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纪作者简介:丁纪,原名丁元军,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山东平度人,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论语读诠》(巴蜀书社2005年)《大学条解》(中华书局2012年)等。 |
“道理如何改变生活?”
作者:丁纪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初十日甲戌
耶稣2020年7月30日
荷蓧丈人说孔子,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总章四六六)公孙丑问孟子,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者,何也?”(《孟子》总章二〇八)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向孔孟发出的质疑,都是在问:道理,或者学问,或者德性,究竟能不能改变人的生活?如果把生活的意义划定在劳作身体、辨识五谷、耕而食之之范围的话。如果生活的范围只得如此,那么,虽有孔子之学问,不足以勤四体、分五谷,恰好孔子自己也承认,这方面,“吾不如老农、老圃”(《论语》总章三〇五),当然,肯定也不至于到“堕肢体,黜聪明”的程度(《庄子•大宗师》),即从正反两面,学问都无以造成生活的改变,则学问与生活竟可能是无关的;至于《诗》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素餐君子以其唯有学问,简直就可以说不配生活了!再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章一四)似乎大可以反着读,行乎富贵而素富贵、行乎贫贱而素贫贱、行乎患难而素患难,君子所学所行,对贫贱、富贵、患难等等,可不真就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吗?
子路是这样评论荷蓧丈人的:“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孟子答公孙丑,亦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然后下章接言士尚志、言居仁由义。孔孟的学问,是道德仁义的学问,是伦理节概的学问;孔孟的生活,也是道德仁义的生活,是伦理节概的生活。一般的生活者,对于道德仁义、伦理节概并没有自觉意识,至少,没有条贯和深入的意识,因而可以很容易地否认此等学问对于生活的意义。但是,剔除了这种学问的生活,其实算不得真正的生活,就如普通的耕稼活动是不会有“欲洁其身”的意识一样,失去“大伦”的保证,自洁其身乃至长幼之节等等“小伦”、“小节”之类,立刻就会陷入动荡与可疑中,何暇去呼应保证生活意义之要求!则虽有其君,不得安富尊荣,不知其为君;虽有子弟,不得孝弟忠信,不知其为子弟。不有君臣、父子、兄弟,何来真正的人的生活!所以,关乎大伦大节的学问,从根本和全幅上对生活起着纽结、底定与融通的作用,亦最大限度拓开生活的广度、高度、厚度与纯度。哪怕对这种学问之人从不肯“用之”、“从之”,即不使这种学问向着生活积极地发生其意义,而听任“道之不行”的情形发生,听任他们在生活的边缘冷清地带将一种“素贫贱”、“素患难”、人所不堪的生活一气过到底,人们不也总能时或得一鉴照,以消极地证得生活之意义,从而亦间接表明学问与生活之关系吗?所以到这里,孟子用了他常常会用的口气说:像这样的素餐君子、白食君子,只恨其不多!
子路,尤其是孟子在这里所说,首先特指一种士君子的学问与生活。也就是说,一种学问的广泛意义的达成,是要寄托在一个特定阶级、阶层的是否成立与是否担承上的。我曾经说的,“要在生活中保持读书人本色而不失”,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即要在当代生活中培育和保持一种士君子之人格意识。“士”不能对译成“知识分子”,学者已多有论,我亦云然,所以“士君子之自觉”不等于“知识分子之自觉”,我也只说“读书人”。士君子之意识是否便是“精英意识”,此在难言,如果从道义承当的角度上说,那么,是的,士君子之意识是一种精英意识,是一种社会领袖意识。士君子意识之自觉,是否必然要与士阶级之重建相与为条件,尚在可论。至于说,士阶级是否属于“中产阶级”之类,则言不及义,已属不切题之论了。
