口碑越来越好。我圈子里就有很多朋友经常跑马,不晓得这段时间他们都是怎么保持运动量的。我其实从小就特别怕上体育课,因为体质不好的缘故,体育课上很多项目我都是排名倒数的。前几年为了减肥和健康,也开始有意识地加强锻炼。我记得18年在山东旅行的时候,当时是在威海,住在海滨酒店,落地窗一推开就是无边浩渺的大海。在那样的地方,早晨三四点的时候天就已经蒙蒙亮了,因为当时去的时候是七月份。某天我早晨四点起床,去海边看日出,完了一路步行到刘公岛的码头,搭船出海。一个人自由行的好处就是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必受时间的约束,我一个人走遍了整个刘公岛,包括那些人迹罕至的角落。那天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十二点,我看了一下微信运动,6万6千多步,那是我有印象的走得最多的一天。去年10月28日,我回武大找吴老师聊天吃饭,结束后在武大校园转了一大圈,晚上咋汉街吃完饭之后又一路走回江夏,当时也是又5万1千多步。记得之前看北大山鹰社的新闻,得知微信运动的上限是98800步。所以前段时间和朋友们聊起,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吃吃喝喝、朋友聚会,而是想我一定要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尝试一下从凌晨开始走,试试看能不能挑战一下这个一天10万步的极限。
昨晚凌晨临睡觉前的时候,看到新闻说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为“非常高”。目前,中国已经向伊朗派出了一个由4名疾控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下午的时候,韩国确认人数超过了3000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28日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警告新冠肺炎可能成为百年不遇的大流行病,世界必须进行有效应对。
目前种种迹象都表明,事件正在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我在昨夜发了一条“这他妈的是黑天鹅和灰犀牛杂交了吗”的朋友圈。很显然,语带脏字不符合我的人设,假使我是有一个所谓的“人设”的话。可那真的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就像我在1月23日第一篇文章就已经写到的那样:我隐约觉得某些东西到了危险与崩溃的边缘,或者说到了不变与变的临界点,但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2020年的开局真的非常魔幻:澳洲山火、非洲蝗灾、美洲流感、亚洲疫情。一开始,我们觉得这只是“黑天鹅”,可是事情一步步发展,我们发现它更像是“灰犀牛”,或者说是黑天鹅与灰犀牛杂交了。对了,我想还是有必要简单交代一下两个名词,虽然随手在网络上都能查到。黑天鹅事件是指那些罕见的、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比如9·11恐怖袭击、美国次贷危机、中国08雪灾等等。灰犀牛事件则是说那些非常常见的,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关于这两个,大家可以去看两本书,一个是美国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个是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这两本书国内的中信出版社都有出版。
我在之前的日记里提到过在英伦留学的李博士,今早6点多的时候,他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英国24小时新增6例!首例英国人死亡,伦敦地铁终于有人愿意戴口罩了!》的文章,并配文“我想回国,越快越好”。我问他,伦敦人民开始戴口罩了?他告诉我的是:基本没有,我同学告诉我只有偶尔中国人会戴,报道图片里面特别出镜的几个外国人是很罕见的,但大家逐渐对戴口罩这件事变得可以理解(全英大概有十几个学校因为疑似聚集感染而停课了)。但现实的另外一面是,由于一个月前中国人已经把普通市场上的口罩几乎扫空了(大宗寄往国内,小部分屯在中国超市和华人手里),所以目前英国人是买不到口罩现货的。
我告诉他国内的口罩已经没那么紧张,网上很容易就可以预约到。他表示:英国没有这个条件,网购有亚马逊但没法跟中国的物流效率和精度相比,现在亚马逊英国的口罩普遍涨价5-20倍且缺货,看起来三四月份中国还要腾出手来拯救全世界,目前已经派遣专家组赴伊朗指导了。而且,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英伦这边也很难做,因为实名制很不发达,难以追踪公共交通;而且大量使用现金,这是无须直接接触的隐蔽传播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我看了WHO的升级后又很悲观的原因。我们国家这几年有高铁、网购、在线支付、共享单车的所谓“新四大发明”,实际上高铁的发达加速了疫情传播和扩大的速度及范围,但是我们通过电商及高速路网物流又解决了疫情防控中物资及人员流转效率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能追踪那么快那么准,与我们的大量国民在过去几年及近期主动让渡了自己的隐私权、人权是有关系的。李彦宏在2018年曾经说过:“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虽然这段话后来被各种断章取义、群嘲批判,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各种实名制注册与购票、各类在线付款软件、购物APP等等都获取了大量的中国人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汇聚起来不仅成为商家从事精准营销的大数据,又反过来成为这次疫情中进行精准追踪的手段。此前,天津的那一起“福尔摩斯式破解病毒传染迷局”,当然不可否认有工作人员抽丝剥茧的功劳,但也与我们高度发达甚至开放的个人信息有关。而在西方社会,电子商务、电子货币的普及度显然没这么高,大家隐私保护意识也更强。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体差异。喊话让别人“抄作业”当然是愚蠢至极的民粹恶臭思想,毕竟诸如新加坡的佛系防控措施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效率。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的体制能有中国这么大的动员能力,绝大部分的政党都没有办法做到高度集权、高度统一,也没有办法保证从国家最高层到县乡村的一竿子到底。所以,中国所采取的诸多策略,封闭城市、阻断交通、全国范围内调派医务人员、组织相关企业24小时不停工生产、大中小学校全面停课、小区一律封闭等等,都是其他国家即使想学也学不来的。如果这个病毒确实具备如我们前期已经看到的极高的致病性、传染力乃至于致死率,那么,这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次全球危机。
