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艳】从三教交涉视角论刘沅的“气”学结构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00:58:35
标签:三教交涉、气

从三教交涉视角论刘沅的“气”学结构

作者:范旭艳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8

 

刘沅(1768-1855)字止唐号槐轩四川双流人。其著述相当丰富在学术思想史上受到的关注却较少。近年来随着《槐轩全集》的整理出版刘沅的思想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1)然而由于他提倡“和会三教”思想体系相当庞杂其思想中的基本概念还有待厘清。其中“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界往往强调与宋明理学相比清人尤重“气”。(2)“气”亦是刘沅思想中的核心概念。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中已注意到刘沅思想中气的地位“我们可以把刘沅的哲学称为带有朴素辨证法的气一元论。”(3)然而他认为其气局限于宋明理学之中并没有新的拓展因而他对刘沅思想评价不高“然而这一切都是在宋明理学的基本格调上的改进因而使刘沅的学术思想在总体上没有多大的时代意义至多是在理论的细节有所贡献罢了。”(1)然而本文认为刘沅和会三教道佛思想的引进其实已经改变了儒家思想的结构气的特质亦然。从三教交涉的视角中才能看出刘沅气学结构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宋明理学基础上对气学思想的拓展。


本文以“气”为中心首先分析与气相关的理气、心气、神气等概念认为刘沅的气学结构不囿于宋明理学的理气关系扩展为与禅宗养心相关的“心气”和与道教养气相关的“神气”。进而分析“养气”的功夫刘沅批评道教末流养后天之气的功夫以及禅宗不动心的功夫认同正宗道教养先天之气与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功夫。最后分析刘沅气说中的三教关系他认为三教养气说达到的境界是相通的佛老的虚无寂灭即理学家的去人欲存天理。

  

一、“气”的多层次结构

  

()先天、后天之气与理学之“气”的差异

  

气是刘沅思想的核心概念。气弥纶于天地之间激荡而化生万物。“盖未有天地之始及既有天地之后只是一气弥纶。”(2)“气”贯穿于天地生成之前后。一气弥纶而化生天地及万物。


气化论的说法古已有之刘沅对此的改变是强调气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分别。天地与人之气都被分作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太虚无形而理气已全具天地之先天也。理无形先天气亦无形。两仪既生而成象成形气始有形。然此乃天地之后天也。于人亦然未生以前为先天既生以后为后天。(3)

 

对于天地而言两仪未分前气是先天之气两仪既分以后气是后天之气。而对于人而言未出生前之气是先天之气出生以后之气是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分别在于先天之气无声无息后天之气有形质可言“气之本于先天者无声无臭《易》所谓乾元。”(4)先天之气无声无息是《周易》中化生万物的乾元之气。“天地止是一气……在天为太极在人为性。惟人得天地之正而气质既具九窍开七情剧则气亦不能如先天。”(5)人具有形质之后后天之气不如先天之气纯粹。

 

用先天、后天来区分气明显是受到道教的影响。(6)道教往往以人出生之前脐内的一点真气称作先天之气又写作“炁”(7)以后天口鼻呼吸之气为后天之气。伍守阳(1573-1644)“未有天地未有人身之先总属虚无……无中恍惚若有一炁是名道炁亦名先天炁……出胎时先天之炁仍在脐后天之气在口鼻。而口鼻呼吸亦与脐相连贯。”(8)刘沅关于先天后天之气的区分及标准与道教的相同。

 

刘沅强调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区分改变了理学家的理气结构。在理气的关系上刘沅有明确的说明。《子问》卷一曰

  

天地一气而已散着为万物。形象所呈理即寓焉而其自无而有自有而无皆气为之。故理气二字不可稍分。理至无也着于迹象而始见其实非气以藏之显之将于何求理。人知人为贵矣然必有气然后有质。气在而理即寓焉。……但气在先天不累于形理亦纯粹而人性皆善;在后天形囿于气故理亦杂而性特相近。(1)

  

