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樯】握好飞向远方的风筝之线——以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助力少儿德育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20-08-17 23:35:42
标签:中国传统家风
常樯

作者简介:常樯,本名常强,男,西元1983年12月生,山东临清人,现任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与普及应用。著有《问道三人行》《孔子学堂微访谈》《孔子百问》《儒此便好》《走近孔子,发现自己》等。

握好飞向远方的风筝之线

——以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助力少儿德育

作者:常樯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台湾《国文天地》2020年8月【总第423期】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六月廿八日壬辰

          耶稣2020年8月17日

 

作者:常樯,本名常强,山东临清人,现就职于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出版书作:《走近孔子,发现自己》《儒此便好》《孔子百问》《孔子学堂微访谈》《问道三人行》。

 

自古及今,少年儿童德育工作都是一个大话题,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易经》曰:“童蒙养正,圣功也。”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共识,那便是要趁早给孩子种下向上向善的种子,欲成事先成人,欲立功先修德。在育人方面,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发掘其中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成分,必将帮助今天的家庭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全球化日益广泛深刻之大背景下,伴着今日中国少儿教育制度和理念的日趋科学理性,将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家风家教融入其中显得很有必要,这关乎“建设什么样的家庭”“营造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甚至“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延续什么样的文化”之大问题。

 

传统家风:圣贤教子,诗礼传家

 

人在两种情况下,言论可信度最高,一是行将就木之时,此时他已无所顾忌;一是教育子弟之时,这关乎家族兴衰存亡,他不会讲空话、大话、假话。通过一个人的教子言论,最容易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感知他的心路历程。中国传统家训家教,既属于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主导的古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也属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真、最务实、最要害的一部分内容,不可小视。

 

学界普遍认为,大约始自周朝开创者,中国家文化开始出现。受宗法制影响,中国人很早就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观念,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路,这样的思维观念必然催生把修齐治平的实践功夫有机整合在一起的独特现象——从事于家风建设、致力于家训传世。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普遍把教育子弟当做头等大事,甚至在后嗣尚未出生时,便已开始注重“胎教之法”。据《颜氏家训》记载:“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我们普遍认为,《论语》是记录孔门师徒思想的一部对话体经典。但该书中也有特例,曾专门记下周公教子的一段话:“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驰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公是孔子的偶像,晚年的孔子还因好久没有梦到周公而沮丧,后世尊周公为儒家“元圣”,在唐朝以前,教育机构还存在着以周公为先圣、以孔子为先师的祭祀习俗,自唐初开始,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的祭祀格局正式确立。可见周公地位之高。周公作为制礼作乐的鼻祖和周王室第一宗室,非常重视家风建设,他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侄子周成王,一个是儿子、鲁国国君伯禽。上面那句话,便是周公对伯禽的告诫。

 

根据现有文献来看,孔子和他的独子孔鲤之间的对话并不算太多。《论语》中记录有这么一条,被人称作“过庭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逐字逐句解释上文之义。在这段表述中,提到了孔子对孔鲤的教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堪称是孔家传之后世的最著名的一条家训,因之孔家后来有“诗礼传家”一说。这也奠定了传统中国世家大族、官宦文士从事家庭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到了北宋,苏东坡还综合孔子教子思想和教育思想,提炼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说,绘就出中国式家风家教的底色。

 

孔子家训,别看仅仅六个字,却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别看是父亲对儿子的讲话,偏于私密,但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为公共财富。细究此六字,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第一,“诗”关乎人的外在表现(“言”),其可延伸为知识技能;“礼”关乎人的生存根本(“立”),其可延伸为道德修养,两者相较,后者明显更重要;第二,不论是“诗”,还是“礼”,都不是天生天赋的,而是要通过“学”来获取,这突出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性。

 

可见,孔氏家风,一是重“德”,二是重“学”。换句话说,欲家业兴旺、子孙绵延,最根本最关键之处在于,子弟要靠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质量。孔子之后,延续至今的知名家族及其家风家教,无不围绕着孔子教子的思想内涵而展开。像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帝范》、司马光的《居家杂仪》、朱熹的《朱子家礼》、袁采的《袁氏世范》、吕坤的《宗约歌》、袁黄的《了凡四训》、朱用纯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

 

家风的本质,是学风。

 

我们常把“家教”与“家风”“家训”放在一起论说,其实三者存在很大区别。从逻辑层次上看,家训是家教的总纲,家教营造家风,三者“出场”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家训—家教—家风”。其中,家风为家庭建设成果的最终呈现。就本质而言,家风,归根到底要通过一个家庭或家族之学风呈现出来,这里所提出的家风即学风之论断完全符合理论逻辑和历史真实。再反观家训,便可说,一切好的家训,都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君子培养办法,或者说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关于德育的长期学习方案。

 

人生在世,无非在追求三样东西,无非在做三件事情,依据其境界之不同,依次为:求生、求智、求道,求生境界最低,求道境界最高,求道即是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受儒家思想长期而深刻的浸润,传统中国人最重视对“道”的追求,或者说最重视价值观教育。而传统中国的优良家风、家教、家训,恰是针对求道而生,求道的问题搞明白了,求生、求智将迎刃而解。

