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罗安宪:我为什么直播讲《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0-07-03 08:30:01
标签:儒学的传播、文化传播者
罗安宪

作者简介:罗安宪,男,西元1960年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秘书长。著有《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儒道心性论的追究》《和谐共生与竞争博弈》等,主编《中国孔学史》。


 

原标题:《罗安宪:我为什么直播讲《论语》和《道德经》?》

来源:北国网

时间:西元2020年7月1日

 

  近日,很多人发现,每周六和周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孔子研究院罗安宪副院长都会以直播的方式讲《论语》和《道德经》,罗安宪教授的公益直播课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记者对罗安宪教授做了专访。

 

  不熟悉传统经典,不算合格的中国人

 

  作为人大名师和老庄思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罗安宪教授为何在给高校学生授课的同时,开始面向普通大众直播解读中华传统经典?

 

  罗安宪教授说,二十世纪中国的一大巨变,就是传统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是经典,经典保存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弥补文化断层,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发起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发出“每天半小时,大声读经典”的倡议,倡导在校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大声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为此,由罗安宪教授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包括:《周易》、《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选》、《庄子选》、《春秋左传选》、《诗经选》、《汉代文选》、《唐代文选》、《宋代文选》、《唐诗选》、《宋词选》等十三本书。所选文本为中华传统经典中最为重要、最有影响、最为优美、最值得传播的核心篇章。

 

  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五六十岁的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存在隔膜。罗安宪教授更关注在读的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因为中小学阶段,正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罗教授强调,经典诵读不是知识教育,不是课程教育,而是人格养成的教育,是健康人格的涵养。其实,教育的根本正是人格的培养。如果离开这一根本,即使有知识、有技术,但是人格、人品有缺陷,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一定是有问题的。

 

  为使“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深入而有效地进行,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罗安宪教授说,对于中华传统经典,首先要有一定的熟悉度,要具有一定的温情。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传统就保存在传统经典当中,我们有责任继承我们的传统,我们也有必要熟悉我们的经典。有的人从来没有认真读过经典,却对经典抱批判的态度,这是当下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我们每个人要读的书很多,但最应该读的正是经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心静不下来,平时不认真读书,甚至不少人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部经典,这让我感到伤心。不熟悉中国经典,不熟悉中国传统,不认同中国传统,这怎么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呢?

 

  读经典,怎么读

 

  罗安宪教授说,读书不是看书,而是要大声地读,出声地读,古人强调的是读书而不是看书。读书是眼睛、嘴巴、耳朵,全身心地投入。在读书中,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伴,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刻意涵。读经典不是简单地读一遍、两遍,而是要反复地读。古代的吟诵方式,现在基本上失传了。我们不一定要用吟诵,用现代的语调大声诵读,就可以。小学生诵读经典,不一定完全理解,但把经典读熟,直至把基本的内容背下来,经典的思想意涵会潜伏在大脑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加深对于经典的理解。

 

  最近,罗安宪教授借助直播手段讲《论语》和《道德经》,逐篇逐章地讲。对于经典的解读,过去存在诸多问题,有的人攻其一端不及其余,有的人则望文生义,或肆意发挥。罗安宪说,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给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长年讲经典,他想把学术性的解读方法推广到全社会,这是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多人对经典会有理解的偏差,会望文生义,专家教授可以帮助大家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举一个例子:“不尚贤,使民不争”。有人说老子这句话不好,反对竞争。实际上,这个“争”,不是竞争的争,是争夺、争抢,是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唯利是图。老子反对的是这一意义上的“争”,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种“争”,儒家也反对,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儒家和道家,反对的是通过打击对方而抬高自己,是无限制地争抢与争夺。又比如说,有人反对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敢为天下先”和老子讲的并不是对立的。老子讲的“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不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前,特别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谋利益。所以,对于经典,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更不能以讹传讹。

 

  学者讲经典,怎么讲

 