理气二字不可稍分体现了刘沅的理气一元说天地和人身的理气等同皆为一元之理气。“其(人身)一元之理气与天地之理气同。”(2)理气一元说中有四点值得注意。第一刘沅强调在理气关系中气的重要性。气之所在理即寄寓于气中。没有气则理无所寄托。从生成论来说气是化生万物的源泉。“乾元一气化生万物人得其灵性命之正与天地通。离气则理无所附。”(3)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由气化生。第二在理气关系中宋明理学中所强调的理的纯粹性被打破。后天之“理亦杂”后天之理失去了宋明理学所强调的绝对纯粹性“气为形囿理亦不纯。”(4)“理气在先天本无毫发之不纯其变化而生万物气有清浊理有粗精。”(5)先天纯粹之理气化生万物后天之理气则有清浊粗精之分。第三在理气先后的问题上朱熹强调理先气后。(6)而刘沅认为理气并无先后可言有理而有气有气而后理即寓于其中。(7)第四对“性相近”的解释一直是宋明理学的难题。理学家强调性即天理则从本体上不能解释孔子“性相近”之说。(8)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颐之言“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9)明显地反映了理学家阐释的困境。然而刘沅用先天之理气和后天之理气的分别成功地化解了性善和性相近两个命题间的矛盾。

 

与理学家相比刘沅的“气”有两个不同之处。首先理学家所定义的气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与形而上之理相对。而刘沅的思想中“乾元之气”“坤元之气”“浩然之气”都是形而上的“是气即理”。其次气有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区别。先天者为无声无息之气后天者是万物成形后呼吸之气。先天后天的区分是道教徒常用的方法可见刘沅思想并非纯粹儒学思想更不能仅用宋明理学的标准来评价。

 

()神气合一与道教之融会

 

理气之外刘沅思想体系中尚有另一重要概念——神。“神”原本是传统儒学的概念《孟子》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周易》亦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然而宋明理学提倡理性把儒学中“不可知”“不测”的成分削弱。(1)刘沅重新强调这一概念并且把“神气”关系置于道教“精气神”的三元结构之中。

 

从定义上说刘沅用精气神三者间的关系来定义“神”。《性命微言》“阴阳五气浑然在中不可测也。言其主宰曰神运行曰气凝聚曰精。”(2)神是阴阳五气的主宰与精、气二者结合表示阴阳五气的不同状态。刘沅在道教的体系之中解释“神气”结构。

 

同时刘沅在理学家以“理气”为核心的结构中定位“神”。《正讹》曰

 

道尽于阴阳二字。主宰者理流行者气理气之灵其名曰神。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天道神而莫测其可见可象者阴阳之迹而已矣。(3)

 

除了引用《周易》中“阴阳不测”来定义“神”之外值得注意的还有“理气之灵其名曰神”。《正讹》中有相似的表达

 

盖形者气之积;理者气之宰。理气之灵其名曰神……神生气气生形形含气。形气之宰理也而神寓焉矣。

 

神者理气之灵非理气之外别有神也。(4)

 

理是形气之宰神是理气之灵则在刘沅的体系之中神是比理更为重要的概念。另外理是气之主宰气是阴阳二气的流行神是理气之灵则理气神三者从本质上来说神与理并不是一种实然的物质而是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

 

气是万物生成的主要元素神与理都是气的不同表现。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神气与理气二者孰为刘沅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结构?《子问》曰“神气者人所以生而元气元神则理气之粹合之为一太极。”(5)故而刘沅要感慨神气的概念是最难以讲明白的“故神气二字其义最不易明。”(6)“神气”是比“理气”更核心的结构。

 

神气关系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神气是儒学天人合一之窍妙所在。《正讹》曰

 

神宰气气藏神。在天在人神气均不可强分。……神气合为一元。凡气之所在即神之所在。先儒不知所以不达天人之妙。(7)

  

