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因为写了一篇不说人话的“高考作文”,他成了落榜生

栏目:依仁游艺
发布时间:2020-08-05 01:16:47
标签:落榜生、高考作文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因为写了一篇不说人话的“高考作文”,他成了落榜生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节选自 吴钩新著《宋仁宗:共治时代》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十四日戊寅

          耶稣2020年8月3日

 

 

 

北宋嘉祐二年正月,万物生发的初春时节,仁宗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为权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同知贡举,馆阁校勘梅尧臣为点检试卷官,主持当年的科举礼部试(省试)。

 

这是值得写入中国千年科举历史的一届考试,从这届考试开始,流行于仁宗朝历年科场的“太学体”文风终于被欧阳修淘汰掉。

 

“太学体”是庆历四年(1044)朝廷创建太学之后风行一时的科场词赋、策论文体,其特点宋人多有总结:“务为险怪之语” ,“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 ,“以新奇相尚,文体大坏” ,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讲人话,有如时下某些学者以艰涩、怪谲文风写出来的所谓学术论文。

 

【插播一下:如果你对“太学体”还是不大理解,可以参考下面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这种不讲人话、不知所云、故弄玄虚、堆砌名言、高度装装的矫情文字,居然能够被评为满分,一代文宗欧阳修若泉下有知,一定会被气活过来】

 

 

 

“太学体”的兴起与国子监直讲石介的倡导有密切关系,石介看不惯仁宗朝初期流行的华丽文体,在太学讲课时,便有意识引导太学生写文章时使用冷峻、佶屈的文辞,“因其所好尚,而遂成风” 。

 

欧阳修崇尚平实、说人话的古文,很不喜欢“太学体”,所以,借着担任嘉祐二年贡举主考官的机会,对“太学体”文风“痛加裁抑” ,评卷时候,但凡用“太学体”写的词赋、策论,都给予极低的评分,将擅长写“太学体”文章的考生“黜之几尽” 。到了放榜时,人们发现“时所推誉,皆不在选” ,那些“太学体”文章写得得心应手、大家都以为必高中无疑的太学生,几乎都落榜。

 

落榜的太学生非常愤怒,等欧阳修上朝时,将他围堵在路上,“群聚诋斥之”,开道的街司逻吏都无法制止。不知哪一个考生还写了一篇《祭欧阳修文》,投入欧阳修家中,由于是匿名文章,官府也无从追究责任。

 

在落榜诸生中,有一个叫刘几的太学生,深得石介“太学体”之真传,写文章好为“怪崄之语” ,平日测试,都得第一名,众学生“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修听说过刘几的名字,对他的文风很不以然。这次评卷,他看到一名考生的论文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说:“此必刘几也。”提起朱笔,在卷面上大笔一抹,大批“纰缪”。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宋朝的科举考试已实行“封弥制”与“誊录制”。誊录,指考生交上来的答卷全部由专门的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将副本送考官进行评卷;封弥,指送给考官评分的答卷,卷首上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都密封,代之以字号。这样,考官在评卷时,并不知道哪一份答卷出自哪一个考生之手,不容易徇私。欧阳修讨厌刘几的文风,但他也不能确定哪一份答卷是刘几的,只能根据文章的风格、水平作出取舍。

 

那一次欧阳修没有看走眼,拆封放榜时,那篇被他大批“纰缪”的“太学体”论文,果真是刘几的文章,刘几自然亦名落孙山。

 

 

 

不过,刘几也是一个才子,自嘉祐二年落榜后,更名刘辉,改攻古文,自是文风大变。嘉祐四年(1059),刘辉再参加贡举礼部试,顺利中榜,进入殿试,殿试考官还是欧阳修。欧阳修阅卷时,看到一位进士的《尧舜性仁赋》,义理、辞章俱佳,忍不住击节叹赏,擢为第一人,及唱名,发现这位进士原来叫刘辉。有认识刘辉的人告诉欧阳修:“此刘几也,易名矣。”欧阳修“愕然久之”。

 

后世一些学者相信,那首给欧阳修惹来官司之祸的艳词《望江南》正是刘辉所作,故意托欧阳修之名,意在败坏欧阳修名声,以报复欧阳修。但也有人提出异议:“世传辉既黜于欧阳公,怨愤造谤,为猥亵之词。今观杨杰志辉墓,称其祖母死,虽有诸叔,援古谊以适孙解官承重,又尝买田数百亩,以聚其族而饷给之。盖笃厚之士也。肯以一试之淹,而为此

 

不管刘辉是不是对欧阳修心存芥蒂,也不管嘉祐二年落榜的考生是不是服气,风靡一时的“太学体”经欧阳修力挫,不再独领风骚,诸生文风自此大变。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