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环 著《儒学伦理与现代中国》出版
书名:《儒学伦理与现代中国》
作者:陈泽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日益从文化、文明的角度研究中国,强调“中国是以中华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国家”,其实质是突出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中华民族性,并由此为当代中华文化繁荣提供必要条件。为参与和深化这一努力,本书围绕“儒学伦理与现代中国”问题,探讨了施韦泽、梁启超、钱穆、张岱年、冯契、张世英、庞朴、崔大华、朱贻庭等中外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中华文化观。他们虽然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观点不同,但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历史命运和未来展望等问题都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从中汲取智慧和教益。
【作者简介】
陈泽环,1954年生于浙江宁波,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2005年先后5次约3年在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等地访学。1986年至2003年曾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3年起先后发表:《核心价值与文化传统之思——以对梁启超考察为基础的阐发》,(《未来属于孔子》修订版,2017)、《未来属于孔子——核心价值与文化传统之思》(2015)、《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2013)、《道德结构与伦理学——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2009)、《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2004)、《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经济伦理引论》(1999)等专著7部;《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1995)、《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哲学》(2018)等编著2部;《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1992)、《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2006)《文化哲学》(2008)等译著10部;哲学—伦理学论文200余篇;《中德文化之间——留德杂忆》等报刊文章50余篇。
【目录】
前言 汲取中外思想家的中华文化智慧
第一篇 国外观照
第一章 敬畏生命思想的中国渊源
一、 道德个人主义
二、 文化伦理主义
三、 生命自然哲学
四、 中国思想定位
第二章 施韦泽的中国思想研究
一、 施韦泽考察东方思想的理论框架
二、 施韦泽关于中国思想和哲学的总体评价
三、 施韦泽对中国伦理思想的特殊关注
第三章 中国思想的世界意义
一、 欧洲对中国思想的兴趣
二、 中国和印度、西方的伦理之比较
三、 中国伦理思想的命运
第四章 中国儒学的再认识
一、 中国伦理的集大成者
二、 孟子和孔子学说的革新者
三、 孔子和中国思想的未来
第五章 东西交融中的中国文化观
一、 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
二、 天人合一、文化与自然合一的最高信仰
三、 宗教、政治、伦理、艺术、人生一体化的人生观念
第二篇 近代新民
第六章 梁启超论国性暨文化
一、 国性:一国之能立于世界的特性
二、 国学:国语、国教、国俗
三、 国风:国命之兴替所攸系
第七章 《新民说》的伦理思想及其发展
一、 “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
二、 “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三、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
第八章 梁启超论儒家哲学
一、 儒家哲学是什么
二、 如何评价儒家哲学
三、 如何昌明儒家哲学
第九章 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
一、 “孔子教义第一作用,实在养成人格”
二、 智仁勇“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
三、 “修养人格,最要是身体力行”
第十章 梁启超论“清白寒素”的家风
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
二、 “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
三、 “我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
第三篇 伦理传统
第十一章 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
一、 大生命与小生命
二、 心世界与物世界
三、 天与人、自然与文化
第十二章 经济应该由道德和政治来领导
一、 经济人生处于文化的最低基层
二、 人类生活终当以农业为主
三、 道德为文化的最高领导
第十三章 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
一、 儒学和儒家传统的独到界说
二、 儒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和生长
三、 儒学对现代性的补益和超越
第十四章 中国文化和道德的“形神统一”
一、 文化是具有形神统一内在结构的生命体
二、 形神统一也是伦理道德的文化生命结构
三、 形神统一结构由小文化向大文化的推进
第四篇 综合创新
第十五章 坚持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独立性
一、 坚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意义
二、 弘扬民族文化独立性的方法
三、 实现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路径
第十六章 文化创新与文化观
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二、 文化的一元说与多元说
三、 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第十七章 冯契“追求自由与善”的伦理思想
一、 转识成智——道德哲学基础的奠定
二、 自由劳动——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石
三、 自觉自愿——道德行为特征的确认
第十八章 张世英“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伦理观
一、 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二、 “主客二分”和“万物一体”作为人与世界的两种关系
三、 把道德意识建立在万物一体的本体论基础之上
四、 哲学家应按自己的哲学信念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 核心价值与文化传统——陈泽环先生访谈录
后记 中国是以中华文明为基础形成的国家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