神气合为一元的关系至关重要。由于儒家学者讳言神气使得此关键结构更晦涩。“先儒因羽流言精气神说理晦言神气不知天地亦止神气而已!(8)再次指明儒家的气说与道教的“神气”之说间的关系。不说“神气”则儒家学说不完整。由此亦可以看出仅从理学家理气关系的角度出发对研究刘沅思想的限制从三教交涉的视角才能得刘沅气学结构之全貌。

 

()心气相关与佛教之融会

 

印度佛教本不言气在中国思想中为了凸显与道教的差别更不讲气而是言心。中国化的佛教称作“心性佛学”。然而刘沅却把佛之“心”与儒道之“气”结合起来强调心气相关。刘咸炘评价乃祖的思想时认为“心气相关”是刘沅思想的过人之处。《三进》篇曰“吾祖尝谓僧流偏于养心道流偏于养气。诚知心气相关之故则此蔽可解矣。”(9)所谓“蔽”指的是道流养气僧流养心刘沅提倡心气交关把佛教与道教的功夫论贯通起来。因而讨论本文从三教交涉角度论刘沅的气学结构必然不能忽略“心气”。

  

《孟子·公孙丑上》有言“夫志气之帅也”可以看作对志的定义志是心之所之则心自然被解释为气的统帅。刘沅《论语恒解》曰“夫气者质之所以成而心者气之帅。”(1)然而心是气的统帅并不直接导致心与气二者的分离。《子问》曰“人身以心为主而心之灵即气之灵。……心者人之神明也。其应用不穷皆气为之。然必静有所养而后动効其灵。心与气岂二物哉?(2)心之灵动应接万物是由于气的运动。静有所养句强调养气的重要性。最后曰“心与气岂二物哉”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心气一体的肯定。

  

其外对于《孟子·公孙丑上》“志至焉气次焉”一句的不同阐释尤其可以看出不同注疏者对心气关系的理解的不同。《孟子·公孙丑上》章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朱子注曰

  

然凡曰可者亦仅可而有未尽之辞也。若论其极则志固心之所之而为气之将帅;然气亦人之所以充满于身而为志之卒徒者也。故志固为至极而气即次之。人固当敬守其志然亦不可不致养其气。盖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则孟子之心所以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之大略也。(3)

  

对于告子“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说法孟子表示“可也”。因为心为气之本不能舍本而逐末。朱子的解释却认为孟子说“可”是未尽之辞。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固然可以。但更好的状态是既要持志又要养其气内外本末交养。对于“志至焉”“气次焉”赵岐注曰“志为至要之本气为其次。”朱子也解释为志是极致气是其次。在心与气的关系上朱子认为性、心、气间是层级递减的关系。《朱子语类》曰“心比性则微有迹;比气则自然又灵。”(4)但是他们的解释与句子的语法结构并不相符。根据语助词“焉”的用法(5)可知志至、气次应是表示动作的词应解释为志之所至则气随之而次。次舍也止也。如毛奇龄注曰“志之所至气即随之而止。”对“志至焉气次焉”的歧义引出了一个问题“心之所之”之“志”与“气”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是朱熹与赵岐所认为的“至极”与“其次”的关系?

  

刘沅注曰

  

勿求于心恐思虑而动心;勿求于气恐调气而动心。盖其冥然寂守惟恃毅然强制也。孟子言其勿求于气尚可勿求于心不可盖不任气而任心犹有清其源之意。理不明而心不思则是非无以分明此由未知心与气相关之故也。夫志以帅气气以充体两相须也。志至而气即次焉。故古人言志当持守而勿放气当和平而勿暴。

 

刘沅把“志至焉气次焉”解释为“志至而气即次焉”次为次舍之意即志所在之所也是气所在之舍。他并不认为志与气有极致与其次的程度上的差别。而是志是源气是流。志帅气气充体两相须也二者互相需要并不能舍此取彼。志是心之所之可等化为“心之所之气即次焉”心与气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在刘沅看来“心气相关”心与气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无先后轻重之分。这是刘沅气学思想与宋明理学的不同之处。把二者贯通起来是为了把握儒家养浩然之气的入手功夫“若知心气交关则知下手处当何在矣此是问题肯要处最须要与细谈也。”(1)心气相关是功夫论的关键处。刘沅之所以着重论述心气关系是为了从功夫论上辨析儒家与禅宗的区别并强调儒家功夫论与道教养气的关系。