我从海军老师写给当届毕业研究生的文章中摘出一段:“我常常想象那种最适宜讲道理的场合,其实是在劳作过程中变得皮糙肉厚,然后在闲时分享一下待人接物之道。所谓‘渴时一滴如甘霖’,劳作之余在畅谈道德性命的满足中酣睡,皮实与心诚才符合内外交相养之道,身与心同时保持着强大。”是对这段话所说真有感触、确有认同。但是,第一,我知道,海军老师之所以这样说,乃是有所为而发,并非说一种通义;第二,我自省自己所以有此心态,其实多少可以说,是带着些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乃至民粹主义意味的,这种心态之养成,是因为从毛时代经历过来,对底层人民总抱有更多一些亲近与敬重,此种心态固也与儒家仁民、民为贵的立场相通,但对士君子本位,终究是发生些偏移的。“劳作之余”,谁来做那个“讲道理”、讲“待人接物之道”、“畅谈道德性命”之人?不工不农不商,惟士为能。“士”这个字,无论是从从一从十的角度讲,还是从从二从〡的角度讲,都有通乎上下、合众为一、同心同德而贵于有恒的意思,所以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孟子亦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但当我们思考“道理能否以及如何改变人的生活”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它所要求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对特定生活理想之表述,而更多是对学问与生活一般可能关系之通论。
当我们问:“道理或学问可能改变生活吗?”这首先表示我们正在或者曾经预期、期待,也表示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应当,道理或学问就是要具有一种改变、改良生活的能力;其次,这种预期或许发生过失落,或这种应当没有相应地表现为现实之效验,因而,一种学问与生活关系的距离感、紧张感就发生出来,引起我们的困惑;甚至,道理、学问之无助于生活,适为生活之累赘,在有人看来,或已成生活中既有已验之效,此种印象被深深植入问题的根基处,作为潜台词,丝缕不断地在做着无声的声张。在生活中,当听见一个人问:“道理真有可能改变人的生活吗?”或许不过表示他对自己曾经费心于道理、学问等等虚诞无谓之事的某种不值与追悔而已。这个时候,急于向他说明道理确实可以改变生活,是无济于事的。康德作为一个学问家,曾经对生活表达一种非常谦恭的态度,大意是说,学问并非敢于教导生活亦即改变生活,只是解释生活而已。马克思不同意他,而谓:过去的哲学家都只是在解释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出于改造世界的目的,“批判的武器”就要转变成“武器的批判”。在这里,批判代表学问,武器代表生活,当然只是战士的、战斗的生活,“武器的批判”之足以改变生活、改造世界自不待言,但它也直接造成了对学问的无视乃至取缔,所以,这并不应该成为解决学问与生活关系问题的真正对应之方。泰勒斯为了向人证明“无用的哲学”其实是有用的,在农闲时节收购了全城的榨油机,然后在橄榄收获季节高价出租,大发其财,至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不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垄断专利、囤积居奇的投机者、奸商。为了急于向人证明哲学有用、学问或道理对生活具有改变之力,一个哲学家竟可以堕落成一个贱丈夫,这是我们可以引以自警的一个反例。
以为道理、学问对改变生活无能为力,或对此只抱一种将信将疑之心,这不表明道理、学问如何,只表明这个说道理、学道理的人,其对道理毫无理会把握,或只在半生不熟、青黄不接之间而已。“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孟子》总章一五九),可不是累赘是什么!不熟,则学问与生活之间互生嫌隙,学问自零落不成片段,至于生活,欲其滋味悠长而有以尽其意义、真不枉过一世者,岂可得乎!
然以为道理或学问与生活无关,相当于说,人可以过一种“没有道理”的生活,不知天地间到何处可以讨得这样的生活!以为道理、学问可以改变得了他人,独独改变不了我,则相当于说,我出离于他人外,畸零而别在。与此类似的,比如,无从分享他人的经验教训,不能从他人的经历中真正学习到什么;对于不得不然的事情,既已知其应对之法,却沉湎反复、兜兜转转而无以决断。诸如此类。此等,有根本麻木不仁者,有历坎遇挫而灰心者,但也有负重吃力之征象,为上进之所必然者,不可一概论。《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程伊川说读《论语》者,曰:“有读了后全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遗书》卷一九,条七八)不出于严格的解释,但可两相比而读之,做四种学问境界、亦作四种生活层次理解:
日用不知、读了后全无事,此种也“单纯”,更不知学问为何事,亦不受学问之累,亦不受学问、生活关系等等问题困扰,但其实,因无学问之意识,遂并无生活之意识,无生活之自觉,学问当此,惟“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道理固属内在本具,然道理学问最多只得为此生活提供一种规范与保障,从而改变其外在生活而已。继善成性、手舞足蹈,此种真实、自然、饱满已极,言学问,则身即道,全是一派“生命的学问”,言生活,则道即身,将生活活成一片纯然道理,此亦不必言改变,亦不存在改变之余地,其所谓“改”者、“变”者,惟在其本身全体日新又新、生机流转之中刻刻呈现。日用不知者无可改变,继善成性者无须改变,这恰也是“惟上智下愚不移”的意思;惟“昔之惑人乘其迷暗,今之入人因其高明”,下愚可以一似高明,“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上智可以一似下愚,上智、下愚都不是表面上或自诩的那样而已。
“道理能否以及如何改变生活”之得以成立为一问题,或者说,学问与生活何以会发生一种紧张感,以至有分裂、背驰之虞,特在中间两层以论之:一种智者见智、得一两句而喜,一种仁者见仁、读后知好之。两种总之皆属“日月至焉”者,前者月一至,后者日一至,至之有疏密、有果确与迟滞之不同,因而成一种高下;至如“三月不违”者,则入继善成性、手舞足蹈层次去。这两种层次,前一种,生活其实仍然是一个混沌的整体,与日用不知、读了后全无事者相去未远,只是生活偶露罅隙,遇此则循世道间之习尚,于流传之学问中取其一二道理以为附会、点缀,此其所谓“智”者非真智,只是作此点缀,外面看来是个“聪明人”,故对其余生活者而言谓之“智”;后一种,学问已不再仅仅“服务于生活”,学问自身渐渐具轮廓、现脉络、成体统,其绰约风姿较之目前生活种种之事,有足令人不忍忽、牵心魂、起神往者,于是生活与学问两边,这边地位渐轻,那边地位渐重,然亦颇有羁系,不能作某种“断舍离”。此二种,前者改变也难,后者改变也易,但都固有改变之必要,而亦实富改变之力、现改变之机。
二者之病,要之皆以学问、生活相外而为二,然后站在生活立场上看待、评判、取舍学问;于学问又总是不熟,不但于学问不熟,生活亦嚼不破,只在皮相上、外壳上得些滋味。因为有意要装点生活,所以不诚,学问总在口耳之间,不能蕴积为德行,故遇事无力量;因为浅尝学问,假借得别人一段见识,所以总有一种口给之佞,略不为难,样样都容易遮掩得过。因为恋栈旧窠臼,所以不勇,往往表现为过分自惜自爱;亦非不可谓颇见得些学问好处,却觉得学问之好处竟有若伤我者,处处要修剪我羽毛、消除我故态,于是百般周护,乃至对道理所以为道理、学问所以为学问者竟起忿忿之意。海军老师一语极警辟:“儒家道理从来讲究变化气质,但生活经验中能成功变化的不多,气质恰恰更容易吸纳助己而非克己的道理。”这让我不禁躬自省之,有多少道理被我拿来助长了自身气质的偏蔽?
这两种层次之人,惯常还会有一种表现,就是喜欢“拆机器”。海军老师文中举拆电视机多了几个零件装不回去的例子,而曰:“儒家最反对这种搞法……儒家文明从根本上不是这个路子。”有一点,作为与学问对提的生活,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哪怕是现如今已经如此不中国的当代生活,其中许多成分,仍然无可讳言是儒家圣贤塑造的,或儒家圣贤肯定过、曾为之辩护的。比如,东西方生活皆有家庭、婚姻之存在,如何对待家庭、婚姻如今也皆成为生活之一大问题源,但是,中国人之家庭、婚姻较之西方有一种绝大之不同,就是我们有圣贤在前,将家庭、婚姻置于全部人伦最为核心的生成与保全之地,因而,我们之于家庭、婚姻,当取最为保守之态度,而我们对于家庭、婚姻作为问题之应对,亦当有最为健全之信念。一个学习儒家之人当此,只以其为生活中泛泛之因素而轻易对待之,不识此竟是圣贤心血留存于当今生活之“遗迹”,真可谓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有眼不识泰山”,先不说其他,至少也是识之不明的表现,或对儒家学问的热爱仅止于叶公好龙一般。我觉得,这是海军老师“拆机器”的例子中非常隐微的一种含义,也是他给我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启发点。海军老师说,一个自信的老师,才敢于对学生家庭、婚姻问题说道一番。高老师过去是要说的,高老师退休以后,近两年来,海军老师也是要说的。这个问题,唯独我,极少说,乃至从未说过。但我确实以为,从来不会有一种“不能在家”、“家里呆不住”的儒者。如果我们一边学习儒家的学问、道理,一边对家庭、婚姻起许多冷淡隔膜、离心离德,那一定在某处出了严重问题。
