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清平乐》里的这个手势,是什么礼仪?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0-04-28 18:03:54
标签:《清平乐》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清平乐》里的这个手势,是什么礼仪?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四月初五日庚子

          耶稣2020年4月27日

 

 

 

(《清平乐》剧照)

 

吴按: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剧中人双手互握、举至胸前或放于腰间,这是什么礼仪呢?是流行于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我找了一篇介绍叉手礼的文章,作者是郑学富先生,转自公号“古籍”,文章从《韩熙载夜宴图》说起。我略作了删节——

 

 

 

《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顾闳中作(宋摹本),绢本,设色,整幅画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其中有三段画面出现了叉手礼:

 

第一段是韩熙载与来宾聚精会神倾听琵琶演奏的场景,其中有两人行的是叉手礼。第二段描绘的是韩熙载敲鼓,一歌妓跳舞,众人观舞的情景,人群里多了一个和尚,他谦恭有礼,行的就是叉手礼。最后一段描绘了宴会结束,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其中有一人回头向韩熙载告辞,行的也是叉手礼。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叉手”一词常见于早期的汉译佛典,大体解释为“两手交叉”或“手指交叉”。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说过早期佛经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说文解字·又部》中写道:“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叉手”最初为佛教固有礼仪。东汉时期,佛教语域中用“叉手”表示尊敬。西晋时期逐步发展出世俗的“叉手”礼,僧俗手礼共用“叉手”一个词形。隋唐时期,世俗“叉手”礼盛行,“叉手”成为世俗手礼的专用名称,属揖礼的一种。

 

叉手示敬,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恭敬姿势。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柳宗元的诗,“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说明叉手礼成为了当时社交的常用礼仪。

 

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陈元靓所撰的《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翻译过来就是:“左手紧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浒传》(智取生辰纲)《警世通言》(崔持诏生死冤家)《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等小说中皆有叉手礼的相关记载。

 

 

 

宋元刻本《事林广记》“习叉手图”

 

叉手礼如何行呢?宋人《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须令稍去二三寸,方为叉手法也。”

 

叉手礼不像拱手、作揖那样,行完礼,手就放下了。叉手礼手要放在胸前持续这一动作。俗话说“叉手不离方寸”,方寸即“心”,这里指的是胸部。
王虚中的《训蒙法》中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尤其是回话时,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

 

由史书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显示,叉手礼这种行礼方式,出现于唐末,流行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的。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