  

二、养先天之气与浩然之气三教养气功夫的会通

  

浩然之气者即先天乾元之气。对“气”的定义上他强调儒家浩然之气与佛老的虚无元气是一致的“孟子喻之以刚大而曰浩然以其功用言之耳而其本体则无声臭之可名故佛老曰‘虚无元气’虚无言其本体浩然言其功用非有二也。”(2)气只有一气浩然和虚无的称呼分别侧重于功用与本体。气是三教共有的概念并不单纯在儒家范畴中理解。养气的功夫论亦然。

  

养气的功夫在《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中有清晰的说明。《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3)刘沅注曰“此乃正言养气之功。必有事焉有养之之实事也。正朱子曰‘预期也’。持志无暴气涵养充积无求速效亦不可一息忽忘若求效而欲速成其气是为助长即宋人以状助长之害。……盖养浩然者必循序以非可以躐等而求也。”(4)沿用了朱子的解释认为养气是实事。“故止言心性言道言仁言学其实即养气矣。”(5)前人所说的心性道、仁等功夫的本质即是养气。“若浩然之气即理即气。气塞天地由德合天地非专恃气也。”(6)养气并非只是在气上用功夫而是要修德。刘沅养气说的本质依然是修德的功夫。

  

养气并不只是儒家的功夫论道教中人亦着重养气。刘沅用养先天乾元之气与养后天之气来区分儒家与所谓羽流养气之别。他屡屡批评流养气只养后天口鼻呼吸之气

  

(羽流)所养者后天血气之质非元太和之气。(7)

  

僧羽之徒言存神养气者仅保其有觉之神呼吸之气固宜儒生者斥之。(8)

  

在刘沅的定义中羽流指道教中的末流不得道教之真实功夫论。道教之正统与末流间的区别在于所养之气的不同而非具体方法的不同。羽流养气只养后天之气因此能修养后天形体。正统道教的养气功夫应是养先天之气。儒家养浩然之气在具体的功夫论之上与道教养先天之气的方法是一致的。在《槐轩约言》中他认为“一元本无状也。上天之载寄于人身太极之所名曰中黄。知止止焉。沉潜定静保合太和。浩然之气自胎诚敬而已矣。”(9)纯粹用道教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诚敬虽是儒家概念“胎”字却表示所用的功夫是道教胎息之术。上天元之气寄托在中黄之中。修养浩然之气则通过知止于中黄沉潜修炼。对于存养的功夫他自注曰

  

存养者先以心目凝注外丹田即是中黄谓其居天地之中黄。中央土色。沉潜如沉水中而潜伏。定不摇;不躁。皆为真意下注时时洗心退藏于密耳。浩然之气即元气。诚则无私伪敬则无懈肆此用功之切要。(1)

  

所谓外丹田(2)中黄真意下注等都是道教的概念沉潜定静也是道教的修炼功夫。刘沅养气的用功切要其实与道教的修炼功夫相契合。

  

道教养气佛教养心两者本是不同范畴。而刘沅强调“心气相关”把养气和养心的功夫结合起来。刘沅认为《孟子·公孙丑上》“吾四十不动心”章与《孟子·告子上》“夜气”章可以相互发明“此章以夜气立说叹人戕伐良心尤为深刻着明盖与养气章相发明也。”《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所谓养浩然之气以至于不动心“此章养气则以清乎心之源而复乎性之初也。”养气以清心源。“心”本是佛教中禅家所重。刘沅批评禅家养心的方法是告子之学“告子之学即后世禅家所祖其不动心也静存其空明妙有之质而于心之动也则强制其憧扰之端。”(3)不认同禅家不动心的方法。禅宗静守空明之心在内未能达到佛教“真空不空”的境界;在外弃绝伦常未达到佛教“妙有不有”的境界。因此与孟子内外交修的方法相比凿枘难合。“孟子之不动心内外交修动静交养其功非可浅求”“内养其虚明之本外谨其言动之宜。”(4)刘沅对禅宗的不动心方法难以认同认为佛家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的方法与孟子内外双修的方法相通。