  罗安宪教授总结了学者讲经典的几个特点:一、不论是讲《论语》还是讲《道德经》,都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句的意思,因为不论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系统,需要前后连贯起来,把整体思想打通,这样意思自然就会呈现出来。比如《道德经》,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后其身”。将前后的文字连接起来,才会理解其真实含义。再比如“学而时习之”,什么是学?什么是习?学什么?学了以后为什么还要习?“学”字在《论语》中出现了65次,通过贯通“学”这个关键词,再联系孔子“好学”、颜渊“好学”,我们才会明白:《论语》所强调的“学”,并不是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而是学做人的道理。

 

  二、专家讲经典,会仔细分辨核心观念,通过对核心观念的深入解读来把握经典的深刻意涵。比如,老子讲“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地不做事,而是不做不该做的事。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不是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有人说老子讲阴谋、讲权术、讲伎俩。这是对于老子的误解。在老子的思想系统中,“无不为”不是目的,而只是一个结果。老子强调的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以为”就是无目的、无用心。每个人只自觉地不做不该做的事,也就是“无为”,那么,其结果一定比预想的还要好,这就是所谓的“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德,不是权谋,这是老子的大智慧。老子讲道德,孙子才讲伎俩与权谋,当然,孙子的权谋与伎俩只限于军事这一特殊领域。现在很多人大谈《孙子兵法》,大谈三十六计,甚至讲“厚黑学”,将权谋、权术、伎俩运于生产、经营、生活,甚至把这些当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实在是很悲哀的。历史真会和中国人开玩笑:老子讲道德,所以是老子;孙子讲权术,所以是孙子。老子之为老子,当然要讲道德,只有孙子,才讲权术。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根本,当然是道德,儒家如此,道家也是如此。作为中国人,切不可丢掉了这个根本。

 

  经典诵读,家长和学校怎么做

 

  罗安宪教授介绍,为了鼓励学生读经典,所以开展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为了促进读书。读经典也不是为了拿证书,而是给自己一个肯定,并且,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很享受的事。

 

  孩子贪玩是天性,孩子需要引导,经典诵读希望得到家长的重视。一个家庭最重要莫过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不是考试的分数。培养孩子具有健全的人格、有爱心,比一切都重要。而经典诵读恰好承担了人格养成的重要角色。有一个长春的孩子,今年九岁,二年级,两年时间里,在母亲的陪伴下,每天早上半小时,晚上半小时,坚持诵读,把十三部经典全部背诵下来。有好几次等级考试,都是罗安宪教授亲自为她监考,这个孩子对罗教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般认为,《周易》很难,但九岁的孩子没有难易区别,孩子的记忆力是超乎想像的。《周易》读五十遍,就可以背下来,唐诗读三五遍就可以背下来。想想看,一个孩子心中有十多万字的经典,并且滚瓜烂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加深对于经典意涵的理解。在经典中长大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因为诵读经典,这个孩子养成了自觉的学习习惯,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对于中学、小学而言,校长面临升学压力,这是事实。但经典诵读不会妨碍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还会有帮助。教育的根本是人格的培养、德性的培养,不是知识的培养。作为校长,不能以给北大、清华输送了多少人为目的,而不管他们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最值得骄傲的是有一个出色的女儿。这个女儿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全校第一,后来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但上大学后,她眼里依旧只有学习,只有自我,就在父亲重病生命垂危时,母亲要她回来看一下父亲,她都以学习紧张为由而不愿意。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这样只有自我、没有他人的人吗?这样的人,连基本的亲情都没有,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大悲哀?

 

  现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学校三点半以后不上文化知识课。这个时间,我们建议学校组织中小学生诵读经典,老师可以领读。我们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学校组织有力,我们可以授予示范学校的荣誉,参加等级考试学生多的学校,我们可以到学校来组织诵读面试。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可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作为活动主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师资培训,让更多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培训,提升引导学生诵读和理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