但说到“拆机器”本身,我的理解是,一拆了之,至于重新组装回去的事情,连考虑都不考虑;再有,拆了,也装回去了,从此以后,就觉得有资格要求普天之下讲授电视机原理和生产电视机的,都必须按照他的认知和工作流程去讲解、生产电视机,否则,就不承认别人那算是电视机:似此等,固都绝在不能允许之列。但是,我自己的经历是,从小玩儿到大的伙伴中,喜欢拆机器、拆玩具的人,渐渐养成一种凡事打开来看里面的习惯,后来不是成为工程家、机械师,就是成为冒险家,多少带些桀骜峥嵘之气;我自己,是从来没有拆过机器、拆过玩具的,一是因为玩具少,所以“过分自惜自爱”,舍不得拆,再就是不自信,不信自己拆了还能装得回去、装回去还有不坏的,因此养成一种凡事物内部都只能靠想象、靠推测的习惯,推测而不求验证,想象不够,就用诗意或神秘补之,性情方面,也养得服帖规矩如斯,以至于一看有人要打开一个物件看它里面,心中就不免凛凛的。这种经历告诉我,“拆机器”也尚须两分论之。生活并非铁板一块,更非总是理所当然,学问一到,生活为开,不拆自拆,生活马脚已露,我偏故意不去捅破它,恐怕也是不爽性。
学问的养成过程,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见智”,养成一种锋利而单薄的知见之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一剑在手,满眼看出去,到处都是不平事了,遂跃跃欲试,向生活开刀,来一场“武器的批判”,本来身在其中的生活,此刻成了对面的一台“异化”的、压迫人的机器,本来囫囵一团的生活,现在已目无全牛。这些说到底,也确是学问渐进、道理意识渐醒的一种征候与表现,却不是学问有成、道理大熟的表现。知及仁守,道理各门,可以说,知是最具“武器属性”的一类,也最容易见效,所以“十年磨一剑”,十年说久不久,也确实有所可成,但此时仁与义与礼等都须更假时日,却迫不及待,等到霜刃一试,生活涣散一地了,却发现自己原来尚未习得重装的技艺,而自家后路已断、根据之地已失,一种脆弱感无自而生。海军老师是怎么说的?“所谓脆弱,就是拆解之后再也放不回去的那种心慌,或者自以为放回去了,却一有事就惊、一出事就慌。破坏了文明系统原有的牢固性,脆弱就是必然的。”脆弱是无所倚恃的茫然感、虚脱感,但脆弱也确实已出离了麻木、摆脱了蠢然不灵的状态,只是在向柔韧刚强而进的过程中尚有许多前路而已。
道理或学问究竟能不能改变人的生活?在人肯不肯自求真有以改变。改变的迟速久暂之效究竟如何?在需要改变的问题难易大小之不同,亦尤取决于自求改变者之自我磨砺荡涤的工夫浅深为如何。道理始终为一,用之如何乃在于人。不必感叹变化气质之不易,从来没有人应许过此是容易之事;不必感叹“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江山几度改易过?真肯改易其禀性者,较江山之改易者尤稀少。孔子屡曰“吾未见”,确实,吾未见那样一种人,为了变化气质,而必矫枉过之正,粗暴的细腻一番,浮泛的深沉一番,敏感的大度一番,忧戚的坦荡一番,总之,肯这么别扭一下自己、在一个反方向上救济一下自己,吾未见那样一种人,见的最多是怜惜一下自己、容让一下自己、骄纵一下自己之人,都只在如何让自己方便、便宜的地方做人,那还去论变化气质之难易干什么!“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可不是“我与我周旋久”的那种熟,即不是对一切既有的因循墨守之熟,而是义精仁熟之熟。这种熟,须当每进一步、每别开一种生面,在日新又新的意境中重新识别和认肯下来自己本来面目,而生活每进一步、变化一着,其方向、前景,都为道理学问所昭示。生活果然为变,也不是说因为讲讲道理、理会理会学问,本来贫贱的富贵了,本来患难的安逸了,一切生活为难之处都迎刃而解、一了百了。而是说,改变之前,贫贱、患难如天大事,天大的事,几人消受得?变化之后,也贫贱,则“行乎贫贱”,也患难,则“行乎患难”,贫贱、患难于我如浮云鸿毛,谁又消受不得?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陈焱】郭嵩焘洋务思想中的船山哲学影响
【下一篇】【李凯】周代制礼作乐并非一蹴而就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