 

我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有学者如杨朝明、鲍鹏山等先生就一致认为,此话只说了一半,还没有说完。杨先生认为,还应在后面加一句“力量需要方向”;而鲍先生更直接,他认为应在后面加一句“良知才是方向”。两位学人说得都非常精彩,人若没有良知、没有对“道”及万事万物之规律的正确把控,才会导致“知识越多越反动”之恶果的出现。

 

地球村民:世界眼光,家国情怀

 

2011年时,我曾到著名语言学家、时年106岁的周有光老先生家中专访他。那时,周先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非常健谈。临别时,我请周先生写一句话,他写道: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并强调,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我们要学做地球村民、世界公民,要学会用世界规则看问题、做事情,说完这些,他又补充说,我们也要珍惜民族文化,不要丢掉老祖宗的东西,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许嘉璐先生在《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中华书局2017年版)一书中曾说,他把澳门称作“中华式的文化理性的缩影和样板”。2016年5月,我因公出访澳门。其中一站是到澳门教业中学挂牌“孔子学堂”,并就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参观交流。在教业中学,我听到一个说法,该校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传统根基、世界眼光”的杰出人才。这个学校一直秉持着“爱国爱澳”的传统,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令我们产生思考,在澳门这么一个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地方,其教育机构竟然如此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其他地方的学校,又该坚守何种办学立场呢?或者说,中国学校到底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毫无疑问,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者和致力于民族复兴大业的接班人。全球化时代,未来地球主人当具备高水平的“三商四力”——“三商”即智商、情商和德商,“四力”即想象力、创造力、担当力和自控力。其中,德育、德商、自控力是放在第一位的,人若无德、无自我控制能力,如上所述,其言其行可能就会走向反动的一面。教育在德育方面出现缺位或走偏,才将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今日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高分低能、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没有骨气和血性的“娘炮”?为什么会出现如马加爵(杀害4名舍友的云南大学学生)、吴谢宇(杀害生母的北京大学学生)、林森浩(投毒杀害舍友的复旦大学学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亡命徒?究其根本,就在于“家国情怀、传统根基”的缺失,就在于德育的失败。如果马加爵、吴谢宇、林森浩们读过孔子那句“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可能就不会走上犯罪之路了。年轻人仅仅有“世界眼光”,绝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民。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路有千万条,但有一条是根本性的,那便是尽早对孩子进行中国式教育,或曰中国式德育。这里,我特别强调要“尽早”!现在我回望自己的教育经历,发现对自己德性修养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自己的小学班主任赵培荣老师,尽管那时还没有对少儿德育的格外重视。在这个意义上讲,我非常赞同今天流行的少儿读经活动,非常看重中国传统经典对少儿的教化作用。

 

中国传统经典,特别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不属于知识教育、学问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价值观教育,最有利于激发孩子那颗向上向善的本心,最有利于尽早在他们心灵中种下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那种“互以对方为重”的儒家式人际交往观。这对于中国孩子的立身行事,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普通人家可能没有祖先遗留下专属的家书或家训,但我们不妨视那些历经几代人、几十代人反复检验的民族经典为本家家书、家训,并取而用之。要知道,凡为经典,必为高度凝练的精华、群策群力的结晶,也必为跨越时空的传奇、版权公有的瑰宝。

 

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这样评价《颜氏家训》:“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您瞧,谁也不能说《颜氏家训》就是颜氏一家的独享经典。颜之推是个了不起的父亲,他为全体中国家庭贡献了最杰出的教子经典,难怪有人把他称作“万世父表”(见卢建荣:《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九州出版社2019年版。原话为:“如果孔子是万世师表的话,颜之推就是万世父表了。”)。

 

可能有人会说,作为地球村民,何必痴迷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经典,大道同源,《圣经》等西方经典中亦有与“四书五经”相似的价值取向,让孩子去学习西方经典未尝不可。对此,我们不予认同。我们认为,中国孩子只能在他们人生的早期,接触中国的经典,才能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的认同,而恰这种认同,才是涵养他们“家国情怀、传统根基”、引导他们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必备条件!中国孩子读中国经典,孩子才最有尊严,经典才最有价值,中国才最有希望。对中国少儿而言,阅读民族经典简直堪为阳光人生、有为人生的正宗起点。这么做,亦是中国式家风得以不断传承与传播的一大具体体现。对于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好风俗、好习惯,该传承的,我们要不折不扣地传承;该传播的,我们也要不遗余力地传播。

 

三驾马车:同力协契,美美与共

 

“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曾说,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此言甚是。每一个问题少年儿童的背后,都有一对问题父母和一群失职的教师。孩子有问题,负责教育他的任何一方,都难辞其咎。借用并修改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可谓“所有少年的自杀,都是他杀!”

 

我们常讲,少年儿童要在人生起步阶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但这粒扣子到底能否扣好,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他人的引导,他们本人可能尚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个忙,应当由三股力量共同承担——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既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更要相互补台、同力协契、美美与共,构成“三驾马车”的教育格局,共同为少年儿童的品性养成、德性修养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教育事业的灵魂是“立德树人”,那么家校社三方在此过程中,将扮演何种作用呢?