在国内,疫情主要影响的是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及公众生活。但是,一旦真的如比尔·盖茨以及其他专家所预测分析的那样,当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爆发、蔓延并且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的事情。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力主全球化,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推动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此外,我们还在力推“主场外交”,从2014年开始,先后主承办了亚信会议、APEC北京峰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等。
2015年12月,新加坡《海峡时报》刊登了福山的《出口中国模式》一文,“如果一带一路达到了中国计划者的预期,那么整个欧亚——从印尼到波兰——都将在未来一代中发生改变。中国模式将在中国之外盛开,这些国家将提高收入进而提高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声浪就从来没有平息过。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台之后就力推“美国优先”政策,2020年1月30日,欧盟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因此,当疫情开始出现全球蔓延的趋势的时候,无论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我们都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更不要觉得危险距离自己很遥远,觉得我们已经胜利在望而别人即将身陷火海。
《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我们已经错过了无数个机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且几乎没有继续犯错的空间了。
2020.02.29,中小企业自救的微建议
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在陆续复工,没有复工的也在想办法网上办公,但唯独武汉还比较麻烦,既不能正式复工,也很难网上办公——毕竟现阶段的重点还是防控疫情。而且,在整个城市都停罢,几乎完全禁止人口出入流动的背景下,网上能做的事情实在非常有限——这里面有业务类型的限制,有网络状况的限制,有办公软硬件的限制等等。但是话说两头,限制诸多是一方面,坐着不动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因为本身,武汉的企业就是此次受冲击最严重的,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又普遍比较弱,如果还继续坐以待毙,那无异于自掘坟墓了。所以,我这些天已经看到很多武汉的朋友们在展开各种“自救”,动手快一些的甚至正月初一的时候就已经火线复工了。
因为不能出门,启动网络营销宣传成了很多企业现阶段唯一能做的事情。我有一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就是这样,他们大概在周一的时候开始了系统的网络营销宣传,录制短视频、开设公开课,通过线上宣传推介企业的业务类型、公司实力,向同行、供应链上下游、客户输出自己的观点、案例与经验。我作为旁观者观察了几天,每天看他们发视频、发链接、发广告,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内容生产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储备量。我们的很多企业不具备互联网基因,也没有在网络渠道推广营销的经验。所以面对当下的困局,很容易因为紧张、慌乱而匆忙上马、拍脑袋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网络营销”这件事情,在任何时代的最终落脚点一定是“内容为王”,变化的只是渠道和表现形式,不变的是核心理念和内容。内容生产者一旦处在一种紧张、赶工的状态下,其决策出错的概率将会加倍,内容优质的概率则会减倍。有些事情是没法提前准备和预知的,比如写日记,我今天不可能把十天之后的日记写好。但有些事情则是完全可以早做准备的,所谓“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唯从容,能致远。任何时候都别忘了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储备够5-7天的内容,再进行定期的更新发布,显然是第一步要考虑的。
第二,判断好内容的标准至少需要经过内部的审核评议环节。做营销、做广告、做推广的人经常容易犯几个错误,第一是只讲自己想说的不管别人想不想听,第二是只管自己讲了就好不管别人是否接收到了。这两个说起来都是属于缺乏换位思考,那样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让观者“感同身受”。我以前写文章有一个习惯,写完之后通常要放一放,再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确实觉得没有修改的了才发布。放置的过程就是冷却和再思考,是反复的打磨和修订。我自己写朋友圈也是这样,几乎每一条朋友圈我都要打草稿,反复地斟酌其中的每一个字词句,测试发布之后的视觉效果。这样经过多次调整的内容,未必会有一泻千里的那种灵气,但至少不会出错。对于企业的营销宣传而言也是如此,无论水准高低、经验多寡,至少要有一个内部审核评议机制。因为你发布的每一条都代表了整个团队,甚至需要整个团队所有人都转发分享,那么首先在整个团队那里要过关,要满意,要让几乎全部的自己人,不管是几个还是几十个都觉得好,相当于是一个随机抽样调查。
第三,无效信息的长期发布不仅不利于公司形象提振,反而有可能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私域流量”的时代,自媒体、用户群、微信号等,所有人都很反感视觉强奸和信息污染,而且观者手上都有屏蔽、拉黑、关闭等选项和工具。好的营销,一定是基于优质内容,再将产品信息和特质进行高效融合所得。所以,持续发声未必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企业而言,因为你不是KOL,你要做的是KOC。我自己的朋友圈也有一些做广告的,当然微商几乎没有,因为但凡有的都被我直接删除或者屏蔽了。我们的时间很宝贵,需要被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次两次的无效信息、垃圾广告可以被人容忍,但三五次的、多人次的信息轰炸,最后只会招来别人的反感。而且,你不说话或者少说话的时候,往往就不太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一旦你选择经常发声,就必须要承担“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风险。卖面膜的、卖保险的天天发圈,那是因为别人职业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企业则要三思而后行。事实上,我朋友圈也有卖茶叶的朋友,我就很喜欢看他们的内容,精致、艺术、语言平实不夸张,信息量也不大。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有趣味有温度的人,其次才是“卖货的”。
