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著《宋明理学》出版暨吴震读感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0-06-19 14:43:12
标签:宋明理学
吴震

吴震,男,西元1957年生,江苏丹阳人。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有《阳明后学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东亚儒学问题新探》《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中国政教问题再思》等。

 

书名:宋明理学

作者:陈来

丛书:博雅英华

ISBN:978730130366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04

 

【内容简介】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宋明理学》围绕二十五位理学思想家,叙述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特色。作者视理学为一股前后相继又相互激发的思潮,对于理学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对于理学发展的关键枢纽点,对于颇具特色的知识点等,着重拈出。

 

【作者简介】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有“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阳明学著作有:《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1991年)、《宋明儒学论》(2008年)、《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2003年)。

 

【目录】

 

序 

 

引言 

 

宋明理学的正名 

宋明理学的内容 

宋明理学的定位 

 

第一编 宋明理学的先驱 

 

第一章 中唐的儒学复兴运动 

 

一 韩愈 

二 李翱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 

一 困穷苦学 

二 崇道抑文 

三 尊经 

四 排佛 

 

第二编 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 周敦颐 

 

一 孔颜乐处 

二 太极动静 

三 主静与无欲 

 

第四章 张载 

 

一 太虚即气 

二 两一与神化 

三 性与心 

四 穷理与尽心 

五 民胞物与 

 

第五章 程颢 

 

一 天理与道 

二 浑然与物同体 

三 定性说 

四 诚敬与和乐 

五 性与心 

 

第六章 程颐 

 

一 理与气 

二 动静与变化 

三 性理与气质 

四 持敬 

五 涵养与致知 

 

第七章 邵雍 

 

一 元会运世 

二 以物观物 

三 阴阳体性 

 

第八章 谢良佐 

 

一 穷理 

二 求仁 

三 尧舜气象 

 

第三编 南宋理学的发展 

 

第九章 杨时 

 

一 体验未发 

二 反身格物 

三 行止疾徐之间 

 

第十章 胡宏 

 

一 心为已发 

二 性立天下之大本 

三 性善不与恶对 

四 天理人欲同体异用 

五 心主乎性,心以成性 

六 察识涵养,居敬穷理 

 

第十一章 朱熹 

 

一 理气先后 

二 理气动静 

三 理一分殊 

四 未发已发 

五 心统性情 

六 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七 主敬涵养 

八 格物穷理 

九 道心人心 

十 知先行后 

 

第十二章 陆九渊 

 

一 本心 

二 心即是理 

三 论格物与静坐 

四 尊德性而后道问学 

五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六 义利之辨 

 

第十三章 杨简 

 

一 神明妙用 

二 不起意 

三 天地万物通为一体 

 

第四编 明代前期理学的发展 

 

第十四章 曹端 

 

一 太极之动 

二 敬与乐 

 

第十五章 薛瑄 

 

一 理气说 

二 格物穷理论 

三 心性工夫 

四 心之虚明 

 

第十六章 胡居仁 

 

一 因气以成理 

二 明理与养气 

三 静而操持 

四 主敬无事 

五 论无事与放开 

 

第十七章 陈献章 

 

一 静坐见心体 

二 求之吾心 

三 自然为宗 

 

第五编 明代中后期的理学 

 

第十八章 王守仁 

一 心外无理 

二 心外无物 

三 格物与格心 

四 知行合一 

五 致良知 

六 四句教 

七 本体与工夫 

 

第十九章 湛若水 

 

一 随处体认天理 

二 心包万物 

三 执事敬 

四 初心与习心 

五 知行交进 

 

第二十章 罗钦顺 

 

一 理气一物 

二 理一分殊 

三 道心人心 

四 论格物 

第二十一章 王廷相 

一 元气实体 

二 理与气 

三 性有善恶,出于气质 

四 论作圣之功 

五 知识与见闻 

 

第二十二章 王畿 

 

一 顿悟与四无 

二 一念之几 

三 良知异见 

四 格物与致知 

五 论神、气、息 

 

第二十三章 王艮 

 

一 现成自在 

二 学乐 

三 淮南格物——安身 

四 万物一体 

 

第二十四章 罗汝芳 

 

一 赤子之心 

二 当下即是 

三 顺适自然 

四 天明与光景 

五 格物与孝慈 

 

第二十五章 刘宗周 

 

一 意念之辨 

二 独体 

三 诚意与慎独 

四 四德与七情 

五 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本性 

六 道心即人心之本心 

七 心性一物,即情即性 

八 格物穷理 

 

附 李滉 

 

一 理自动静,理有体用 

二 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 

三 物格理到 

 

结束语 

 

“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后记 

 

 

读陈来《宋明理学》略感

作者: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20年6月10日

 

  在学术著述中,教科书的地位有些尴尬,除极少数如冯友兰短小简练的《中国哲学简史》等获得历年不衰的成功外,大多数所谓“教科书”几乎逃不出昙花一现的命运,甚至在科研业绩的评估中,也无资格厕身于学术专著的行列。

