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学的当代价值——全国政协“国学”读书群线下交流会小记
作者:刘彤
来源:《中国政协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五月廿七日辛酉
耶稣2020年7月17日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国学经典是其精髓。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于今天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7月1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组织下,全国政协“国学”读书群部分委员来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开展线下交流会。
自全国政协4月23日启动委员读书活动以来,“国学”读书群相继阅读学习了《论语》《老子》《孟子》和《庄子》等书。虽然都是古代经典,但无论是导读还是互动,大家都努力把国学与现实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国学体现出当代价值。这也正是此次线下交流会的主题。
盛夏7月,水木清华,别样的环境,独特的话题,委员们在对国学经典的探讨中展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学有所思
作为“东道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主持此次交流研讨。他曾在读书群里作了题为《孟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的导读,深入阐释孟子义利、仁爱思想内涵,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立,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源泉”等观点,引起了委员们的共鸣。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副组长叶小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学底色和文化底蕴,就是始终如一贯彻以人为本,归结起来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在他看来,科技的出现或许会冲击到现在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正因为未来的眼花缭乱,立足于国学底色才更显弥足珍贵;无论大数据怎么计算,依然离不开人类的文化底蕴。
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对此也有深入思考,他表示,当代国学研究应该探讨国学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可以凝练出国学的基本精神———“中和”。他说:“中,就是中正、公正;和,就是和谐。要公正必须平等,要和谐必须自由,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引经据典,阐释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中华文明所沉淀下来刚柔并济的品格闪烁着永恒光芒,体现在红色文化中,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不息、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力量,彰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阳刚品格。
探寻着国学经典与当今时代发展的结合点,委员们聚焦核心思想问题,真理越辩越明朗。
发展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如何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是国学读书群探讨的问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陈霞认为,《中庸》的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包含了审辩式思维的内容。“我们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个体,要运用审辩式思维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审视与甄别,对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部分加以弘扬,改革不合时宜的内容。”陈霞说。
陈霞的话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孙来燕的认同。“从过去走到今天,面对诸多变化、问题,用什么教育我们的人民?”孙来燕抛出这个问题:“儒家传统文化中仁爱、忠恕、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体现着重要价值。我们常说中国的科技落后,实则是哲学上的思考落后了。哲学讲求真,要有思辨、批判性思维,科学进步离不开这些根基。”
读书之乐
读书之乐乐无穷。这一点,从“国学”读书群线上、线下的交流氛围中可以充分感受到。
一直担任“国学”读书群群主的全国政协委员王震中颇有感触地说:“在读书群里,读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不想把‘读书’变成‘讲书’。几个月下来,国学读书群的导读和互动,实际上走的是以问题带动导读和互动的路子。大家在发言中所展现出的真知灼见,不亚于专业讨论。”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精英国学课堂。”同样是群主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宁如此评价道,“读书群中的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有异,讨论的侧重点也不同。理工科背景的委员,关注国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联系;文教背景的委员,关注国学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法律界的委员还关注到民法典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国学的思考视野得到了扩展……”
结束了线下交流,委员们意犹未尽,立即“转战”线上读书群,把当天的所言所想分享给其他群友。正如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副组长刘晓冰所说:“从清华的线下交流,到全国政协网上书院,历史长河的奔涌仿佛只是一瞬间。变化的是阅读的载体,不变的是读书的精神!”读书活动贵在久久为功,委员们的热情参与让读书活动结出丰硕成果,也让“书香政协”这张名片更加闪亮。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许金龙】大江健三郎与日本的孟子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