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记》看音乐与素质教育
作者:刘余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四月初九日甲辰
耶稣2020年5月1日
中国古代关于乐理最重要的文章,当属《礼记·乐记》。《乐记》详细讲述了音乐的起源、作乐的方法以及音乐的功效,认为礼乐对平衡人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以达到心性和谐至关重要。
音乐的产生
关于音乐的产生,《礼记·乐记》中讲:“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所有的音都是产生于人心的,而至于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接着讲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所谓“情”,即感情。《荀子·正名》篇曰:“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韩愈在《原性》中也讲道:“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时,在心上起心动念,进而产生分别,因而有了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感受。宋朝的秦观在其《心说》中讲道:“即心无物谓之性,即心有物谓之情。”当心与尘接触,心如不动,没有被外物污染,这时的心也被称作“性”,即“本来无一物”的状态。但是当心与外境接触时被外物所感动,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妄情。“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感情萌动于内心,所以流露于宫、商、角、徵、羽五声。“声成文,谓之音”。所谓“文”,是指曲调,即五声按照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组成一定的旋律,这才称为音。
人性原本平和安静,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起了种种贪欲之心。如果这些欲望没有被很好的控制,以及人们的自觉心被物质世界所扰乱时,人们就会丧失自我,而为欲望所淹没,进而滋生出叛乱、违抗、狡黠和欺骗。而音乐是源于心灵的内在运动,因此也能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好的音乐能够引人进行心灵的内在反省,因此,圣人治礼作乐,旨在帮助人回到本性的清静平和。
礼的制定,规定了明确的秩序和规则,而乐的普遍流行,则在人们当中建立了一种平和的气氛。古代圣人制礼作乐,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耳目之欲,而是为了使人们具有正确的鉴赏力并平和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之上,并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乐记》中讲:“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因此,乐教是改变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维持社会秩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庄重典雅的乐能使人心平和,社会和谐,对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音与乐的区别
《乐记》中记载了魏文侯与子夏的对话,解释了音与乐的不同。魏文侯向子夏请教说:“我整整齐齐地穿戴着祭祀用的礼服礼帽,聆听古代的正乐,就昏昏欲睡。可是听到郑国与卫国的民间淫靡之乐,却不知疲倦。请问古代正乐为什么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新近淫靡之乐却这么吸引人呢?”子夏回答说:“现在您所询问的是乐,而您所喜爱的是音。乐和音虽然很接近,实质却不相同。”文侯问:“那么音与乐有什么不同呢?”
子夏说:“古时风调雨顺,四季应时,人民有德而五谷丰登,没有疾疫灾祸发生,也没有妖异怪象出现,这才叫做太平盛世。社会安定之后,便稽考校正音律的度数,调和五音,用琴瑟等乐器伴奏,歌唱《风》《雅》《颂》等诗篇,这才叫做德音。德音才被称为乐。真正的乐不失去其天地和谐、政治清明、人民安乐的实质。而今您所喜爱的,恐怕是那些使人沉迷放逸的靡靡之音吧?譬如郑国的音乐,音调滥无节制,使人心志放荡;宋国的音乐过于安逸,使人心志沉溺;卫国的音乐急促快速,使人心志烦乱;齐国的音乐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种音乐是‘淫于色而害于德’,所以不能称之为乐。所以,祭祀的时候也不能使用。”因为这些乐败坏了中正之气。
最后,子夏还提醒魏文侯:作为国君,一定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好恶。因为国君喜好什么,臣下就会做什么;上层干什么,百姓就会跟着干什么。《诗经》说“诱民孔易”。意思是说,诱导老百姓很容易,因为上行下效,自己喜欢什么,就会带动整个社会来兴起这种风气。
以道为主导的音乐,有益于人心性的提升。《乐记》中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可见,音和乐有所不同。低层次的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则,会引导人走向颓废或者暴戾的极端。而高层次的乐则是天道中和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换言之,只有符合于道的德音才称为乐。
《乐记》中讲,“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古时圣王治理天下,礼乐发挥了重要作用。好的音乐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能使人内心平和,而礼节是表现在外的恭敬行为,这种恭敬行为又进而能够影响内心。礼乐对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远恶迁善,而变得文质彬彬。因此,古人讲礼乐文化能够起到“绝恶于未萌,起敬于微渺”的作用。
音乐与素质教育
《乐记》中阐述了音乐教育对人心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人们不可片刻离开礼乐。致力于乐,是为了陶冶心性;致力于礼,是为了调整身体与言行。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片刻不和顺不喜乐,卑劣而虚妄的念头就会趁机而入,利养贪欲就会产生;外貌如果有片刻不庄重不恭敬,轻忽怠慢的念头也会乘虚而入。音乐至美能使人和畅,礼仪至善能使人谦和。内心和畅而外貌谦和,则人们望见他的外貌神情,就不会起与他抗争之心;看见他的仪容风度,便不会有轻视侮慢的念头。因此,好的音乐目的就是为了调养人的心性,而达到中和状态。
中国古代在对国家继承人进行教育时,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音乐教育。《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在对世子的教育中,就特别重视礼乐的教育:“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太子所接受的教育应该即是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大学》中所讲的“明明德”的教育,使人回归清净和谐的本性。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真善美的自然之爱,对美好的和谐的人和事物的自然亲近感。通过素质教育可以达到心地清净、以身观身的境界,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音乐教育是为了达到对美的和谐的有秩序的事物的爱,这也是古今中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琴棋书画等在内的一切艺术形式和道德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对于美的、和谐的、有秩序的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爱。
因此,包括音乐在内的素质教育不只是教孩子唱唱歌、跳跳舞、弹弹钢琴,掌握几门技能或艺术特长,而是要通过这些艺术的学习鉴赏,培养起人对真善美的自然亲近、对假恶丑的自然远离,就如“恶恶臭,好好色”一样。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所应该重视的。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廖晓义】戴口罩的五四,与“和先生”同行
【下一篇】【张大为】本天道为用:张载的“文明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