  

三、气与养气中的三教关系分析

  

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气”的当属张载。刘沅诗集中有《张横渠讲学处》二首其中有“皋比未必输伊洛”“伯奇顺命申生孝笔力谁知见解真”等句子。对张载颇为推崇认为其讲学不在二程之下。只是其推崇的内容是“立心立命誓传薪”的决心以及“父母乾坤重此身全归全受是何人”的孝顺(5)。《正讹》中对张载的气的结构多加批评。他认为张载以“气”为核心概念的义理结构并未能把握天地气、性、心等概念间的相即相融的状态。对张载《太和篇》中“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之言加以批评认为“摩荡有胜负之情天地互为生气何言胜负?(6)天地是二而一并不是互相争夺胜负的两个个体。对“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亦加以批评“分四者以言有名之故而不思太虚即天天理即道人秉天地之灵而有心心纯乎理为天性。不容过分别也。”(7)认为天、道、性、气之间不容过分加以区分。

  

刘沅以“气”为中心理气心气神气等结构相即相离的义理结构与道教天地气化生成的结构相似。《悟真篇》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8)气由虚无所生是生成论中所存在的第一个因素其后生阴阳阴阳合成天地人三体。最后三体再炼为一气。“炼形反归于一气炼气复归于虚无。”(9)刘沅批评张载对气与相关概念加以过分分别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道、气、阴阳之间循环相生相即相离的状态。刘咸炘《内书·养气》在列举《孟子》、董仲舒《循天之道》《管子·内业》《老子》等文献中的养气内容之后总结道“老庄书言气较孔孟书尤详而养气又其所重后世道教即由是而衍者也。”(10)认为“气”是儒道两家都强调的因素而道教尤其着重养气。从中亦可看出“气”是刘氏家学融合儒道两家思想的关键点。

  

至于在养气的功夫论上固守平旦之气养浩然之气回归乾元之气等都是儒家经典之中的概念刘沅对它们的解释亦在儒家经学阐释传统之中。与此同时他区分道教正统与末流(羽流)的养气功夫在功夫论上认为正统道教的养先天之气的功夫与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功夫一致。可见养气的功夫论中亦包含了道教的内容。因此刘沅的气学结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其中又暗藏着与道教相契合的成份体现了道教与儒家思想间的融合。

  

佛教思想虽然是刘沅三教交涉思想体系中较少阐发的部分然而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却不可或缺。佛教的空的境界与道教玄以及儒家诚的境界相同。《中庸恒解》中强调“老子曰元如来曰空皆言至诚之妙耳。”(1)在气学结构之中养气而后达到的不动心等境界是三教所共通的。《大学恒解》曰“佛老之明者多为寓言遂生出无穷怪妄。如虚无寂灭四字为世大诟然不动灭尽己私乃静存之极致。……寂灭为纯一致极致。儒曰私欲凈尽浑然天理也。”(2)佛老所讲的虚无寂灭即是理学家去私欲存天理。去“私欲”而非“人欲”体现了对人合乎天理的欲望的肯定。而此处“浑然天理”之“天理”应解释为先天纯粹之天理而不是后天杂之天理。佛老知识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儒家原本思想结构的阐释。

  

小结

  

