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于礼法合治
作者:王兆贵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正月廿一日丁亥
耶稣2020年2月14日
公元前202年,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诸侯们在定陶推举汉王刘邦为皇帝。打下江山的统治集团,首先面临的议题是论功行赏排座次,但因评定的标准不好把握,很难一碗水端平,发生争端在所难免。朝廷上下没了规矩和秩序,如何能够顺利摆平?
儒家出身的叔孙通,对刘邦的心病了然于胸,于是站出来说,那些儒生很难帮您攻城略地,可是却能帮您守成天下。臣愿征召鲁地的儒生,跟我的弟子们一起将古礼与秦仪杂糅起来,制定新的礼仪。刘邦说,可以尝试操办一下,但要简便易行。
于是,叔孙通就召集了百余人,操练了个把月。刘邦视察后让他们行礼示范,然后说,我能做得到,就令群臣都来练习吧。待到刘邦迁往长乐宫后,百官依次拜贺,场面肃敬,秩序井然,汉礼就此成型,并逐渐修订成典仪,相沿传诸后世。叔孙通牛刀小试,不仅拉开了汉朝典章礼仪建设的序幕,也让刘邦体验到,打天下与坐江山毕竟不完全是一码事,规章制度建设理所当然地提上了议事议程。
楚人陆贾,口才极佳,以幕宾的身份随从刘邦平天下,常常出使诸侯各国,曾说服南越王赵佗归汉,被刘邦封为太中大夫。接下来,陆贾又以商汤、周武和夫差、智伯、嬴政的经验教训为例,说明逆取顺守,文武并用,方为长治久安之策。刘邦听后,虽说不快,但脸有赧色,就对陆贾说,那您就尝试着把秦亡我兴以及古代各国成败的原因总结出来。这样,陆贾就国家存亡之道简略地写出了12篇论文,每篇上奏时,皇上无不称道,左右群臣也齐呼万岁,称这部书为“新语”。
如果说,陆贾提出的“新语”,还只是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叔孙通完善的只是一些礼仪法规,那么,萧何的贡献在于为汉朝的长治久安制定了基本律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章律》,又称《汉律九章》。
早在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时,萧何就直奔秦宫,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为日后制定法规律令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汉书·刑法志》记载:“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就是说,萧何在汉初“约法三章”基础上,取秦法六律,合为九律。前六篇大致与秦律相同,出自李悝所著的《法经》,后三篇新增了关于户籍、婚姻、赋徭、畜牧等方面的规定。唐初,在李世民亲自过问下,由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人主持编修的《晋书·刑法志》,对汉书作了进一步阐发,认为《九章律》是萧何以李悝的《法经》六篇为基础,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合为九篇,即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和厩律。
这套基本政治制度,经过不断增补,到萧何逝前,已经趋于完善。按照通行说法,两汉以《九章律》为主要法典,相继建立了一些辅助性法规制度,也以“律”命名,包括叔孙通的《傍章》18篇,张汤的《越宫律》27篇,赵禹的《朝律》6篇,共60篇。《九章律》的颁布拥有重要意义,汉以后的历代法律大多以《汉律》为蓝本,它被誉为律令之宗,“百代不易之道”。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曾经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