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明】就国家博物馆门前立孔子像答某记者问
栏目: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
发布时间:2011-01-22 08:00:00
|
唐文明
作者简介:唐文明,男,西元一九七〇年生,山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著有《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近忧:文化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隐秘的颠覆:牟宗三、康德与原始儒家》《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极高明与道中庸:补正沃格林对中国文明的秩序哲学分析》等,主编《公共儒学》。
|
就国家博物馆门前立孔子像答某记者问
作者:唐文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来源:作者赐稿
国家博物馆门前立孔子像一事引发很多议论。日前任职某媒体的朋友来信问及此事,我对此做了简单回答。在征得这位朋友同意的情况下,我将我们的通信发表于此,以表达我对此事的一点看法。——唐文明
记者:唐老师,您好。您已知悉,1月11日在天安门东侧、国家博物馆北门立起了一尊全高9.5米的孔子青铜像。在如此特殊的位置,增加新的“文化符号”,难免不引起公众舆论的猜测——这是否是一种新的讯号?我们希望做一篇报道,借孔子及儒家文化逐渐被官方体系重新重视,来梳理社会思潮的变化,并请各位学者作出自己的观察、解析。
以下是我的提问:您怎么看出现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这尊孔子像?您认为它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唐文明:您好!在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之前,先谈一点对提问的感想。提问的方式本身往往包含着一些预先设定的观念、倾向乃至看法,从而给回答设置了一些方向,这些方向有时有助于回答者阐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有时则相反,甚至隐含着一些思想的陷阱。按照你所提问题的顺序,我简单地谈谈我的看法。
根据报道,这尊孔子像是国家博物馆所立,而大多数媒体在报道时都强调了地点是在天安门,从而使人们对这件事做出了过度政治化的解读。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伟大人物,中国的国家博物馆在其门前立一个孔子像,这很正常,虽然不能否认这一事件从中国的历史语境来看的确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但亦不宜做过度的诠释。
记者:孔子塑像出现在国博门口后,在民众中引发了很多争议。在几代人的成长语境里,孔子曾是被“打倒”的对象,“封建皇权”的精神代言,虽然近年来“国学热”重兴,但对于孔子、对于儒学应该怎么认识看待,在民众中并未形成基本共识,甚至可能迥异。同时,“孔子”却一再成为国家推动的文化符号,比如大办孔子公祭,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直到孔子塑像进入国家核心区域。您怎么看这样的反差?
唐文明:我不认为有你说的那么大的反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于丹讲《论语》,会有那么多的听众,这当然主要是《论语》的魅力。而这完全是民众自发的行为,并不是什么官方行为。这实际上表明中国社会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精神和信仰层面的问题。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记者您最早注意到中国官方语境里“孔子”形象的转变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样的事件?
唐文明:官方语境中孔子形象的转变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一波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同步的。这与这个时期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
记者:在当下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您觉得儒学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什么?文化传统的复兴应该通过怎样的路径?而在复兴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倾向?
唐文明:从当下的处境来看,儒学的作用首先在于,借助这个伟大传统的话语和思想,中国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长期以来,由于来自西方的思想和观念太过强势,导致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的反思和刻画要么是扭曲的,要么就是处于失语状态,比如说,对于国人所珍视的家庭伦理观念,至今我们缺乏很好的理解与刻画。如果说儒学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儒学也是一门生命的学问,实践的学问。只要在实际生活中能将儒学的精髓落实下来,那么,无论是对国人的心灵建设、家庭建设,还是社会建设、国家建设,都将大有裨益。文化的复兴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文化复兴的路径也不可能被规定出来。文化复兴并不取决于官方的态度,关键在于民众的伟大智慧和文化自身的力量。
记者:近期北京和上海的两会,都不约而同地弱化GDP增长指标,有评论认为在这个时候孔子像出现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与“经济打头”被淡化也有关系,文化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您怎么看?
唐文明:你提到的这个评论我并不以为然。在国家战略层面,文化问题本来就很重要。当然,在我看来,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是政治成熟的一个表现。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