 

  对于著述等身的陈来教授而言,《宋明理学》在其庞大的著作群中似乎并不起眼。因为几乎与此同时或略早,他的两部具有开创性成就的《朱子哲学研究》和《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已相继问世,而《宋明理学》便不得不陷于隐没不彰的境地。确实,与朱子和阳明的专题性研究不同,《宋明理学》是一部思想断代史论著,而且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教科书”。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学术底蕴深厚的教科书也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几个学年下来不得不重印或再版,从而拥有广泛的受众。《宋明理学》便属于这种出类拔萃的教本。自1991年初版以来,除去台湾地区的两个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今年将其作为“陈来著作集”之一而重版已是第四次再版了。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教科书之所以有持续生命力,我们或可以从其学术史重要性及作者的问题意识,窥见其内在原因。

 

  20世纪20年代,尽管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在大学体制中站稳脚跟,但其学术关注点主要在先秦,这与当时受清代朴学的影响有几分关联,也与五四以来将批判传统的标靶集中于理学家提倡的所谓封建礼教有关,因而除了个别的人物、个案研究外,对宋明理学的整体性、哲学性研究少人问津。出于对五四启蒙精神的自觉传承,学界对近代哲学也倾注了不少热情。故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形成了重两头(先秦和近代)而轻中间(宋明)的格局。这一局面的打破,要等到改革开放后。1981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宋明理学讨论会”是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新中国首次宋明理学国际会议,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悉数到场(如冯友兰、张岱年、狄百瑞、陈荣捷等),但从会后的论文集看,仍不免显出当时的理学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陈来教授正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对发奋开拓宋明理学研究新领域抱有充分的思想自觉,从其朱子和阳明的哲学研究敢于打破旧格套便可得窥一斑,继而接手《宋明理学》的撰述,正可谓堪当其任。

 

  《宋明理学》之所以是一部出色的宋明理学史,原因在于,在历史叙述的背后还隐含着作者对宋明时代儒家哲学及其文化的总体判断,对宋明理学的缘起、开展及其定位等关键问题有必须推翻陈说而进行重构的敏锐意识。1980年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开始规划《宋明理学史》,至80年代中期出版了上下两卷,共130余万字,这部断代史可谓“建国以来这是第一次”(见该书“后记”)。然而,由于它将宋明时代定性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并且本着“思想是社会的反映”这一机械唯物论立场,故在总体上认定宋明理学是后期封建社会没落阶段的思想反映,于是,哲学史基于自身的观念链条而有不断深化推进之可能的历史发展观反而被完全忽略了。

 

  陈来受当时国际史学界认同的“内藤假说”——即“近世说”的思想影响,指出唐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是中国“近世化”过程的一部分,认定这个近世化的文化形态是“中世纪精神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一个中间状态”(第19页),正是在此意义上,理学不应被视为封建社会后期没落的意识形态或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观念体现,而是摆脱了中世纪精神的“亚近代的文化表现”,基于这样的历史定位,我们才能对理学有一种“平实的同情了解”(同上)。以上这些说法,出现在第一版“引言”中,充分表明作者在动笔之初便已形成了清楚明确的问题意识,这显然是针对上述《宋明理学史》尚有“时代烙印”的“教条式历史唯物观”而发。在2003年第二版的“序言”中,作者则更为鲜明地指出:“经历过机械的历史唯物论在解释历史上的失败,在新儒家的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大多数已放弃对宏观的社会历史的‘大叙述’(grandnarratives)的追求。更倾向于注重对‘思想’本身的细致研究,更注重思想家的精神追求、价值理想、哲学思考、人生体验”(第12页)等具体的哲学、思想、文化等问题。

 

  为什么本书在这一基本问题上立场如此鲜明,显出与当时其他论著的重要分歧,我认为关键在于作者对于老清华、老北大注重哲学观念的辨析与文献经典的解读这一传统抱有自觉的承担意识,也与其对朱子学和阳明学已有深入的哲学研究经验有关。也正因此,本书对“宋明理学的正名”及其“内容”和“定位”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重要见解,开篇便开宗明义地指出:与历史的近代化或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批判虽有其合理性,但值得警醒的是,近百年来对儒学及其价值的批判往往陷入“人云亦云与不求甚解”的境地,以致于“心态的不平衡与运思的片面性给批判自身带来的损害”却更为严重(第1页)。可以预料,本书胜义将随处可见,读者稍有耐心便自可得之。

 

就本书的论述方法看,则完全可以与其朱子和阳明的哲学研究相比照,即紧扣哲学家的思想理路展开了深入的内在研究,而绝无越出哲学义理本身而展示所谓的“宏大叙事”。正是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部有理有节、系统分明、哲学性强的理学简史。有此一卷在手,理学思想风貌,便可了然于胸。这或许就是《宋明理学》一书的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