 

其一,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上,起关键性作用。

 

教子是齐家的点睛项目。颜之推认为,对子女无教而有爱,是一种“败德”!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教养子女的重任。先说“父教”。《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那么严父在其中往往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中国孔子基金会原理事长王大千先生曾对我说,一个合格的父亲,要做到生父、养父、“教父”的“三位一体”。国学大师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其家庭取得如此显赫的文化功绩,离不开梁启超的家教,传世的《梁启超教子家书》便集中展现了梁氏的齐家智慧。

 

再说“母教”。我们强调“父教”,也绝对不可忽视母教。中国古代许多圣贤,都是生长在单亲家庭,由母亲一手教育出来的,如孔子、孟子、欧阳修、范仲淹等。难怪有人说“大儒常无父”。美国华裔神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一个人含辛茹苦,把13个子女全部培养成了博士,更是书就了现代“母教”传奇。

 

虽然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成材成功并非个案,但我们依然要说,父母共同护佑教导下的孩子更容易在生命的早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从孩子成长角度看,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恩爱和谐、举案齐眉、精进不息,将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优良品德的培育。

 

其二,学校教育在“立德树人”上,起基础性作用。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若要在此后加一句话,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应当是——“教师大计,铸魂为本”。当中国青少年都在崇拜“小鲜肉”“娘炮”之时,美国青少年却在纷纷追慕“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等英雄和超人,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出了问题吗?青少年不强,又怎能指望国家强、民族强?客观来看,今日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并非完美,但绝对是相对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我们不可厚古薄今。现代德育,面临的并不是缺位与否的问题,而是“更上一层楼”的问题。教育工作者的践悟至关重要。从教师思想觉悟与素质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认可“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话,那么“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这句话也应是成立的。

 

学校乃学生接受系统而完整教育的唯一道场,学生最基本之素养品性的养成、最全面之知识技能的获取,全赖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之灵魂是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归根结底是校长文化。我曾因工作之便,到全国各地中小学参观考察。我发现一个普遍现象,那便是许多校长都在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教学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行为习惯养成上,他们都在努力打造“孔子文化主题校园”。在这样的校园中,校长和教师是格外受学生爱戴和尊重的,学生脸上是挂满自信和乐观的。

 

青岛格兰德中学是一家民办学校,他们特别重视礼仪教育。在校长的支持下,他们安排学生在每天晨读前,举行敬拜孔子、老子的仪式。这对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起到很好效果。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李成泉先生是一位有文化情怀的校长,他的理想是把孔子教育思想在他的“一亩三分地”真正落地生根。他曾讲,每个中国学校都该自觉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底色,而不该是特色。他还说,传统文化教育好比在水池养鱼,养水比养鱼更重要。这便是在强调文化熏陶对孩子灵魂塑造的潜移默化之功用。

 

顺着李成泉先生的思路讨论,如果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是中国学校的底色的话,那么,什么是特色呢?本土文化教育才是特色。俗语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习俗,学校教育也有责任把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引入教学之中,从而丰富学生对“乡村记忆”的认知,增强爱家爱国之情。如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考察时就发现,这个学校把妈祖、惠安女等独具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都融入到了日常教学之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其三,社会教育在“立德树人”上,起辅助性作用。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坦诚而言,今天中国所谓的社区,特别是大城市的社区,大多是居民按照财富多寡而聚集在一个区域内,他们彼此间工作事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交集并不多,甚至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谈社区教育可能还为时尚早,我们期待在未来,社区能够真正变成居民,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努力让所有居民都能在社区慰藉乡愁,把社区打造成城市未来主人的第一故乡。

 

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时间花在“两点一线”上的少年儿童来讲,社会教育更多体现在他们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占有与利用上。一堂精彩的国学讲座、一次奇妙的科技之旅,都有可能对他们品性涵养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在“立德树人”上起辅助性作用,但绝非可有可无,同样不可缺席。

 

我们坚信,家校社“三驾马车”的育人模式,科学合理。三方都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互相补充、彼此连接的“立德树人共同体”。打个不是特别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之于家校社育人工作,犹如制作瓷器——学校的职责是用模子为瓷器赋形,家庭的职责是请美工对其进行彩绘,社会的职责是把这个瓷器送进熔炉去烧造,三方共同制作出一尊精美的瓷器。

 

概而言之,家校社三者之间,是大道同源、殊途同归的关系,是“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先生语)的关系,还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语)的关系。

 

最后,我们再回到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传承发展主题上来。欲做好此项工作,我想有赖“三驾马车”朝以下几个方向来努力:一是亲近经典,明德明礼;二是仰望榜样,希圣希贤;三是会通中外,自觉自信;四是知行合一,慎初慎微;五是涵养情怀,爱家爱国。在未来,若一切教育相关方都能真正做到以传统文化,特别是以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涵养少年儿童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世界观,风筝一般的孩子们不论飞多高、飞多远,那根线,都将始终牢牢握在我们手中。而我们,又始终站在祖国的热土上!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