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江作者简介:张清江,男,西元一九八六年生,山东枣庄人,中山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 |
张清江 著《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出版暨后记
书名: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
作者:张清江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对朱熹来说,祭孔仪式既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又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礼仪(需要从日常中分别出来),因而,它既内在于生活之中,又超越于日常生活之外,并会对儒者的生活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的发生,以其亲身参与仪式过程中所获经验为媒介,而这种经验的获得,则以对于仪式本身所具有的精神信念为前提。因而,围绕着祭孔仪式所展开的,是朱熹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织,礼仪、信念和意义均构成了理解这双重世界的基本维度,经验则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范畴。本书旨在呈现朱熹祭孔礼仪实践中的精神经验,主要处理三个密切关联的问题:(1)围绕仪式中的过程、信念和象征意义等要素,看它们的交织如何向作为仪式主体的朱熹开敞出一个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世界;(2)面对这个开放的意义世界,朱熹在仪式过程中会获得怎样的经验;(3)这种仪式经验对于朱熹的思想和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朱熹来说,先圣是儒家神圣价值在世的典范,并为后世儒者提供了效法的“原型”,需要不断地回溯和体认。朱熹对先圣的特定信仰,对祭祀、鬼神和祈祷等观念的特别认知,在祭祀礼仪的特定氛围下交织建构起一个独特的意义空间,使之成为“遭遇先圣”的神圣时空,在其中,朱熹获得的价值体验,是通过精神反省和超越的真实过程而实现的自我转变,具有深刻的精神性意涵。同时,基于“道-圣-经”三位一体的价值信念,这种与先圣相遇的真实经验,对朱熹回到生活面对道学事业,有着极具根本性意义的影响。经由思想和生活的这种交互呈现,本书希望说明,在朱熹这里,先圣作为“道”的象征,成为“神圣”介入其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不仅是用以界别自身与异端的价值根基,更是其实践成圣工夫的意义基础,从中清楚可见朱熹对于神圣价值的信仰和守护方式。正因如此,信仰、礼仪与生活的复杂关联,在朱熹祭孔礼仪实践中获得了很好呈现,由此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儒者生命实践的深层意涵及其展开方式。
【作者简介】
张清江,男,1986年2月生,山东枣庄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伦理学与宗教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与社会。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项目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译著《立法者的神学》《立法与德性》等,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问题、视角与方法
一 礼仪、信仰与生活
二 朱熹与祭孔礼仪
三 双重视域下的“礼仪-经验”
四 方法论说明:仪式、经验与诠释
五 文献综述
六 结构和框架
第一章 释奠先圣:仪规与实践
第一节 释奠礼的制度设计
一 “释奠先圣”的礼仪演进
二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的成立
三 礼仪制度的沿革与差异
第二节 “沧州精舍”的祭祀实践
一 仪式经过
二 象征意义下的礼仪细节
三 在制度与实践之间
小结
第二章 祝告先圣:以“祝文”为中心
第一节 “祝”与“先圣祝文”
一 祭礼中的“祝”及其意义
二 南宋“先圣祝文”的兴起
第二节 朱熹“先圣祝文”及其特质
一 朱熹“先圣祝文”概况
二 朱熹“先圣祝文”的特质
三 祈雨、祭告先祖与先贤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世界:祭祀、祈祷与先圣
第一节 祭祀“如在”与“感通”
一 “如在”的意涵
二 鬼神的实在性
三 鬼神之临在
第二节 “祷”的意义与限度
一 请祷之非
二 事理之间:朱熹的解释
三 “祷”的意义与限度
第三节 “先圣”的意味
一 圣人与过恶
二 先圣的地位
三 “先圣”与“成圣”
四 “尊敬”与“敬畏”之间
小结
第四章 遭遇“先圣”:“感通”与意义体验
第一节 仪式空间与意义世界
一 “心”、“敬”与“感通”
二 神圣空间的构造
三 与“先圣”之感通
第二节 作为祈祷的“祝告”
一 书写的意义
二 聆听与感通
三 祈愿的心灵
四 “感通”的经验结构
小结
第五章 回到生活:礼仪经验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节 道统
一 “道统意识”的觉醒
二 道学谱系与共同体
第二节 经典
一 “经典”与“圣人之心”
二 “六经”与“先圣”
第三节 工夫
一 “读书”与“静坐”之外
二 “燕居”拜先圣
小结
结语:神圣与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本书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宗教学专业的博士论文选择以朱熹作为研究主题,是一个看似奇怪、又需要冒险的举动。之所以说“看似奇怪”,是因为虽然朱熹影响很大,其透过四书诠释建立起了一套“体大思精”的思想体系,影响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中国和东亚思想界,但他通常被视为一位理性的哲学家,跟宗教学研究没有太大关联,鲜有在宗教学领域研究朱熹的直接成果;之所以说“需要冒险”,是因为对朱熹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能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推进和创新,是需要冒险的尝试,对笔者这样初入学界的后辈来说尤其如此。不过,本书“绪论”已经试图说明,站在宗教学的视角探讨朱熹对于神圣价值的守护和信仰方式,对于宗教学和中国哲学的研究来说,有其必要的意义和价值,而笔者也试图通过对朱熹祭孔这一特定生活实践行为的分析去表明,一种特定的宗教学视角和方法,可以如何用来分析儒者与儒家传统中的相关问题。