综合以上的论述可以得知刘沅的养气功夫并不仅限于宋明儒学的理气关系中。单从理气关系来说刘沅强调气的重要性认为后天之理杂而不纯与宋明理学理气二元对立的结构相比有很大不同。另外刘沅提倡和会三教佛教与道教的思想资源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改写了儒家的思想体系。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刘沅的气学结构的全貌。在理气、神气之中神气是一组更重要的结构可见刘沅的气学结构已经偏离了宋明理学家理气为核心的思想。对心气关系的强调则体现了在功夫论上刘沅试图和会儒道佛三家功夫论的倾向。其次从功夫论上说刘沅吸纳了道教养气的方法批评禅宗正心的方法儒道结合养气所达到的境界又与佛教“空”的境界相融通。

  

从中亦可看出单一的理学甚至儒学的视角都不能把握刘沅思想的全貌从理学发展的角度对刘沅思想作出的评价亦非公允。刘沅思想中有丰富的道教、佛教内容从三教交涉的视角方可对此作出准确的定位与评价。

  

蜀地的思想有其独特性正如刘咸炘《蜀学》篇所说“蜀学崇实虽玄而不虚也。”(3)蜀地思想玄而不虚特色的一个表现即为对佛道思想的采纳。苏辙(1039-1112)的思想即被四库馆臣评为“其晚年著述纯入佛老”(4)。蜀人唐甄(1630-1704)“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5)不管是赞同或反对会通三教三教交涉问题是蜀地学术思想的背景。刘沅是蜀地近三百年来著述丰富影响大的学者对于他的思想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蜀地思想的特点。本文从“气”学结构上可看出刘沅和会三教佛教、道教思想资源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从中可略窥蜀地玄而不虚的学风。

  

注释:

 

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学位论文有廖家君《川西夫子——刘沅的学庸思想研究》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9;单篇论文有钟肇鹏《双江刘氏学术述赞》《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4;卢鸣东师《刘沅礼学中的儒道关系》《新亚学报》(第二十五卷);蒋秋华《刘沅〈书经恒解〉研究》《经学研究集刊》第2;蒋秋华《刘沅〈诗经恒解〉的圣人论述》见陈致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诗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刘德明《刘沅〈春秋恒解〉初探》《经学研究集刊》第2;黄忠天《刘沅〈周易恒解〉述要》《经学研究集刊》第2;蔡方鹿《刘沅的先天后天说》《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赵均强《〈易〉贵中正刘沅〈周易恒解〉研究》《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

 

参考山井涌《气的哲学》见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著李庆译《气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343页。

 

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52页。

 

黄开国《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459页。

 

5 (3)(5)刘沅《正讹》《槐轩全书》成都巴蜀书社2006353735383591页。后引刘沅著作皆出自《槐轩全书》。

 

刘沅《孟子恒解》542页。

 

杨儒宾认为“先天”“后天”并称由《易经·系辞传》滥觞。在后世用法中先天、后天并称至少有以下三种意义第一《黄帝内经》所说之“先天-后天”乃气化宇宙论之天地先后之义。第二丹家所说的由饮食呼吸而来的后天之气与由体内某种精窍自行产生之气。第三理学家常用先天后天这一组概念却少说先天后天之气。杨儒宾《两种气论两种儒学》《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3卷第2期。

 

学界曾流行“气炁无别”说对此朱越利撰文反驳认为“炁字往往带有原初生命、符咒或天帝上仙等神秘的色彩而气字则相应地表现出后天、自然界或人间等非神秘的色彩。如果说炁字暗藏着‘仙风道骨’的话那么气字则明露着‘凡夫俗味’‘炁’字是个宗教字‘气’字是个世俗字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朱越利《气炁二字异同辨》《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朱氏从道经文献中举证以及从道教义理方面来解释炁的含义论证征实可信。

 

伍守阳《天仙真理直论增注》民国道藏精录本1页。

 

10 (4)刘沅《子问》38303831页。

 

11 刘沅《周易恒解》卷五上。

 

12 (5)刘沅《正讹》35993557页。

 

13 《朱子语类》“理与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朱子语类》3页。)并且理与气分别属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理无形气便粗有渣滓。”(《朱子语类》3页。)

 

