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的核心内涵
作者:王杰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十八日壬午
耶稣2020年8月7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个民俗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恐怕只有屈原了。屈原精神是在战乱纷争、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产生的,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美政思想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中国将要结束七国的战乱,走向国家的统一,这是必然趋势。但谁最有资格掌握这个领导权?在当时,七国当中,比较强势的是秦国和楚国,屈原作为楚国的左徒大臣,他有一套治国理政的方略,也就是他的美政思想。屈原的美政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仁政治国。屈原在总结历史兴衰存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善”与“义”的治国理念。《离骚》中说:“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意思是说,回想过去,展望未来,成败得失,体察民生之计,应该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治国之道,哪有不仁不义的国君,能长久地享有天下呢?这里的义、善均为美政的内涵。
重视民本。《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三代以来,先贤治国理政的共识。屈原也接受了这一先进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美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如《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些都体现了“民”在他心中的地位。《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377句,2476个字。《离骚》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半部分屈原自述自己的身世、遭遇,反复倾诉自己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遭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下半部分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国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政治上选拔贤能者担任官吏,遵循法令的准则不能有偏差。“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说的是,把先代的业绩昭示众人,使法令准则严密无疑可存。国家富强而纲纪严密,政在贤者而天下太平。概括地说,就是在内政上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
节操情怀
屈原的美政思想是屈原精神的一部分。美政思想是屈原在朝堂时的治国理念,而屈原精神则是他一生思想的升华与凝结。更重要的是,屈原在流放时期,经过艰苦的磨难之后,对天下世事及自我认知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与反思,这也使他的精神世界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吏,娴于辞令”“入则与君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为楚国左徒重臣。他力图变法图强,推行其美政,使楚国得以强大。当时秦想吞灭各诸侯,兼并天下。屈原为了楚国,东使于齐,目的在于与齐国结盟。秦国担心楚、齐结盟,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派遣张仪出使楚国,贿赂楚国上层那些奸吏,污蔑陷害屈原。为了国家的命运,屈原至死不渝,坚定专一,绝不低头屈服。
屈原早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橘颂》,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屈原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橘树的形象就是屈原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其中的名句,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桔树的形象正是屈原的自我写照和自我激励,这是屈原精神的生发。屈原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屈原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表达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更表达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的清白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
《渔父》体现的就是屈原高尚的节操情怀。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问答体,表现了屈原与渔父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其中“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爱国精神
屈原精神的核心与根本就是“爱国精神”。屈原《九歌》中的一首《国殇》,是颂悼当时为国捐躯战士高尚志节、歌颂他们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的挽歌。屈原精神的实质是心忧家国、矢志不渝、情牵百姓、勇于探索、不畏邪恶。在《离骚》和《九章》中有大量的诗句能使我们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深切情感,他虽然遭受很多磨难,但是他对祖国的忠诚没有改变,对人民深切热爱的赤诚之心没有改变。“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在《离骚》所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此表达他为追求国家富强的初衷梦想,坚持高洁的品质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这些诗句,充分表达了屈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爱之情。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石志刚】家书中的交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