第四,以结果为导向的行动才是当下亟需的。面对困局和不确定性,企业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焦虑总胜过麻木和无知。但是,那些看起来的努力和自我感动式的表演毫无意义。我接触过不少的创业者,小微企业的老板,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类型,归因的时候经常归到外部原因上去。所以我在做咨询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看老板。如果这个老板本身的可塑性不高,那么行业前景、团队实力什么的基本上都被我PASS掉了。网上有一篇文章曾经讲过: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四大特质——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学习如痴。企业的本质就是持续性的合法逐利,所以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是否得利作为导向。越是在这样不确定性巨大的时期,越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准确的行动,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第五,好的领导者要教员工方法,不能只是提要求;好的员工要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给老板和管理层提出决策建议,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执行。在一个组织里面,管理者通常来自于任命,他们拥有奖惩的权力,拥有相应的职务及薪资待遇;但企业更需要的,是把管理者变成领导者,把组织所赋予的硬权力转化成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我之前经常和我一些做管理的朋友说,你把一个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一定要提要求、教方法、管过程、评结果,这四项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任何一个,最后都有可能出现不可控的坏结果。你能在这个位置,一定是因为你有过人之处,他不在这个位置,大概率也是因为他的经验和能力不如你,怎么样把这个东西传承出去,让每一个人都能跟得上节奏,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只会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反过来讲,员工如果时时刻刻都唯唯诺诺,不懂的独立思考,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不能独立去解决问题,那么这种人留着也不会长久。
第六,注重员工的学习。中国的企业家其实都挺爱学习的,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爱学习。针对企业家群体的再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早期的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到中期的学习人文素养课程,再到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心理学、国学、沙漠素拓、军事训练。可是很多时候,老板进步了,企业反而没有改观。我多年前认识一位朋友,不仅自己爱学习,而且要求他的员工也都跟着学习。我记得某次去他的公司交流,他们的司机、办公室文员等普通员工都能够背诵《大学》、《中庸》,可那是一家完全与文化教育无关的公司。我在做咨询的这些年,也一直跟客户讲,一定要把学习当做业务来做,我甚至鼓励客户将学习这件事情纳入员工的绩效管理之中,好的奖励,差的处罚。人性是最不可靠的,人是最不靠谱的,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是最愚蠢的。一个企业里如果员工不学习,不爱学习,这个企业大概率难以发展起来,靠招聘和空降、挖人是决绝不了根本性问题的。
第七,善用工具。疫情期间,短视频及直播是很多企业最近都在用的自救方法。之前有一个新闻,有用户在抖音上直播睡觉,一晚上引来1857万人次观看,获得7.6万元打赏,涨粉80万。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是微信新开通的“视频号”,这属于短视频的新赛道,而且有微信的巨大流量加持;二是抖音开启了一个“中小企业护航计划”,为全国的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认证服务、免费课程服务、流量运营服务、生意转化服务、免费线上办公等系列服务。此外,很多企业其实也不会拍视频、做直播,或者拍的东西让人完全看不下去,同样是在抖音的“创作者学院”里面,有大量的免费课程,一步步手把手教用户熟悉规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学再做,边学边做,保证所有短视频的点开率和完播率很重要。
第八,短期极度看衰,中长期谨慎看好。任何时候,高估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都远甚于盲目乐观和过度自信,比如香港、新加坡、澳门等地早在元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疫情的防控,筛查体温、限制航班等等。这样的态度与举措同样适用于中小微企业,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不要置身事外,不要盲目乐观,不要幸灾乐祸,不要心存侥幸。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首先看清真相血淋淋,其次热爱生活玩命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在之前一篇写疫情对企业的影响的文章里提出:在一个持续变化的环境里,没有人能够预测并藉由预测做出判断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朝着特定的方向,做好一次又一次调整自己的准备,并努力在前进过程中不断验证和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走出第一步很关键,但走好第二步更重要。毕竟,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