14 黄开国、邓星盈《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认为刘沅思想中存在着“理气一元”以及“理在气先”的矛盾。所指出的论证一为刘沅《正讹》中“然而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质”。笔者认为此句应与接下来的“非气尚无质更何况有理”(3617)一起理解强调的是理与气之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另一个论证为《拾馀四种》中“有理而后有气有气而后有数有数而后有象”。笔者认为该句是刘沅用来解释天地一气的所由始与所由终单方面解释气的生成。不能据此认为刘沅认为理在气先。(450)另外“理气一元”以及“理在气先”两种说法并没有逻辑上的矛盾。所谓理先气后所指并不是时间的先后而是无时间性的价值关系是宗密所说的“义势的先后”。参考荒木见悟《佛教和儒教》第三章第五节380页。

 

15 关于宋明理学对“性相近”与“性善”二者阐释的困境以及清儒的新阐释可参考张寿安《孙星衍原性说及其在清代思想史上的意》见郝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上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20页。

 

1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76页。

 

17 钱穆《读契嵩镡津集》“朱子以‘理’与‘气’言宇宙即不烦多增一‘神’字。释氏降低了天地自然万物的地位只重一心之悟把诸佛地位抬在诸天之上则更无以名之而名之曰‘神’。”(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129)认为朱子的理气系统已经囊括了天地自然间万物契嵩降低万物地位才需要使用“神”这一概念来表示超越在万物之上的这一存在之物。

 

18 刘沅《性命微言》4035页。

 

19 (4)(6)(7)刘沅《正讹》3567350535173538页。

 

20 刘沅《子问》3864页。

 

21 刘沅《正讹》3497页。神气的凝结状态更引发出另一概念——精。“精者神气凝结之名非神气之外又别有精。”(《子问》3864)通过对神气这一核心概念的强调刘沅把宋明理学以“理气”的关系为中心的二元结构纳入到了他的以“神气”为中心的太极函三(精气神)的结构中。

 

22 刘咸炘《三进》见《推十书》526页。

 

23 刘沅《论语恒解》287页。

 

24 刘沅《子问》3830-3831页。

 

25 朱熹《四书章句集解》230页。

 

26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87页。

 

27 左松超《汉语语法(文言篇)》认为“焉”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提顿;用在句末则表示陈述语气或与句中疑问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8153158页。)

 

28 刘咸炘《复徐季广书》见《推十书》2211页。

 

29 刘沅《俗言》3965页。

 

30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有两种不同的句读方法。其一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其二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必有事焉而勿正赵氏、程子以七字为句。近世或并下文心字读之者亦通。”朱熹把“正心”之“正”解作预期与《大学》之正心不同。(《四书章句集注》232)或有学者认为此处有阙或讹的情况。顾炎武认为该作“勿忘勿忘勿助长”“正心”为“忘”字一字误为二字。(《日知录》卷七)。何异孙认为“必有阙文”(《十一经问对》卷二)

 

31 (7)(8)刘沅《孟子恒解》429431572页。

 

32 刘沅《子问》3831页。

 

33 刘沅《正讹》3540页。

 

34 刘沅《槐轩约言》3704页。

 

35 刘沅《槐轩约言》3704页。

 

36 关于“丹田”概念的形成过程可参考萧进铭《六朝以前道教丹田说及其修行方法研究》见杨儒宾、马渊昌也、艾皓德编《东亚的静坐传统》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377-424页。

 

37 (4)刘沅《孟子恒解》431页。

 

38 刘沅《埙篪集》见《槐轩全书》3789页。

 

39 (7)刘沅《正讹》35373542页。

 

40 (9)张伯端著翁葆光注陈达灵传戴起宗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见《正统道藏》(第四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326页。

 

41 刘咸炘《内书·养气》见《推十书》530页。

 

42 刘沅《中庸恒解》130页。

 

43 刘沅《大学恒解》23页。

 

44 刘咸炘《推十书》2101页。

 

45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卷三十五。

 

46 唐甄《潜书·性功篇》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