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2010年人才会议对策——上下海选通才,通才辅助中央选拔人才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1-02-21 08:00:00
标签:
吴俊

作者简介:吴俊,深圳市儒学研究会



治国时论之三


2010年人才会议对策
——上下海选通才,通才辅助中央选拔人才
作者:吴俊
来源:作者惠赐




    中央近期召开了2010年人才会议,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规格之高,非常罕见。由此可见,中央把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都提到了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什么如此强调“不拘一格”呢?这说明中央意识到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要创新。

    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具有公开、公正的特点。公开,是指人人能够参与;公正,是指凭能力而不是关系。只有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才能做到广纳群贤。

    党在打天下时期,人才的识别和选拔是由战场来筛选——看能不能战胜对手,因此这个制度是公开、公正的,这也是共产党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到了治天下时期,这个办法就不适用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由市场来筛选人才,也是公开、公正的制度。可是由于中国的资源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制约,中国社会经过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现在面临重大的社会转型,这就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中央的这个战略意图,势必需要一大批懂得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才。

   目前党内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公开、公正方面尚存在问题,造成真正的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中央领导人强调“不拘一格”,就是指要探索一条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那么,西方国家创建的一系列选拔人才制度,例如多党竞争、新闻自由、匿名审稿等,能不能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呢?回答是不能。原因是西方的这些制度都是建立在西方人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之上,不具备这一文化背景的中国人引入这些制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处于和平时期且面临重大转型的中国,如何建立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制度呢?方法还是要依靠党的传统法宝: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集中制。即选拔人才的过程,必须要有中央及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以保证选拔的公开公正。由于专业知识领域存在壁垒或门槛,中央及人民群众能够识别和监督的主要是通才型人才,而不是专业型人才。

    由于过去的科技手段不够发达,我们很难找到实现上述条件的方法。但是到了今天,电视、网络的巨大覆盖性以及高效及时性,使我们能实现该方法。该方法是,借助电视、网络举办通才海选。

    首先,组织方提供一个供候选人才公开辩论的平台,让他们互相提问辩论,然后由评委打分;其次,安排理科、工科、农科、医科、文科、历史、哲学、经济等分科专业评委向候选人才提问并打分;第三,由群众评委向候选人才提出他们所关心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打分。全部过程,由电视、网络现场直播。

    以上是省级通才的选拔。在各省人才选出之后,汇集到北京进行中央级通才的选拔,其方法基本同上,只是增加一个程序:中央领导人可向候选人才提出任何问题并打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实际上就是通才型人才。中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通才型人才。人才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目前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程,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知识体系的特点是分割为不同的学术科目,培养出来的是专业型人才,所以,西方的学人必须分为人文学者、社会学者、科学家等等。但实际上,物理学家、无机化学家和克隆羊的发明家,知识结构都太简单,很难真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精密科学的权威,是寻找基本因子建立模型的好手,近代以来的其他研究常常采用类似的理论结构,形成理障。理障就是理论体系障碍了对于实事复杂性的理解。社会事务十分复杂,而通才更多地认识到复杂性,所以,只有通才,才可能关注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如环境、经济、人文等,才可能关注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也才可能对于较长历史时期中的“变”和“坚持”的正负效果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可能在权衡的基础上得到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结论——帮助决策者不断地权衡调节,掌握适当的分寸。

    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因此,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最急需的就是通才。

    要想成为通才,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这本身就是耗能很少的克制行为,同时又是认识复杂现象的必要过程。通才不会因为别人在某一个方面高出自己就危及自己的学术地位,相反,容纳的异已越多,才越可能“通”,所以通才比较容易识别专才的所长。专才就不同了,自己本来只是占据着一个独木桥,别人一上来,就把自己挤下去了。所以西方选拔专才要靠“匿名审稿”制度。而适合于中国的选拔专才的方式,是靠通才来识别专才。

    因此,通过上述程序选拔出来的通才,可以协助中央选拔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