在宗教学领域研究儒家传统,经常会面临一些尴尬,因为它不像基督教、佛教、道教的研究那样理所当然,即使放到“中国宗教研究”这一大的领域之下,它也经常受到质疑和不解。不过,对于儒家传统来说,如若缺少了对其中超越性和精神性的探讨,就不仅会削弱这一文化传统的丰富性和多维性,更不利于跨文化和文明间的深层对话,在今天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尤其如此。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愿意不厌其烦地说明,这一讨论并无意于为“儒家是不是宗教”这样一个问题提供“是”或“否”的回答,而是希望在深层次上呈现儒者生活中遭遇神圣的可能方式及不同形态,以在一种宽泛的意义上探究儒家传统与宗教之间的关联方式。当然,这一呈现和分析是否足够,还有待于各位读者和同道阅读后做出评判。
在博士论文封笔之际,笔者在当时的“后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学术是一辈子的事情。离开中山大学既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虽然到现在我还不能确定自己以后的归属。不能确定的事情太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年的学习和经历是这一生最美好的财富。拥有这些财富,是一辈子的幸福。”当时的我根本无法料想自己的生活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前行,也无法预知后面的道路能在多大程度上坚守对于学术的热情,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在离开中大两年之后竟有机会转回,兜兜转转之间又回到了十多年前梦开始的地方,虽然身份已然有别,不变的是对康乐园的深情和对哲学系的眷恋。
博士论文的完成及此次修订,多得各位师友的提点和帮助。笔者首先要特别感谢业师李兰芬教授。从本科阶段写作读书报告和毕业论文开始,到之后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李老师一直是我的指导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李老师积三十余年的治学功力与经验,对宗教哲学和魏晋玄学有精深的研究,这让她对于儒家宗教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有着深刻理解,并能够在严格的宗教学研究视域下加以呈现。在李老师那里,笔者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以及如何用学理的方式对这些思考加以论证和展现。令我尤为感激的是,由于自身学识和眼界的限制,迟迟无法确定博士论文的写作题目,一再变换研究主题,而李老师一再宽容我的任性,对我每一次提出的选题都做了详细的阅读和指导。可以说,论文的完成充满着李老师的心血和付出。笔者回到中山大学哲学系,首先也是加入李老师的科研团队。师恩深厚,远非言语能够表达,唯有铭记于心。
笔者要特别感谢陈少明老师。陈老师治学极为严谨,对中国哲学研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和独特的致思理路,并能够用极清晰的语言表达和传递给学生。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工作期间,笔者都深受陈老师的照顾。陈老师开设的“哲学史方法论”课程让我对于如何做学术有了基本认识,并一直特别留意方法对问题讨论的重要性,而几个学期跟随老师细读《论语》的过程,让我对如何面对经典文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陈老师多次提供机会,让笔者能够参加校外一些短期的课程和交流,对于笔者的一些不成熟文章,陈老师也悉心给出意见和指导。尤其令笔者感念的是,在我学术道路遭遇困厄之际,是陈老师的全力帮助,才使我走出困顿、重新回到学术研究。笔者惟愿今后在学术上能够对得起陈老师的恩情。
感谢冯达文老师。冯老师不仅学养深厚,德高望重,而且在许多事情上亲力亲为,对学生关怀备至,亲切平易,处处体现出高尚的品格修养和人文关怀,是冯老师的努力让宗教学的学生对这里常怀思念和感激。感谢陈立胜老师。立胜老师对于现象学和儒学的深刻见解让人深为敬佩。要特别感谢立胜老师对论文的意见和指导,以及所开设的“宗教现象学”、“《传习录》选读”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使笔者受益匪浅,对本论文的写作和书稿的修改启发甚巨,也要感谢立胜老师在其他方面给予我的各种帮助。感谢已故的张宪教授。张老师知识渊博,为人和善,对学生尤其关心,可惜天意弄人,让这样一位好老师、好学者早早地离开了我们,实在让人扼腕。感谢吴重庆老师、龚隽老师、冯焕珍老师、张贤勇老师、曹坚老师、梅谦立老师、张永义老师、杨海文老师、周春健老师,诸位老师开设的课程和与他们私下的交谈,都让笔者受益颇丰。
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有幸参加李老师主持的“中华文化与中国宗教研究”暑期研修班,得以近距离学习国际顶尖中国宗教研究学者的治学理路和门径,大大加深和拓展了我对中国宗教研究的认识。李老师还不辞辛劳,多次为我撰写推荐信函,并在百忙之中关心我的情况,这份对后学的提携和关爱之情,尤其令我感念。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哲学系彭国翔教授给予的关爱和帮助。感谢刘伟、李巍、李长春、马永康、傅锡洪、林志猛、赖区平、王慧宇等诸位师友的帮助,在读书班、研讨会以及私下的交流讨论是做学术的一大乐趣。
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诸位领导的信任和照顾,尤其感谢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给予的提携照顾。感谢于海燕、陈险峰两位书记给予的帮助。感谢林育川老师和沈榆平兄在工作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也要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诸位领导和同事,尤其是房慧玲主任(院长)。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宗元老师和张杰、罗晶诸位编辑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最后,感谢身在远方的父母、亲人和朋友,是你们多年默默的努力和支持让我能够走到今天。感谢爱妻江小苏在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也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走下去。愿这本小书能够配得上你们的支持和付出。
本书的部分篇章和内容曾先后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古典研究》、《哲学与文化》、《宗教哲学》、《华梵人文学报》、《广西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期刊,在此谨致谢忱。
张清江
2019年8月20日于康乐园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